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疾病與醫療

新冠重症病例人數持續攀升,國外一項刊登在《幹細胞轉化醫學》研究表明,使用臍帶幹細胞治療新冠危重病病人的存活率是未治療者的兩倍多,對於罹患慢性病的新冠患者進行治療後,生存率提高四倍以上,注射靜脈七天內沒有急性過敏反應或危急生命的併發症,帶給重症患者新曙光。

接受臍帶幹細胞 存活率兩倍以上

這項參與雙盲、對照、隨機研究是40名已插管新冠重症的成年人,研究分成兩組,有一半的人接受含有臍帶血幹細胞的靜脈注射,另一半則沒有,試驗結果發現,注射後七天危急生命的病發症、急性過敏反應,接受臍帶血幹細胞的病人其存活率提高2.5倍,對於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或腎臟疾病的慢性患者更是提升至4.5倍。

呼吸困難原因之一 過度發炎反應有關

印度尼西亞大學中央醫院醫學教授Ismail Hadisoebroto Dilogo表示,已知研究新冠患者出現急性呼吸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與免疫力過度活化反應有關,雖然確切引起細胞發炎的原因未明,研究表明,透過臍帶幹細胞的存在能調節免疫系統進入抗炎免疫狀態,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機率。

新冠重症患者 帶來生命一線曙光

先前的臨床試驗表明,使用臍帶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可能有助於他們存活並更快康復,這項印度尼西亞的研究是第一個治療插管、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他說,雖然此項研究集中在少數患者身上,但他認為這種實驗性治療有可能為重症中對常規支持治療反應無效的新冠患者提供有效的輔助治療,給新冠患者帶來一線曙光。

參考資料: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critical COVID-19 adjuvant therap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reating critically ill COVID-19 patients with non-altered umbilical cord stem cells increases survival

35歲的安媽媽,看了不孕症門診一年,好不容易才懷了第二胎;不料,日前,摸到乳房有蒟蒻狀硬塊,但擠壓沒有分泌物,以為是荷爾蒙變化,不放心就醫檢查,竟是乳癌第3期。她只好忍痛將胎兒打掉,先凍卵再接受治療,為日後懷孕留下希望。

安媽媽說,結婚不久就懷了第一胎,原本預期第2胎也能順利報到,但等了1年多卻遲遲沒有好消息,直到求助不孕症門診才順利懷孕,卻在得知懷孕5周後罹患乳癌,讓她難以接受。

聽從醫師建議下,安媽媽決定忍痛將胎兒打掉,並在接受治療前選擇先凍卵,上個月也成功留下3顆受精卵,現在全力抗癌,期望再生下三胎。

收治個案的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暨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杜世興表示,生育年齡的乳癌病患若接受化療,有可能因化學藥物副作用而導致卵巢功能破壞,造成暫時性停經,甚至演變為永久性停經,損及生育能力,為避免影響生育能力,化療前凍卵是一個選擇。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85歲羅老先生因雙耳失聰過了一年多「黑白人生」,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吳弘斌為他裝電子耳恢復聽力。羅先生打電話給老朋友,還被誤為「詐騙集團」。現在他聽力跟溝通完全沒問題,歡喜重拾健康生活。

一年多前失聰 溝通全靠筆談

羅老先生是國術九段高手,60多來工作之餘勤跑社區開班授課推廣中華武術文化,桃李滿天下。隨年紀漸長聽力慢慢退化,一年多前竟雙耳失聰,戴助聽器效果不佳,家人溝通全靠「筆談」,對外事務都靠太太接電話處理。社交活躍的他頓時覺得「人生變成黑白」,子女於是鼓勵他到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診治。

裝上電子耳 隔天馬上恢復聽力

吳弘斌主任檢查羅先生聽力,發現是極重度聽力損失,雖有助聽器還是無法跟別人溝通,與家屬討論決定裝電子耳,一個多小時微創手術只有2.5公分傷口,隔天馬上恢復聽力,羅先生很高興「這麼老又能聽見聲音了」。

新裝電子耳幫羅老先生瞬間回到繽紛色彩生活,迫不及待打電話給久未聯絡的老朋友,對方卻狐疑:「你不是聽不見?是不是詐騙集團?」他與子女溝通除了手機和電話,也用平板通訊軟體聯絡,家人還相約舉辦家庭旅遊凝聚感情。

別因年老失聰放棄生活樂趣

醫療科技進步,電子耳手術傷口小、手術時間短,第二天就可以聽到聲音,療程便利簡潔,復原也比較快,適合有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長輩。吳弘斌主任表示,大部分聽力出問題的長輩想把錢省下來給家人,不願花錢裝電子耳,也有人個性畏縮,只想維持現狀安度晚年,要讓長輩改變觀念並不容易。臺灣已邁入高齡社會,銀髮族朋友需要大家關心,尤其聽力是人與人溝通重要的橋樑,醫療科技能幫失聰銀髮族恢復聽力,開創更好的社交生活,千萬不要因年老失聰而放棄生活樂趣。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