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血管系統

人體為了維持生命每一個器官、組織、細胞都不斷地需要營養和氧氣,而把這兩種物質搬運到每一個細胞時就需要一種輸送系統,心臟血管系就是扮演這一種輸送系統的器官系統。

大大小小的血管把心臟與各器官、組織、細胞間連接起來執行著這種工作。 氧氣從肺臟細胞被搬到各細胞,而各種營養素則由小腸吸收後最初被搬到肝臟,然後在肝臟被精製變成各種營養份後被搬到各器官的細胞供需要。在這一種搬運維持生命 所需的氧氣和營養分的輸送系統中,心臟扮演著整個輸送系統的中心靠著心臟二十四小時又是一輩子不停的一縮一鬆的運動,才能維持這龐大複雜的輸送系統的運作,而血管則扮演著輸送管的角色。當這一個輸送系統停止時就是人體生命的的結束。雖然人體的每一種器官系統都是很重要而各有所負責的不同功能,但只要心臟血管系停止三分鐘,人的生命就結束了,因此可知心臟血管系的重要性了。

心臟扮演著整個人體血液循環的中心的角色。它由四個腔室所組 成,就是「左、右心室」和「左、右心房」。「心室」是把血液從心臟送出去到身體 各器官的機器房,「左心室」將血液送到身體全部的器官,而「右心室」則把血液只送到肺臟以便將二氧化碳換成氧氣回來。「心房」是回收血液的機器房,「右心房」 回收由身體全部器官、組織回來的血液,而「左心房」則只回收從肺臟回來的充滿氧 氣的血液。

各心室和心房的出口或進口連結著大血管,血液除去的叫做動脈,進來的叫做靜脈,身體的各器官都有進入和出去的血管,因此這個稱呼也適用於進出各器官的血管。連結於心臟四個腔的大血管各叫做大動脈(左心室),肺動脈(右心室),肺靜脈(左心房),大靜脈(右心房)。各心室和心房之間及各心室、房跟血液進、出口之間都 有一個「瓣膜」以阻止血液的回流。如僧帽瓣(左心房~左心室),三尖瓣(右心房 ~右心室),大動脈瓣(左心室~大動脈),肺動脈瓣(右心室~肺動脈)。供給心臟本身血液的動脈叫做「冠狀動脈」。

心臟最內層而與流動的血液接觸的面叫做「心內膜」而最外層是「心囊」。 心臟最主要是由很厚的特殊肌肉「心肌」所構成,而心臟之所以會不停不休地做收縮運動是因為心肌內另有一特殊刺激傳導心肌路徑所致,這個傳導系統不時將刺激傳至心房和心室使心房和心室不停地收縮。 這個系統的刺激起自位於右心房近上腔靜脈處的「竇房結」,然後先把刺激傳至心房引起心房的收縮,同時也傳至心房中隔的近心室處的「房室結」,接著傳到「希氏束」,再至「傳導腳」後把訊息傳到左右兩心室而使心室收縮。 我為什麼要說這麼一大堆的專有名詞呢?因為這些部位都會引起或發生疾病而所 呈現的症狀都不一樣。

www.healthno1.com

 

 

呼吸系統


維持生命需要營養和氧氣。 營養是從消化管來補充, 而氧氣則經由呼吸系統來補充供應。 當我們吸氣時空氣就從鼻孔進來, 先通過氣管後到達支 氣管, 支氣管越分越細, 從小支氣管到細支氣管, 最後連到呼吸系統的最末端的單位 叫做肺胞。 同時肺臟裡的循環系統的最末端的毛細血管也到達肺胞, 就在這裡血液裡 的二氧化碳和水分跟肺胞空氣裡的氧氣交換下來, 人體得到了所需要的氧氣排出了多 餘的二氧化碳。 肺臟裡充滿著肺胞, 約有三億多個, 以細支氣管、 支氣管和支氣管與外頭的空氣聯繫。 體內有左右各一個肺臟。

www.healthno1.com

 

 

 

消化系統

「消化系統」包括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肝臟、膽道、胰臟。 這些器官都是屬於同 一個器官系統, 是主管身體的消化機能的器官系統。 我們吃了食物以後, 食物在通過這些器官時, 被消化後營養分則被吸收, 剩下的渣滓則變成糞便排泄到體外, 所以叫做消化系器官並無問題。

因為這些器官都是管腔,裡面是空洞的,所以也就叫做「消化管」。食物在消化管中消化時 ,需要一些消化液來幫忙消化,不然食物就不會被吸收,因此需要生成製造且分泌這些消化液的器官,而肝臟、膽道系統、胰臟正是製造和分泌這些消化液的器官,所以它們也是屬於「消化系統」之一份子。

所謂「腸胃道」是從口腔開始進入,依序到咽喉、食道、胃、十二指腸、上部空腸、 迴腸、大腸(上行、橫行、下行、乙狀)一直到直腸(大腸的最後一段),最後從肛門出去的食物經過的路徑管道。習慣上從食道到十二指腸的一段叫做「上消化道」, 而上行、下行、橫行、乙狀大腸和直腸的一段叫做「下消化道」,空腸、迴腸則屬於 「小腸」。

大家都有經驗,當肝臟有病而到醫院看病時,常常不知道應該看哪一科,我也常被來看腸胃病的病人問"我有肝病,要到哪一科去看?"的經驗。因為有些醫院只掛 了「消化科」或「胃腸科」,而沒有掛「肝臟科或肝病科」的招牌。其實肝病就包括在消化科或胃腸科疾病裡面,而由這些科的專家或醫師來診療。有些醫院就知道有這 麼一個缺失或謎題,而掛了「腸胃肝膽科」的招牌。而且這些科不但診療「肝臟」和 「膽道」的疾病,還包括診療「胰臟」的疾病。

肝臟的構造組織由四種不同功能的部門,醫學上也叫做「系統」的部門所組成﹐而其中有兩個系統是肝臟所特有的部門,也是肝臟的主要構造組織。其中的第一個系統叫做「肝細胞系統」,另一個叫做「膽道系統」。其他兩個系統,是別的器官也一樣有的組織系統,就是「血管系統」和「網狀內皮組織系統」。

www.healthno1.com

 

 

腎臟泌尿系統 - 「泌尿器官」

「腎臟」是負責「排尿」功能。 腎臟也普稱「腰」, 就在背部靠近腰的部位, 腎臟是在腹腔中靠背部而較上面的地方。 很多人當有腰背部酸痛或不舒服時就馬上會連想到是不是腎臟出了毛病。 大概是傳統醫學的關係, 都以為腎臟與性有關係, 而「性」是人生上最重要的生理要件, 因此一有腰酸背痛就會馬上連想到腎臟, 進一步再連想到性的能力是否受損是理所當然的。 其實, 除了泌尿器的末端和外生殖器在一起或很接近外, 腎臟和「性」是扯不上任何關係的。

男性方面:

在腎臟製造出來的尿,最後積蓄在膀胱,然後經過尿道到體外,而尿道是在陰莖中間通過一直到尿道口。陰莖是性交時所必須的男性性器官,精液也是通過尿道出來,但是這並不表示腎臟和性有任何關係,只是尿和精液最後會經過同一個通道出口排到體外而已。

女性方面:

陰道亦即女性性交時的性器官,尿道的開口就在陰道上面的位置,很小的一個開口,因此自己不容易看到,陰道和尿道是各自分開獨立的,只是跟泌尿系的末端同一出口。至於位在泌尿系上端的腎臟則與生殖系器官也一點都不發生關係。實說是有很多女性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陰道和尿道互相的位置和關係。

腎臟泌尿系統可分為兩大部分,即腎臟和輸尿管道部分。腎臟是製造尿液的器官,而輸尿管道系統則是要排泄腎臟所製造的尿液的通路管道。輸尿管道系統由接在腎臟的「輸尿管」上端開始,下端接到「膀胱」,是儲蓄尿液的器官,再由膀胱下來就是要排尿的「尿道」。

「腎臟」在人體的腰背部腹腔內,左右各一個,每一個腎臟的重量約為150公克。每天 約有 150~180 公升的血液要通過腎臟,就是一個人的全身的血液每天要通過腎臟 40 ~50 次。每一個腎臟約有一百萬個叫做「腎單位」的單位,是由叫做「腎小球」的由 很多毛細血管所成的小球和接在小球下面的「細尿管」所組成。血液通過腎小球時,血液中的各種物質和水分都會被篩濾出來到細尿管,這一種液體叫做「濾出液」。「濾出液」由溶在水分中的物質,「溶質」,和水分所組成。「溶質」中的物質有氨基酸,葡萄糖,維他命,各種電解質和由體內排泄出來的廢棄物質等。

大家也會有疑問,一天有150公升的尿在腎臟製造出來,那就一天一直在解尿也解不完了嗎?在腎小球製造出來的濾出液在進入細尿管後,細尿管就執行它的工作就是再吸收這些濾出液回血液中。絕大部分的水分和身體所需要的物質都被再吸收回去,結果真正剩下來被排出到體外的尿液的量,只有總濾出液的一百分之一而已,即1.0~1.5公升。這就符合大家所能了解的每天的排尿量了。腎臟的任何部位或輸尿系統的任何一 部份出了毛病,腎臟泌尿系統就是有病了。但是跟「性」是一點關係也沒有。

 

 

內分泌系統

(甲狀腺、副甲狀腺、腦下垂體、腎上腺、 胰臟的胰島腺等)

內分泌系器官是大家一般所說的分泌「荷爾蒙」的器官。什麼叫做「荷爾蒙」呢?人體要維持生命總需要一個指揮系統,就是神經系統,身體的各器官組織受到神經組織的作用來控制其整個生理活動。此外,身體的各器官組織也會受到另外一種化學物質的影響控制其生理活動,而這一種物質又不是各器官本身所產生的,而是由本身以外的器官生成分泌後,經過血液的流動帶來的,這一種化學物質叫做「荷爾蒙」也叫做「激素」。而分泌「荷爾蒙」的組織器官,因沒有管道引流其分泌物質出來,而是經由血液的流動被帶到其他器官組織後對其器官組織的細胞發揮其作用,因此就叫做「內分泌腺」。而與內分泌腺相對的器官叫做「外分泌腺」,這一種腺體則有導管把所分泌出來的化學物質引流到消化管或氣管道管腔等會通到體外的管腔或體表以執行各分泌物的生理作用或做排 泄之用。如消化管內的消化腺(分泌各種幫助消化的消化酵素),唾液腺,汗腺等就 是。

甲狀腺、腦下垂體、腎上腺或性腺等分泌出來的分泌物就是屬於內分泌物,也就是一 般所說的「荷爾蒙」。因為一般觀念上都把「荷爾蒙」一詞跟「性腺的內分泌物質」 劃上等號,所以都以為「荷爾蒙」就是指「性腺」所分泌的物質而與性有關係,其實 「性腺內分泌物質」不過是內分泌物質的一種而已。

內分泌腺中我們比較熟習的是甲狀腺,其他還有腦下垂體、副甲狀腺、腎上腺、男女 性腺等。除了這些外還有胰臟中的胰島腺所分泌的胰島素則與血糖的調節有關(因與 新陳代謝有關,有時候分類為新陳代謝有關系統,有時候也把內分泌系統與新陳代謝 系統放在一起處理),而分泌各種消化酵素的分泌腺則都是屬於外分泌腺器官。

腦下垂體、甲狀腺、腎上腺、性腺等都是各自獨立的器官,但在生理作用上,從腦下 垂體開始一個個依序影響控制下來,因此可以說互相有緊密的連帶關係。因此下游器官疾病的症狀表現常常是上流器官的疾病一直影響下來的,因此有可能是最上游器官 所發生的毛病的症狀。

除了甲狀腺的疾病較常見而較有特徵性的症狀,因此為健康檢查的目標疾病之一種外,其他腦下垂體、腎上腺及性腺的疾病則不是症狀不太明顯而不容易發現或反過來則因為症狀太過於明顯而未做健康檢查 之前就會就醫診查,因此平常不是健康檢查的對 象疾病。如巨人症,末梢肥大症等就在平常就有明顯的症狀而不會等到健康檢查來查 出,早就求醫診治了。

新陳代謝系統

新陳代謝作用是食物被人體吸收後,經過物理和化學作用 過程而合成為複雜物質,這叫做同化或合成代謝作用,而複雜物質再轉化為較簡單的 物質,這叫做異化分解代謝作用,這個作用同時會產生人體維持生命所需要的能量。

這些人體新陳代謝的物質中較具代表性的有葡萄糖、脂質(膽固醇、三酸甘油脂)、 尿酸、鐵、銅、蛋白質、鈣、鈉、鉀等。其中葡萄糖與胰臟的胰島腺,鈣與副甲狀腺 有直接和密切的關係。

www.healthno1.com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