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老年護理

健康長壽是每個人的願望,但隨著年紀增長,體力逐漸變差,也愈來愈容易生病。醫師指出,肌少症及衰弱症是老年病症群的表現;當兩者發生時,就很容易跌倒、受傷、住院、失能、甚至造成死亡。

50歲後 每年流失肌肉1%

復健科主任杜育才指出,肌少症是指骨骼肌質量及功能流失的疾病,雖然年紀愈大,肌肉力量、肌肉量都會逐漸降低,但降低達一定數值,就要懷疑是肌少症。根據統計,50歲後,每年肌肉量會減少1至2%;60歲後,肌肉量流失更快速,

兩種疾病容易短命

杜育才說明,肌少症的長者,若體重及活動力下降,很容易引起衰弱;而衰弱症常伴隨較高的關節炎、骨質疏鬆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肺臟疾病、腎臟疾病,以及癌症等致命疾病。

飲食+運動預防

杜育才強調,老年人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並且維持運動習慣,運動可以強化肌力、改善關節靈活度,同時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建議有氧、伸展及肌力運動都要輪流進行。 (杜育才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復健科主任)

 

「老 人 癡 呆 症 」在 西 方 醫 學 範 疇 至 今 並 無 有 效 醫 治 的 處 方 。 而 過 去 一 般 中 藥 方 劑 對 老 人 癡 呆 症 的 臨 床 用 藥 , 多 以 補 氣 寧 神 、 促 進 腦 血 液 流 通 、 防 止 或 減 少 腦 動 脈 硬 化 及 腦 血 栓 形 成 為 主 。 用 藥 亦 多 用 滋 腎 養 陰 、 溫 腎 壯 陽 等 補 腎 藥 。

「 六 味 地 黃 丸 」一 直 以 來 都 是 名 列 中 國 十 大 名 方 之 一 , 是 中 國 有 數 的 補 肝 腎 名 方 之 一 , 中 醫 師 一 般 用 它 來 治 療 「肝 腎 不 足 」病 人 。 只 是 較 早 前 台 灣 《 聯 合 報 》報 道 , 台 灣 大 學 附 屬 醫 院 一 肝 硬 化 病 人 , 在 服 用 「 六 味 地 黃 丸 」 處 方 後 , 導 致 食 道 靜 脈 瘤 破 裂 , 並 大 量 出 血 。 這 一 事 件 令 一 般 人 對 此 名 方 產 生 了 懷 疑 。 惟 近 日 一 項 動 物 實 驗 研 究 卻 顯 示 , 「 六 味 地 黃 丸 」 具 有 抗 衰 老 及 抗 氧 化 作 用 , 對 老 人 癡 呆 症 有 某 程 度 療 效 , 且 有 助 增 強 記 憶 。

具 抗 衰 老 及 抗 氧 化 功 效

現 今 西 醫 醫 學 衰 老 論 中 已 證 實 , 衰 老 與 記 憶 能 力 減 退 有 關 。

據 中 央 社 報 道 , 台 灣 中 醫 藥 委 員 會 針 對 老 人 癡 呆 症 , 請 中 國 醫 藥 學 院 教 授 謝 明 村 研 究 「 六 味 地 黃 丸 」 獲 初 步 成 果 。

研 究 員 從 中 醫 補 養 類 方 劑 中 選 用 主 治 「 腎 怯 , 神 不 足 」 的 「 六 味 地 黃 丸 」 , 發 現「 六 味 地 黃 丸 」 具 抗 衰 老 及 抗 氧 化 作 用 ; 研 究 還 進 行 一 系 列 小 白 鼠 動 物 實 驗 , 結 果 顯 示 「 六 味 地 黃 丸 」 藥 物 可 誘 發 改 善 學 習 記 憶 障 礙 , 並 有 助 增 強 記 憶 , 給 藥 時 間 愈 長 , 藥 效 愈 明 顯 。

2000216

台灣不僅面臨人口快速老化,也面臨現代社會獨居人口急遽上升的問題,照護需求模式被迫改變。「遠距醫療、智慧救心」即是因應而起的趨勢,遠距醫療不再只是隔空了解病人的病痛,醫師們在獲得這些生理或儀器訊號之後,更可以針對重要的病情提早處理。

死亡風險增加 遠距照護更安全

亞東醫院心臟內科黃姍惠醫師收治的64歲呂先生,本身罹患心臟衰竭,洗腎已超過5年。日前因致命性心室顫動突然發生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經亞東醫院心臟科團隊緊急搶救後,幸運救回來。

呂先生病情穩定後接受植入性體內去顫器,因本身洗腎,易電解質不平衡,住院中曾因鉀離子過低,誘發心室顫動,一天內經 9次ICD電擊, 再度搶救回來。研究報告指出,由於ICD電擊次數越多,死亡風險將會增加,因此醫師強烈建議呂先生出院返家加入醫院「心臟電氣生理遠距醫療中心」(以下簡稱「遠距中心」)的遠距照護, 以達更有效率及安全監控。

跳脫傳統門診 遠距醫療助偏鄉

亞東醫院心臟電氣生理遠距醫療中心莊文博主任表示,遠距醫療服務包羅萬象,包含:2004年成立安心照護中心,利用電話傳輸心電圖,前瞻性的照護模式,為國內遠距醫療之先驅。2014年「健康+」藉由雲端血壓計和手機健康軟體,讓高血壓患者積極參與血壓控制,亦可以在病患看診時提供相關數據給醫師,作為重要參考資訊。

亞東醫院心臟電氣生理遠距醫療中心莊文博主任表示,由於遠端監控醫療,相當於將醫療服務的觸角延伸到既有的傳統門診醫療之外,對於病人而言更是得到更多額外照護,與3到6個月定期回診檢查相比,可說是更密集有效的保護。呼籲民眾,可與團隊討論並加入遠距照護,透過遠端監控及雲端,管理這些高風險族群,除了能提供更密集的監控外,還能改善照護品質及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