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歲的譚小姐是媒體工作者,每天工作用眼將近12到18小時,日夜顛倒的作息讓她眼壓破表而罹患青光眼。
另一位已屆更年期的張女士,則是經常性無預警的胸悶頭痛,卻又一直找不出病因,直到進行眼底檢查,才確診青光眼。眼科醫學會理事長翁林仲表示,台灣有將近32000位青光眼患者,而且年齡在55歲以上的病人,女多於男,推測與更年期雌激素的降低有密切相關。
台灣青光眼醫學會會長呂大文建議,加強高危險族群的篩檢最為有效,若有相關症狀或懷疑,應進行眼底檢查,了解眼壓是否有異常,防患未然。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41歲的譚小姐是媒體工作者,每天工作用眼將近12到18小時,日夜顛倒的作息讓她眼壓破表而罹患青光眼。
另一位已屆更年期的張女士,則是經常性無預警的胸悶頭痛,卻又一直找不出病因,直到進行眼底檢查,才確診青光眼。眼科醫學會理事長翁林仲表示,台灣有將近32000位青光眼患者,而且年齡在55歲以上的病人,女多於男,推測與更年期雌激素的降低有密切相關。
台灣青光眼醫學會會長呂大文建議,加強高危險族群的篩檢最為有效,若有相關症狀或懷疑,應進行眼底檢查,了解眼壓是否有異常,防患未然。
一位48歲女性,近幾年常覺得心悸、臉部潮紅不適、燥熱及容易流汗,尤其晚上更加嚴重,越來越睡不著,且時常莫名憤怒、憂鬱、煩躁不安,看什麼事都不順眼,西醫診斷為更年期症候群,因不想服用賀爾蒙治療,於是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中醫科求診。治療三個月後心悸、潮熱、盜汗症狀改善,不用服安眠藥也能安然入睡,心情舒暢,不再感到疲倦,甚至皮膚都變得較明亮光滑,不再像之前乾巴巴的。
更年期症候群為發生於大約45歲至55歲左右,因卵巢功能衰退,內分泌紊亂,賀爾蒙分泌不足,因而產生一系列更年期症狀,常見如:潮熱、盜汗、胸悶、心悸、暈眩、月經紊亂、陰道乾澀、皮膚乾燥搔癢、頻尿、腰痠背痛、關節痛、焦慮、煩躁、失眠、憂鬱、易怒、心情低落、體重增加等。症狀大多持續三到五年內會消失,但部分婦女症狀可能長達十年以上。西醫賀爾蒙治療以低劑量雌激素為主,但因有可能引發乳癌或是子宮內膜癌等風險,不建議長期服用,因此多數婦女會尋求中醫治療。
中醫科醫師蔡佩怡表示,更年期症候群原因為腎精虧虛因而造成可能有腎氣不足、腎陰虧虛、亦或陰陽兩虛,從而影響肝、心、脾、胃等臟腑功能失調,故治療上以滋腎填精為本,再依個人狀況不同予以清心瀉火、疏肝解鬱、健脾益氣等方藥,大多能緩解更年期諸多不適。
蔡佩怡建議,更年期婦女生活上要注意生活規律,避免熬夜及過度勞累,避免刺激性與酒精性飲料等影響睡眠品質的飲品。飲食上避免燒烤、油炸、辣椒等辛香料及熱性食物。食物上可以多食用山藥、銀杏、黃豆、覆盆子、菇類、黑木耳、南瓜等食材,可調節體內賀爾蒙,改善更年期不適。更年期後,骨質流失速度增加,建議多食用富含鈣質食物以防骨質疏鬆,以及適度的戶外運動與日曬。
此外,也可按摩太溪、三陰交、太衝、神門穴道,每天每穴按摩20-30下,可緩解更年期煩躁、焦慮、失眠、潮熱等症狀;亦可每日於睡前溫水泡腳10-15分鐘,可以更好入睡。或飲用百合銀耳蓮子甜湯、黑豆山藥排骨湯,銀耳、黑豆、山藥含天然植物性荷爾蒙,可改善更年期不適及抗衰老;百合寧心安神、蓮子清心養神益腎,二者可緩和情緒及助眠。(蔡佩怡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 中醫科醫師)
每一位女性都不可避免地隨著時間的流失而走入更年期,進入更年期時因雌激素分泌減少,進而產生一些生理上的不適,針對更年期早期及晚期的症狀,以下提供實用的飲食建議供參考。
更年期早期症狀vs.飲食原則
早期更年期易造成:(1) 熱潮紅、心悸、失眠:因雌激素分泌減少造成之血管收縮症狀,可以補充含植物性雌激素異黃酮及木質素類較豐富之食物,異黃酮在大豆類食物及其製品含量多,木質素類在亞麻籽種皮、高纖維穀類麩皮和一些蔬菜球花甘藍和花椰菜,建議每天攝取50-100mg之異黃酮。而有此症狀的女性亦須減少咖啡的攝取量,過午避免喝咖啡。(2) 陰道乾澀、發炎:每天攝取低糖/低脂優格或優酪乳(活菌)等含有益生菌類食物,可增加體內有益菌種,保護陰道,減少感染。(3) 頻尿、尿失禁、尿道感染:少吃水份含量高及利尿的水果:如西瓜,少喝酒及含咖啡因(咖啡、茶、可樂)的飲料,同時避免在睡前飲用大量水分,另外可服用蔓越莓膠囊可預防泌尿道感染。
更年期晚期骨鬆症狀vs.飲食原則
骨質疏鬆是更年期晚期常見的症狀。正常人的骨骼會不斷新陳代謝,一般而言,在25歲以前青春期大量儲存骨本,35歲左右骨質就會以每年 1-2%的速度流失,需不斷補充鈣質以維持骨本;而更年期的婦女因為雌激素分泌不足,每年更以 3-5%的速度流失,會影響骨骼強度,因此,女性骨質疏鬆發生率比男性高 6-8 倍。更年期女性除需適度補充雌激素外,亦需攝取充足的鈣質與維生素D並適度地運動。鈣是可以幫助骨骼保持強勁的礦物質,可經由攝取食物而得,包括牛奶與奶製品、甘藍菜等深綠色葉菜,或膳食補充劑。維生素D可以幫助身體吸收鈣,維生素D可藉由陽光中的紫外線刺激皮膚合成。
省思飲食習慣 回歸自然與純樸
由於我們的社會正逐漸進入高齡化社會,更年期的問題也愈來愈嚴重,如何針對更年期荷爾蒙變化所帶來種種的生理以及心理不適、健康危害,女性們應該好好省思自我的飲食習慣,回歸自然與純樸的生活型態才能以健康身體與愉悅的心靈度過輕鬆自在的更年期,並享受停經後的未來生活。(資料來源:台灣更年期醫學會講師&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營養科劉美媛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