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更年期

現代人生活習慣的改變,有些女性年紀輕輕,就出現月經量變少的狀況,有人擔心是不是提早進入更年期,中醫師張文馨表示,月經過少是和自己過往經驗相比,經期正常,而經血量減少,甚至點滴即止,或者行經期縮短,總量變少,正常月經量大約30-50毫升之間,若出現以上症狀,可以尋求醫師建議及調理。

女性過度節食減肥 小心影響月經 

中醫師張文馨表示,容易出現月經量變少的體質,主要為氣血虛弱及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氣血虛弱成因主要為素體虛弱、大病後氣血大虛,或者飲食勞倦思慮傷,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之源不足,血海空虛,導致經血量變少,常見於常期吃素、營養不足、缺乏動物性脂肪、必需胺基酸及製造女性荷爾蒙的材料,另外也包括厭食症、過度節食減肥、人工流產手術之後及產後調養不慎。

體質氣血虛的病人,伴隨症狀包括月經量逐漸由正常變少、經血色淡、經期延後、經行至經後小腹隱隱作痛、且有下墜感,按壓腹部經痛減緩,腰痠無力挺直,月經淋漓不止。張文馨中醫師提醒,遇上氣血虛弱的體質,除了苦惱經血量變少之外,有的是月經來的天數大於七天,滴滴答答拖很久、收不乾淨的情況;還有病人抱怨一個月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被月經困擾,通常還伴有頭暈、貧血、容易疲倦和氣色差的問題,這些症狀都適合用四物,再搭配一些補氣中藥材依體質調理。

工作壓力大 也可能導致經血量變少

肝氣鬱結、氣滯血瘀的主因常見於平時工作壓力大、情緒抑鬱不暢、鬱則氣滯、久而血瘀導致經血排出不順暢。主要症狀為月經量變少、經血色暗、經出不暢、經前或經行腹部脹痛或陣痛牽引腰背、有血塊、經前症候群如乳房脹痛、情緒不穩定、頭痛嚴重甚至想吐。

針對此類體質的病人,張文馨中醫師說明,經血量變少不見得是吃冰造成子宮血排不乾淨,患者中常見是從離開學校開始工作後,經血量才開始變少,不管是情緒不穩或是工作壓力大,不但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甚至還可能造成下視丘閉經症,引起慢性不排卵、經血量變少、甚至閉經,提醒女性可以至婦產科做相關檢查,再配合中醫調理,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最重要的還是要適時排解壓力,保持心情愉悅,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女人想維持青春、不想讓更年期提早報到,就要多注意營養攝取。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女性飲食含豐富維生素D,有助延緩卵巢老化,更年期提早報到機率,也會下降17%。當鈣質攝取足夠,由於性荷爾蒙因素,更年期提早報到風險也會下降13%。

一般都是透過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除了曬太陽,含油脂魚類、蛋黃、一些營養強化穀類等,也都含有維生素D。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更年期提早報到 身體容易出問題 根據統計,在台灣,女性卵巢早衰盛行率約1%-2%,在英國,大約每10名女性,就有一人更年期在45歲之前提早報到,女性更年期提早報到,不但受孕機率下降,罹患骨質疏鬆症、心臟病風險也會上升。

美國麻州大學、哈佛大學研究團隊分析116430筆女性健康資訊,資訊橫跨20年,其中2041名進入更年期的女性,更是重點,在研究期間,她們需要陸續、定期填寫飲食問卷,總共追蹤約5次。

攝取充足維生素D 更年期提早機率降17% 研究結果顯示,攝取最多維生素D的女性,提早進入更年期風險下降了17%。飲食鈣質攝取量偏高的女性,提早進入更年期機率也下滑了13%,不過學者指出,可能因為牛奶含延緩更年期相關性荷爾蒙,因而出現這樣的結果。

研究首席作者亞莉珊卓拉‧普度-史密絲表示,更年期提早報到的人,不只容易得心血管疾病、失智症與骨質疏鬆症,甚至好幾年前就開始出現不孕症,舉例來說,一名女性在43歲進入更年期,這名女性可能在33歲便很難受孕、懷孕。

研究作者認為,醫界、學界一直想辦法,希望降低更年期提早報到風險,或許調整飲食,就能達到效果,女性或可透過飲食調整,避免更年期提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