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銀髮生活

美國一項回顧性研究發現,攝護腺癌患者接受降睪固酮藥物治療,五年內出現失智症機率是沒有用藥者的兩倍之多。

美國約50萬名患者 接受ADT 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賓州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近日發表在線上版〈美國醫學會-腫瘤學期刊〉(JAMA Oncology)。這項研究首席作者為賓州大學駐校學者凱文․尼德,研究資深作者為史丹佛大學生物醫學資訊研究系副教授尼剛․夏。

睪固酮會促使攝護腺腫瘤生長,因此從1940年代開始,醫師治療攝護腺癌患者時,多半採用「雄性素去除療法」(ADT),以降低患者睪固酮、其他雄性素濃度。在美國,近來約有五十萬名男性接受「雄性素去除療法」。

接受ADT患者 較容易出現失智症 研究團隊分析史丹佛醫學臨床研究中近一萬名攝護腺癌患者病歷資料,在1829名接受「雄性素去除療法」的患者中,約7.9%名患者在五年內出現失智症,相較之下,沒有接受「雄性素去除療法」的患者中,只有3.5%的患者出現失智症。

夏副教授指出,這樣的風險是真實存在,患者若過去有失智症病史,罹患攝護腺癌時,最好選擇其他替代療法。根據一項英國前瞻性研究資料,積極追蹤,或許對患者較有好處。

積極追蹤 較少副作用 上述英國研究發表於九月號〈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研究團隊將攝護腺癌患者隨機分成積極追蹤組、手術組與放射治療組,結果發現,三組患者十年後的死亡風險都差不多。研究中,99%的患者都順利存活,無論剛開始有無接受治療,結果都一樣。研究認為,攝護腺癌患者若積極追蹤病情變化,預後結果與盡早接受放射治療者一樣好,且積極追蹤所產生的副作用也比較少。

不過研究作者也提醒,攝護腺癌患者如果正在接受「雄性素去除療法」,千萬不可擅自停藥、改變藥物劑量,若有任何疑惑,一定要與醫師溝通、討論。

跌倒為造成骨折主因 嚴重恐失能

老年人跌倒是造成骨折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根據統計,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跌倒的發生率大約是30-40%,其中約有5-10%會引致較嚴重的傷害,如骨折、頭部創傷、及嚴重撕裂傷等;有些老年人也會因為害怕再跌倒,因此自我設限行動,導致活動能力逐漸降低,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臺大醫院指出,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包括老化造成本身平衡、姿勢控制與肌肉力量變差;慢性疾病或者是認知功能下降等內在的因素;還有外在因素如因為慢性病而服用多重藥物、環境不孰悉或者是光線不佳等因素,甚至是穿著不適當的鞋等。

預防老人跌倒 下肢肌力、平衡訓練是關鍵

隨著老年人口的快速成長,健康老化是高齡化社會所要努力的方向,臺大醫療體系社區健康促進列車,自2013年起舉辦第一次義診與篩檢活動至今,共計服務了28,592人次,今年度的院慶義診主題定為「健康篩檢、運動來點、幸福滿點」,期許為社區民眾帶來更多健康意識與健康促進。

今年的義診活動,臺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將設計簡化的運動,包括下肢肌力訓練、平衡訓練等綜合性運動,透過有趣的方式,將良好的運動習慣、健康老化的概念帶入社區,協助降低社區老人跌倒的風險。而運動也可以「分期付款」、「少量多餐」,只要每次10分鐘,每天3次,做到微喘、微流汗,就可以達到運動強身的效果。

台大舉辦義診活動 關懷社區民眾健康

台大總院暨北護分院於6月16日(星期六)上午在青年公園舉辦「健康篩檢、運動來點、幸福滿點」義診活動,結合中正、萬華兩區公所、健康服務中心及社區資源單位 共同舉辦。活動內容包括各項健康篩檢、衛教活動及社會福利、服務等政策宣導,以多樣化的活動與民眾互動,關懷社區民眾健康。

此外,金山分院在6月23日(星期六)在金山分院舉辦「韻動123 健檢保安康」,新竹與竹東分院在6月16日(星期六)在新竹市文化公園舉辦「123顧健康,好簡單」,雲林分院在6月9日(星期六)在西螺鎮文昌國小舉辦「樂活傳愛」,歡迎踴躍參加。

台灣人越來越長壽!但是,要長壽也要活得健康,才能活得快樂。有很多銀髮族因為身體機能退化,以致常會這裡痠、那裡痛,而且都不想動,整天待在家裡,好不快樂。中醫師建議,可以多按摩經絡穴位來保健,氣血通暢,就能改善痠痛。

太飽、太餓、太累及喝酒後不宜按摩 高雄長庚醫院中醫科系主治醫師吳思穎表示,老人家常會有視力退化、膝關節退化以及腸胃功能退化導致消化不好等問題,甚至會經常失眠;而在進行穴位按摩之前,按摩者應將指甲剪短,手上不要有戴首飾,被按摩者不要在太飽、太餓、太累時按摩,喝酒後也不宜按摩,以免因為血液循環不佳而出現頭暈症狀。 老人家常見健康問題 可按這些穴位改善 對於老人家常會有視力退化、關節退化、腸胃功能退化以及失眠,吳思穎醫師建議按摩的穴位如下:

*視力退化:眼睛模糊可以經常按摩眼周穴位如攢竹穴(眉毛内側邊緣凹陷處)與四白穴(眼眶下緣正中直下一橫指處),並且可在眼眶周圍由內到外用指頭關節按摩。

*膝關節退化:膝關節痛可請家人幫忙按摩委中穴(膕窩正中),幫助下肢循環,也可按摩下肢穴位陽陵泉(小腿外側腓骨小頭稍凹陷處),以及用薑片泡熱水來泡腳15分鐘,增加血液循環,也可改善。

*腸胃功能退化:消化不好常會出現脹氣和腹痛,可以延著肚子中腕穴(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順時鐘方向,用摩擦法按摩肚子,也可以消脹氣。

*失眠:年紀大的老人家常會有失眠問題,平常可以按摩合谷穴(手背拇指、食指兩骨相合之處)與太衝穴(足背大拇趾和第二趾中間兩根骨頭交會凹陷處),可以幫助降血壓、降低焦慮以及幫助睡眠。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