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銀髮生活

補鈣不能改善退化性膝關節炎!不少老年人都有膝蓋退化問題,以為吃鈣片、喝牛奶補充鈣質,就能改善退化性膝關節炎。醫師指出,退化性膝關節炎是軟骨磨損、韌帶退化而非缺乏骨質,臨床觀察發現,半數的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都吃錯,建議均衡飲食、維持運動習慣,並避免肥胖以減少膝蓋負擔。

退化性膝關節炎好發於老年人

根據統計,70歲以上老年人,每10人中就有7人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吳濬哲, 中山醫院骨科主任指出,退化性膝關節炎是一種老化疾病,因膝蓋軟骨磨損、韌帶退化,造成膝關節疼痛、甚至無法行走,長期臥床恐增加死亡風險。

膝關節退化的治療方式

吳濬哲說明,初期退化性膝關節炎可服用藥物、復健減緩病情惡化,或是注射玻尿酸、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治療,也可使用關節內視鏡修補病灶;若仍無法改善或嚴重影響日常活動,最後一步才需要選擇手術置換膝關節。

傳統手術傷口大 微創手術復原快

吳濬哲表示,傳統膝關節置換術傷口大、恢復期較長,患者需復健3個月以上;而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術,是透過術前電腦斷層掃描、術中導航系統、3D即時動態影像輔助的微創手術,失敗率僅傳統手術的10分之1。多數患者術後隔天就能下床行走,且活動不受限制,也能騎腳踏車、打高爾夫球、爬山都沒有問題。

 

高齡化社會,年長者常會因為身體功能退化而感到傷心,或是身患疾病而非常焦慮與憂愁,以致老年憂鬱症病人相形增加!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老年精神科醫師高靜玲表示,門診中,就有不少憂心忡忡的家屬帶著家中長輩前來就診,在排除生理疾病因素後,發現常是老年憂鬱症問題。

輕度不安易憤怒 難入眠易驚醒

高靜玲醫師指出,典型的老年憂鬱症狀可分為輕度及重度。輕度的憂鬱症狀通常出現不太明顯的憂鬱情緒,像感到挫折、鬱悶、心中不滿、看什麼都不順眼、易發脾氣、失望等,並會伴隨產生一些焦慮、不安、激躁等情緒,患者自己會體會到情緒無法控制,心浮氣躁,而感到不安害怕,也會出現入睡困難型失眠,易驚醒及夢多現象。

重度遲鈍常流淚 悲觀甚至不想活

重型憂鬱症方面,主要以嚴重憂鬱情緒及喪失對以往有興趣事物之喜好為主,高靜玲醫師進一步指出,重型憂鬱症會有明顯的情緒低落、易流淚、時常搖頭嘆息。此外,也影響患者的生活興趣及日常,如以往每日必看的新聞、電視節目及參與社交活動,此時也沒有興趣。也變得不想說話,反應慢,思想遲鈍,動作呆滯。通常患者極易入睡,但睡了一、二小時後就醒來,此時情緒壞到極點,再也不能入睡。重型還會出現悲觀想法,覺得自己沒有存在價值,也沒人能幫助他,甚至出現想死及自殺的念頭。

慢性病使行動不便 退休生活失重心

因老年人易發生慢性疾病,例如腦中風、關節退化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巴金森氏病等,都會影響患者的身體自主性,而使其自尊心受到打擊。高靜玲醫師說,慢性病造成身體殘障及疼痛,引起患者行動不便,甚至連最起碼的日常起居也需要他人協助,對一個自尊心強的老年人而言,就很容易產生憂鬱症。若老年人個性要求完美,對事期望過高、易自責,或除了工作外沒有任何嗜好或休閒活動者,年紀大時也易發生憂鬱症。或其他如退休、親友過世、財物損耗等易產生失落感,就容易產生憂鬱症。

關懷家中長輩 及早治療治癒率高

高靜玲醫師指出,輕型憂鬱症在門診治療,除服用抗鬱藥物,必須接受心理治療,消除心中負面想法,並擴大自己社交圈,使生活變得有意義。重型憂鬱症則以住院治療為主,藥物治療待急性症狀消除後,則需要接受心理、認知及行為治療。在老年人口中,發生率約20%,女性較男性高一倍,老年憂鬱症的症狀很多是以身體不適來表現,也可能造成記憶衰退、認知功能變差及反應遲鈍,一般人容易誤認為失智症。當發現長輩有老年憂鬱的徵兆時,及早就醫治癒率可高過九成,提醒大家關心長輩,把握治療時機。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