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中醫療法

78歲的林老先生從事務農工作,某天騎機車跌倒,腰部劇烈疼痛。初期不以為意,但幾個月後腰部轉動仍感覺非常不舒服,甚至嚴重影響工作。就醫診斷為急性腰扭傷,以穴位針灸及中藥補腎藥進行治療,經3次針灸後,林老先生疼痛感明顯減輕許多。每周安排針灸1次,3個月後腰部已無不適,又能順利繼續進行務農工作。

腰扭傷嚴重 恐導致下肢麻痛

急性腰部扭傷就是常說的「閃到腰」常見於姿勢不良(如坐姿、或搬東西姿勢不正確),使得腰部肌肉筋膜、韌帶、椎間關節受到拉傷。如《金匱翼》所言:「瘀血腰痛者,閃挫及強力舉重得之。」

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張育誠表示,平時不常運動,突然從事劇烈運動者,或睡眠不足、運動沒有熱身、用力過猛以及外力碰撞等因素,皆會使得腰部用力不當、超過負荷,造成肌肉,韌帶、關節囊、筋膜等的急性損傷。腰扭傷後,肌肉處於緊繃狀態,一動就會產生劇烈疼痛,甚至覺得使不上力。嚴重者,會有神經症狀,如下肢麻痛等。

急性期後 傷科練功法助恢復

中醫在腰部扭傷急性期處理,以針灸及放血為主,一般放血以膝蓋後面膝膕窩中的委中穴為主;依據疼痛的部位不同,選擇不同的經絡和穴道,如身體的背面屬足太陽膀胱經、側面屬足少陽膽經、脊椎則屬督脈。

張育誠醫師說明,急性期過後,疼痛雖較減輕,但脊椎旁邊有很多負責脊椎穩定的深層小肌肉尚未恢復功能,若出力不慎,很容易再次扭傷。建議平常可以多做一些適合腰部的傷科練功法(如轉腰推碑、掌插華山、風擺荷葉、搖頭擺尾、雙手攀足等),促進肢體功能加速恢復,並增進健康。(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百日咳系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小兒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起病初期主要表現為呼吸道卡他性炎症。

後以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和痙咳後伴有特殊的吸氣性吼聲為特徵,因其病程可拖延3-4個月之久,故名為“百日咳”。mag2-13本病四季皆可發生,但以冬末春初多見,任何年齡皆可發病,但多見於5歲以下的小兒,患病後可獲得持久免疫力。目前經“百日咳菌苗”、“百白破混合菌苗”的預防接種,發病率已大大下降。除常規治療外,家庭護理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 注意隔離:
    百日咳流行期間應進行呼吸道隔離,以減少或防止本病傳播,一般隔離至病人發病後的 40 天,或痙咳開始後的 30 天為宜。對密切接觸者應嚴格隔離2-3周,如無症狀出現方可離開隔離區。流行期間,不要帶小兒外出或到公共場所遊玩,更不宜與百日咳患者密切接觸。

  • 居室通風:
    室內保持安靜,空氣新鮮,經常開窗通風。患兒應臥床休息,保持安靜。

  • 空氣消毒:
    百日咳桿菌外界生活力弱,加強通風換氣即可有效殺滅病菌。對托幼機構可進行空氣消毒。

  • 調理飲食:
    食物應富於營養和易於消化,可進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百日咳患者由於痙咳嚴重,常常出現嘔吐等症狀,因而宜少食多餐,待病情穩定後再逐漸恢復到正常飲食。

  • 中藥外治:
    中藥外治對本病有較好的止痙止咳效果,可選用冰硼散1-2克,百部、黃連、連翹各6克,雞膽1-2個,米醋適量,將諸藥研末混勻備用,2歲以下用 1.5克,3歲以上用3克,用雞膽汁、米醋調糊,於每晚睡前敷於雙手、足心,外蓋油紗布固定,次晨取下,每晚1次,10 天為1療程,連續1-2個療程。或取鮮紫皮大蒜5枚。將大蒜搗為泥狀,外敷於雙足心湧泉穴,外以敷料,膠布固定,男左女右,每敷 24 小時換藥1次,一般1~6次即可見效。

  • 對症治療:
    痙咳發作頻繁者,可給予鎮靜劑、祛痰劑、止咳劑等。呼吸困難及發紺者給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用 a- 糜蛋白?霧化吸入,使痰液變的稀薄而易咳出。可在醫生指導下配合使用抗生素。如發生驚厥時應及時去醫院治療。

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主任醫師- 胡獻國 2004-04-13

***免責聲明:相關資訊只供讀者認知及參考。***


alt

你有腳抽筋的問題嗎?腳抽筋常出現在有慢性病的老人家,或是懷孕婦女因為缺鈣,也較易發生腳抽筋;但是,更有不少年輕人因為運動時沒有做暖身操,或是天氣太冷,沒有做好保暖,也容易出現腳抽筋。

運動時 要做足暖身操

腳抽筋並不少見!游泳時很常出現腳抽筋的現象,也有人是睡覺到半夜腳抽筋。中醫師姜智釗表示,年輕人會出現腳抽筋,大多是因為運動所造成;主要還是運動時的暖身操沒有做足,使得肌肉沒有放鬆,以致在運動時容易發生腳抽筋。也有許多年輕人工作時,需要長時間久站或是久坐,以致產生靜脈曲張,也容易腳抽筋。

天氣冷 要做好保暖

還有就是天氣寒冷時,很多年輕人保暖做的不夠,尤其是最近晚上氣溫較低,睡覺時小腿放在被子外,肌肉也容易因為遇寒收縮,進而出現腳抽筋;姜智釗醫師指出,如果運動時注意做了暖身操,而且也都有做好保暖,但是仍然出現腳抽筋時,就要進一步檢查是否有電解質不平衡,或是甲狀腺出問題。

防治腳抽筋 中醫有一套

中醫對於防治腳抽筋也有一套;姜智釗醫師建議,若是有腳抽筋,或是要預防腳抽筋,平常可以服用柴胡、木瓜、芍藥、黑糖與生薑,或是按摩與針灸,甚至晚上可以用一條根、忍冬、花椒與艾藥等中藥材來泡腳,都可改善腳抽筋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