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中醫療法

連日高溫,在夏天頻繁的進出冷氣房的情況之下,許多民眾紛紛出現感冒的症狀,扶原中醫診所台北院區許中嚴院長表示,最近短短一週內,門診中便陸續出現許多典型燥咳(乾咳)患者,其中包含七旬長者、更年期婦女、未成年幼童等多年齡層,這些患者皆因長時間處於空調環境而感冒,雖然感冒後大部分症狀都已解除,但卻咳不停,且症狀已持續數週仍未緩解,咳嗽時略感咽癢,有時會咳到引起支氣管痙攣性的收縮,產生無法克制的咳嗽,甚至會有胸痛、胸悶,感覺臟腑器官都要咳出來了,予以中藥治療後,約一週即有明顯的改善。

你是乾咳或濕咳? 治療乾咳以調理肺、胃為治療重點

許中嚴院長指出,治療咳嗽要先區分咳嗽的類型,基本上可從乾咳(痰少)或濕咳(痰多)進行分辨,有痰牽制到支氣管發炎,痰多表示濕多,所以在呼吸道大量分泌,若有黃痰則表示感染的部分持續進行,需針對感染治療。

許中嚴中醫師提到,中醫治療乾咳,可區分為外感溫燥與外感涼燥,但是上述案例之門診患者都已咳嗽數週,且服用數次西藥仍無法緩解,多由外感轉為內傷,在中醫用藥上以麥門冬湯加杏仁、厚朴為主。麥門冬湯包含了大劑量的麥門冬以及半夏、人參、大棗、梗米、甘草,可滋養肺胃,快速改善中上焦的乾燥問題;半夏的降逆止嘔,可以減緩咳不停的胃逆感;而因咳嗽已持續數週,故以人參補氣;杏仁、厚朴則是止咳開胸的常用藥,如果真的沒感覺到痰,可以再加上貝母,潤燥止咳的效果更好。

自製川貝止咳膏、蜂蜜水 簡單食療緩解乾咳

許中嚴院長也提到,以川貝母和水梨一起蒸熟吃來食療咳嗽,針對的就是乾咳,水梨正是處理入秋溫燥的水果,若無水梨,也可以用川貝蒸煮過後再加蜂蜜,這也是川貝枇杷膏之基本組成;或用蜂蜜1和水10的比例沖泡蜂蜜水來飲用,也是緩解乾咳的方式之一。

預防之道:勤補水、搭配穴位按摩

許中嚴中醫師進一步說明,因現代的空調設備普及化,導致燥症容易提前出現,若需長時間在冷氣房,應適當補充水分,也可考慮搭配有補氣、運氣作用的合谷穴按摩,可達到一定的止咳效果。

最後許中嚴中醫師也特別提醒,造成慢性咳嗽的原因,可能還有鼻涕倒流、氣喘、胃酸逆流、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症、其他慢性呼吸道感染、肺腫瘤等等,當有咳嗽超過數週未緩解,請立即尋求醫師診斷與建議,再做自我保健!

過去已有相關研究發現,中風病患接受中醫治療,能夠減少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國內最新研究證實,中風後失智症病患接受中醫,可以減少使用急診及住院醫療次數。

中風後失智 中醫研究治療方法

義守大學醫學院學士後中醫學系教授施純全,利用健保資料庫篩選2000至2008年間, 40歲以上中風後失智症病患、共有6萬7521名,其中挑選出6661名有使用中醫治療,以及6661名未使用中醫的中風後失智症病患,追蹤2組病患在一年內的急診及住院情形。

中風後失智病患 急診、住院風險降低

施純全教授表示,結果發現,接受中醫治療組的中風後失智症病患,急診就醫急診可減少13%、住院照護風險同樣可減少19%,尤其在加護病房住院風險,更大幅減少33%。

中藥+針灸治療 風險降低最多

施純全教授說明,中風後失智症病患,容易發生感染、肺炎,造成急診、住院;而最新研究也發現,中風後失智症病患同時接受針灸及中藥治療,一年內需要急診及住院照護的風險最低,也能有效降低醫療費用。

針灸是古人累積智慧傳承下來的經驗,而世界衛生組織(WHO)已證實針灸可有效緩解多種疾病,其中還包含心臟病、糖尿病與中風等。但日前卻傳出「針灸不當,細菌侵骨」的新聞,男子因務農不小心閃到了腰,痠痛難耐,遂尋求推拿、針灸減緩症狀,沒想到一個禮拜後,出現高燒不退、四肢無力等症狀,檢查後發現男子的頸椎和腰椎有感染膿瘍,「疑似」透過針炙造成脊椎感染,使得有針灸習慣者人心惶惶。

針灸真的如此危險,細菌真的會透過毫針進入身體,讓內體化膿嗎?中醫師公會秘書長柯富揚醫師表示,大陸曾做過一項研究「愛滋病毒是否會透過針灸傳染」,研究證實是不會的。而毫針是否會將細菌帶到脊椎旁?醫師解釋,此可能性是「微乎其微」。新聞中的老農夫可能因反覆出汗,加上年事已高,抵抗力下降,造成化膿性皮膚炎,加上環境或衣服上的灰塵進入身體而感染脊椎旁膿瘍。

對此,柯富揚醫師解釋,脊椎旁膿瘍在感染科中應非属常見病例,臨床治療上只要發現與診斷快速又正確,治癒並不困難,而此類疾病的大忌就是延誤就醫,導致其他併發症。而臨床上發生感染的原因有許多,應依實際狀況來綜合判斷,主要原因通常與患者有免疫功能不佳的問題有關,如糖尿病患、洗腎病患等,目前醫學文獻並無針灸引發脊椎旁膿瘍。

柯富揚醫師提醒,感染大多數都是可避免的,要慎選合格的醫療場所,確定該場所使用經過消毒的針具與醫療器材之外;也應選擇經過專業訓練的中醫師進行針灸治療以保障自身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