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男性疾病

熟男請注意!若出現不明腰痠、骨頭疼痛現象,可能不只是上了年紀,還要小心晚期攝護腺癌悄悄找上門!一名七十歲的王伯伯,五年前開始出現頻尿問題,但一直沒有去找醫生檢查;半年前常腰痠背痛,以為只是年紀大了,除了自行貼膏藥外,偶爾會去按摩推拿紓緩痠痛。上個月洗澡不小心輕輕撞到手臂,骨頭疼痛不已,經家人送醫檢查,照X光竟發現骨折,進一步檢查確診罹患晚期攝護腺癌,因癌細胞轉移至骨頭造成疼痛,目前積極接受治療中。

攝護腺癌名列男性癌症第五名 晚期骨轉移機率達九成

台灣泌尿腫瘤醫學會榮譽理事江博暉醫師表示,根據衛福部103年癌登統計,攝護腺癌名列男性癌症第五名,發生率逐年攀升,二十年前確診人數不到千人,近年來每年卻有將近5,000人被診斷為攝護腺癌,是男性最常見的癌症。根據臨床經驗顯示,晚期攝護腺癌轉移至骨頭的發生機率達九成,初期時癌細胞存留在攝護腺內,會出現頻尿、急尿及尿流細小等類似攝護腺肥大的症狀,因此容易被忽略。待患者因骨痛或骨折而就醫,才被診斷出罹患第四期的晚期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這類患者的骨頭不僅脆弱、疼痛,且易發生病理性骨折,嚴重者甚至因脊椎折斷壓迫神經,造成下肢癱瘓、臥床不起,大大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同位素療法可減緩骨轉移惡化 延長晚期攝護腺癌患生命

江博暉醫師說,過去治療無法手術的攝護腺癌骨轉移,原則上採荷爾蒙治療合併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為主,以抗雄性素藥物阻斷男性荷爾蒙作用,藉以抑制攝護腺癌的生長,再運用雙磷酸鹽類藥物預防骨質疏鬆及骨折。然而,雙磷酸鹽類藥物雖能緩解骨轉移疼痛,長期使用卻可能造成下頷骨壞死,也無法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目前已有的同位素療法,一樣能降低骨頭疼痛、減少病理性骨折風險,但不會使骨頭壞死,突破過往治療面臨的困境。同位素療法中的放射性元素模擬成骨頭中的鈣質,被吸收進入骨轉移的部位,殺死癌細胞,減緩骨轉移惡化,進而延長晚期攝護腺癌患者的生命。

預防勝於治療 50歲以上男性應檢驗PSA、肛門指診

江博暉醫師提醒,雖然有新的治療方式幫助攝護腺癌晚期患者,但預防遠勝於治療,日常飲食上應避免高脂肪、高熱量食物,並維持正常作息,規律運動保有良好體態。50歲以上的男性應定期做抽血檢驗PSA(攝護腺特異抗原)、肛門指診,早期發現就有機會完全治癒,即便篩檢發現為晚期攝護腺癌,只要配合醫師接受適當治療,還是能夠控制病症、減低疼痛,有機會延長存活時間並改善生活品質。

一直拉肚子有可能不是腸胃炎,而是糖尿病所引起!29歲的陳先生,因不明原因超過2星期持續解水便,中間曾多次就診以為是諾羅病毒、胃食道逆流,均未見改善。直到陳先生出現全身無力,晚上睡覺忽冷忽熱等症狀,掛急診抽血檢查才發現血糖飆升,酸鹼值異常,確診是糖尿病引起酮酸中毒所致。

血糖控制不良 引發酮酸中毒

陳先生歷經2周的水便及身體不適,體內電解質不平衡、缺乏水分,血糖控制惡化,進而酮酸中毒,持續下去恐有生命危險。酮酸中毒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痛、呼吸深快、全身乏力,嚴重甚至會神智不清、昏迷。陳先生年紀輕輕、平常不愛吃甜食、也不愛喝飲料,原來本身有糖尿病家族史,再加上體型過胖,是糖尿病的高危險族群。

烏日林新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施兆明指出,長期高血糖會促發患者腸道微血管病變及神經功能損害,導致不正常的腸蠕動或腸道粘分泌失調,造成胃腸功能障礙而腹瀉。胃腸功能出現障礙,還會引起細菌過度生長、大量膽鹽分解和胰腺分泌脂肪酶減少等脂肪消化吸收障礙,也是造成持續性腹瀉的原因。

腹瀉逾2周 建議進一步抽血檢查

施兆明醫師說明,治療首先補充水份,讓高血糖能被稀釋,改善血液中高濃度、高滲透壓狀態,也要接受24小時注射胰島素,矯正電解質失衡。血糖穩定下來,仍要定期施打胰島素。

拉肚子的原因有很多種,若是一般感冒型腸胃炎引起,大多只會連續3到5天。如果感染諾羅病毒,會出現上吐下瀉甚至發燒。若超過2星期以上持續腹瀉,務必提高警覺,盡早到醫院抽血檢查。若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民眾,不管年齡大小,都要定期測量血糖。(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醫美整形外科剡友賢醫師表示,許多人過了中年,新陳代謝變慢,加上飲食不正常、應酬多、運動少,形成腹部一大塊鮪魚肚、手臂蝴蝶袖…等,常常想減就是減不下來,最常見以節食挨餓減肥法,這方式常常瘦得快、復胖也快,如此反復就會變成所謂忽胖忽瘦、甚至復胖會更嚴重的溜溜球身材。

六塊肌變鮪魚肚 「微米粹脂術」助他找回身材與自信

一位任職科技業的32歲工程師前來向他求診,對於自己日益壯大的鮪魚肚非常不滿意,因為過去有健身習慣,腹部也練出傲人的六塊肌,婚後有了小孩加上工作十分忙碌,又有吃消夜的習慣,不知不覺中自己竟變成胖肚大叔,身形臃腫,穿衣服十分不雅觀,變得很沒自信,希望能藉由抽脂的方式去除多餘的脂肪。在剡友賢醫師的評估下,建議採用德國的「微米粹脂術」,其原理是使用十二段水力變化的扇形水柱沖刷出脂肪細胞,可較完整並不損害地抽出身體脂肪,也有不少人選擇將抽出的脂肪做回填再雕塑出立體的曲線,例如有人回填到臉頰、胸部、唇、腹肌…等等。這類型手術因為抽脂傷口較不明顯,大多第二天就能正常上班了,所以不少上班族以此種方式雕塑身體曲線。

任職科技業35歲工程師向剡友賢醫師諮詢

抽脂成功5大關鍵:找對醫師+術後保養+飲食+生活習慣+運動

剡友賢醫師也特別提醒,減肥不容易成功有3大因素:無法持之以恆、停滯期長、復胖機率高。案例抽脂後能有精實的好身材,很大的原因在於配合抽脂後的術後按摩、飲食控制與運動。抽脂並不等於減肥,而是需配合身體及組織的特性,做不同層次的脂肪移除。抽脂後仍然要配合適度的運動以維持身材。案例中的男子在接受「微米粹脂術」後,密切配合剡友賢醫師定期回診接受術後的按摩療程,並且也鞭策自己每天進行適度的健身運動,手術後第二個月身形已漸精實,第四個月明顯的腹肌線條浮現,改善了穿衣的線條,不知不覺變得更有魅力、更有自信。

越來越多人選擇以抽脂的方式來雕塑身材,但千萬不要認為抽脂後就可以放恣生活的規律,剡友賢醫師特別呼籲抽脂手術成功關鍵除了找對醫師,還要做好術後保養、正確的飲食及生活習慣,並且配合適度的運動,才可以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