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失智症

72歲江老太太平時活動自如,原本腦力僅有些自然的退化,生活均能自理,但是最近三個月以來,家人發現她走路越來越慢,步伐變小也比較不穩。同時,頻尿症狀嚴重而且容易尿急,甚至有時來不及到廁所就尿在褲子上了,記憶力的退步也更明顯了,談話應答的反應也慢了許多,家人以為是罹患失智症便帶她就醫。經由神經內科醫師的評估,懷疑江老太太是罹患了常壓性水腦症,透過腦部電腦斷層證實了診斷,經轉診到神經外科進行腦室-腹腔分流手術後,走路和尿失禁明顯進步了,記憶力也有所改善。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外科李建勳醫師表示,常壓性水腦症好發於老人,是由於腦中的腦脊髓液積聚過多導致腦室擴大,造成神經的損傷,表現出來的典型症狀包括行走困難、尿失禁與失智。這三個症狀分開來看,常會被歸因於自然老化而忽略了就醫。由於老人家也可能同時罹患多種疾病,診斷上有時相當困難,需要與腰椎退化疾病、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或自然腦部退化作鑑別診斷。腦部的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可以協助診斷,但有時還需要由腰椎引流腦脊髓液來判斷是否手術治療會有幫助。 常壓性水腦症的標準治療是經腦部進行腦室-腹腔分流手術,分流量的多寡由植入的控制閥決定。手術後需要注意有無傷口感染、分流量過少過多的問題。分流量如果過少,症狀無法進步;分流量過多則可能導致腦塌陷出血,出現頭暈頭痛、意識變化、昏睡或同側手腳無力等的症狀。近年也有新的手術方式不經腦部,而是經由腰椎進行分流。 李建勳醫師指出,常壓性水腦症若能正確地早期診斷,經過分流手術後,症狀有機會改善。但若失智情況已屬嚴重,或是影像檢查發現腦部結構已明顯退化者,治療的效果恐怕不理想。因此,家中長者若同時合併上述症狀,宜盡早尋求醫師專業意見,避免錯失治療時機。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失智症早期難察覺 需家人多點觀察

一名來自五結鄉的賴媽媽,敘述自己某次陪伴老公就診,在醫師問診下跟醫師反應,生活中發現老公已無法接聽電話,才經醫師提醒下,發現老公罹患早期失智症;羅東博愛醫院身心暨精神科醫師陳彥蓉表示,早期失智症患者通常較難發覺病徵,加上社交方面一切正常,但在過年過節時和家人相處交流下,發現無法應付原先生活上事情,往往已延誤就醫時機。

若發現疑似病癥 應主動告知醫師

若發現家人對於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且記憶力差,對時間或地點等辨認出現問題,建議在陪同家人就醫時,就可和醫師反應特殊健康狀況;陳彥蓉醫師提醒,透過積極參與醫療過程,主動反應病況,才能打造良好醫病溝通環境,把握黃金治療時機。

積極參與醫療過程 有助及時發現病症

為了呼應失憶症或其他疾病患者,能積極參與醫療過程,羅東博愛醫院於日前舉辦「醫病溝通-失智症-讓我守護您」活動,除了邀請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分享經驗,現場也由醫院人員表演行動小劇場,希望能幫助民眾建立正確就醫觀念,化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自己有關的醫療過程。

主動反應特殊狀況 建立良好醫病溝通

羅東博愛醫院院長趙子傑指出,舉辦醫病溝通-失智症-讓我守護您的活動,就是希望能鼓勵病人主動回應醫療人員,且主動反應自己或家人的特殊狀況;透過良好的醫病溝通,協助醫師能及早發現特殊健康狀況,及早介入治療,也能使患者在就醫過程中,獲得安全的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