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更年期

年近五十歲女性,難免得要面臨更年期來報到,而且會有許多不適症狀,除了熱潮紅、失眠、腰痠背痛等,甚至還有人會手指頭僵硬,有如機械手般,不聽使喚,氣候大寒,更是加重關節筋骨的不靈活與疼痛僵硬情況;中醫師建議,平常可以多吃些含膠質的食物,例如白木耳、雞腳,或是中藥阿膠,都能有助於改善因更年期所引起早晨起來手腳末肢關節僵硬的問題。

女子七七任脈虛天癸竭

《黃帝內經》中指出「女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道出七七四十九,婦女一般到四十九歲左右,腎氣漸虛,天癸這種物質漸竭,月經逐漸斷絕,因而缺乏生育能力;也就是說,台灣婦女四十五到五十五歲的停經期,就會因為好朋友不再來,身體會有諸多變化。至於中醫所謂任脈虛、天癸竭的婦女,就是西醫所說的更年期婦女,會經常出現的潮熱紅、盜汗、失眠等症狀,中醫則是會辨證論治,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體質來改善。

白木耳與雞腳富含膠質

對於更年期婦女會出現的手指頭僵硬症狀;林恭儀,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內科主任表示,更年期婦女可以多吃些白木耳與雞腳,因為白木耳含植物性黏多醣體與具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及豐富的微量元素,雞腳凍也含有豐富的膠質,都對於手指頭僵硬有緩解效果。中醫認為,白木耳有潤肺止咳、生津滋陰、益氣和血、補腦及補腎的作用,對女性更年期肺腎陰虛、燥熱口幹、虛熱口渴者,食之最宜。

中藥阿膠補肝益氣療效佳

林恭儀也建議更年期婦女,可以服用中藥阿膠來改善手指頭僵硬的問題;然而,阿膠卻因為「後宮甄環傳」一炮而紅,目前售價更是水漲船高。據悉,大陸銷售阿膠500克的價格已超越高檔茅台,台北市迪化街售出阿膠價格也瘋漲10倍。根據《本草經疏》中指出,阿膠,主女子下血,腰腹痛,四肢痠痛,虛勞羸瘦,陰氣不足,痠不能久立等症,皆由于經血虛,肝腎不足,當補肝益氣。取其入肺、入腎、益陰滋水、補血清熱之功也。若用阿膠烊化後,加入炒研的黑芝麻、核桃肉,俟冷後切塊嚼食,更加適宜。

 

根據國健署2013年統計資料顯示,40歲以上女性,約有20%的人最近一年內有無法控制小便的情形,其中約80%是在咳嗽、大笑、打噴嚏或腹部用力的時候發生,但只有18%的婦女有尋求治療。由於國人較為傳統保守,尿失禁的婦女中,大部分會選擇隱忍,以為是年紀到了就會發生的症狀,導致個人身心不適,嚴重甚至影響人際社交。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在溫馨五月提醒婦女朋友,尿失禁是可以治療的,及早尋求泌尿科或婦產科協助,勇敢揮別尿失禁的困擾。

膀胱支撐組織退化 更年期容易尿失禁

有位55歲陳女士,已停經3年,最近出現頻尿情形,晚上也睡不好,每當咳嗽、打噴嚏、大笑或運動時,尿液都會不自主的漏出,讓她非常困擾。更年期婦女因為女性荷爾蒙逐漸減少,支撐膀胱前壁與尿道的結締組織逐漸退化,造成骨盆腔脫垂與尿失禁,此外經歷過懷孕生產或骨盆腔大手術的婦女也都可能發生。

更年期婦女常見的尿失禁類型有三種,第一名是應力性尿失禁,也就是腹部用力就會發生漏尿的情形;其次是急迫型尿失禁,當有尿意還來不及到廁所就發生漏尿的情形;混合型尿失禁則是指上述兩種狀況同時出現。

擺脫尿失禁有3招 更年期婦女重拾自信

國民健康署提供3招,幫助婦女擺脫尿失禁的困擾,提升生活品質:

第1招:生活規律與均衡飲食,避免不良習慣

維持正常的體重及排便習慣,避免導致腹部壓力的習慣,如避免穿著過緊的衣服、過度運動、用力及憋尿。

第2招:建立適當的飲水及排尿習慣

建議每小時飲用100-150cc,或是4小時不超過600cc,每天的喝水量最好達到1500-2000cc。養成定期排尿的習慣,白天約2小時上廁所1次,一天約8-10次。夜間喝水不宜過量,以免影響睡眠品質。

第3招:凱格爾運動及尋求專業治療

由於尿失禁大多是骨盆腔、尿道、膀胱的肌肉及韌帶退化萎縮所引起的,可藉著持續進行凱格爾運動,強化整體骨盆腔底肌肉的強度,也可以尋求專科醫師治療解決尿失禁的困擾。

「不過是感冒咳嗽、怎麼就漏尿了?」「用力打個噴嚏,竟然會尿失禁?」「是因為年紀大了嗎?怎麼連走路走著走著,也會漏尿?」即便是在診間,女病人們也一樣問得很不好意思。55歲的陳女士已停經3年,最近開始出現頻尿情形,晚上也常常睡不好。咳嗽、打噴嚏、大笑或運動時,尿液都會不自主漏出,讓她感到非常困擾。

40歲以上女性 近2成發生尿失禁 依據國民健康署顯示,40歲以上女性19.2%的人近一年內有無法控制小便的情形,其中79.2%是在咳嗽、大笑、打噴嚏或腹部用力時發生,但只有17.7%的婦女尋求西醫治療。患尿失禁的婦女大部分選擇隱忍,以為是年紀到了就會發生的症狀,導致身心不適,嚴重甚至影響人際社交。 更年期女性荷爾蒙逐漸減少,尿失禁發生原因是皮下負責支撐的結締組織逐漸退化,降低了道前壁的支撐力(膀胱前壁與尿道),因此發生骨盆腔脫垂與尿失禁,經歷過懷孕生產或骨盆腔大手術的婦女,也可能發生尿失禁。

尿失禁類型分3種: 造成尿失禁的原因有許多,應先了解致病因素再行治療。 1)應力性尿失禁 運動、咳嗽、笑、舉重物、跑步時,腹部壓力突然增高,尿液漏出。常發生在多產婦、停經後、肥胖及曾接受過骨盆腔腹部手術(如子宮全切除)的婦女身上,主因是骨盆底及尿道肌肉變鬆弛。 2)急迫性尿失禁 強烈尿意突然發生,無法憋住而造成尿液滲漏。常見於腦中風患者或老化,研究顯示,年紀愈大,罹患急迫性尿失禁的機率愈高。 3)滿溢性尿失禁 通常是因為神經病變(如糖尿病或骨盆腔手術後)造成膀胱長期無法排空,導致患者膀胱變大、缺乏收縮力,無意識到膀胱容量已接近滿溢程度而繼續儲尿,而發生尿失禁。常發生在罹患子宮頸癌,接受子宮根除性切除手術的婦女身上。

擺脫尿失禁、提升生活品質、找回自信: 1)生活規律、均衡飲食,避免不良習慣 均衡飲食,維持正常體重及排便習慣,避免導致腹部壓力的習慣,例如避免穿著過緊的衣服、過度運動、用力及憋尿。一想到「從現在開始不能去廁所了。」就會立刻想去。因此請保持隨時都可以如廁的輕鬆心情,就不需要跑廁所。

2)適當飲水及排尿習慣 避免膀胱過度擴張及小便太少,建議每小時飲用100至150cc或4小時不超過600cc,每天喝水量最好達到1500至2000cc。養成定期排尿的習慣,白天約2小時上廁所1次,一天約8至10次。夜間喝水不宜過量,以免影響睡眠品質。勿喝太多茶或咖啡這類含有咖啡因的飲料。

3)凱格爾運動及專業治療 尿失禁大多是骨盆腔、尿道、膀胱的肌肉及韌帶退化萎縮引起,可持續進行凱格爾運動,強化整體骨盆腔底肌肉強度,也可尋求專科醫師給予藥物、荷爾蒙或採用現代外科手術治療,幫助解決尿失禁困擾。 透過踮腳夾毛巾的動作,就能鍛鍊內收肌群,並刺激骨盆周邊肌肉與下腹內側的腹橫肌,除了提高基礎代謝、幫助消耗熱量以外,也有助改善年紀或生產造成的骨盆底肌衰弱,避免漏尿、子宮脫垂。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