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失眠

由於隨著年齡增長,生理系統老化,老年人的睡眠結構也跟著改變。這些包括睡眠總時數縮短,深層睡眠比例下降及睡眠中斷頻率加。臺灣睡眠醫學會106年最新調查發現,高齡者失眠比率增加,國人50~59歲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6.7%,60~69歲慢性失眠盛行率為22.7%,高於平均值。

年紀大問題多 失眠症頭百百款

除了年紀會造成睡眠質量下降之外,老年人還有許多其他疾病因素,例如精神疾病(憂鬱、焦慮、酒精、藥物濫用)、內科疾病(不寧腿症候群、睡眠呼吸中止症、慢性疼痛、夜間頻尿)等,皆有可能造成老年人睡眠困擾。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藥劑科藥師鄧筱叡表示,目前失眠主要治療方式包括:認知行為治療、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透過有系統的心理學及睡眠醫學,協助患者去除妨礙睡眠的認知與行為因素,並教導病人睡眠衛生教育,從學習基本的老年人睡眠衛生原則,來改善睡眠問題。

following up~老年人睡眠衛生5原則

1.白天不過度臥床休息,並做適度的運動。

2.維持良好的睡眠習慣,固定睡覺及起床的時間。午睡時間盡量不要超過30分鐘,下午3點過後不要睡覺。而晚上不要太早就寢,老年人平均睡眠時間為6~7個小時,建議盡量撐到晚上10~11點再睡,這樣即使早上4、5點起來,也可以有睡飽的感覺。

3.保持良好的睡眠環境,寢具舒適(被子春夏透氣、秋冬保暖);臥室保持微暗光線,可戴眼罩;如對聲音敏感的人,可以耳罩輔助減少噪聲。

4.留意飲食,勿餓、勿飽、勿快、勿吃不易消化食物。晚餐後少喝流質或飲料,以避免夜間起床上廁所影響睡眠。

5.避免攝取茶葉、咖啡、酒精及抽菸等,這些刺激物質皆會干擾睡眠。

繼續失眠無法睡 藥物治療六方法

另一個老人失眠症的治療方法,就是使用安眠藥。為避免使用安眠藥成癮,及可能衍生的不良反應發生,鄧筱叡建議老人使用安眠藥的原則如下:

1.當經醫師評估後,建議以短效安眠藥為主,用量為一般成年人的1/2到1/3之間。老年人代謝較差,有些長效型的藥物容易因作用時間太長,容易在老年人體內累積,增加白天嗜睡及跌倒風險。

2.經醫師指示下正確使用安眠藥,勿自行減藥、加藥或停藥。長期使用安眠藥若突然停用,通常會產生戒斷症狀,此症狀如焦慮、失眠、疲倦等,因此若睡眠狀況穩定,考慮減少安眠藥的劑量時,須先和醫師討論,以漸進式減量方式來停藥。漸減劑量時須小心監測,若感覺不舒服時,隨時和醫師討論。

3.安眠藥千萬不可與酒精併用,藥物與酒精併用會增強副作用,使跌倒風險增加。

4.提醒安眠藥物要在固定時間服用。服藥後十五分鐘就最好就去躺著準備睡覺,以免藥效發揮時發生跌倒危險。

5.請家人及同住者幫忙注意病人服用安眠藥是否有頭暈、走路不穩、肌肉無力、呼吸困難等情形。若有症狀與顧慮,請務必回診和醫師討論。

6.放在床邊安眠藥數量不要多於1天的量,以免老年人因記憶力下降,增加安眠藥之服用劑量。

藥品用量按醫囑 老年人生更長久

總結來說,許多老年人明知道安眠藥自行加量是不好的,但因失眠問題尚未解決,還是會到處逛醫院拿藥濫用。另一方面,由於老年人對於安眠藥的副作用較敏感,所以家人或照顧者須觀察是否發生運動不協調、過度鎮靜、認知功能破壞、和抑鬱的不良症狀。

其實,「藥」安全使用安眠藥的方法並不難,一般為短期使用,應避免長期服用,以防藥物在體內蓄積或發生跌倒,同時須留意不可隨意自行增加劑量,而導致過度嗜睡的結果。如此一來,老年人使用安眠藥才能安心,睡的亦安心。

現年51歲的卓小姐,從3年前開始出現不易入睡,並伴有多夢的症狀,加上患有恐慌和焦慮病史,過去1年多來已規律服藥,調理睡眠障礙。但因卓小姐希望能減少使用西藥量,轉而尋求中醫協助,經由中醫調理1-2個月後,現在卓小姐即使不服用西藥,也能擁有穩定好眠了。

不僅單一因素 睡眠障礙成因多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曾碩平醫師指出,造成睡眠障礙的因素很多,從簡單的時差、易惡夢,到複雜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甚至較少聽聞的「不寧腿症候群」。其中,各種疾病、藥物、飲食、生活作息、環境都可能影響睡眠狀況,且睡眠障礙通常未必僅單一因素造成,因此可尋求中、西醫師做完整的睡眠評估,找出病因,再給予適當的建議或治療。

中西醫雙管齊下 夜夜都好眠

儘管許多病情較嚴重的病患,仍需要中西醫相互配合才能改善病況,但目前已有不少研究的證實,針灸和中藥調理能改善各種不同原因造成的睡眠障礙。曾碩平醫師表示,加味逍遙散、清心蓮子飲、甘麥大棗湯、柴胡龍牡湯、黃連阿膠湯、酸棗仁湯或天王補心丹等,不論研究或臨床都證實有助調理睡眠,且中醫藥物副作用輕、依賴性低,對有失眠問題的患者來說,是一項有效可靠的治療方案。

規律生活作息 甩開睡眠阻礙

失眠除了藥物治療外,曾碩平醫師認為,搭配生活上習慣改變,才能有效改善失眠問題,如定時作息、避免咖啡因飲品、減少藍光刺激、運動助眠、適切的睡眠環境、不要帶著飽意或餓意就寢;許多睡眠障礙的患者都會伴隨焦慮和憂鬱等情形,曾碩平醫師建議,若要調理睡眠障礙,還是應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才能有效評估病況並針對原因改善。

1名38歲女性,從事服務業,長期有失眠困擾,常常服用安眠藥物或是嘗試睡前飲酒助眠,某次連假回婆家住一個星期,又出現睡眠困擾,且回到家後症狀更為嚴重,造成白天工作常常倦怠煩躁,因此決定就醫治療。

失眠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儘管不算疾病,但嚴重時,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品質;身心科主治醫師陳盈菖指出,尤其許多患者處理睡眠問題,通常選擇酒精,或擅自去藥局購買安眠藥等,反而衍生更多像是藥物成癮等問題出現。

其實要改善失眠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平時生活習慣改善開始做起;陳盈菖表示,像是調整日常生活,尤其人體體溫隨著傍晚到來,也會漸漸下降,晚上就容易處於入睡的狀態,因此建議下午過後不要進行激烈運動,避免睡前半小時洗熱水澡,睡前一個小時也不應觀看情緒較激烈的節目,才能有效幫助入眠。

另外,應調整環境的光線,睡覺時應避免光線照射,若有吹冷氣習慣,可以設定在起床前30分鐘關閉,不但能達到省電效果,也能幫助身體更為清爽;陳盈菖提醒,調整生活步調,活化身體交感神經,下班後多讓自己處於放鬆狀態,把壓力和情緒暫時甩開,調整呼吸調息,漸漸就能遠離失眠困擾。

陳盈菖,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