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貧血

成藥亂吃,沒病也能吃出全身病!一名67歲婦人一年多來反覆出現貧血症狀,接受核子醫學腸胃道出血掃描,發現在末端小腸段疑似有出血點,醫師安排切片檢查,結果為良性病灶。原來病患因為關節疼痛,長期自行至藥房購買止痛藥服用,導致迴腸端多處潰瘍引起缺鐵性貧血,病患經過衛教和點滴輸液補充後出院,血紅素已慢慢恢復,並未再因貧血而住院。醫師提醒,若身體出現異常症狀,千萬不要自行購買成藥,尋求專業才是第一選擇。

高達50%的病人在小腸會發生黏膜病變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黃庭章表示,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約會導致20%的病人會產生消化道潰瘍,嚴重者會合併出血或穿孔等併發症,非類固醇類消炎藥造成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機率較高,但也會造成其他小腸和大腸的潰瘍。

根據日本一項研究,高達50%的病人在小腸會發生黏膜病變,大部份以多發性糜爛或環狀潰瘍來表現。對於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所引起的小腸潰瘍,治療方式就是停止服用止痛藥再加上補充營養,待小腸黏膜再生復原。

小腸鏡可以一窺小腸全貌

黃庭章醫師表示,小腸介於胃和大腸之間,長度平均約有6公尺,因為長度很長而且在人體腹腔內是游離狀態,所以會增加小腸疾病診斷的難度。以往只能透過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小腸攝影、核子醫學或血管攝影等輔助診斷,但是效果都不佳。自從膠囊內視鏡和小腸鏡的問世,讓腸胃科醫師可以一窺小腸的全貌。

雙氣囊小腸鏡2001年問世,內視鏡長度達200公分,有一個特殊的外套管,分別可以在內視鏡和外套管上面裝置氣囊,透過兩個氣囊的充氣和抽氣交替,就可以慢慢推進和縮短來達成全小腸的檢查。臨床上可因病灶位置而選擇由口側或肛側進行檢查,針對診斷和治療小腸的疾病更便利。(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牛肉富含高鐵、高蛋白質,可說是「肉中之王」;但日前美牛瘦肉精、狂牛症問題,讓許多人對食用美牛產生疑慮,就怕吃了有礙健康。

美牛例年僅4例狂牛症

美牛狂牛症有多少起?根據美國肉類出口協會統計,自從2003年12月23日,美國出現首宗狂牛症病例,迄今只有4例。該會行銷經理孫開聖強調,美國食品都遵循「危害分析管制系統」(HACCP),確保食物到消費者餐桌食用的整個過程的衛生安全,避免食品中對健康具有潛在不良作用的物質。

瘦肉精殘留量嚴格把關

除了狂牛症問題外,一般人對瘦肉精也有疑慮。孫開聖經理表示,瘦肉精為乙型受體素,有多達40種,其中美牛飼養過程,前18個月為草飼,18個月至30個月改由草穀混飼,添加含有萊克多巴胺的飼料,可增加瘦肉、減少油脂,目前美國境內的萊克多巴胺容許殘留量為30ppb,國內則是為10ppb,台灣對於殘留量的把關更嚴格。

牛肉富含高鐵高蛋白

台灣專訊:孫開聖經理指出,平均每人每年食用的牛肉量為5公斤,而美國人每人年食用量高達48公斤,其實牛肉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高鐵、高鉀、高鎂,以及蛋白質,是婦女、貧血患者補血的優質來源。

專家指出,目前台灣容許美牛的萊克多巴胺殘留量為10ppb,僅為美國的3分之1,且平均每人每年食用量平均只有5公斤,大可安心食用。

寶寶身體的枝微末節都透露著健康訊息,其中又以眼部是最需要家長關注的部分之一,一般而言,出生幾天的寶寶對強光有眨眼反應,瞳孔遇到光線,會自然地縮小;滿3個月的寶寶,可注視晃動的物體,目光也會隨之移動;6個月大的寶寶,眼部與腦部已有立體感,可以準確地抓到在前面晃動的玩具。但是,如果寶寶的眼白出現非白色的顏色,如灰色、藍色,又是甚麼訊息呢?

若是眼白處有一塊灰色,且從發現之日起沒有任何變化,是正常現象,眼科醫師王司宏表示,由於血管穿過鞏膜(即眼白處)的部位常有少量色素,加上寶寶的結膜組織非常薄透,透出血管色,甚至可透見黑色素,顯出灰黑色的斑點,家長可放心,寶寶的狀況並非疾病。

寶寶眼白如果出現藍斑,就是貧血的信號嗎?有此一說:人的鞏膜是由乳白色的眼球纖維膜所組成,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眼白」,而鐵是眼球纖維膜的重要來源,若是體內缺鐵,鞏膜就變薄,常透出眼球內棕色或黑色的脈絡膜,在強光或陽光下,會呈現藍色,因此家長可從寶寶的眼白來判斷是否貧血。醫師叮嚀,若家長發現寶寶的眼部有變化,應立即就醫。

但是,王司宏醫師指出,若是寶寶為先天性的鞏膜較薄,就會呈現藍色,不能因此做為判斷是否貧血的依據,建議初步檢查可觀察位眼部結膜(位於眼球的前面、眼瞼的後面),端看是否有血色,有血色是正常現象,若是無血色應及早就醫檢查。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