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的機器人手臂是可提高精確更換或改善的身體關節的位置,可盡量減少切口的需要,並為病人緩解疼痛和恢復他們的運動能力。
以下是患者在完成"完全負重和關節間隙恢復"手術及走出手術中心的X光成效。相信,使用精密的機器人將可增加人類局部關節置換而達至可延長機能壽命。
(直下順序排列) 1) 內側 OA70歲退休海軍; 2) 橫向 OA55歲的體育教師; 3) 髕股OA64歲的滑雪狂熱者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一種新型的機器人手臂是可提高精確更換或改善的身體關節的位置,可盡量減少切口的需要,並為病人緩解疼痛和恢復他們的運動能力。
以下是患者在完成"完全負重和關節間隙恢復"手術及走出手術中心的X光成效。相信,使用精密的機器人將可增加人類局部關節置換而達至可延長機能壽命。
(直下順序排列) 1) 內側 OA70歲退休海軍; 2) 橫向 OA55歲的體育教師; 3) 髕股OA64歲的滑雪狂熱者
「退伍軍人病症」(Legionnaires' Disease ) 是由退伍軍人桿菌引起的傳染病。此病源於1976年在美國召開的退伍軍人大會時,曾引致肺炎爆發而命名。本港自1994年3月起,已將退伍軍人病症列為法定須呈報傳染病。
傳播途徑
退伍軍人桿菌可在多種的環境中存在,尤其適合在攝氏25 – 40度的温水中生長。它可存活在不同的水源環境裏,如水缸、冷熱水系統、冷卻水塔、按摩池、噴水池和家居呼吸道醫療器材等。
患者有機會因為吸入人工製水系統釋出受污染之水點和霧氣而染病。在處理花園土壤、堆肥和培養土時亦有可能染上此病。
退伍軍人病症並不會透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飲食而傳播。
易受感染的人士
任何人士均有機會患上退伍軍人病症,但以下組別的人士有較高的患病風險:
以下是可能會增加患病風險情況:
「退伍軍人病症」的潛伏期 :約2 –10日。
病徵
主要病徵包括發燒、乾咳、呼吸困難、疲倦、頭痛、肌肉疼痛、腹痛和腹瀉。病情嚴重時可出現神經系統病徵(如精神錯亂)和呼吸衰竭,並引致死亡。
部份受退伍軍人桿菌感染的患者,可能只會出現短暫和自行減退的發熱病徵,這類非肺炎性的情況稱為「龐蒂亞克熱」。
治理方法
抗生素可治療退伍軍人病症。
預防措施
現時並沒有預防退伍軍人病症的疫苗。
應使用和維修妥善設計的供水系統以防止退伍軍人病症的傳播。如欲獲得更多有關正確處理供水系統的資料,請瀏覽機電工程署之網頁 www.emsd.gov.hk/,並參考預防退伍軍人病症委員會發表的工作守則。
為減低患病機會,應該採取以下建議:
資料來源:香港衞生防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