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牙齒問題


考慮植牙朋友,必看文章! 日前高雄有一位婦人接受張姓牙醫植牙16顆,導致全口有33顆牙,比正常成人多一顆,不但咬合不正,而且清潔不易;須沿牙體的植根外圍切削骨組織形成空隙,再以類似拔牙的方式將其中7隻植牙體取出,切削過程會導致大量骨質喪失,還需要重新植入新牙根。這位婦人因此一狀告上法院,並經由高雄地院判醫師須賠償349萬元。法官指出,張姓醫師在同一臼齒區上方使用正常植體,下方使用迷你植體,明顯不具對稱性,悖於人體口腔原本應有的咬合狀況,審酌醫界專家鑑定報告後,認定張姓牙醫替方姓貴婦植牙時欠缺通盤規劃,流於恣意,須負疏失責任。
哈佛大學牙醫博士陳俊龍博士指出,同一臼齒區上方使用正常植體,下方使用迷你植體,如果植體角度沒處理好的話,有可能會造成咬合的力道不相等、不對稱。二十多年前,迷你植牙體開始普遍使用,當時因正常植牙體須要等三個月以上才能讓植體和骨頭整合固定,在無法立即接上永久性的牙冠,尺寸夠小的迷你植牙體剛好可接上固定臨時牙冠來進食。待永久植體骨整合成功後,迷你植牙體和臨時牙就該全部拿掉。
陳俊龍博士說,正常植牙體須一段時間讓骨頭整合的關係,所以會讓病人無法有固定臨時牙冠馬上可進食,但是病人來植牙的目的除了美觀外,還得具備進食的功能性,不能因植牙反而無法進食,這是本末倒置。
同時也是加州法院專家證人的陳俊龍博士表示,有些牙醫把迷你植牙體拿來當作永久植牙體使用,是因有些病患牙槽骨不夠,需要補骨粉,故些許病人或牙醫師為了省略補骨粉的步驟,有些則是因經濟考量而選擇迷你植牙體,因為迷你植牙體是一般植牙體成本的五分之一。
其實,拿迷你牙體當永久牙使用,不能算是嚴重的醫療疏失。只是手術前應清楚告知病人,並囑咐其可能產生的後果,才能避免爭議。迷你植牙體,因咬歪和咬斷的發生率比較大,所以在美國法律上稱之為on going implant。
陳俊龍博士解釋,人最完美的牙齒數量是28顆,加上智齒4顆,最多32顆。但並非每個人多於32顆牙齒都會影響咬合或排列不齊,應視情況而定;例如,嘴巴小空間不足,多出來的牙齒反而影響進食和清潔,就會考慮拔除。而醫師在植牙術前最重要的是,應做好全方位的植牙規劃,選擇專業的醫師評估治療流程。

「醫生,我植牙後一直深受其擾,牙肉腫痛流血不說,甚至常發出臭味,您可以救救我的牙齒嗎? 」40歲的陳小姐第一次來奇美醫學中心牙周病科主治醫師官語晨門診看診時這樣訴求。
牙根萎縮裸露 張開笑有陰影
陳小姐於十年前至診所接受上顎前牙區植入三支人工牙根,但從假牙完成後,陸續一直有牙齦流血及發炎的狀況。這幾年牙齦甚至漸漸萎縮,而造成人工牙根裸露的狀況,一開口就露出灰色具有金屬感的人工牙根。
官語晨醫師表示,臨床檢查發現,陳小姐的植牙區域缺乏角化牙齦,造成周圍細菌及殘渣堆積不易清潔,合併周圍嚴重骨吸收,確定罹患植體周圍炎,相當於人工植牙的牙周病。由於發炎破壞齒槽骨太嚴重無法保留人工牙根,建議移除人工牙根並徹底清創發炎區域後,重新進行補骨及補肉手術,將打穩地基後再於正確的位置植牙。
植牙前完整評估 術後正確維護
官語晨醫師指出,缺乏角化牙齦的植牙區周圍較易堆積牙菌斑,如又清潔不當,就有機會造成植體發炎或失敗,因此一般建議進行手術移植,於自己的上顎的顎側牙齦取一小塊游離的牙齦,移植到角化牙齦缺乏的位置。然而此術式須注意避開重要血管,因此植牙相關的手術,也建議由專業手術醫師評估處理。
官語晨強調,只要術前透過完整的評估,徹底地將缺乏的齒槽骨及牙肉處理好,讓植體重植在適合的位置,就能夠讓植牙長久健康。除此之外,病人若有抽菸、牙周病、糖尿病等的問題,都應該先控制穩定後,讓有經驗的醫師做評估是否適合植牙,再配合正確的刷牙習慣及定期回診,才能確保有一口健康又美觀的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