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避孕

學長學妹戀卻意外懷孕 雙雙放棄學業後悔沒做好避孕

大四即將畢業考研究所的小李(化名),與就讀大一的學妹交往,並在校外同居半年,偶爾戴保險套,有時甚至無套直接體外射精來避孕,後來學妹告知月經好幾個月沒有來報到了,陪同去婦產科檢查確認已經懷孕16週。學妹的意外懷孕,讓小李陷入兩難,除了怪罪學妹沒做好避孕才會意外懷孕,還因為考慮要不要留住孩子和學妹發生激烈爭吵。經雙方深入溝通後,瞭解避孕措施不能都丟給女生,男生也有責任做好避孕,最後決定放棄考研究所提早找工作,學妹也暫停求學回家待產,雙方都相當後悔因為沒有做好避孕必須付出代價。

2017世界避孕日十週年 有效避孕規畫未來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青少女小組召集人、台南奇美醫院婦產科主任蔡永杰醫師表示,每年的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WCD),今年適逢十週年,婦產科醫學會也配合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年輕女性提高避孕意識,降低意外懷孕機會;同時提醒避孕也是男生的責任,男女雙方都要重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數據顯示,發展中國家約有2.14億名育齡婦女沒有使用任何一種避孕方法;而全球2.08億人次懷孕中,有41%是屬於非預期懷孕,其中約一成發生在青少女階段。另外,根據內政部統計處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民國105年15-19歲青少女生育率為千分之4,對於青少女懷孕,無論是經歷懷孕分娩,或從事墮胎等高風險手術,過程本身與可能引出的併發症,都將對青少女身體健康造成危害,或演變為長期後遺症,嚴重甚至死亡,對個人、家庭以及社區都會產生長遠影響。

年輕女性避孕迷思多 意外懷孕常不知所措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校園講座種子講師、淡水馬偕醫院婦產科翁嘉穗醫師指出,根據校園避孕講座及避孕諮詢網站所提出的問題發現,許多年輕女性的避孕方法還是使用計算安全期及靠男友體外射精,這些都不是有效的避孕方式。門診曾經收治意外懷孕求診的女大生,主訴自己都是見紅(經期)時才發生性行為,對自己意外懷孕感到不解;甚至不知所措回家跟媽媽哭訴,40多歲的媽媽擔心影響女兒學業,將產後的孫女帶回家養,還對外人說是自己生的第二個女兒。

新型口服避孕藥 兼具避孕及治療「雙重效果」

蔡永杰醫師表示,青少女(年)階段不要有性行為,是最有效避免懷孕和感染性傳染疾病的方法。若有性行為,目前最建議的避孕方法就是採取「雙重防護」,即女生定期服用口服避孕藥,男生全程戴保險套。而目前最新的第四代口服避孕藥,除了使用超低劑量黃體素,副作用低,正確使用避孕效果可達99%之外,兼具改善經前症候群、水腫、青春痘、多毛及經血量過多等生理症狀效果,大幅提升女性的使用意願,也因貼近日常生活需求,更能加強使用者按時服藥的動機。不過,避孕藥為處方用藥,應先諮詢婦產科醫師,由醫師開立處方使用。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 持續與年輕人溝通自主避孕觀念

蔡永杰醫師說,隨著世代科技進步、價值觀開放,年輕族群早已能透過許多渠道,接觸許多露骨的資訊,甚至提前體驗「性」的滋味。於此情況下,提前升格的小爸爸、小媽媽,人生發展常因而受限、止步不前。

長期關懷此議題的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不僅在網路架設了「避孕指引諮詢家」平台(www.8181.org.tw/),提供正確避孕衛教資訊與接受匿名Q&A諮詢之外,也自即日起至10月25日舉辦「雙重防護,避孕知識+」網路有獎問答活動(http://8181.org.tw/event201707/index.html),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另外,醫學會也持續邀請婦產科醫師走進校園,舉辦避孕講座和年輕族群近距離溝通。在世界避孕日(World Contraception Day)十週年之際,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更呼籲社會大眾關注年輕人的避孕認知,建立安全性行為價值觀,如此一來,才能讓我們與下一代擁有更多元的人生選擇。

許多現代女性在學業、事業、家業衝突下,選擇了少生、晚生,或者是不婚不育,除了造成了少子化的國安、社會、經濟危機之外,也直接影響了婦女的健康,造成了女性癌症(乳癌、子宮體癌、卵巢癌)及女性文明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孕症、月經疾病)的飆升。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告2014年女性十大癌症,卵巢癌排名第七,而且由於缺乏早期診斷和早期預防手段,卵巢癌死亡率居婦科惡性腫瘤之首,5年生存率僅為30%,已成為婦女生命和健康一大威脅。

高級別卵巢癌 避孕藥是剋星

高級別漿液性卵巢癌(HGSOC)是卵巢癌中最常見的一種,惡性程度最高,預後非常差,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主任朱堂元表示,大約85%左右的卵巢癌患者都是死於HGSOC。由朱堂元主任領導的花蓮慈院婦女癌症防治中心團隊,最近一系列的研究發現,排卵過勞與月經過勞是卵巢癌發生的元兇與幫凶,並發現避孕藥其中的黃體素是現代女性好發癌症的剋星。

排卵過程某物質 卵巢癌元兇

朱堂元主任表示,在前期研究中(發表於2015年11月癌症病因學(Carcinogenesis)期刊),已經發現週期性排卵過程中會釋出具有基因毒性的氧化反應物質(ROS),導致輸卵管繖部上皮細胞產生DNA斷裂,並可能導致p53病變,並證明卵泡液具有高度致癌性,為卵巢癌的元兇。

在另一項研究中,發表於2016年12月病理學(Journal of Pathology)期刊,更進一步發現腹腔中殘留的血紅蛋白(hemoglobin,Hb,來源於上一個月經週期經血倒流產生),是卵巢癌起源的幫兇,血紅蛋白可以逆轉上述卵泡ROS之基因毒性反應,避免產生突變的輸卵管繖部上皮細胞發生凋亡,卻讓細胞因而累積更多DNA損傷,最終走向癌變。

「黃體素」狠角色 癌細胞也害怕

朱堂元主任表示,排卵致癌以及經血倒流助癌的研究發現,在國外許多大型流行病學研究和綜合分析(meta-analysis) 已有明證。其中尤以可以抑制排卵又可減少經血量及經血倒流的口服避孕藥預防卵巢癌的研究最為全面與透徹。

「如果排卵與經血倒流是卵巢癌的元兇與幫凶,然而二者都是有月經的婦女常有的現象,為何只有少數人才會罹患卵巢癌?」朱堂元主任表示,流行病學研究發現使用口服避孕藥即使不到一年的時間,也可以明顯的降低卵巢癌的發生風險。而避孕藥經過幾十年來的改良,其中雌激素的成分逐漸減少,而黃體素濃度多年來一直沒有改變。

雖然口服藥雌激素的含量逐漸下降,但是它對卵巢癌的保護作用一直沒變,推測是因為避孕藥中的黃體素成分能夠清除已經形成的初期癌前期病變。而月經週期中位於排卵後的黃體期所分泌的黃體素(Progesterone, P4),以及口服避孕藥中的黃體素成分都可能產生清除的角色。

花蓮慈濟婦癌團隊研究一大壯舉

花蓮慈院婦癌防治中心團隊發表於2017年3月細胞學報(Cell Report)期刊的論文指出,黃體素(P4)透過黃體素受體的作用,經由TNF-α/RIPK1/RIPK3/p-MLKL訊息通路,能誘導p53缺失小鼠的輸卵管上皮細胞發生壞死(necroptosis)而剝落,而且不會損傷正常的輸卵管上皮細胞。這一現象同樣也發生在p53缺失的人類輸卵管繖上皮細胞中。此一清除機制可以有效地清除輸卵管上皮中已發生p53缺失的細胞,阻止輸卵管上皮細胞進一步癌轉化。

朱堂元主任指出,這一系列的研究發現可直接導向卵巢癌的預防措施,包括減少排卵次數(防止卵巢過勞)及減少行經次數及經血量(行經過勞)之初級預防,以及不定期增加黃體素(內分泌除癌法)之次級預防。抑制排卵防止排卵過勞,及停止月經避免行經過勞均可藉由懷孕、哺乳等的生理方式達成。

口服避孕藥意外可防卵巢癌

另外,朱堂元主任進一步指出,懷孕期血中黃體素濃度為生理濃度的數百倍,更是上天賜予最佳的除癌方式。對於疏於懷孕或為不孕所苦的現代女性,則可以口服避孕藥達到抑制排卵、減少月經,並定期提供黃體素,一樣可以達到初級預防、次級預防卵巢癌的目的。

最後,朱堂元主任提醒,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使用口服避孕藥預防卵巢癌的方式,建議還是要由專業醫師評估,依照醫師指示的用量及頻率使用,才能發揮最適合的效果。另外,朱主任也分享一項綜合分析顯示,口服避孕藥從1960年代上市到2008年止,至少已經預防的20萬例卵巢癌的發生及10萬例的死亡。預估往後每一年可減少3萬名卵巢癌的發生。

副作用少經期次數也少

英 國 《 星 期 日 鏡 報 》 報 道 , 美 國 一 間 公 司 最 近 研 製 出 一 種 名 為 Seasonale 的 女 性 口 服 避 孕 丸 ,每 年 只 要 服 食 四 次 , 便 能 收 避 孕 之 效 。 負 責 測 試 這 種 藥 的 東 維 珍 尼 亞 醫 學 院 婦 科 學 家 安 德 遜 表 示 , 初 步 相 信 Seasonale 即 使 長 期 服 用 , 也 沒 有 副 作 用 。 服 食 這 種 藥 後 , 婦 女 的 月 經 每 年 只 會 來 四 次 。

Seasonale 是 由 紐 約 的 Barr Laboratories 公 司 研 製 , 每 服 食 一 次 便 連 續 三 個 月 有 效 , 婦 女 不 用 再 因 忘 記 服 食 避 孕 丸 而 擔 心 會 懷 孕 。

臨床一年兩年後發售

安 德 遜 的 小 組 將 安 排 一 年 長 的 臨 床 測 試 , 會 有 一 千 三 百 名 婦 女 參 與 , 證 實 有 效 後 才 發 售 。 預 料 這 種 藥 可 在 兩 年 內 打 入 美 英 市 場 。

綜合報道

2000031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