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避孕
避 孕 藥 除 了 可 以 避 孕 之 外 , 還 可 以 用 來 治 療 很 多 女 性 的 疑 難 雜 症 , 知 道 嗎 ? 避 孕 藥 的 作 用 機 制 在 於 直 接 抑 制 下 視 丘 及 腦 垂 體 , 抑 制 FSH . LH ( 在 服 用 第 一 天 就 有 抑 制 作 用 , 但 要 連 續 使 用 七 天 ) , 可 抑 制 濾 泡 發 展 、 排 卵 、 黃 體 形 成 。
子 宮 內 膜 仍 會 發 展 , 所 以 有 月 經 來 , 但 不 適 合 著 床 , 所 以 服 用 避 孕 藥 , 仍 有 少 量 月 經 , 但 比 較 不 痛 。
1 . 治 療 經 痛 、 經 期 間 痛 ( Mittelschmerz ) 、 經 血 過 多 、 經 前 症 候 群 , 特 別 適 用 青 少 女 , 也 可 使 月 經 規 則 。
2 . 治 療 多 囊 性 卵 巢 症 候 群 ( PCOS ) 、 多 毛 症 、 青 春 痘 , 這 些 症 狀 因 雄 激 素 過 多 , 可 用 避 孕 藥 ( 含 雌 激 素 及 黃 體 素 ) 來 抑 制 。
3 . 功 能 性 卵 巢 囊 腫 ( 或 稱 簡 單 囊 腫 ) , 可 用 避 孕 藥 減 少 其 體 積 免 開 刀 。
4 . 良 性 乳 房 囊 腫 , 避 孕 藥 可 減 少 發 生 及 其 疼 痛 。
5 . 預 防 卵 巢 及 子 宮 內 膜 癌 , 避 孕 藥 可 減 少 排 卵 , 排 卵 太 多 是 卵 巢 癌 及 子 宮 內 膜 癌 的 危 險 因 子 , 排 卵 後 , 卵 巢 表 面 陷 入 癒 合 是 造 成 卵 巢 ( 表 皮 ) 癌 的 主 因 , 常 排 卵 , 也 會 使 子 宮 內 膜 增 生 過 度 , 造 成 子 宮 內 膜 癌 。
6 . 減 緩 子 宮 內 膜 異 位 症 、 子 宮 肌 腺 症 , 避 孕 藥 藉 抑 制 排 卵 , 來 減 少 雌 激 素 分 泌 刺 激 子 宮 內 膜 組 織 。
7 . 減 少 子 宮 外 孕 , 能 避 免 的 話 , 子 宮 外 孕 自 然 減 少 。
8 . 可 增 骨 質 密 度 , 避 孕 藥 是 種 激 素 替 代 治 療 ( HRT ) 。
9 . 可 以 豐 胸 , 讓 皮 膚 變 佳 , 但 千 萬 不 要 曝 曬 於 陽 光 下 。
2000912a-s508tt

一名30歲李小姐去年生下第一胎,因不忍老公停機好幾個月,加上自認哺乳期間不會懷孕,沒有採取任何避孕措施下嘿咻,卻意外懷孕。由於第二胎是非計畫懷孕,只能在房貸、車貸及工作多重壓力下生下孩子。上個月回診趕緊找醫師討論有效的避孕工具,最後決定裝新型子宮內投藥系統,不用再擔心意外懷孕,也維持正常的性生活。
婦產科陳菁徽醫師表示,根據衛福部統計,20歲到49歲已婚婦女避孕實行率僅七成,而門診經驗中高達八成的第二胎是意外懷孕,主因是採取體外射精或計算安全期避孕失敗,另外不少媽媽有哺乳期不會懷孕的迷思。林思宏醫師表示,產後婦女哺乳初期確實沒有月經,但因為工作忙碌及開始使用副食品後,就可能開始來月經,若沒有做好避孕就很容易意外懷孕。如果懷孕間隔時間太短,產婦來不及調養身體,容易造成骨盆鬆弛,下一胎胎兒可能會出現體重過輕,甚至早產意外發生。
林思宏醫師表示,產後婦女因哺乳期間不適合吃避孕藥,傳統的含銅避孕器,透過金屬銅對子宮內膜造成發炎反應來避免懷孕,較不適合還想繼續生育的婦女。目前上市的新型子宮內投藥系統,專對年輕女性設計的,可經醫師在門診協助裝入子宮內,每天會緩慢釋放低劑量黃體素,增加子宮頸黏液的黏稠度,防止精子進入子宮,另外可抑制精蟲活動及功能,且穩定子宮內膜,使內膜不易增生防止受精卵著床,避孕的成功率高達99%。裝置後可維持三年避孕效果,因只局部作用在子宮內,安全性高,裝置後仍可哺乳,是產後婦女的避孕選擇。
陳菁徽醫師說,門診中經常碰到需要出國出差的商務型女性,因工作忙碌及時差問題漏吃避孕藥,導致意外懷孕。新型子宮內投藥系統因體積小,適合有性生活的年輕女性安裝,但最好要求男伴戴保險套,除了提高避孕效果,還可以避免性傳染病。若安裝期間想懷孕,只要經醫師取出後仍可順利受孕。
林思宏醫師提醒,新型子宮內投藥系統在裝入的前3-6個月,有些婦女會出現點狀出血,這是子宮適應黃體素改變的常見現象,並不影響性生活,且會逐漸消退。另外少部分婦女會有乳房脹痛、頭痛或長青春痘等副作用,但症狀均相當輕微,大約1-3個月內即會消失。陳菁徽醫師也說,寶寶應該在被期待及有計畫的狀況下生出來,因此正確有效的避孕方法相當重要,建議產婦在產後六週確實回診,除了檢查產後傷口及子宮健康狀況外,跟醫師討論避孕方式,可避免意外懷孕。
陳菁徽,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醫師 / 林思宏, 開業診所院長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