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植牙常識

口腔植體治療近幾年來頗受歡迎,比活動假牙穩固、體積又較小,沒有活動假牙的異物感,而覆蓋面積又幾乎全無,因此享用美食時不會因隔了一層假牙而口感全無。雖然植牙術後不會有蛀牙問題,還是需要定期維護牙周及植體,否則容易發生牙周及植體的病變!

植牙的植體基本上是固定不動

植牙之所以優於自然牙是因為植體是經由骨整合而與齒槽骨形成一種骨沾黏的結合。基本上是固定不動的。自然牙則是經由牙周韌帶懸吊在齒槽骨內。牙周韌帶提供彈性空間,也幫助抵消咀嚼力以保護牙齒,不至於受到傷害。

另外,牙周韌帶內有特殊神經可感覺實務的軟、硬,感覺咀嚼力道;一旦不慎咬到過硬東西,立刻會讓嘴巴張開,以保護牙齒不至受損。更有甚者,牙周韌帶周邊有些較進化的幹細胞,透過適當引導可以幫助齒槽骨再生。也因為如此,這也提供了牙周病醫師在替患者治療牙周病時,在條件合適下,可以利用骨粉、再生膜、生長因子等引導幹細胞至齒槽缺損區,幫助失去的齒槽骨再生。

定期維持治療以免發生病變

植體的利用基本上取代了失去了牙齒,兼具咀嚼及美觀功能。由於也是深植於齒槽骨中,如同牙齒有牙齦炎及牙周病,口腔植體受到感染也會有植體周粘膜炎及植體周膜炎。並非植牙後一切問題都解決了。還是需要定期找牙醫師作牙周及植體維護治療,否則容易發生牙周及植體的病變!

自然牙病變較好解決問題

植體與牙周一旦發生病變,治療上沒有太大差別,均是由非手術性牙周治療開始,若不行,則進一步手術治療。一般而言,自然牙的效果較植體好,這是因為植體僅靠齒槽骨支持。而自然牙除了齒槽骨之外,還有飽藏幹細胞的牙周韌帶。另外,如果由於對咬牙咬合力過大而造成的植體動搖時,不管植體周圍還有多少齒槽骨包住,由於齒槽骨與植體已經分離,只能將植體取出。但是如果是自然牙時,只要找出原因,適度咬合調整,搖動度就有可能減少,甚至恢復正常。

植牙是缺牙時的另一治療法

植體與自然牙有其共同點,也有特異性,但無法評斷二者優劣,在不得已須拔牙時,植體提供了缺牙時的另一個不錯的治療方式。(文章來源/國泰綜合醫院牙科主任楊岳炤醫師)

植牙後,只要好好保養,植牙就能堅固、穩當,使用一輩子也不是問題。根據外電報導,瑞典一名植牙患者史芬‧強漢森(Sven Johansson)在1967年、約40歲時接受植牙手術,到了近90歲,植牙都沒有移位,還能正常使用。

遵循4原則 幫助植牙屹立不搖

台北慈濟醫院贋復假牙專科醫師宋旻怡表示,根據臨床觀察,植牙成功患者多半遵循「正確、仔細地清潔牙齒」、「少吃堅硬食物」、「多注意糖尿病等系統性疾病」與「定期回診」等4原則,因此植牙得以長久使用、屹立不搖。

牙間刷、單束牙刷、軟毛牙刷 潔牙3神器

此外,植牙患者在清潔牙齒時,也應正確使用「牙間刷」、「單束牙刷」與「軟毛牙刷」等輔助工具,使用時,動作要輕柔、持久,才不會傷害牙齒,並發揮清潔效果。

宋旻怡醫師解釋,「牙間刷」主要是用來清潔牙縫縫隙,這區域很容易藏污納垢,特別是植牙牙體兩側牙縫,更不能輕忽。「單束牙刷」是用來清潔牙齦、牙面分界處,使用單束牙刷時,一定要同時刷到牙齦、牙面,每次刷兩顆,上下顎牙齒、牙齒外側、內側都要刷過,才能徹底清潔,降低牙周病機率。而軟毛牙刷則是清潔牙齒表面,刷牙時動作要輕柔,牙齒砝瑯質較不會受損。

牙齒清潔沒做好 易折損植牙壽命

60多歲蘇先生在10年前接受傳統植牙手術,當時牙縫設計過於狹小,清潔不易,加上有時只以漱口方式潔牙,長時間下來,終究出現牙周病。去年,他右邊上側植牙整片鬆脫、掉落,結果不只吃飯無法充分咀嚼,說話也「漏風」,平常喜歡唱歌的他,實在苦不堪言。

All-on-4全口速定植牙+勤加保養 植牙「有凍頭」!

後來蘇先生接受新式All-on-4全口速定植牙手術,手術當天便恢復正常說話、咀嚼功能,現在蘇先生每次至少花20分鐘刷牙、潔牙,吃東西時也避免吃堅硬食物,定期回診,目前他植牙狀況良好,也可以再度高歌歡唱。

宋旻怡醫師分析,有些患者齒槽骨萎縮,接受傳統植牙手術前,必須先補骨,補骨後需花半年時間,等齒槽骨長好再進行下一步驟,若齒槽骨萎縮範圍大、狀況嚴重,就要補骨兩、三次,前後包含植牙,需要花兩、三年時間。而All-on-4全口速定植牙只使用四根植體,可以選擇齒槽骨較健全區域植入植體,因此補骨機會大幅下降,治療時間自然大為縮減。但無論哪種術式,想維持植牙健康、長久,潔牙保養都是重要關鍵。

植牙永久使用 絕對不是夢!

醫師也提醒,民眾植牙後,植牙處雖然不會蛀牙,但若沒有好好保養,便可能產生牙周病、植體周圍炎,進而影響植牙穩定度,反之,若勤加保養、認真潔牙,植牙就有機會可以永久使用,植牙民眾也能長時間享受美食、良好生活品質。

缺牙會降低進食功能、說話發音,更會影響信心與門面,長期下來,對身心健康影響很大!隨著醫療科技發展,透過植牙手術能夠再度擁有一口好牙;牙科醫師並指出,藉由電腦3D軟體設計及列印技術製作的導引式植牙手術板,可以輔助植牙的精準判讀,不但大幅降低手術時間、傷口大小,就連復原時間也較快。

導引式植牙手術 可以更精準植牙

開業口腔顎面外科醫師李俊瑩表示,植牙目的是要使牙齒能夠兼顧功能與美觀,但是由於傳統植牙手術易受人為誤差影響,會使咬合時的植體受力不均,而且植體軸向及深度從心中所想完全復製到口中是有難度的,因此會使用模型製作之手術導引板植入正確位置,但植入也不見得是最理想;而目前的導引式植牙手術,則是利用電腦軟體模擬,減少誤差,模擬到列印出手術導引板,限制好軸向及深度,因而可以更精準的植牙,使假牙出口在最理想的位置。

可事先模擬植牙 尤其前牙效果更好

「牙科已進入數位化年代!」李俊瑩醫師指出,口腔中有死角會看不清楚,藉導引式植牙手術,可以事先模擬骨質寬度與高度,而且植牙深度及牙肉厚度都可模擬出來,也可使假牙的出口更精準,尤其是前牙用此方式效果更好;因為前牙咬合面小,前牙的牙根與牙冠相對後牙都較狹窄,所以出口很重要,如果植體偏了,美觀上就會受到影響。

導引板手術誤差不到1毫米 傷口小恢復快

導引式植牙手術尤其是非常適合怕痛、多顆植牙以及希望傷口能更快復原的族群;李俊瑩醫師進一步指出,在導引式植牙手術時,會利用電腦列印出的手術導引板,讓植體植入可以更精準,文獻統計誤差平均不到0.5-1毫米,可以做到傷口不用翻開,不像傳統植牙需要翻瓣,利用微創方式,而且不用縫合,少量流血,因此恢復快,可利用手術導引板先做好臨時假牙,用電腦規劃的方式使人為誤差降到最小,可使植牙位置更精準更理想。

圖片

牙周病要先治療好 不能有嚴重系統性疾病

李俊瑩醫師強調,此項手術尤其是可以避免下顎神經麻木併發症,或是上顎鼻竇腔減少鼻竇炎風險;不過,這項手術也有限制,病人張口度必須能達到四至五公分,才能在口腔操作器械,而且口腔衛生差也不適合植牙手術輕微的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要控制好,有嚴重牙周病要先治療好才能進行,若是骨頭條件太差,例如骨頭太窄、太軟,或牙肉太薄,也要補骨粉、補牙肉以改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