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男性疾病

一名45歲的陳姓男患者兩年來出現漸進式雙下肢感覺麻痺,走路開始不穩,最近兩周連大小便功能都受到影響,就診後發現患者下肢肌力只剩下3分(正常人應是5分),確診是因為後縱韌帶骨化,脊髓受到壓迫導致;進行頸椎後位椎板切除減壓手術及鈦金屬釘內固定手術,從頸後將壓迫脊髓神經的骨化椎板移除,打入6支鈦釘固定頸椎,手術順利復原良好,術後下肢即有明顯感覺功能改善,住院一周返家休養,目前已可行走。 脊柱由韌帶固定 前後各一 神經外科醫師金若屏指出,脊柱是由一節一節的脊椎連結而成,脊椎與脊椎之間有椎間盤及關節相互連接,為增加脊柱的穩定性,脊柱椎體前後各有一條很長的韌帶,將每節脊椎加強固定,這兩條韌帶稱為前縱韌帶及後縱韌帶。 頸椎後縱韌帶骨化是頸椎的後縱韌帶發生骨化,從而壓迫脊髓和神經根,造成肢體感覺和運動障礙,骨化出現的原因仍不明,大多可能與先天基因有關,常在40~60歲左右發病,並以亞洲男性居多。 骨化原因不明 40-60歲發病 金若屏醫師表示,因為後縱韌帶在椎體後側,所以需先切除椎體才能到達後縱韌帶進而切除骨化部份。因為此患者頸椎壓迫的節段過長,因此採用頸椎後位椎板切除減壓手術,並需特別考量脊椎術後之穩定性。 頸部疼痛伴隨行動不便 宜盡早檢查 金若屏醫師呼籲,雖然目前後縱韌帶骨化症的成因不明,大多數患者發病時無明顯誘因,病程緩慢,近1/5的患者會因外傷、行走時跌倒等突然發病,嚴重時可能四肢癱瘓、大小便失禁。若民眾感覺頸部疼痛或不適,且伴隨出現四肢感覺、運動功能不適或障礙時,就應到醫院進行檢查,以利即早發現,即早治療。

一名58歲男性,因罹患支氣管擴張,長期有反覆咳血等症狀,且幾乎每星期都會發生,儘管多次就醫但依舊難根治,4年前疑似中風急診,沒想到住院期間又出現嚴重咳血;台南市立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吳星賢表示,經由胸腔鏡肺葉切除和支氣管動脈結紮手術後,所幸術後患者已無大礙,也順利擺脫多年咳血問題。

咳血症狀難治癒 嚴重影響生活

患者就醫時,左下肺葉支氣管已嚴重擴張,且不僅肺組織構造遭到破壞,支氣管動脈也擴大曲張;吳星賢主任表示,這名患者從18歲就出現咳血症狀,遲遲無法治癒,每次外出都得攜帶手提袋和衛生紙,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所幸這次經由手術治療後,恢復良好,連患者都不敢相信能夠順利解決咳血問題。

需評估病症 給予適合治療計畫

吳星賢主任進一步說明,治療支氣管擴張症合併反覆咳血,分為藥物、支氣管動脈攝影並栓塞以及手術切除病灶,但因病症複雜度高,無法有正確標準分類和治療方式,仍需仔細評估患者病症,給予適合的治療計畫,才能真正對症下藥。

出現類似症狀 患者應積極就診 

醫療上,反覆咳血屬於較高挑戰性的症狀,臨床上,許多患者就算診斷出類似症狀,仍無法準確找出血的原因,這時建議可透過高速電腦斷層和支氣管動脈影像重組方式診斷,再透過手術治療;吳星賢主任呼籲,若有類似症狀出現時,應積極接受治療,及早找出病因,才能擺脫病症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