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男性疾病

經常睡眠中暫停呼吸 百斤男日日精神不濟

現年30歲的郭先生,因打鼾導致睡眠品質不佳,長期日間精神委靡,又因郭先生從事裝潢相關行業,經常進出工地,每日需付出高度勞力,家人擔心他身體負荷不了,建議至睡眠中心檢測,這才發現郭先生有重度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呼吸障礙指數(Apnea Hypopnea Index)每小時超過100次,且呼吸中止最長可至20秒,經評估後,隨即轉介至一般外科接受後續評估。

收治此案例的林口長庚醫院一般外科劉耿豪醫師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阻塞型、中樞型和混合型三種,其中以阻塞型最為常見。起因為下巴太短,導致舌頭易往後掉,塞住呼吸道;抑或為扁桃腺太大塞住呼吸道,以上情形可做正顎手術、懸壅垂手術或扁桃腺手術來改善。郭先生並無上述問題,且依據他身高174公分、體重150公斤,BMI高達50之狀態,判斷為過度肥胖引起之睡眠呼吸中止症,於是建議郭先生透過減重手術改善此症狀。

微創術一兼二顧 改善睡眠兼減重

劉耿豪醫師接著說明,郭先生當初聽到要執行手術非常不能理解,他認為只不過是打鼾較嚴重,怎麼變成要在腹部動刀?經過劉醫師詳細地說明,減重手術除了能改善睡眠品質,更能減緩郭先生因長期搬重物及自身體重壓迫引起之關節不適,郭先生這才願意執行手術,隨即於去年六月進行胃袖狀切除之術式。

術後至今15個月,郭先生體重降至90公斤,除了外型的差異外,郭先生表示不再有睡不夠的疲憊感,不但能每天精神奕奕地去上班,最讓郭先生訝異的是,儘管體重下降、吃的沒有以前多,但體力不減反增,工作更有效率了!劉耿豪醫師補充,郭先生術後再至睡眠中心回診,睡眠呼吸障礙指數減輕至每小時20次以下,睡眠品質的改善,再加上減重後身體負擔的減輕,都是讓郭先生容光煥發的因素。

醫病良好溝通 手術執行不再懼怕

劉耿豪醫師指出,大多民眾對於動手術仍有許多疑慮,認為在身上動刀會元氣大傷等,但隨著醫學的進步,微創手術已不同傳統開腹手術,不但傷口小、疼痛感低,也因復原快速,大大降低傷口感染的機會,術後通常三、四天內即可返家。劉耿豪醫師最後呼籲,民眾有任何問題都務必與醫師做完善的溝通,千萬勿因恐懼而逃避治療,才能避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進而早日擁有更高品質的生活。

一名60歲陳姓男子,菸齡長達40年,多年前發現脖子有一顆硬塊,但不痛也不癢;但近來腫瘤愈長愈大,就醫檢查是良性腫瘤,所幸切除即可。不過,醫師強調,這類腫瘤容易復發,戒菸才是根本方式。

腫瘤巨大影響日常呼吸

收治個案的新北市立聯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洪莉婷指出,該患者的腫瘤位於右頸部,經由X光及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腫瘤長達2.5公分,再不切除恐影響日常呼吸,但腫瘤處剛好有顏面神經分佈,不能直接切除。

避開顏面神經 免嘴歪眼斜

洪莉婷醫師表示,由於患者腫瘤處有顏面神經分布,開刀過程稍有不慎恐傷及神經,造成眼睛無法閉合、嘴歪眼斜等嚴重後果,最後從耳部的前下方下刀,順著顏面神經的主幹探索到腫瘤處的神經分支,順利避開神經將腫瘤切除。

長期吸菸易長腫瘤

洪莉婷醫師強調,長期吸菸容易引起身體發炎反應,再加上個人體質,一再刺激就會長出良性腫瘤且容易復發,尤其是頸部單側或雙側的位置;若沒有戒菸,腫瘤還是會有復發的可能。

科隆氏症Crohn's屬於少見特殊疾病,臨床上較不常見,多發生於20至29歲、50至59歲以及70至79歲年齡層,男女比率相等,其中家族病史者罹患機率比一般患者高出17至35倍;豐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趙培傑指出,尤其像是有抽菸、服用口服避孕藥達5年以上等民眾,也容易提高罹患機率。

反覆肚子痛 四處求診仍找不出病因

臨床上,曾有一名25歲男性,一年多來常常出現肚子疼痛現象,但儘管到處求診,仍未找出原因,某次因肚子痛掛急診,經腹腔鏡檢查後,發現有小腸淋巴腫大、末梢迴腸發炎等症狀,緊急開刀治療,因此醫師才確診發現竟是科隆氏症所引起。

黏膜發炎呈鵝卵石狀 科隆氏症徵兆

趙培傑醫師進一步說明,這名患者因肚臍周邊出現悶痛症狀,掛急診診斷發現不但發炎指數高達7.4mg/dl,連白血球也有1萬4千mg/dl,起初經禁食並使用抗生素治療,但仍未見效,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患者有小腸腸段腸壁變厚、淋巴腫大等症狀,經手術切除25公分腸段,腸段4處有明顯腸子發炎,且黏膜發炎情況呈鵝卵石狀,確診為科隆氏症。

初期無症狀 容易誤診為闌尾炎

科隆氏症初期症狀多無任何徵兆,僅會使患者出現右下腹部反覆疼痛現象,往往診斷容易誤診是闌尾炎或憩室炎等疾病;趙培傑醫師提醒,民眾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應盡早進行大腸鏡檢查,若仍檢查不出病因,建議再進行小腸攝影檢查,及早發現,就能及早治療,遠離病痛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