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男性疾病

男人白頭髮多寡,與心臟病風險有關!埃及學者近日在2017年歐洲心臟病防治協會年會(EuroPrevent 2017)中發表研究指出,白頭髮較多的人,較容易出現心臟病。

白頭髮越多 越容易有心血管疾病 埃及開羅大學心臟學專家艾莉妮‧薩姆爾表示,老化是冠狀動脈疾病風險因子,且這項風險因子無可避免,一些皮膚科跡象也一樣,越老越容易出現,而出現白頭髮或許代表冠狀動脈疾病、心臟病風險上升。

薩姆爾博士補充,對於出現白髮這種心臟病風險跡象,未來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確認,進行這些研究,或可幫助及早發現心血管疾病、盡早介入治療。

粥狀動脈硬化、長白頭髮 生理機轉類似 粥狀動脈硬化與頭髮變白在受損DNA修復、氧化壓力、發炎情況、荷爾蒙改變與細胞衰老方面,擁有相似機轉。研究人員以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為對象,想了解他們長白頭髮的情況,並探索長白頭髮是否為疾病獨立風險指標。

這項研究為前瞻性觀察研究,含括545名男性患者,這些患者疑似患有冠狀動脈疾病,因此接受多層次電腦斷層掃描(CT)幫助確診。研究人員將患者依是否罹患冠心病、白髮量多寡等進行分組。

研究人員也將白髮量多寡分為五等級,第一級為全部是黑髮,第二級為黑髮多於白髮,第三級為黑髮與白髮一樣多,第四級為白髮多於黑髮,第五級為滿頭白髮。

白髮比例越高 冠狀動脈鈣化越嚴重 研究人員分析高血壓、糖尿病、抽菸、血脂異常與冠狀動脈疾病家族史等變數。結果發現,當一個人白髮量開始與黑髮量一樣多,也就是白髮量在第三級以上,冠狀動脈疾病風險就會增加,這項變數獨立於年齡與其他疾病風險因子。

研究也發現,對於沒有冠狀動脈疾病的受試者,白髮比例越高,冠狀動脈鈣化情況也越嚴重。

白頭髮比例增多 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徵兆 薩姆爾博士認為,粥狀動脈硬化與長白頭髮有相似生理路徑,兩者發生比率也是隨年齡增加,從研究結果來看,撇開年齡因素,白頭髮可被視為生理年齡指標,透過這項指標,或可了解一個人心血管疾病風險高低。

一名53歲何先生,半年來不時感到右肩疼痛,尤其工作結束時更為劇痛,起初僅赴診所就診,但自費施打玻尿酸後,仍未改善,甚至痛到晚上睡覺得吃止痛藥才能入睡,才趕緊到大醫院就醫檢查;醫師透過X光發現,何先生胛骨有一溶骨性病變,懷疑恐是惡性腫瘤合併骨轉移,進一步接受病理切片與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在前縱膈腔有一個大小約2.7公分腫瘤病灶,手術切除後證實為胸腺癌,目前患者仍接受化療中。

胸腺癌轉移到肩胛骨 全球零星個案報告

胸腺腫瘤屬於罕見腫瘤,多好發於前縱膈腔,佔所有癌症的0.5%;臺南市立安南醫院骨科醫師許惟傑指出,根據流行病學資料,國內發生率為每十萬人有0.63個個案數,遠端轉移好發位置為肋膜、肺部、骨頭及肝臟,根據醫療文獻顯示,骨頭轉移大多發生於脊椎與長骨,像此個案轉移到肩胛骨情況,全球僅零星個案報告。

胸腺癌高度侵犯性 患者會出現胸部不適

胸腺癌容易好發於中年人,男性又高於女性,具高度侵犯性,臨床上,多數患者會出現胸部不適、咳嗽、橫膈神經痲痺等疼痛;許惟傑醫師指出,胸腺腫瘤分成良性以及極度惡性兩種,因位處體內較深層,診斷時患者多為臨床症狀,僅部分患者會出現像重症肌無力、純紅血球再生不良和低丙型球蛋白血症等副腫瘤症候群。

肩膀疼痛超過一個月 應盡快就醫檢查

治療胸腺癌,可採以手術切除、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等,依照患者病症,採取合適的整合性治療;許惟傑醫師提醒,肌肉緊繃、二頭肌發炎、五十肩、旋轉肌破裂等,都可能成為肩膀疼痛原因,但若症狀持續超過一個月,且吃藥打針都未能改善,應盡快赴大醫院檢查,對症下藥,避免症狀持續惡化。

小便冒出放屁聲,當心可能罹患大腸癌!就有ㄧ名四十五歲男子日前突然頻尿,且有血尿的情況發生,在小便時還會冒出像放屁的空氣聲。起初被當成泌尿道感染治療,導致病情惡化為血便,甚至尿出糞便。輾轉至臺中慈濟醫院檢查,診斷為大腸癌二期,進行手術切除並服用化療藥物治療,目前仍持續追蹤中。

解尿冒出氣聲 恐是泌尿道與腸胃道出現瘻管

臺中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陳至正醫師表示,解尿時冒出氣聲,甚至夾帶糞便,就有可能是典型泌尿道與腸胃道相通。該名男子經驗尿、攝影檢查、膀胱鏡與電腦斷層等進一步檢查,確認泌尿道感染來自膀胱跟腸道間的瘻管,而瘻管來自乙狀結腸腫瘤侵犯到膀胱造成通道,從影像學判斷腫瘤已達五公分。在大腸鏡檢查後,確知男子罹患乙狀結腸癌,術中切除全部的乙狀結腸及部份膀胱,以確保腫瘤及瘻管廓清乾淨。

近三成因大腸癌 從大腸貫穿至膀胱

臺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醫師方佳偉指出,國外統計,導致泌尿道與腸道出現瘻管的原因,百分之五十是慢性發炎的憩室膿水找出路,從一開始的憩室變成膀胱跟大腸的通道;百分之廿到卅是惡性腫瘤,當惡性腫瘤長在大腸,吃穿大腸腸壁,直接貫穿膀胱壁,進而形成通道。其中,年紀愈大者,得到惡性腫瘤機會愈高。

遠離大腸癌 可從規律生活作息著手

方佳偉醫師表示,大腸癌若不是先天基因遺傳,就是後天抽菸、喝酒、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導致。而從事勞力工作的該名患者,回想起平日飲食習慣,不僅抽菸、喝酒,還有作息不正常的習慣,確實值得改進,更決心未來會遵從醫囑,不碰菸酒、生活作息正常,飲食清淡並定時回診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