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飲食與健康

白開水無色更無味,許多人都不愛喝水,養成喝水習慣有方法嗎?醫師建議,成年人每天應飲用約1800cc,建議分成10次、每次喝150至200cc,很容易就能養成習慣。

喝水好處有很多

萬芳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林英欽強調,水是人體組成的最重要成分,占體重高達7成以上。根據國外內研究都發現,喝水的好處多到數不清,包括維持新陳代謝、幫助消化、控制體重、養顏美容、預防感冒、消除疲勞、提振精神等。

飲用過少、過量都不好

林英欽主任表示,一般正常人每天飲用水量,應為每公斤體重數乘以30cc。舉例來說,體重60公斤的成人,每天至少要喝水1800cc,飲用過少或過量都可能有害身體健康,尤其幼童、腎功能低下者,短時間大量喝水,恐造成水中毒。

養成喝水習慣有訣竅

如何養成喝水的好習慣呢?林英欽主任認為,從小養成是最簡單的方式,喝足夠的水量也有訣竅,應將每次喝水量減少、喝水次數增加,建議分成10次以上,每次約150至200cc,維持3星期以上,就很容易養成喝水的習慣。

科技發達造成滿街低頭族,眼睛過度使用已是家常便飯,這樣的演變造就「葉黃素」在保健食品的詢問度名列前茅,但它真的這麼神奇嗎?對眼睛相關疾病都有幫助?

藥劑科藥師林威廷表示,葉黃素是一種脂溶性類胡蘿蔔素,本身是一種抗氧化物,它和玉米黃素都是眼睛內視網膜黃斑部的重要成分,可抑制自由基,過濾藍光以減少對眼睛感光細胞的傷害,也可抑制與細胞發炎反應相關的傳遞鏈,減少活性氧化物質的生成,藉此調節免疫系統與發炎反應。但人體無法自行製造葉黃素,必須由飲食中攝取。

※富含葉黃素的食物

深綠色蔬菜:菠菜、甘藍菜、綠花椰菜、豌豆、青椒、芥藍菜等

黃色蔬菜:櫛瓜、玉米、小黃瓜、南瓜、胡蘿蔔等

水果:柳橙、奇異果、葡萄等

蛋黃

食物吃不夠 葉黃素該如何補充?

當無法從食物獲取足夠葉黃素時,該如何補充?林威廷說,市面上含葉黃素保健食品分為兩種:游離型與酯化型,游離型分子量大約只有酯化型的1/2,一般也認為吸收率較佳。酯化型雖具有較好的生物利用率與安定性,但須透過腸道酵素輔助,將其分解後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且最好搭配油脂一起服用,若本身消化不好或腸胃不佳,較不建議食用此類型的葉黃素。

有研究認為,健康成人每日攝取6 mg(毫克)葉黃素,有助減緩黃斑部退化的風險,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則建議每日補充葉黃素不應超過30 mg。葉黃素多吃無益,若不小心攝取過多,還可能有皮膚變黃的問題。另外,建議不要與Beta胡蘿蔔素補充品一起使用,因為產生競爭吸收,使得葉黃素吸收率下降。

葉黃素常見的錯誤觀念 藥師提五大迷思

林威廷分享一些對葉黃素常見的錯誤觀念:

1.葉黃素對眼部任何疾患皆有幫助?

補充葉黃素在一般健康人眼睛保健方面,可增強黃斑部功能,使視力增進,視覺敏感度增強,長期補充葉黃素,可降低老年性黃斑罹患率。但對於其他黃斑部疾病,如高度近視性、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尚未有明確定論。

2.葉黃素吃了馬上有效果?

葉黃素具有累積性,口服約2週後,血液中濃度明顯上升,但黃斑部中的濃度卻未顯著增加,必須至少連續補充2至4個月後,黃斑部葉黃素的濃度才會有意義的增加。簡單來說,葉黃素的保健效益不是立即性,必須連續服用2至4個月,才能顯著提升視網膜黃斑部中的葉黃素濃度,達到抵禦藍光效果。

3.葉黃素的含量愈高愈有效?

長期且持續服用才是最重要關鍵,短時間內服用高含量葉黃素,只是讓血中濃度快速上升,但若想讓黃斑部內的葉黃素濃度達到保護效果,天天服用比久久吃一顆有效。

4.除了葉黃素外,其他成份愈多愈好?

不一定。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所需營養素也不一樣,只要仔細評估個人缺乏的保健成份含量是否足夠即可,以免徒勞無功。

5.大家都稱讚的產品最好?

評價高、口耳相傳的保健食品,不一定最適合自己。選購產品時須將自身狀況、有無服用其他藥品及保健食品等因素一起考量,其他人的使用情形僅供參考,如此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葉黃素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該如何選擇、如何補充,一定要有正確觀念,以免失去原本的美意。若有任何相關疑問,可諮詢專業人員,為自己的身體健康好好把關。(林威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藥劑科藥師)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葉黃素在眼睛保養上的重要性」,陳瑩山,2008/01/23
  2.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眼睛也會『骨質流失』嗎?」,陳瑩山,2015/10/22
  3. 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2020年08月153期

 

日前,美國加州高等法院對咖啡業者做出一項裁示,就是必須在產品上加註「致癌警語」。其毒物教育研究機構指稱,咖啡產品中含有高濃度的丙烯醯胺,屬致癌物,為維護消費者的權益,咖啡業者必須加註致癌警語,其中包括知名連鎖咖啡店等多家咖啡業者;此番言論更引來大家議論。到底咖啡要怎麼喝,才能喝進健康?

咖啡好處多 人體致癌風險未獲證實

對喝咖啡研究專精,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教授表示,丙烯醯胺目前被列為2A級致癌物,其是經動物實驗證實有致癌風險,但在人類身上,目前並沒有證據證實。

咖啡中含有綠原酸、抗氧化物等,對人體的益處多,可從心血管、中風、神經系統疾病、癌症等方面探討。目前已有不少研究報告皆顯示,咖啡對人體的健康是相當有幫助的,其不僅有降血脂的作用,更能使大腸癌、乳癌、鼻咽癌以及巴金森氏症等發生的風險降低;因此,即使是罹癌的患者,也是可以喝咖啡的。

喝咖啡有原則 這些人應特別當心

張金堅說,飲用的咖啡以黑咖啡為主,應減少加入奶精、糖分,避免過多的脂肪,造成身體負擔。雖然咖啡好處那麼多,但其與肺癌卻是相牴觸的;此外,孕婦若在懷孕前期也不應喝,後期則要減半喝,而12歲以下的小孩也要遠離,避免影響其骨骼發育,其他如消化性潰瘍、胃食道逆流的患者也不宜飲用。若是喝了咖啡會導致失眠者,建議中午過後就得停止繼續攝取。

上午10點、下午3點提神效果最佳

張金堅提醒,因咖啡利尿,所以在飲用的時候一定要搭配ㄧ杯白開水,以達到補充水分的效果,若是擔心喝咖啡會導致骨質疏鬆者,則可搭配鮮奶使用。此外,一天3-5杯為限,而ㄧ般人在上午10點和下午3點時,腦袋最容易感到昏沉,所以這時候喝是最佳的時機點。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