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飲食與健康

34歲的上班族阿志,因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平均每三天才排一次便,每次上廁所時都會留下惡臭味,更使阿志不敢在外解便。醫師表示,若糞便停留在體內時間太久,會導致毒素及腐敗菌在身體裡發酵,而產生致癌物質,大腸癌可能已經來敲門了!

腸胃道是最大的免疫器官,健康之源!王輝明,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部,長醫師強調,正常的消化系統是人體身心健康的關鍵,消化系統失衡會消耗人正能量,也會導致慢性疾病,建議民眾可藉由自己的糞便看出腸胃道問題,如顏色、形狀、氣味、數量、含水率、衛生紙用量與解便時間,都是檢測關鍵。

大腸癌是目前台灣人罹病率最高的癌症,儼然是「癌症之王」。根據統計,平均每37分鐘即有一人罹癌,令人咋舌!預防腸癌已是現代人最應關注的課題之一。王輝明醫師說,要預防腸癌,就要從日常做起!除了平時可自我檢測糞便外,應少吃紅肉、燒烤與加工食品;不偏食,多吃蔬果;最重要的是,體內養好菌,提升腸胃道免疫力。

益生菌吃對了嗎?人人都知道益生菌可幫助腸胃道健康,但可不是人人都知道如何「正確」吃!當益生菌進入從食道進入到體內後,第一個遇到的障礙就是「強酸」的胃酸,因胃酸的pH值僅有2,無法順利通過胃酸,導致益生菌尚未被腸胃道吸收就以消失在身體裡,因此,建議民眾可選擇有晶球包覆技術的益生菌,提升腸道好菌存活率。

根據報導指出,台灣人外食比例已超過七成,外食族高達700萬人,高油高鹽的飲食,容易引起肥胖、腸道問題增加。不論男女,都尋求快速方法來減重,甚至使用減肥藥、催吐等偏方。對此,王輝明醫師說,要減重,不如從腸胃道做起,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腸胃道裡養「好菌」,如比菲德氏菌,而好菌的來源就是益生菌,不但可促進體內環保、幫助代謝,還能均衡外食過多,蔬果攝取不足的現象。

王輝明醫師說,已有許多研究指出,益生菌不但能使腸胃道健康,還能調整過敏體質。他解釋,台灣氣候因素,導致每3人就有2人會過敏,而益生菌能夠有效緩解過敏症狀。日本大阪醫院研究也顯示,腸道內若含有大量好菌,能抑制有害細菌生長,活化免疫系統(免疫球蛋白IGA),提升免疫力。

 

59歲徐先生,糖尿病史約5年,空腹血糖180 mg/Dl(正常值70~100 mg/ dL),糖化血色素8.6%(一般建議控制在7%以內),主訴容易口乾,進而前往醫院中醫部就診,被診斷為糖尿病的上消證型,治療上以清熱潤燥、生津止渴為主,開立沙參、玉竹、麥門冬、生地黃、天花粉等中藥內服,三個月後,徐先生口乾情況大幅改善,空腹血糖也控制在90 mg/ dL,糖化血色素6.0%。

中醫「消渴」看糖尿病 飲食調控這些要注意

蘇惠靖醫師表示,糖尿病是現代醫學的病名,中醫在病理方面是以糖尿病的發病機轉來診治,因此,中醫以「消渴」來理解糖尿病。《黃帝內經》提到,消渴病是發於肥甘厚膩的食物所造成的,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特別注意飲食的方面的調控。

蘇惠靖提醒,烹調方式要盡量能夠清淡,避免加工的食品,尤其夏季水果如西瓜、荔枝、龍眼,都屬於高升糖的水果,吃了之後血糖波動幅度比較大,份量要特別留意,其他如汽水、果汁、含糖飲料、蛋糕等精緻糕點,都要盡量避免食用。

除飲食、運動控血糖 時常穴位按摩也有效

除了飲食、運動來控制血糖外,也可藉由穴位來達到日常保健。例如:承漿穴,可消除口渴的症狀,位置在下巴的正中央的凹陷處;合谷穴,在第二掌骨中點的內側,可以幫助身體的水份代謝;足三里穴,位於膝蓋外側凹陷處直下三寸,脛骨前緣外一橫指之處,可調整消化系統,提高免疫力。

另外,在耳甲腔的最下緣有內分泌點,只要伸出一個食指頭,往最下緣的地方按進去,即是內分泌點,平常可多做按壓,幫助調控內分泌系統。

解決口乾問題 「美音潤喉茶」超給力

此外,糖尿病患者常會覺得口乾,蘇惠靖醫師建議可藉「美音潤喉茶」養生茶飲來緩解口乾的症狀。使用藥材為麥門冬3錢、甘草2錢、金銀花2錢、桔梗2錢、玄參3錢,接著用1000cc冷水浸泡15分鐘,大火煮沸後,再以小火煮15分鐘後即可飲用。(蘇惠靖醫師,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