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飲食與健康

春節連假是返鄉團圓的日子,許多人在連續假期間開始暴飲暴食、大量飲酒或是熬夜到天亮,但是你知道嗎?連續幾天這樣的「不節制」生活,可能導致腸胃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常有「春節後胃炎潮」。

中醫師周宗翰表示,暴飲暴食、喝酒加上不規則的生活作息,可能引起腸躁症!從醫學的角度來說,腸躁症一般認為是精神壓力所導致,但是暴飲暴食或是生食與熟食交替食用,也會導致腸道自律神經異常,出現腹瀉或便祕等不平衡的狀態。

春節因連續假期的晚睡晚起等生活作息不規律,嚴重者甚至會伴隨著肌肉痠痛、失眠、消化不良等症狀,特別是過年時,民眾喜愛高油高脂的食物,這時候再加上酒精,就容易導致結腸收縮與腸痙攣而產生腹痛和腹瀉等狀況。

周宗翰醫師進一步說明,五臟六腑的運行具有連動性,突然的暴飲暴食會導致身體無法及時的排除腸胃道的毒素,進而會導致消化系統功能受損與自律神經失調,表現在腸胃道的症狀就是腹瀉與便祕。建議可在早上起床時喝杯溫開水,有利把腸道中的廢物排出體外,減少發炎因子;三餐要定時定量,早上不只是需補充食物的陰陽轉化之際,經絡更是循行於大腸經與胃經,此時最好的養生方法是吃早飯。

春節連假後,常有腸胃疾病的病患前來求診,除了以中醫療法治療外,建議民眾作息盡量正常,三餐正常飲食,才可避免「春節後胃炎潮」。

越來越覺得自己的體力不好,即使輕微的外傷也會讓你感到腰痠背痛、全身不對勁嗎?下肢若偶爾會出現無力、下背痛等症狀,有可能是骨質正在流失的徵兆!骨科專科醫師鄭明德表示,長期骨質疏鬆的患者可能會因為輕微外傷導致脊椎壓迫性骨折,不僅平日的保養非常重要,治療方式也是一大重點,究竟骨鬆造成的脊椎壓迫性骨折的治療方式又有哪些治療方式呢?

老化時被吸收掉的骨質超過骨質形成的速度

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醫師表示,「骨質疏鬆症」是指老化的過程中被吸收掉的骨質超越了骨質形成的速度,以致骨質密度逐漸減少。就好像一座牆,當支撐這座牆的磚塊數目減少時,牆倒塌的機會越來越大。

在人體老化的過程中,骨質疏鬆症很難預防的疾病。由於醫學的進步,社會中的高齡人口逐漸增加,根據統計,在65歲以上的婦女50%以上在X光可看出骨質疏鬆的變化,到了75歲以後就會上升到90%。

住院治療通常需要4至6週才能緩解

「脊椎壓迫性骨折」在65歲左右,每4個人中就會有一位發生,到了85歲以後,會上升到每2個人中就有1位。台灣1年約有60,000名因骨質疏鬆症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的患者。一般而言,脊椎壓迫性骨折病患,急性期會感到背部劇烈疼痛,甚至會臥床不起,需要住院接受治療,通常需4至6週,症狀才能獲得緩解,常造成患者身心問題,嚴重的長期靜脈血栓、褥瘡等症狀。

鄭明德表示,人在30-35歲時,骨質達到巔峰,一旦步入中年後,骨質就會開始慢慢流失,停經後的女性每年骨質流失最多可達6%,至於老年男性則會每年流失1-2%,若有抽菸喝酒的話會流失得更快。

大骨湯不能補充骨質 可改吃小魚乾、芝麻

鄭明德醫師表示,某些民眾在被診斷出骨質流失後,會突發奇想希望藉由多攝取大骨湯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事實上,喝大骨湯並不能補充骨質,反而會增加多餘的油脂。若想藉由飲食增加鈣質,小魚乾、芝麻、深色蔬菜、豆奶類食品也都是很好的選擇。

事實上,預防骨鬆的正確觀念與預防其他疾病類似,主要由運動、飲食下手,老年骨質流失很正常,唯停經後的女性骨質流失速度驚人,因此更需要小心留意,最好要從年輕時就對於建立良好飲食習慣,避免骨本被不良習慣一次消耗殆盡。(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 鄭明德 - 南投醫院副院長、骨科專科醫師 ; 楊椒喬 -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醫師)

天氣冷最適合吃火鍋!火鍋可說是最方便的料理,把各種蔬菜、肉類等食材,放入鍋子中簡單烹煮就完成了;但營養師提醒,火鍋湯頭會愈煮愈鹹,高血壓、腎臟病患者千萬別喝,以免病情失控。

火鍋湯頭這樣選

許多人吃火鍋,除了大快朵頤各種美味的食材外,更喜歡喝火鍋湯。湯頭是火鍋的精髓,嗜辣的人喜歡麻辣鍋、咖哩鍋,養生的人特愛藥膳鍋、牛奶鍋。營養師吳玲怡建議,吃火鍋最好選擇低脂清湯,例如昆布湯、蔬菜湯都不錯。

自製健康火鍋湯

吳玲怡表示,自製火鍋湯頭其實很簡單,將大量新鮮蔬菜加水熬煮即可,例如白菜、洋蔥、玉米、胡蘿蔔、白蘿蔔、番茄、菇類及海帶等,約熬煮半小時就能使用。

兩種人別喝火鍋湯

吳玲怡營養師指出,許多人喜歡喝火鍋湯,但各類食材經過長時間熬煮,會釋出大量的油脂、鈉、磷等,罹患高血壓、腎臟病的患者千萬別喝,以免鈉攝取過量,增加腎臟負擔。 (吳玲怡-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營養師)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