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飲食與健康

中秋連假慶團圓,親朋好友歡聚賞月,大啖烤肉!呼籲,謹守健康燒烤「333」原則:「多蔬果、多喝水、多運動;少油鹽、少紅肉、少醬料;去肉皮、去奶油、去焦黑」,鼓勵民眾可以多用當季新鮮食材,增加蔬菜水果量,減少加工肉品及紅肉的攝取,也提醒50至74歲的民眾透過定期每2年做1次糞便潛血檢查,亦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大腸癌為10大癌症 發生人數第一名

大腸癌發生人數為連續12年十大癌症之首,2019年死因統計有6,436人死於大腸癌,每天約有18人因大腸癌失去生命,居癌症死因第三位,而大腸癌的發生與現代人生活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台灣人愛吃燒烤與紅肉、缺乏運動、肥胖,是大腸癌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根據2017年台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50歲以上的人終其一生不做篩檢,罹患大腸癌的機率為7%,也就是每14人中會有1個人罹患大腸癌。

中秋歡慶新主張 健康燒烤「333」原則

健康燒烤「333」原則:「多蔬果、多喝水、多運動;少油鹽、少紅肉、少醬料;去肉皮、去奶油、去焦黑」,讓大家健康吃、無負擔。

一、 多蔬果:挑選當季新鮮、顏色豐富的蔬果,其富含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減少肉類或主食類的攝取量、促進腸胃蠕動,如青椒、紅羅蔔、杏鮑菇、芭樂、奇異果、番茄等。

二、 多喝水:含糖飲料不僅無法解渴,反而會攝取過多的熱量,提醒民眾應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既省錢又可減少身體的負擔。

三、 多運動: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建議中秋連假與親朋好友歡聚之時,茶餘飯後相揪逗陣散步兼賞月,不僅能瘦身苗條、聯繫親友情感還能降低大腸癌罹患風險,一舉數得。

四、 少油鹽:除了少油,建議選用植物油,因為一般植物油含有較高比例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同時含有較少的對心血管有害的飽和脂肪酸,但要避免長時間的烹煮,導致油脂變性;而飲食少鹽主要是降低鈉的攝取,減少身體的負擔。

五、 少紅肉:國際癌症研究總署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紅肉(豬、羊、牛)會增加17-18%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六、 少醬料:一般市售烤肉醬熱量及鈉含量高,建議民眾可自製低鹽烤肉醬,或將市售烤肉醬稀釋使用,避免攝取過多的鈉。

七、 去肉皮:肉類去皮可減少熱量及飽和脂肪的攝取。

八、 去奶油:市售奶油常含有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應避免食用以減輕身體負擔。

九、 去焦黑: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指出,在高溫表面上燒烤的肉片或肉汁,滴到高溫表面或掉到火裡產生火焰及煙霧時,會形成致癌物質-多環芳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隨而附在食物表面。建議燒烤時將食物離炭火遠一些、烤的時間短一些,避免烤到焦黑,烤焦的食物切記應丟棄,不可食用。

21次糞便潛血檢查 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大腸癌是最可預防的癌症之一,為有效預防大腸癌,除要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再次呼籲50-74歲民眾請多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為陽性,建議及早做大腸鏡檢查,以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冬天到了,冷冷的天氣讓人特別想邊嗑熱熱的火鍋,配上大杯啤酒。但醫師提醒,有膽結石、高血脂、長期飲酒等問題的人,需節制飲食,以免引發急性胰臟炎。

急性胰臟炎 危險族群又吃高油、高熱量小心

急性胰臟炎是指胰臟及周圍組織的急性發炎反應。醫院陽明院區新陳代謝科主任王繁棻提醒,如果本身潛藏危險因子,又嗜吃高油脂、高熱量飲食,可能引發急性胰臟炎。典型症狀為上腹痛,甚至延伸至背部,也有人疼痛部位在肚臍周圍。其他相關症狀包括噁心嘔吐、發燒、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意識不清、血中白血球升高、電解質不平衡,血糖偏高等。

最常引發急性胰臟炎的原因為膽結石,約占40%,主要是膽結石移位,跑到總膽管和胰管開口附近,產生磨擦而發炎。其次為長期飲酒或短時間內攝取過多酒精,約占30%。而高三酸甘油酯血症也會引發急性胰臟炎,約占2%至5%。

此外,某些臨床上藥物,或是腹部受過創傷、手術後,也可能誘發急性胰臟炎。另有一些因素會增加胰臟炎機率,包括抽菸、肥胖、糖尿病;其中,肥胖與糖尿病亦是慢性胰臟炎與胰臟癌的危險因子。

80%的急性胰臟炎病人為輕度,約3至7天可出院。重度胰臟炎是指器官衰竭持續48小時以上,主要發生在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及腎臟,危險因子包括60歲以上、肥胖(BMI>30)、有其他共病症、酒癮病人。整體急性胰臟炎死亡率約2%,若持續器官衰竭的死亡率接近30%,不可輕忽。

急性胰臟炎怎麼治療?

急性胰臟炎處置方式為積極輸液,輕度病人可進食清流質或流質,再轉為低脂固態飲食。若有嚴重疼痛、噁心嘔吐,則須禁食。中重度病人需使用廣效性抗生素,如有疼痛可給予止痛藥。若為膽結石胰臟炎或上行性膽管炎病人,須由消化內科醫師施行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而由於膽結石胰臟炎易復發,建議在4至6周內進行膽囊切除手術或內視鏡膽道括約肌切開術。

王繁棻說,治療胰臟炎須針對原因去處理與預防,特別是飲酒與高三酸甘油酯。飲食中的三酸甘油酯會被胰臟脂肪酶分解,與膽汁混合,再進入小腸分解,因此餐後乳糜微粒濃度會升高;若乳糜代謝有問題,血中濃度過高,會影響胰臟微血管血流,造成腺細胞缺血,發生壞死及發炎。如果病人潛藏膽結石或高三酸甘油酯,又吃進過多高油脂食物搭配飲酒,就可能產生急性胰臟炎。

風險族群 需採「低油飲食」+服藥

一般來說,空腹狀態下驗出三酸甘油酯500mg/dl以上,就屬高風險族群,需採「低油飲食」,並服用降血脂藥,以控制血糖;同時要增加身體活動量來降低體重,以及減少飲酒。

低油飲食原則建議如下:

.減少吃油炸食物、高糖飲料及甜點。

.攝取五穀根莖類要避免酥皮類與高油脂糕點(如蛋黃酥、鳳梨酥、甜甜圈、蛋糕等)。

.以植物性油脂取代動物性油脂,注意生菜沙拉搭配的沙拉醬,油脂量也很高,應減量使用。

.蛋白質方面,建議攝取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類,避免紅肉類,奶類則以低脂為佳。

王繁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新陳代謝科主任

 

健康意識抬頭,吃素減碳風氣漸盛,越來越多人提倡以植物蛋白質取代動物蛋白質。黃豆營養價值高,製品如豆漿、豆腐、豆包、豆皮等除了具有優質蛋白質,也富含大豆異黃酮、卵磷脂、大豆纖維,且不含膽固醇,為素食者替代肉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但市面上零瑯滿目的豆類製品,該買哪個才健康又安全?

過量攝取肉類、海鮮與酒類 才是增痛風率元兇

南投醫院營養師陳佳祺表示,傳統豆腐使用硫酸鈣或鹽乳凝固,使傳統豆腐比起用氯化鎂、葡萄糖酸內脂製成的嫩豆腐,鈣質含量更高,是補鈣的優良食材。而百頁豆腐、魚豆腐、油豆腐等製作過程中添加修飾澱粉且油質含量較高,屬於高熱量食物易導致體重增加。

一般民眾常對豆腐有些誤解,以為會增加痛風與結石機會,然而近來研究顯示,過量攝取肉類、海鮮與酒類才會增加痛風機率。而結石主要是因為體質、水分攝取不足等造成,因此可以放心食用豆腐。

豆腐違法添加防腐劑 恐怕引發腹瀉、過敏等症狀

豆腐常發生違法添加防腐劑(苯甲酸、己二烯酸)或過量添加過氧化氫。苯甲酸、己二烯酸等防腐劑雖然都是合法防腐劑,但不能使用於豆腐類產品上。苯甲酸進入人體後,雖會從尿中排出代謝,但過量可能引起流口水、腹瀉、肚痛、心跳加快等症狀;過量己二烯酸會產生皮膚過敏反應;過量過氧化氫可能會引起噁心、嘔吐、腹瀉或腹脹等腸胃道刺激症狀。

陳佳祺營養師表示,豆腐不易存放,選購宜選擇以冷藏保存運送、販售的產品,盡量選購完整包裝而非散裝豆腐,注意食品標示和組成成份,拒絕來路不明的黑心食品,切勿讓商品的外觀和口味,誤導你我的健康。(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