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飲食與健康

十年前的春天,突然有位女士打電話找我,詢問關於乳癌的事。

「我家族有很明顯的乳癌史,」這位名叫貝蒂的女士說道:「我媽媽和外婆都死於乳癌,而四十五歲的姊姊最近也被診斷出乳癌,因此,我實在不能不擔心我九歲的女兒。她初經快要來潮了,真擔心她罹患乳癌的風險。」她的聲音充滿恐懼:「我看很多研究報告都寫著家族病史非常重要,我很害怕女兒也難逃一劫,甚至想要她動乳房切除術,把兩邊的乳房都拿掉。不知道你有什麼建議?」

這位女士陷入一種困境──該讓女兒走上絕路,或該讓她沒有乳房?雖然看似相當誇張,但全世界成千上萬的女性,每天都面臨著類似的問題,

早發現不一定治得好

fe-cancer-000108a因為憂心基因與家族病史,女性們開始接受乳癌篩檢。篩檢雖然是必要的步驟,尤其對有乳癌基因者而言,但是別忘了,光靠乳房攝影或基因檢測,並無法預防乳癌!篩檢只是一種觀察,看看疾病是否已發展到可以觀察的狀能,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成果,只是因為「疾病提早發現了,前幾年的存活率當然會相對提高」,並非真的是治療方式有所改善。

那麼,我們能怎麼辦,看著辦?在還未罹癌前先切除兩邊乳房?目前還有一個方式是服用泰莫西芬降低雌激素濃度,泰西莫芬雖為預防乳癌最知名的藥物,但其效果卻有待商榷,而且還可能提高中風、子宮癌、白內障等疾病的風險。

抗雌激素藥物的風險

除了篩檢和之前貝蒂所提到的乳房切除術之外,現在仍有其他預防乳癌的方式被推廣,包括服用泰莫西芬(tamoxifen)等藥物。
泰莫西芬是預防乳癌最知名的藥物,不過長期效益仍不明朗。而且,雖然整體而言,以藥物預防乳癌仍利多於弊,但泰莫西芬卻可能提高中風、子宮癌、白內障、深層靜脈血栓、肺栓塞等疾病的風險。也因為如此,目前仍有許多研究不斷進行,希望能尋找取代泰莫西芬的其他藥物,只不過替代藥物若非療效有限,就是具有相同的副作用。

泰莫西芬與類似的新藥物,都是「抗雌激素」藥物;由於雌激素和提高乳癌風險有關,因此這些藥物是降低雌激素的活動,以發揮效用。但是,何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目前,早已有充分的資訊顯示,動物性蛋白質與脂肪含量低的全植物飲食,可降低雌激素的濃度。

還是吃的問題

雖然有乳癌的家族病史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的確較高,但基因並不足以決定一個人是否會罹癌,有研究顯示:所有乳癌病例中,只有3%可歸咎於基因,食物營養所扮演的角色更重要。乳癌風險的提高與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和黃體激素)暴露量過高有關,研究指出:富含動物性食品的飲食,既會增加女性荷爾蒙濃度,也會導致女性初經年齡提早和停經年齡延後,大大延長女性處於高女性荷爾蒙的時間,進而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

有研究表示:只讓八歲到十歲的女孩每天攝取脂肪(不到28%)、動物性食品含量較低(膽固醇不超過150mg)的飲食,便能降低七年後數種促成青春期啟的女性荷爾蒙濃度20%至30%(黃體激素甚至減少50%),這表示,其實只要稍微調整飲食,就能大幅降低女孩子未來罹患乳癌的機率。

基因和環境荷爾蒙對乳癌的影響,遠不及我們所選擇的食物,高乳癌風險的女性啊!除了看著辦、終生服藥或提早切除乳房外,妳還有第四種選擇,那就是──不吃動物性食品!

  • 富含動物性蛋白質的飲食,會讓女性的生育年齡延長9~10年,而生育年齡的增長則會提高乳癌風險。
  • 中國女性的雌激素濃度只有英國女性的一半,中國女性一生所接觸的雌激素比英美女性低35~40%,中國女性乳癌機率是英國的1/5。

資料來源:書名(救命飲食:越營養、越危險)

 

泰 國 軍 方 指 出, 來 自 緬 甸 的 毒 品 脫 氧 麻 黃 鹼 ( methamphetamines , 俗 稱 「 冰 」 ) 的 產 量 , 今 年 預 計 會 大 幅 增 加 四 成 , 達 至 七 億 粒 。 這 消 息 對 於 全 球 致 力 禁 毒 的 組 織 來 說 無 疑 是 一 個 警 報 。

俗 稱 「 冰 」 的 脫 氧 麻 黃 鹼 是 一 種 興 奮 劑 , 具 有 治 療 發 作 性 渴 睡 症 、 減 低 食 慾 和 提 神 等 功 用 , 但 由 於 它 會 刺 激 人 的 中 樞 神 經 系 統 , 故 很 容 易 令 濫 用 這 種 藥 物 的 人 上 癮 , 並 導 致 出 現 中 毒 性 精 神 病 、 食 慾 不 振 以 及 心 臟 和 腎 臟 衰 竭 等 不 良 後 果 。

雖 然 脫 氧 麻 黃 鹼 與 可 卡 因 一 樣 , 都 是 一 種 興 奮 劑 ; 但 由 於 脫 氧 麻 黃 鹼 可 以 輕 易 地 在 實 驗 室 合 成 出 來 , 相 反 可 卡 因 則 要 從 南 美 洲 的 古 柯 葉 提 煉 出 來 , 因 此 「 冰 」 的 成 本 比 可 卡 因 低 得 多 , 售 價 亦 低 很 多 , 故 而 又 稱 為 「 窮 人 可 卡 因 」 。

綜 合 報 導
20010312e

雖 然 沒 有 確 實 證 據 證 明 咖 啡 因 導 致 心 臟 病 和 高 血 壓 , 但 最 新 研 究 顯 示 吸 收 咖 啡 因 過 多 卻 會 令 人 坐 立 不 安 , 無 法 專 心 工 作 。

澳 洲 與 新 西 蘭 食 物 管 理 局 去 年 一 項 研 究 發 現 , 一 杯 咖 啡 下 肚 的 確 是 可 以 提 神 , 喝 第 二 杯 則 能 提 高 集 中 力 和 警 覺 性 、 會 令 人 更 精 神 ; 但 濫 喝 咖 啡 卻 可 能 會 令 人 興 奮 過 度 , 反 而 變 得 疲 憊 , 甚 至 突 生 驚 悸 。

這 發 現 得 到 英 國 心 理 學 家 劉 易 斯 的 研 究 支 持 , 他 警 告 那 些 狂 喝 咖 啡 的 人 可 能 會 出 現 「 咖 啡 因 病 態 」 , 即 變 得 焦 躁 、 坐 立 不 安 和 無 法 集 中 精 神 。


綜 合 報 導
20010309b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