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飲食與健康

35歲王先生工作繁忙,應酬喝酒是家常便飯。半年多來,經常疲累、口渴,體重一下掉了20公斤,卻以為只是工作太累,不當回事。沒想到有天突然昏倒送急診,檢查發現血糖高達1200mg/dl,超過正常值10倍,原來早已罹患糖尿病卻不自知,因沒有就醫治療而引發急性高血糖,還好及時搶救,撿回一條命。

初期無明顯症狀 不能靠三多判斷

糖尿病就像隱形殺手,初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輕忽,黃建寧指出,尤其正在打拚事業的青壯年族群,往往疏於照顧健康,就算血糖出現異常,也認為沒症狀就沒事,沒有進一步就醫治療,因此,大約有一成患者,確診時已經產生小血管病變等併發症。

控制好飯後血糖也非常重要

不少患者以為,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算是控制得宜,其實空腹血糖只能反映採血當下的血糖狀態,控制好飯後血糖也非常重要。黃建寧醫師認為,飯後血糖偏高會增加血管內的氧化壓力,造成內皮細胞發炎,導致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也會提高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等慢性併發症風險。因此患者自我監測血糖時,最好餐前、餐後各量一次,如此可確實掌握食物對血糖的影響,適時調整飲食內容,血糖控制成效會更好。

根據患者狀況搭配使用藥物

降血糖藥物種類繁多,各有其療效和副作用,黃建寧醫師表示,醫生會根據患者狀況搭配使用,例如愛吃澱粉類、飯後血糖偏高的患者,就適合能抑制食物中澱粉及雙醣類水解的alpha-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以延緩腸胃道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與葡萄糖的吸收,使飯後血糖值趨於平穩,不會忽高忽低,降低對血管的衝擊,減少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糖尿病前期的人使用,還能預防進展成糖尿病。

血糖控制是一輩子的功課

糖尿病是全身性的代謝異常疾病,無法治癒,如果只靠藥物,若完全不改變生活型態,治療效果有限,黃建寧提醒,就算有服用降血糖藥物,也不能隨便大吃大喝,特別是工作繁忙,社交活動又多的年輕患者,很容易不知節制而加重病情。黃建寧醫師強調,年輕病人的未來還很長,更要積極控制血糖,避免演變成失明、洗腎。
(黃建寧-台中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總院長)

 

滑嫩細緻的溫泉蛋入口即化,是不少民眾的最愛,還有做沙拉、三明治不可或缺的美乃滋,都是日常料理的好幫手。但醫師提醒,近期H5N6禽流感來勢洶洶,民眾應避免食用半熟蛋及生蛋相關製品,且接觸禽肉及蛋類後,應立即用肥皂清潔雙手。

H5N6疫情擴大

旅遊及住在台灣人士請小心! 日前台灣花蓮田間發現首例H5N6新型高病原禽流感,近日宜蘭屠宰場驗出3700隻鴨確定感染H5N6,台南六甲火雞場也有3600隻火雞全數死亡,同樣感染H5N6。

別吃半熟蛋、美奶滋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H5N6傳染途徑為禽傳人,食用生禽肉及蛋類,都可能增加感染風險,例如溫泉蛋、糖心蛋,以及生蛋的相關製品,包括提拉米蘇、慕斯、卡式達醬、美奶滋等,更應避免使用生雞蛋敷臉。

禽肉先川燙、蛋類先清洗

顏宗海主任也強調,雞、鴨、鵝等禽肉及蛋類,經過完全煮熟就可安心食用,不過,烹煮禽肉前應先用熱水川燙,蛋類也要先清洗。他也提醒,接觸過生禽肉及蛋類,應用肥皂清潔雙手。

 

不少愛美人士在夏日都飽受水腫困擾,到底為什麼會水腫呢?正常人的皮膚,水水嫩嫩有彈性,用手指壓住會凹陷,將手指放開,便會自然恢復原貌。但如果水腫嚴重者,用手壓按後再放開卻不會立即恢復,而會有凹陷的現象,身形看起來也比一般人臃腫。

中醫是否能改善水腫呢?中醫科主治醫師吳修安表示,中醫認為,長夏應脾,養生著重於脾土的顧護。而且,根據黃帝內經記載,「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併行」因此,要消除水腫,就要從最關鍵的脾臟著手,其次才是肺與腎兩臟器。

中醫講求預防,在治療之前,應該先審視自己的生活、飲食習慣。傳統中醫認為,五勞七傷中,久坐傷肉,肉對應於脾。生活習慣中,是否過於安逸,久坐少動,影響血液循環。另外,大飽傷脾,意即吃得過飽,容易傷害脾胃,因此,我們應檢視平時飲食是否暴飲暴食,常常集中於一餐攝取、是否經常飲用冰冷之物。

脾腎之陽氣乃是推動水液代謝的根本。吳修安醫師指出,平時若是喜歡喝冰冷飲料,多會耗傷脾腎之陽氣,引起水液的代謝異常。此外,缺乏運動、過食冰冷、嗜鹹如命,最後都會發為水腫,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女生都飽受水腫困擾之原因。醫師建議,平時養成規律運動、飲食清淡、避免吃生冷食物都可改善水腫。

那麼,中醫如何治療消水腫呢?吳修安醫師說,治療部分,利水之道無他,發汗、利小便為兩原則,可輔以按壓穴道來幫助代謝:

一、水分穴:位於肚臍上方1個大拇指寬處。適度按壓水分穴,有助於消水腫、促進新陳代謝,可避免食用冰飲造成氣血循環不佳和肥胖問題。

二、陰陵泉: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有助於消除下半身的水腫。

吳修安,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區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