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飲食與健康

運動後1小時內吃對食物 瘦得快!

一般民眾都有一個不正確的迷思,就是運動完不能吃東西,或運動後吃東西容易變胖!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林逸峰指出,許多人擔心運動後進食會枉費努力運動的成果而不吃東西,這樣反而造成體重變胖。

只要適當補充增加肌肉修補

林逸峰醫師表示,運動後吃東西更容易瘦!因為運動後肌肉細胞經過消耗能量和收縮刺激,需進食一份均衡營養輕食,例如小餐包1個+無糖豆漿260cc+香蕉1根來增加肌肉修補,才不會流失肌肉量而讓基礎代謝率下降,只要適當補充,並不易造成脂肪堆積,但也不是因此就可以無限制的進食。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3:1

營養科營養師劉珮芬強調,運動後進食的重點在於「時間」、「種類」及「份量」,建議每次運動後1小時內進食,依循運動強度與時間來補充,運動後黃金比例(碳水化合物:蛋白質=3:1,熱量約250-300大卡)的飲食,讓個人增肌,提升基礎代謝又可達到減脂效果。她並提供運動後飲食範例如下:

細嚼慢嚥就對了!

一般民眾對於運動後吃東西時,到底慢慢吃是比較會變胖或變瘦?也是有不正確的迷思。劉珮芬營養師表示,其實,無論運動前後或不運動時,都應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這樣進食後的飽足感,會因為胃部有食物而擴張時,將訊息傳至大腦而停止進食。如果進食速度太快,食物大量進入胃部,當訊號還未傳達到大腦前,已經吃進過多的食物和熱量,肥胖的機率也就可能提升。(林逸峰 - 美醫學中心一般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 劉珮芬 - 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營養師)

 

天氣漸涼,手腳冰冷、寒性體質族群要開始迎接冬天的挑戰,來杯熱拿鐵、熱奶茶暖暖身子是寒冬最療癒的事!但是,你可以有更健康的選擇,薄荷枇杷膏茶、生薑檸檬水、潤膚四物湯,三杯簡單療癒系飲品,自己DIY就能讓整個冬天溫暖又健康!

感冒鼻涕、痰多 自製飲品幫助廢體內物排出

秋轉冬,氣溫越降越低,感冒人數快速增加,醫師不斷囑咐要多喝水以幫助病情好轉,感冒是免疫系統對抗病菌的過程,會產生鼻涕、痰等廢物,增加水分攝取,才能降低鼻涕與痰的濃稠度,方便身體排出,同時也能補足發燒時身體蒸發的水分。不過現代人在冬天總是偏愛以市售的熱飲作為日常飲品,雖然喝起來療癒人心,但多含過量人工調味或糖分,反而對身體造成許多傷害。

中醫周宗翰表示,有傷風感冒、咳嗽症狀,多喝水一定有幫助,但如果不習慣沒味道的白開水,可以在感冒初期自己準備簡單沖泡的飲品,緩解身體不適,喝的健康,而且不會因為喝市售含糖飲品影響鼻涕、痰的排出。

三大療癒系飲品! 醫師教你怎們準備、怎麼喝

----------------------------------------------


No1. 薄荷枇杷膏茶,頭痛喉嚨痛來一杯!生津解表、清熱化痰

材料、作法:薄荷葉10克、枇杷膏3匙,加1000cc熱水,攪拌即可飲用。

功效:“薄荷枇杷膏茶”具生津解表、清熱化痰的作用,用於風熱感冒的發熱頭痛、咽喉腫痛、咳嗽不爽。

如果是咽喉腫脹,喉嚨癢、痛,或是冬天老是覺得喉嚨乾,則建議用薄荷葉加枇杷膏攪拌當茶水喝,薄荷屬常見的解表藥,主入肝肺二經,有疏風散熱、清咽利喉之功效,枇杷膏裡面常常含有枇杷葉、陳皮、魚腥草、杏仁、甘草、桔梗、金銀花、茯苓、麥冬、百合、乾薑、橄欖葉等潤喉化痰的中藥,對於天氣冷造成的喉嚨乾癢有很大幫助。

----------------------------------------------

No2. 生薑檸檬水,驅你內心的寒!再補充滿滿維他命c

材料、作法:將生薑洗凈後切片,榨成薑汁,檸檬榨汁,兩者一同用溫開水沖泡,飲用前加入一勺蜂蜜。

功效:補充維生素C,驅散寒意,預防感冒。

“生薑檸檬水”也可以用煎煮法來做,即把檸檬和生薑都切片,先將生薑片煮3分鐘,再加入檸檬片煮一分鐘即可。通常一天飲用量最好控制在1000毫升以內,其餘的水分攝取還是以溫開水為主,而且檸檬泡水一定要淡,太濃的檸檬水酸度高,飲用過多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腸胃不適,胃酸過多或有胃病的族群尤其不能大量飲用檸檬水。

----------------------------------------------

No3. 潤膚四物湯,天冷皮膚乾癢沒再怕,四物補血養血是好物

材料、作法:玉竹10 g、麥門冬5g、當歸9g、川芎 6g、白芍9g、生地12g。把所有材料洗淨,用清水泡洗一下,放進鍋中,加入1000 c.c.清水,蓋上鍋蓋,以大火煮開,轉中小火煮30分鐘,放涼即可飲用。

功效:天氣冷最怕就是皮膚乾癢,皮膚若保水度不足,加上冷氣空調容易帶走皮膚天然皮脂膜,而缺乏鎖水、抵禦外界刺激物的屏障,就容易出現搔癢甚至發炎等不適,特別是皮脂分泌量下滑造成皮膚角質過多的老人,以及皮脂腺尚未成熟的小孩,最容易有乾癢問題,這時候可喝喝看「潤膚四物湯」。

中醫常說「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所以合適的茶飲都會以“四物飲”為基底,“四物飲”的組成通常包括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除了能調經止痛,養血補血,也能滋潤肌膚、防止老化。加玉竹、麥門冬於四物湯就是“潤膚四物湯”,因為玉竹與麥門冬本身就有甜味,所以不用額外加紅糖。如果沒時間自己燉煮,市面上也有四物湯可以選擇,更加方便,而且能達到一樣的功效。(中醫周宗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飲食西化,隨著年齡增加,代謝症候群必例越高,只要男性腰圍高過90公分、女性腰圍高過80公分、血壓、血糖、三酸甘油脂都偏高即為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調查,20歲以上的民眾新陳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為19.7%。45-65歲民眾有代謝症候群問題的比例逾3成,顯示飲食習慣對國人影響非常大。

高GI飲食罹患代謝症候群機率高出41%

根據研究,有高GI飲食習慣的人相較於低GI飲食,罹患代謝症候群機率高出41%。尤宣文營養師說明,GI值就是升醣指數,吃進食物後造成血糖上升的快慢指數(GI值低於55的食物,就稱為低GI食物)尤宣文營養師解釋,低GI飲食有穩定情緒、降低代謝症候群罹患率、國際研究也曾指出低GI飲食能讓身心更快樂、外表看起來更年輕。低GI食物能延遲飢餓感與再進食的欲望,能穩定血糖波動,有助情緒管理。

3原則掌握低GI飲食

此外,低GI飲食還具有降低餐後血糖濃度、脂肪酸、發炎反應,減少代謝症候群風險等功效。身體更健康、情緒更穩定,心情也就自然好。選擇低GI、吃足蔬果,能讓身體健康心情快樂,自然看起來比同齡者相對年輕,可謂一舉兩得。至於低GI飲食該怎麼聰明吃呢?尤宣文營養師表示:

1、掌握低GI飲食原則

少加工食品、多攝取足量蔬菜、優質蛋白、低GI水果,以均衡人體攝取所需要的營養素

2、控制總醣量:善用取代原則

利用多攝取全穀類食物及低GI水果取代精緻澱粉,同時也能夠達到飽足感、攝取足量的維他命C等營養

3、低GI水果等量取代澱粉主食,餐前吃最好

平時多食用低GI水果,取代等量澱粉,像是奇異果,除富含維他命C與水溶性纖維,還能增加飽足感,而且在餐前30分鐘食用穩定血糖的效果最佳。

糙米取代白飯、全脂鮮乳取代炸物

以最常見的雞腿便當來說,可以用糙米來取代白飯、或以全脂鮮奶來取代炸物,或以等量的低GI水果如高營養密度的奇異果取代白米,對於忙碌的外食族而言,不但能夠吃的健康無負擔,同時也能降低代謝症候群風險。(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