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飲食與健康

脂肪肝炎屬於一種代謝性疾病,目前臨床上仍無藥物能直接治療,因此除了透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是得定期接受檢查。醫院消化內科黃文威醫師指出,過量飲酒、食物太豐盛、油膩、精緻食物等,都可能成為埋下脂肪肝的危險因子,主要因體內多餘能量轉以脂肪形式儲存在肝臟中,尤其脂肪肝炎多無症狀,長期下來卻恐演變成肝癌。

肝指數異常 恐是脂肪肝過高惹禍

臨床上,許多人接受健檢報告時,肝指數GOT和GPT呈現異常,但告知醫師卻未感到不適,甚至多數病患不僅未有慢性疾病,也沒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不常喝酒和沒有規則服用藥物等情況。黃文威醫師表示,這時可透過腹部超音波進一步確診,多半可能就是因脂肪肝所導致。

未肝硬化脂肪肝炎 研究:有機會演變肝癌

黃文威解釋,近期已有研究指出,即使尚未肝硬化的脂肪肝炎也有可能演變成肝癌,不得輕忽嚴重性,目前檢查上,可透過像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方式,了解脂肪堆積量,但仍得仰賴肝臟切片病理報告判斷發炎程度,不過臨床上對於侵入性檢查仍有不少風險存在。

預防勝於治療 要做到這幾項

黃文威醫師強調,遵守以下幾點,自然就能遠離疾病:

  1. 均衡飲食
  2. 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
  3. 維持體重在理想範圍
  4. 維持健康的個人生活型態
  5. 循序漸進且持之以恆

要遠離脂肪肝形成,關鍵還是得回歸平時的生活習慣。(安南醫院消化內科黃文威醫師)

 

中風病患會因腦部病變位置與大小而有不同程度與範圍的後遺症,常見除了肢體癱瘓、代謝疾病控制不佳外,也會因吞嚥困難、無法順利吞口水及吃東西導致體重下降。甚至因體力不足容易有跌倒風險,以至於復建之路更加困難!因此,何姿儀,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 建議適時營養支持對於復健之路是有幫助的。

吞嚥困難者 階段性選擇飲食

對於吞嚥困難的病患可依治療師的建議階段性選擇飲食總類。

食物製備原則可分為三大種類,

一) 軟質飲食,可選擇精製、質地較軟及纖維含量少的食物,但仍應避免液體食物;

二) 剁碎飲食,以易凝聚成小食團為原則,但可允許食物內含有顆粒較小之食物屑,並依吞嚥能力適度調整濃稠度;

三) 細泥或細糊飲食,置於湯匙上可行成小食團,不易散開為原則。

高血糖患者 醣類勿攝取過多

過多的糖份攝取,造成體重過重、血糖控制不良都會導致腦中風再次復發機率增加。故富含精緻醣類、加糖的飲料、糕點及餅乾類更應避免。雖然醣類勿過多,但在天然食物中適度的攝取糖份很重要,如地瓜、馬鈴薯、南瓜等,皆可與白飯、麵食一起換算,要特別注意勿過量!

高血脂患者 減少攝取脂肪

過多油脂,尤其不好的油容易使阻塞性腦中風發生率提高,而不好的油是指動物性油脂或餅乾、糕點類;因為脂肪酸及膽固醇皆是導致腦中風再次復發的危險因子,何姿儀營養師建議避免富含此類脂肪酸的食物。並應減少烹調用油、避免脂肪攝取量過多造成心血管負擔,包含植物性油脂,例如葡萄籽油、花生油、黃豆油等。

高血壓患者 適當限制鹽分含量

鹽分攝取過多對於某種程度的高血壓是有影響的。為了避免因血壓升高增加腦中風的復發率,故適當限制飲食中鹽分的含量是很重要的。尤其要特別注意食物中隱藏的鹽分,如餅乾、麵線等麵類、臘肉等加工食品及醃漬物皆富含高量鹽分,病患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攝取高量鹽分。何姿儀營養師建議儘量以新鮮食材及調味料(八角、香草、蔥、薑、蒜、檸檬等)來提味可降低過多鹽分攝取。

 

疫情期間若有發燒症狀,都會特別緊張,尤其許多疾病都可能造成幼兒發燒,家長更是緊張。王翊錞中醫師提醒,家中有幼兒的話,共食要特別注意,一些病毒是經由口水傳染,可能引發高燒,例如疱疹性齒齦炎、玫瑰疹、扁桃腺腫痛化膿等常見疾病,都可能造成發燒。家長若習慣和孩子你一口、我一口分食者,傳染病毒給孩子,家長通常沒事,但孩子就會出現症狀。

發燒為正常發炎反應 勿強制退燒反有害

病毒入侵體內造成的發炎反應,會使腦部體溫定位點提高,進而引起發燒,並非熱量散不出去。王翊錞中醫師建議,不要有任何物理性降溫,例如酒精擦澡、冰枕、溫水拭浴等,都容易讓病患更加虛弱;若有先天代謝性疾病、心肺功能異常的小朋友,還可能因為物理退燒,導致代謝機制崩潰,加重心肺衰竭,不可不慎。

親子共食造成高燒 可能為這三種病毒

近日遇到許多親子共食造成的高燒,王翊錞中醫師解釋,主因有三種:

1.疱疹性齒齦炎

為第一型單純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感染,第一次感染通常較嚴重。

症狀:反覆高燒5~7天,口腔周圍紅疹,口內水泡,因為痛所以流口水,嚴重時舌頭嘴唇旁會潰爛。

2.嬰兒玫瑰疹

為第6型及第7型人類疱疹病毒 ( HHV-6 、HHV-7 )造成,大多發生在6個月至2歲間。

症狀:間歇高燒39~40度大約3-5天,孩子可能因為高燒的不適而表現地躁動不安,但是退燒後食慾和活動力都很正常,最後一次發燒退去的半天內,很快就會出現玫瑰色的紅斑或丘疹,直徑大約0.2-0.5公分,紅斑或丘疹有時候摸起來會有一點突突的。通常於臉部與軀幹部先出現,四肢的疹子較少,大多不痛不癢,約2~3天內消退。

王翊錞中醫師補充,玫瑰疹引起的紅斑,其實完全不痛也不癢,通常過2-3天就會自己消失,甚至不會脫皮或者是留下色素沈積。

3.扁桃腺腫痛化膿

主要為EB病毒,第四型人類皰疹病毒感染,台灣小朋友通常沒有明顯症狀。

少數病童在感染初期類似感冒:發燒、喉嚨痛、頸部淋巴結腫大、疲倦、食欲不振,通常急性期時,扁桃腺容易出現化膿性腫脹,在扁桃腺上出現一點一點白白的小膿腫,與感冒造成的腫脹截然不同,都是診斷感染與否的重要依據。一般而言,除了疲倦感會再持續數週,其他現象會在疾病痊癒後復原。

發燒先觀察 溫度、頻率、其他症狀

若孩子出現發燒,請家長先觀察、紀錄發燒的溫度及頻率,以及是否有出現其他症狀,不要第一時間衝急診,在疫情期間急診反而增添感染風險,王翊錞中醫師建議可以先適度補充水分,注意孩子是否穿太多衣服,及適度營養補充,當溫度突然升高、孩子活動力下降或疼痛劇烈,先就近至診所就醫,若是意識不清、四肢癱軟,建議送大型醫院。

圖片

王翊錞中醫師學經歷

中醫皮膚科醫學會 專科醫師

中醫兒科醫學會 專科醫師

台北市聯合醫院 醫師

馬祖無中醫鄉巡迴醫療 醫師

馬祖社區服務 講師

台中社區領導人才 講師

中國醫藥大學國際醫療服務隊 講師

北醫中國醫藥研究社 講師

臺大傳統醫學研究社 講師

台灣偏遠地區義診

中國四川麻瘋村義診

東馬來西亞中醫義診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畢業 中醫師

台灣大學藥學系畢業 藥師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