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飲食與健康

「立冬」這個節氣代表秋天的終了、冬季開始。除了天氣漸漸轉冷外,不少人也會開始食用薑母鴨、燒酒雞、麻油雞、羊肉爐、藥燉排骨、十全大補等進補;醫師提醒,同一道藥膳,有些人吃後覺得滋補,但有些人可是會吃出毛病的!

立冬溫補 對症進補才有效

冬季人體消化機能活躍,胃液分泌增加、食量大增,最適合飲食調理,但是,切記盲目進補。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梁祐爾說,壯陽必須有陰精的基礎,需注意平常消化功能,否則越補越虛。

尤其現代人營養過剩、忙碌、少運動的生活飲食型態,體內常有鬱熱;經過炎熱的夏季、及乾燥的秋季後,陰液受損,加上天冷活動量減少,產生「外寒內熱」,若大肆助陽,便會發生失眠、口腔潰瘍、便秘、痔瘡、皮膚紅疹等上火的症狀。

四神湯 恢復胃腸功能

此外,梁祐爾總醫師強調,低溫會刺激胃酸,但胃部蠕動反而減緩,食物容易積滯,對於平常消化不良或食慾不振者,恢復胃腸功能是冬天進補的重點。四神湯是一帖常見而好用的藥材,其中的組成:茯苓、淮山藥、蓮子、芡實,都具補脾陰、厚實腸胃的效果。

兩類體質進補須注意 清補、通補較合適

以下兩類體質的民眾進補時尤其需要謹慎:體瘦、長期晚睡、大便偏乾、容易皮膚過敏或長痘痘、身體常覺燥熱,舌頭細瘦加上舌色紅、舌面有裂紋,屬於中醫「陰虛有熱」;或是肥胖、飲食油膩、臉容易出油、身體困重或痠重、大便軟黏,舌頭形狀胖而舌苔厚,屬於「痰濕內盛」的體質。

梁祐爾總醫師建議,這兩類人可用清補、通補的方式,選擇甘潤生津又好消化的食材,例如百合、杏仁、蓮藕、山藥、木耳、大白菜、白蘿蔔等等,痰濕重則加上砂仁、白豆蔻、薏苡仁等。

最近冷空氣報到,低溫下探15度,還有短暫陣雨,在這濕濕冷冷的冬天,吃火鍋最溫暖、也最幸福了。營養師指出,吃火鍋除了吃肉、也要吃菜,營養才均衡;但許多人習慣將大白菜、高麗菜鋪底,就一直在火鍋中滾,容易讓具有抗癌功效的蘿蔔硫素,全部都流失。

大白菜、高麗菜 抗癌蔬菜

營養師張斯蘭指出,大白菜、高麗菜為十字花科植物,都是抗癌蔬菜,兩者營養素相似,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B群、維生素C、鉀、鈣、鎂、磷、鐵,以及蘿蔔硫素等抗氧化素。

蘿蔔硫素 預防肝癌、大腸癌

蘿蔔硫素具有很強的抗癌功效。根據研究顯示,能夠降低發生肝癌、大腸直腸癌的機率;而豐富的礦物質成分,具有穩定血管、降低血壓的效用,且每100公克的大白菜,熱量僅有12大卡,膳食纖維含量也高,多吃不會發胖,還能降低油脂吸收。

大白菜這樣吃最營養

大白菜營養高,怎麼吃才正確呢?張斯蘭營養師強調,維生素及蘿蔔硫素遇熱就會被破壞,尤其一直在滾水中烹煮,營養素可能完全流失,建議煮到變成透明、變軟,就要趕緊拿起來食用,才能攝取到較多抗癌營養素。(張斯蘭 - 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

 

許多糖尿病患者雖懂得按時服藥,且配合飲食來控制血糖,但飲食上常常覺得得挨餓才能有效控制血糖,其實只要懂得幾個方法,就能讓飲食控制更順暢;林款帶,開業醫糖尿病照護中心院長指出,臨床上就有患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2年多,血糖起伏大,就是因為飲食控制做不好,總是因為肚子太餓而破功。

從飲食質和量下手 有效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要怎麼控制飲食呢?關鍵就在飲食的質和量上,且還得考慮熱量多寡來設計飲食控制計畫;林款帶醫師指出,尤其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是必須長期控制的,這時就得利用正確的飲食控制計畫,讓糖尿病患者達到飽足感,就能讓血糖穩定。

改變飲食方式 不怕挨餓找上門

林款帶說明,首先在進食速度上,應細嚼慢嚥,建議每一口嚼20至30下,若食量較大者,可靈活運用食物代換,或改變烹調方法,讓食物份量看起來多一點,像是蔬菜可採用生菜或快速水煮的方式,份量相對比炒菜較多,且應多選用菇類、蒟蒻等具有膳食纖維、低熱量的食材,都有助於增加飽足感。

調整飲食順序 有效增加飽足感

進食順序也應從喝湯、吃蔬菜再吃魚,接著才是肉、蛋、豆等蛋白質類的食物,把澱粉類放最後再吃,都有助於飲食控制;林款帶醫師提醒,只要懂得控制飲食的方法,且養成定時吃三餐習慣,配合運動,以及按時服藥,就能有效控制血糖,不怕因為餓肚皮破功。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