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機構

東京2016年4月1日電 /美通社/ -- 東京的大鵬藥品工業株式會社(Taiho Pharmaceutical Co., Ltd.)於4月1日公佈了有關其口服組合抗癌藥TAS-102(日本和美國的產品名為LONSURF (R),非專利藥名:三氟尿苷(FTD)和tipiracil (TPI))針對亞洲(中國、韓國和泰國)難治性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病人的III期TERRA研究結果。該TERRA研究符合其證明能夠延長難治性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病人總生存期(OS)的主要終點,這些病人在使用獲批的標準療法進行治療之後病情還是進一步加重。在這項研究中,總體看來TAS-102似乎耐受性還不錯;其毒性與之前報告的一致。

這項研究的詳細結果將在即將召開的國際學術會議上公佈。

大鵬團隊正在為TAS-102在亞洲國家的新藥申請(NDA)做準備。

TERRA研究簡介

TERRA研究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III期對比研究,評估口服TAS-102對於難治性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病人的效用與安全性。該研究招募了406名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病人,他們之前至少接受過兩種標準化學療法,但這些化學療法很難治療他們的疾病或治療失敗。該研究在中國、韓國和泰國開展。病人被隨機安排接受TAS-102或安慰劑治療,以研究TAS-102的效用。該TERRA研究的主要目標是延長總生存期(OS)(與安慰劑相比)。主要研究人員為上海天佑醫院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上海市腫瘤醫院(中國)的李進教授、Asan Medical Center(韓國)的Tae Won Kim教授以及Chulalongkorn University與King Chulalongkorn Memorial Hospital(泰國)的Virote Sriuranpong教授。

亞洲轉移性結直腸癌簡介

在亞洲,結直腸癌的得病率不斷提高,結直腸癌是第四大癌症死因,僅次於肺癌、肝癌和胃癌。2012年,有報道指出,亞洲有331,600人死於結直腸癌。(*1)

LONSURF簡介

LONSURF目前在日本和美國有售,在日本用於治療不能手術切除的晚期或復發的結直腸癌(CRC);在美國用於治療之前使用氟嘧啶、奧沙利鉑和依立替康化學療法(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抗體(anti-VEGF)生物療法)以及RAS野生療法(單克隆抗體(anti-EGFR)療法)進行治療的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病人。(*2、*3)在日本,LONSURF由大鵬藥品銷售;在美國則由大鵬藥品旗下子公司Taiho Oncology, Inc.銷售。2015年6月,大鵬藥品與施維雅(Servier)就LONSURF的開發與商業推廣簽署了獨家授權協議。根據協議條款,施維雅將在歐洲以及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和亞洲以外的其它地區商業推廣LONSURF。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目前正在審查申請,之前歐洲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簡稱「EMA」)的人用藥委員會(Committee for Medicinal Products for Human Use,簡稱「CHMP」)於2月25日採納了積極意見,建議批准LONSURF (R)(三氟尿苷/tipiracil)的營銷授權,用於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成人病人 -- 這些病人之前接受過氟嘧啶、奧沙利鉑和依立替康化學療法(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抗體生物療法(anti-VEGA))以及單克隆抗體療法(EGFR)的治療,或是沒有考慮採用這些候選療法。(*4) LONSURF是一種口服組合抗癌藥(三氟尿苷(FTD)和tipiracil (TPI)),其主要作用機制與氟嘧啶不同。FTD是一種抗腫瘤核苷類似物,直接融入DNA,幹擾DNA功能。FTD的血濃度通過FTD-降解酶胸苷磷酸化酶抑制劑TPI維持。

大鵬藥品工業株式會社(日本)簡介

Otsuka Holdings Co., Ltd.旗下子公司大鵬藥品工業株式會社是一家以研發為驅動力並致力於腫瘤、過敏和免疫以及泌尿腫瘤學三大領域的專業製藥公司。其企業理念可概括為一句承諾:「我們致力改善人類健康並為充滿微笑的社會做出貢獻」。尤其是在腫瘤領域,大鵬藥品因研製出用於治療癌症的創新藥物被公認為日本的領先公司。在腫瘤以外的領域,該公司同樣研製出了可有效治療多種病症並幫助人們改善生活質量的高品質產品。大鵬藥品始終將客戶放在第一位,同時致力於提供非處方醫藥產品來為人們努力擁有充實且有意義的生活提供支持。

查詢大鵬藥品工業株式會社詳情,請瀏覽:www.taiho.co.jp/english/


(*1)

http://globocan.iarc.fr/old/summary_table_pop-html.asp?selection=7967&title=Asia&sex=0&type=1&window=1&sort=2&submit=%A0Execute%A0(2016年3月16日分析)

(*2)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新聞稿。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病人的新口服藥物。2015年9月22日。網址: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ucm463650.htm 2016年3月瀏覽

(*3)

大鵬藥品新聞稿。大鵬的Lonsurf (R)(三氟尿苷和tipiracil組合物)藥片在日本獲批用於治療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網址:www.taiho.co.jp/english/news/20140324.html 2016年3月瀏覽

(*4)

人用藥委員會意見摘要。網址:www.ema.europa.eu/docs/en_GB/document_library/Summary_of_opinion_-_Initial_authorisation/human/003897/WC500202369.pdf

To view the original version on PR Newswire, visit: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tas-102iiiterra-300246126.html

百悅澤®作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的一線治療方案,在無進展生存期方面,相比化學免疫治療顯示出優效性

在高風險患者亞組中同樣觀察到一致的有效性

安全性結果與既往報告的特徵整體一致

ASH審閱了試驗佇列3(百悅澤®聯合維奈克拉治療17p染色體缺失或TP53基因突變患者)的初步安全性和有效性數據

中國北京和美國麻省劍橋2021年12月14日 /美通社/ -- 百濟神州(納斯達克代碼:BGNE:香港聯交所代碼:06160)是一家全球性的生物科技公司,專注於在世界範圍內開發和商業化創新藥物,為全球患者改善治療結果,提高藥物可及性。公司今日公佈SEQUOIA試驗的期中分析結果,這是一項在初治(TN)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患者中進行的3期試驗,此次納入分析的數據來自對比百悅澤®和苯達莫司汀聯合利妥昔單抗(B+R治療方案)的隨機佇列1,以及評價百悅澤®聯合維奈克拉治療伴17p染色體缺失(del[17p])和/或致病性TP53變異基因的患者的佇列3(D組)。這些數據在第63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進行了兩次口頭報告。

百濟神州血液學首席醫學官黃蔚娟醫學博士評論道:在SEQUOIA這項具有積極意義的試驗中,百悅澤®在對比化學免疫療法用於CLL患者一線治療時所呈現出的優效性,印證了高選擇性BTK抑制劑的治療前景。這些強有力的數據以及既往報告的3期ALPINE試驗的結果都進一步鞏固了我們的信念 -- 百悅澤®能夠成為CLL患者重要的治療新選擇。

該試驗的主要研究者、澳大利亞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的Constantine Tam 教授(內外全科學士、醫學博士)表示:與化學免疫治療相比,百悅澤®作為一線治療方案,能為CLL患者,包括攜帶未突變的IGHV基因或del(11q)等具有高風險特徵的患者,帶來更優的PFS獲益。SEQUOIA試驗的安全性結果與其他百悅澤®臨床試驗中報告的結果相似,房顫的發生率始終較低。基於這些結果,證實百悅澤®這款高選擇性的BTK抑制劑,有望幫助CLL患者帶來無需化療的治療選擇。

有關百濟神州臨床項目和公司進展的更多信息,請訪問今年ASH年會中百濟神州的虛擬展臺:http://www.beigenevirtualexperience.com

SEQUOIA佇列1:百悅澤®對比B+R治療方案不伴有del(17p)的TN CLL患者

口頭報告;摘要#396;簡要總結請見
https://www.beigene.com/pls/ash2021/sequoia

SEQUOIA試驗佇列1共入組479例腫瘤未顯示del(17p)的TN CLL患者,其中241例患者隨機接受百悅澤®治療(A組),238例患者隨機接受B+R治療方案(B組)。兩組患者特徵平衡,其中50%以上的患者為IGHV基因無突變,18%的患者伴有del(11q)。del(17p)患者接受化學免疫治療後通常療效不佳,在佇列2中被分配接受百悅澤®治療。佇列2的結果已在2020年ASH年會上公佈。

SEQUOIA試驗的主要終點是隨機佇列1中基於獨立審查委員會(IRC)評估的無進展生存期(PFS)。

期中分析顯示,在26.15個月的中位隨訪時間裡,基於IRC的評估結果,百悅澤®在PFS方面超過B+R治療方案。結果包括:

  • A組24個月PFS率為85.5%(95% CI:80.1,89.6),B組為69.5%(95% CI:62.4,75.5),風險比(HR)為0.42(95% CI:0.27,0.63),p < 0.0001;
  • 在關鍵患者亞組中始終觀察到PFS獲益,包括伴有del(11q)、IGHV狀態無突變、Binet分期為C期和巨大腫塊的患者;
  • 總生存期(OS)結果仍較為早期,在24個月時,兩組的OS率相似,A組為94.3%(95% CI:90.4,96.7),B組為94.6%(95% CI:90.6,96.9)。

安全性分析納入了A組240例患者和B組227例接受至少一次相應治療的患者。百悅澤®總體耐受性良好,安全性特徵與其在廣泛的臨床項目一致,包括較低的房顫發生率。結果包括:

  • A組224例患者(93.3%)發生至少1例任何級別的不良事件(AE),最常見的(≥ 12%)為挫傷(19.2%)、上呼吸道感染(17.1%)、中性粒細胞減少症(15.4%)、腹瀉(13.8%)和關節痛(13.3%);
  • 相比之下,B組有218例患者(96.0%)發生至少1例任何級別的AE,最常見的(≥ 12%)為中性粒細胞減少症(56.8%)、噁心(32.6%)、發熱(26.4%)、皮疹(19.4%)、貧血(18.9%)、便秘(18.9%)、輸液相關反應(18.9%)、疲乏(15.9%)、嘔吐(14.5%)、血小板減少症(13.7%)和腹瀉(13.2%);
  • A組有126例(52.5%)患者發生至少1例≥ 3級AE,而B組有181例(79.7%),兩組最常見的AE為中性粒細胞減少症(A組11.3% vs B組51.1%)和血小板減少症(A組1.7% vs.B組7.0%);
  • A組有88例患者(36.7%)發生至少1例嚴重AE,而B組有113例患者(49.8%);
  • A組分別有18例患者(7.5%)、111例患者(46.3%)和20例患者(8.3%)發生了導致劑量降低、暫停給藥或延遲和治療終止的AE事件,而B組分別有84例患者(37.4%)、154例患者(67.8%)和31例患者(13.7%)發生上述事件;
  • A組有11例患者(4.6%)發生了致死性AE,而B組有11例患者(4.8%)發生了致死性AE;
  • 全部級別的AE包括貧血(A組 vs B組:4.6% vs 19.4%)、關節痛(13.3% vs 8.8%)、房顫(3.3% vs 2.6%)、出血(45.0% vs 11.0%)、腹瀉(13.8% vs 13.7%)、高血壓(14.2% vs 10.6%)、感染(62.1% vs 55.9%)、肌痛(3.8% vs 1.3%)、中性粒細胞減少症(15.8% vs 56.8%)、發生其他癌症(12.9% vs 8.8%)和血小板減少症(4.6% vs 17.6%)。

此外,還在ASH年會中報告了在延長隨訪期的情況下,佇列2(C組)百悅澤®單藥治療伴有del(17p)患者的有效性結果。在30.5個月的中位隨訪時間裡,24個月的PFS率為88.9%(95% CI:81.3,93.6)。

SEQUOIA試驗佇列1的期中分析總結

SEQUOIA
佇列1
匯總


百悅澤®
n=241


苯達莫司汀+利妥昔單抗
n=238

有效性結果

基於IRC評估
24個月的PFS(主要終點)


85.5%
(95% CI: 80.1, 89.6)


69.5%
(95% CI: 62.4, 75.5)


風險比=0.4295% CI0.270.63

雙側p < 0.0001

總體安全性結果

任何級別的AE


93.3%


96.0%

≥ 3級AE


52.5%


79.7%

嚴重AE


36.7%


49.8%

導致劑量降低的AE


7.5%


37.4%

導致暫停給藥或延遲的AE


46.3%


67.8%

導致治療終止的AE


8.3%


13.7%

致死性AE


4.6%


4.8%

關注的不良事件(任何級別)

貧血


4.6%


19.4%

中性粒細胞減少症


15.8%


56.8%

血小板減少症


4.6%


17.6%

關節痛


13.3%


8.8%

房顫


3.3%


2.6%

出血


45.0%


11.0%

腹瀉


13.8%


13.7%

高血壓


14.2%


10.6%

感染


62.1%


55.9%

肌痛


3.8%


1.3%

其他癌症


12.9%


8.8%

SEQUOIA試驗佇列3(D組):百悅澤®聯合維奈克拉治療伴有del(17p)和/或TP53突變的TN CLL患者

口頭報告;摘要#67

SEQUOIA試驗的佇列3旨在檢驗在百悅澤®基礎上增加使用維奈克拉可促使腫瘤取得更深入的緩解的假設。基於佇列2中證明的百悅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佇列3計畫入組約80例腫瘤顯示帶有del(17p)或TP53突變的TN CLL患者,關鍵終點為安全性、總緩解率(ORR)、PFS和緩解持續時間(DoR)。這些患者將接受百悅澤®160 mg治療,每日兩次,持續3個月,隨後接受相同劑量的百悅澤®聯合維奈克拉治療,劑量遞增至400 mg,每日一次,持續12至24個週期,直至出現疾病進展、不可接受的毒性或確認檢測不到微小殘留病灶(uMRD)。

該試驗的主要研究者、來自義大利Grande Ospedale Metropolitano Niguarda醫院的Alessandra Tedeschi醫學博士評論道:在伴有del(17p)或致病性TP53變異體的CLL患者中,即使在一線治療中也經常觀察到不理想的預後結果。雖然佇列3的隨訪時間相對較短,但在長期治療患者中觀察到的高緩解率和更深程度的緩解表明,百悅澤®聯合維奈克拉治療這些高風險CLL患者的潛力。聯合治療似乎總體耐受性良好。我們期待在伴有del(17p)或TP53突變的TN CLL患者中進一步評價百悅澤®聯合維奈克拉治療。

截至資料截止日期2021年9月7日,佇列3入組了49例患者,包括46例(93.9%)集中確認為del(17p)狀態陽性的患者和3例(6.1%)僅有致病性TP53變異體的患者。入組佇列3的患者還顯示出其他高風險標誌物,包括87.8%的患者IGHV無突變、91.9%的患者併發TP53突變以及83.3%的患者複雜核型(至少3個異常)。

在12.0個月的較短中位隨訪時間時,截至資料截止日期,在至少進行過一次基線後取得緩解評價的36例患者中觀察到了較高的ORR。研究者評估的初步有效性結果包括:

  • 在接受聯合治療超過12個月的14例患者中,5例患者(36%)在骨髓評估中達到經確認的完全緩解(CR)或CR伴骨髓功能不完全恢復(Cri),另外4例患者符合CR或CRi標準,但由於COVID-19疫情限制,結果在骨髓評估中未確認;
  • 36例有效性可評價的患者的ORR為97.2%(95% CI:85.5,99.9),其中13.9%的患者達到CR或CRi(所有取得CR或CRi的患者接受聯合治療超過12個月)。

在7.9個月的中位隨訪時間裡,所有49例入組患者的安全性結果包括:

  • 40例患者(81.6%)發生至少1例任何級別的AE,最常見的(≥ 12%)為感染(16.3%)、中性粒細胞減少症(14.3%)、青腫(12.2%)、腹瀉(12.2%)、輕微出血(12.2%)和噁心(12.2%);
  • 16例患者(32.7%)發生至少1例≥ 3級AE,4例患者(8.2%)發生至少1例嚴重AE;
  • 分別有10例患者(20.4%)、0例患者(0.0%)和1例患者(2.0%)發生導致劑量中斷、劑量降低和治療終止的AE;
  • 1例患者(2.0%)發生致死性AE。

在中位隨訪時間為13.5個月時,34例接受聯合治療的患者的安全性結果包括:

  • 29例患者(85.3%)發生至少1例任何級別的AE,最常見(≥ 12%)為感染(23.5%)、中性粒細胞減少症(20.6%)、腹瀉(14.7%)、疲乏(14.7%)、噁心(14.7%)和青腫(11.8%);
  • 13例患者(38.2%)發生至少1例≥ 3級AE,3例患者(8.8%)發生至少1例嚴重AE;
  • 10例患者(29.4%)發生導致暫停給藥的AE,未發生導致劑量降低或治療終止的AE。

關於SEQUOIA試驗

SEQUOIA是一項隨機、多中心、全球性的3期試驗(NCT03336333),旨在評價百悅澤®對比 B+R治療方案用於治療TN CLL或SLL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試驗由三個佇列組成:

  • 佇列1(n=479):不伴有del(17p)的患者,以1:1的比例隨機接受百悅澤®(n=241) 或B+R治療方案(n=238)治療,直至出現疾病進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主要終點的資料來自這一佇列;
  • 佇列2(n=110):伴有del(17p)的患者,接受百悅澤®單藥治療;
  • 佇列3(正在入組):接受百悅澤®聯合維奈克拉治療的伴有del(17p)或致病性TP53變異體患者。

因為伴有del(17p)的患者臨床結局往往不理想,且接受化學免疫治療後的緩解情況較差,這些患者未被隨機分配至B+R治療方案組。本試驗的主要終點為IRC評估的PFS。次要終點包括研究者評估的PFS、IRC和研究者評估的總緩解率(ORR)、總生存期(OS)、伴del(17p)患者的PFS和ORR,以及安全性。

佇列2(C組)展示了接受百悅澤®單藥治療的高風險患者的數據,並已於2020年12月在美國血液學會 (ASH)年會上公佈。基於研究者評估的結果,該伴有del(17p)患者的佇列達到顯著有效性,18個月的PFS為90.6%。

關於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小淋巴細胞淋巴瘤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是成人最常見的白血病,2017年全球約有114000例新發病例。1,2 CLL會影響骨髓中的白細胞或淋巴細胞。1骨髓中癌細胞(白血病)的增殖會導致細胞抗感染和擴散至血液的能力降低,同時侵犯身體的其他部分,包括淋巴結、肝臟和脾臟。1,3 BTK 通路是惡性B細胞傳導信號的重要介質,能夠致使CLL的發生。4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是一種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影響免疫系統中B淋巴細胞。SLL與CLL相似,但其腫瘤細胞主要積蓄於淋巴結中。5

關於百悅澤®(澤布替尼)

百悅澤®(澤布替尼)是一款由百濟神州科學家自主研發的布魯頓氏酪氨酸激酶(BTK)小分子抑制劑,目前正在全球進行廣泛的臨床試驗項目,作為單藥和與其他療法進行聯合用藥治療多種B細胞惡性腫瘤。由於新的BTK會在人體內不斷合成,百悅澤®的設計通過優化生物利用度、半衰期和選擇性,實現對BTK蛋白完全、持續的抑制。憑藉與其他獲批BTK抑制劑存在差異化的藥代動力學,百悅澤®能在多個疾病相關組織中抑制惡性B細胞增殖。

百悅澤®已在40個國家及地區中獲得12項批准:

  • 2019年11月,百悅澤®在美國獲批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一項療法的套細胞淋巴瘤(MCL)患者*
  • 2020年6月,百悅澤®在中國獲批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年MCL患者**
  • 2020年6月,百悅澤®在中國獲批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年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 患者**
  • 2021年2月,百悅澤®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獲批用於治療復發或難治性MCL患者
  • 2021年3月,百悅澤®在加拿大獲批用於治療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成年患者
  • 2021年6月,百悅澤®在中國獲批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種治療的成年WM患者**
  • 2021年7月,百悅澤®在加拿大獲批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年MCL患者
  • 2021年7月,百悅澤®在智利獲批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年MCL患者
  • 2021年8月,百悅澤®在巴西獲批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種治療的成年MCL患者
  • 2021年8月,百悅澤®在美國獲批用於治療WM成年患者
  • 2021年9月,百悅澤®在美國獲批用於治療接受過至少一種抗CD20治療方案的成年邊緣區淋巴瘤(MZL)患者*
  • 2021年10月,百悅澤®在新加坡獲批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種治療的成年MCL患者
  • 2021年10月,百悅澤®在以色列獲批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套細胞淋巴瘤(MCL)患者**
  • 2021年10月,百悅澤®在澳大利亞獲批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種治療的成年WM患者或作為不適合接受化學免疫治療的患者的一線治療;
  • 2021年10月,百悅澤®在澳大利亞獲批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種治療的成年MCL患者
  • 2021年10月,百悅澤®在俄羅斯獲批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種治療的成年MCL患者**
  • 2021年11月,百悅澤®在沙烏地阿拉伯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種治療的成年MCL患者
  • 2021年11月,百悅澤®在歐盟獲批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種治療或作為一線治療用於不適合化療免疫治療的成年WM患者

迄今為止,百悅澤®已遞交超過20項針對多項適應症的上市申請。

*該項適應症基於總緩解率獲得加速批准。針對該適應症的完全批准將取決於驗證性試驗中臨床益處的驗證和描述。

**該項適應症獲附條件批准。針對該適應症的完全批准將取決於正在開展的確證性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結果。

關於百濟神州腫瘤學

百濟神州通過自主研發或與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攜手,不斷推動同類最佳或同類最速的臨床候選藥物研發,致力於為全球患者提供有效、可及且可負擔的藥物。公司全球臨床研究和開發團隊已有約2,750人且仍在不斷壯大,目前正在全球範圍支持90多項正在進行或籌備中的臨床研究的展開,已招募患者和健康受試者超過14,000人。公司產品管線深厚、試驗佈局廣泛,試驗已覆蓋全球 45 多個國家/地區,且均由公司內部團隊牽頭。公司深耕於血液腫瘤和實體腫瘤的靶向治療及腫瘤免疫治療的開發,同時專注于單藥療法和聯合療法的探索。目前,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三款藥物已獲批上市:百悅澤®(BTK抑制劑,已在美國、中國、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及其他國際市場獲批上市)、百澤安®(可有效避免Fc-γ受體結合的抗PD-1抗體,已在中國獲批上市)及百匯澤®(已在中國獲批上市)。

同時,百濟神州還與其他創新公司合作,共同攜手推進創新療法的研發,以滿足全球健康需求。在中國,百濟神州正在銷售多款由安進和百時美施貴寶授權的腫瘤藥物。公司也通過與包括安進、百奧泰、EUSA Pharma、Mirati Therapeutics、Seagen 以及 Zymeworks 在內的多家公司合作,更大程度滿足當前全球範圍尚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百濟神州還與諾華公司達成合作,授權諾華在北美、歐洲和日本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百澤安®

關於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立足科學的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開發創新、可負擔的藥物,以為全球患者改善治療效果和提高藥物可及性。目前公司廣泛的藥物組合包括40多款臨床候選藥物。公司通過加強自主研發能力和合作,加速推進多元、創新的藥物管線開發。我們致力於在2030年前為全球20多億人全面改善藥物可及性。百濟神州在全球五大洲打造了 一支超過7,700人的團隊。欲瞭解更多信息,請訪問 www.beigene.com.cn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 1995 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和其他聯邦證券法所定義的前瞻性聲明,這些聲明涉及百濟神州有關SEQUOIA 3期試驗的期中分析結果,百悅澤®的潛在臨床獲益和優勢,對百悅澤®預期的臨床開發、藥政里程碑和商業化進程,以及在"關於百濟神州"和"關於百濟神州腫瘤學"標題下提及的百濟神州的計畫、承諾、抱負和目標。由於各種重要因素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與前瞻性聲明有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了以下事項的風險:百濟神州證明其候選藥物功效和安全性的能力;候選藥物的臨床結果可能不支持進一步開發或上市審批;藥政部門的行動可能會影響到臨床試驗的啟動、時間表和進展以及藥物上市審批;百濟神州的上市藥物及候選藥物(如能獲批)獲得商業成功的能力;百濟神州獲得和維護對其藥物和技術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能力;百濟神州依賴協力廠商進行藥物開發、生產和其他服務的情況;百濟神州取得監管審批和商業化醫藥產品的有限經驗,及其獲得進一步的營運資金以完成候選藥物開發和實現並保持盈利的能力;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對百濟神州的臨床開發、監管、商業化運營以及其他業務帶來的影響;以及百濟神州在最近季度報告的10-Q表格中"風險因素"章節裡更全面討論的各類風險;以及百濟神州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期後呈報中關於潛在風險、不確定性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討論。本新聞稿中的所有信息僅及於新聞稿發佈之日,除非法律要求,百濟神州並無責任更新該等信息。

參考文獻

1.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Cancer Facts & Figures 2021. Atlanta;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21. Available here: Cancer Facts and Figures 2021.

2.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Cancer Collaboration.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Cancer Incidence, Mortality, Years of Life Lost,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and Disability-Adjusted Life-Years for 29 Cancer Groups, 1990 to 2017. JAMA Oncol. 2019;5(12):1749-1768.

3.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Treatment (PDQ®)–Patient Version. Available here: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Treatment (PDQ®)–Patient Version.

4. Haselager MV et al. Proliferative Signals i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What Are We Missing? Front Oncol. 2020; 10: 592205.

5. Cancer Support Community.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Available here: https://www.cancersupportcommunity.org/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small-lymphocytic-lymphoma.

-《自然》雜誌上發佈的研究顯示,強生的研究用SARS-CoV-2疫苗可引起強烈的免疫反應,防止後續感染
-現在美國和比利時開展人類首個1/2a期臨床試驗;三期臨床試驗有望於9月啟動

新澤西州新布侖茲維克2020年8月3日 /美通社/ -- 強生(Johnson & Johnson) (NYSE: JNJ)(簡稱「該公司」)今天宣佈,多項臨床前研究顯示,該公司的主要候選疫苗可防止人們感染新冠肺炎病毒SARS-CoV-2。發佈在《自然》(Nature)雜誌的數據顯示,臨床前研究證明,該公司的研究用腺病毒血清型26 (Ad26)載體疫苗可引起強烈的免疫反應(如「中和抗體」所證明的),成功防止後續感染,並為非人類靈長類動物(NHP)肺部提供完全或接近完全的病毒防護。基於有效數據,人類首個1/2a期候選疫苗Ad26.COV2.S臨床試驗(在健康的志願者身上進行)現已在美國和比利時啟動

強生執行委員會副主席、科技總監Paul Stoffels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這些臨床前數據,因為這些數據顯示出,我們的SARS-CoV-2候選疫苗(單劑量)產生了強烈的抗體反應,並提供了防護。研究結果讓我們信心倍增,我們同時推進疫苗開發和高端生產,於7月啟動了1/2a期試驗,並计劃於9月啟動3期試驗。」

宏偉的楊森新冠肺炎臨床試驗计劃包括1/2a期臨床試驗和3期臨床試驗,將透過平行研究評估單劑量和雙劑量Ad26.COV2.S療法。1/2a期試驗將評估Ad26.COV2.S對於1000多位18歲至55歲健康成人以及65歲及以上成人的安全性、反應原性(預期疫苗接種反應,如腫脹或疼痛)和免疫原性。公司還计劃在荷蘭、西班牙和德國開展2a期研究,在日本開展1期研究。如欲瞭解這些研究的詳細信息,請瀏覽:www.clinicaltrials.gov

隨著規劃其新冠肺炎3期臨床開發计劃,該公司正在與合作夥伴積極商討,目標是於9月啟動關鍵的3期單劑量疫苗與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還取決於1期和2期試驗的臨時數據以及監管方的批准。同時,該公司還计劃啟動雙劑量疫苗與安慰劑平行3期臨床試驗。

設計和開展新冠肺炎3期試驗计劃時,該公司還將強調受新冠疫情影響過大的代表性人群。在美國開展的試驗將包括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黑裔、西班牙裔/拉丁裔以及65歲以上的參與者。

臨床前研究由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簡稱「BIDMC」)的研究人員攜手強生旗下楊森製藥等公司進行,作為他們持續合作加快開發SARS-CoV-2疫苗這項努力的一部分。

BIDMC和拉根研究所(Ragon Institute)病毒學和疫苗研究中心主任Dan Barouch博士表示:「與強生團隊合作得出的臨床前數據凸顯出這種SARS-CoV-2候選疫苗的潛力。此外,數據表明,抗體水平可能作為疫苗介導防護的生物標誌物。」

在這些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用一組原型疫苗免疫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然後向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發起SARS-CoV-2感染挑戰。科學家發現,研究測試的七種原型疫苗中,Ad26.COV2.S(《自然》雜誌的一篇文章稱之為Ad26-S.PP),引起了最高水平的SARS-CoV-2中和抗體。抗體水平與防護水平息息相關,證實了先前的觀察,並表明它們可能是疫苗介導防護的潛在生物標誌物。接受了一次Ad26.COV2.S免疫的六個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在接觸SARS-CoV-2後,在下呼吸道沒有檢測到病毒,其中只有一個在兩個時間點在鼻拭子中顯示出非常低的病毒水平。

強生旗下楊森研發團隊全球負責人Mathai Mammen博士說:「在我們共同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我們仍然堅定地致力於實現向世界提供安全有效的疫苗的目標。我們的臨床前結果讓我們有理由樂觀,同時我們啟動了我們的人類首個臨床試驗。我們很高興邁入新冠肺炎疫苗研發努力的新階段。我們知道,如果成功,這種疫苗可以快速開發、大規模生產並在世界各地提供。」

該公司有一項基本責任,即為病人、消費者和醫療保健服務提供者提供盡可能安全有效的產品。強生針對醫療安全採取基於科學、道德和價值觀的循證方法,做出決策和採取行動時最先考慮病人和消費者的福祉,視透明度為重中之重。

隨著強生不斷推進SARS-CoV-2的臨床開發,該公司不斷提高製造能力,並與全球策略合作夥伴積極商討,支持全球範圍的准入。強生的目標是在2021年期間實現其在全球範圍內提供超過10億劑量安全有效疫苗的目標。

根據其他交易協議HHSO100201700018C,該计劃的全部或部分資金來自準備和回應助理秘書長辦公室(Office of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for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和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發展管理局(Biomedical Advanc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uthority)提供的聯邦資金。

欲瞭解更多關於強生多管齊下防治新冠疫情的信息,請瀏覽:www.jnj.com/coronavirus

強生簡介
強生堅信健康是活力人生、繁榮社區和不斷進步的基礎。正因如此,130多年來,強生始終致力於讓人們在每個年齡段和每個人生階段都保持健康。如今,作為全球最大、業務分佈最廣泛的醫療健康企業,強生致力於用其廣泛影響力去促進人類健康、建設更美好社會。強生努力提高醫藥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創造更健康的社區,讓世界各地的人都能擁有健康身心,享受健康環境。融合關愛、科學與智慧,為人類健康事業的發展帶來意義深遠的改變。瞭解詳情,請瀏覽www.jnj.com。透過@JNJNews關注該公司。

楊森製藥簡介
在楊森,我們致力於創造沒有疾病的未來。我們是強生旗下製藥公司,以科學戰勝疾病,用智慧擴大准入,讓關愛帶來希望,為使世界各地的人們樂享更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努力。我們專注於透過藥物能夠發揮最大作用的醫學領域:心血管和代謝、免疫學、傳染病和疫苗、神經科學、腫瘤學和肺動脈高壓。瞭解更多詳情,請瀏覽www.janssen.com。透過@JanssenGlobal關注該公司。

關於前瞻性聲明的投資者注意事項

本新聞稿包含1995年美國《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界定的前瞻性陳述,與新冠肺炎潛在預防和治療方案相關。敬請讀者不要過分依賴這些前瞻性陳述。這些陳述是基於公司對將來事件的現階段展望做出的。如基本假設證明不準確,或突然出現已知、未知風險或不確定因素,實際結果可能與楊森研發團隊和/或強生公司的期望及預測產生重大差異。風險及不確定因素包括但不限於:產品研發中固有的挑戰和不確定性,包括臨床成功和獲得監管批准的不確定性;商業成功的不確定性;生產困難和推遲;競爭,包括技術進步、競爭對手獲得的新產品和專利;專利挑戰;因產品召回或監管行動導致對產品效用或安全的擔憂;醫療產品和服務採購者消費模式和行為的變化;適用法律法規的變更,包括全球醫療改革;醫療健康成本控制趨勢的不確定性。關於這些風險、不確定性和其他因素的進一步清單和說明可在強生截至2019年12月29日的財年10-K表年度報告中查看,包括標題為「關於前瞻性聲明的警告說明」和「項目1A風險因素」章節和該公司最近提交的10-Q表季度報告,以及公司隨後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這些文件的副本可從www.sec.govwww.jnj.com獲取,或者向強生公司索取。楊森製藥及強生均不承擔根據新信息或未來事件或發展更新任何前瞻性陳述的任何責任。

圖標 - https://mma.prnasia.com/media2/403394/Johnson_and_Johnson_Logo.jpg?p=medium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