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機構

-逾八成港人誤解可扣稅八千元 保險比較平台助明智投保

香港2019年5月27日 /美通社/ -- 自願醫保計劃 (VHIS) 自本年四月起推出已有近兩個月,網上保險比較平台 imSure 近日委託精確市場研究中心,進行「自願醫保認知及保險消費習慣調查」。調查透過網上問卷方式,訪問約1,000名年齡介乎18至64歲的香港市民,以了解他們對自願醫保的認知,以及購買保險的經驗和習慣。發佈會當日由 imSure 創辦人陸文駿先生及產品總監高永輝先生公佈調查結果,並邀得全港首家虛擬網上保險公司 Bowtie(保泰人壽) 聯合創辦人及聯合行政總裁顏耀輝先生分享意見。

imSure公佈有關「自願醫保認知及保險消費習慣調查」結果 由左至右: imSure產品總監高永輝、imSure創辦人陸文駿、Bowtie創辦人及聯合行政總裁顏耀輝
imSure公佈有關「自願醫保認知及保險消費習慣調查」結果 由左至右: imSure產品總監高永輝、imSure創辦人陸文駿、Bowtie創辦人及聯合行政總裁顏耀輝

逾八成人誤解最多扣稅八千元 73% 誤以為承保已知疾病

調查顯示,九成半受訪者皆聽過自願醫保,惟僅六成四人了解過相關計劃內容;60% 有意於未來一年購買自願醫保,當中48% 稱因為其扣稅優惠吸引。但值得留意的是,逾81% 受訪者誤以為投保後,每名受保人每年最高可扣稅八千元,與實際上視乎稅率,每人只享數百至千餘元的扣稅金額不符。

此外,73% 人以為自願醫保會承保投保時已知疾病,但計劃實則只涵蓋投保時未發現但已存在的疾病。imSure 產品總監高永輝表示:「自願醫保推出仍屬初期階段,雖然政府劃一訂立標準計劃最低要求,但調查結果反映大眾未必充分掌握計劃內容,故準備投保或轉保的消費者,宜深入了解及比較才下決定。」

78% 認同需網上比較宜慎選專業意見

市民對自願醫保的理解與實際存在落差,或影響他們的購買意欲及選擇,調查指78% 受訪者認同投保前於網上比較是重要的。「不少人 (68%) 購買旅遊產品前都會先上網比較,保險產品 (62%) 亦然。惟保險涉及精算等專業知識及技巧,一般市民未必熟悉,建議投保前多諮詢專業意見。」高續稱:「傳統上消費者可向專業保險從業員查詢,而現在也流行使用如 imSure 此類新興網上比較平台。投保人可輕鬆按需要搜尋,各保險產品特性一目了然,方便他們作出明智選擇。」

保險科技簡化流程助消費者明智投保

調查又發現,喜歡透過保險經紀 (49%) 及網上渠道 (47%) 購買醫療保險的人士參半,當中64% 有意於未來12個月透過網上一站式平台投保。imSure 創辦人陸文駿指出:「隨著保險科技 (insurtech) 發展,消費者將迎來更全面及便捷的投保體驗。業界亦可靈活合作,簡化保險比較及投保流程,提供易明且透明度高的產品資訊,有效地配合現代人自主的生活模式。」

作為本港虛擬保險的先驅,Bowtie 聯合創辦人及聯合行政總裁顏耀輝則希望引領業界作出改變。「虛擬保險的優勢在於購買、核保及索償過程全部數碼化,簡單快捷,更可利用科技減低營運成本,令產品性價比更高,保費更相宜,這正是這次調查中,被訪者有興趣在網上買醫保的三大原因 -- 容易購買 (68%)、保費低廉 (49%) 及索償便利 (41%)。Bowtie 同時設有客戶服務及醫療團隊,為客戶提供最專業且人性化的服務。即使客戶因傷病未必能自行索償,親友亦可於網上替他們處理,全程更有專人跟進。」

更多資訊,請瀏覽:https://www.imsure.life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90527/2478262-1

---該III期臨床試驗180名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rGBM)患者中約80%患者預計在2022年12月底前完成隨機入組
---該III期臨床試驗旨在評估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
---II期臨床試驗數據顯示,ASC40聯合貝伐珠單抗的客觀緩解率(ORR)為65%,包括20%的完全緩解(CR)和45%的部分緩解(PR)

杭州和紹興2022年1月23日 /美通社/ -- 歌禮製藥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代碼:1672)今日宣佈ASC40聯合貝伐珠單抗治療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rGBM)患者的III期註冊臨床試驗完成首例患者給藥。ASC40是一款選擇性的脂肪酸合成酶(FASN)口服小分子抑制劑,脂肪酸合成酶是調節脂肪酸從頭合成(DNL)途徑中的關鍵酶。ASC40通過阻斷脂肪酸從頭合成,抑制腫瘤細胞能量供應和擾亂腫瘤細胞膜磷脂組成。

該III期註冊臨床試驗(臨床試驗註冊編號:NCT05118776)是一項在中國開展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臨床試驗,旨在評估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總生存期(OS)和安全性。計劃入組約180名患者,以1:1的比例隨機分配進入隊列1(每日口服一次ASC40片劑+貝伐珠單抗)和隊列2(每日一次安慰劑片劑+貝伐珠單抗)。該 III期臨床試驗180名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患者中約80%患者預計在2022年12月底前完成隨機入組。

在美國完成的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II期臨床試驗顯示,ASC40聯合貝伐珠單抗的客觀緩解率(ORR)為65%,包括20%的完全緩解(CR)和45%的部分緩解(PR)。

根據發表數據,在中國,膠質母細胞瘤占膠質瘤的57%,年發病率約為2.85~4.56例/10萬人,據此估算,每年約有 4萬~ 6.4萬新發膠質母細胞瘤病例。在手術、放療、化療後超過 90% 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會出現復發。在美國,膠質母細胞瘤占膠質瘤的 56.6%,年發病率約為 3.21例/10萬人。

中國抗癌協會腦膠質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腫瘤綜合治療中心主任李文斌教授表示:「非常高興ASC40片聯合貝伐珠單抗治療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的III期臨床試驗順利完成首例患者給藥。作為國內第一個進入靶向抑制腫瘤脂質代謝的臨床試驗,我們對試驗結果充滿期待。」

歌禮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吳勁梓博士表示:「ASC40 III期註冊臨床試驗完成首例患者給藥是我們腫瘤管線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我們非常期待該III期臨床試驗的數據。」

歌禮腫瘤管線除了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劑外,還有兩款完全自主研發的口服PD-L1小分子抑制劑,即ASC61和ASC63。歌禮已遞交ASC61用於治療晚期實體瘤的美國臨床試驗申請。

關於歌禮

歌禮是一家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1672.HK)的創新研發驅動型生物科技公司,涵蓋了從新藥發現和開發直到生產和商業化的完整價值鏈。歌禮致力於病毒性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腫瘤(口服腫瘤代謝檢查點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等領域創新藥的研發和商業化,以解決國內外患者臨床需求。在具備深厚專業知識及優秀過往成就的管理團隊帶領下,歌禮以全球化的視野佈局創新藥物研發領域,瞄準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並以研發賽道國際領先的定位,高效、快速推進管線產品的開發。歌禮目前擁有三個商業化產品和20條強健且聚焦創新的研發管線,眾多在研管線處於國際領先的地位,並積極佈局新的治療領域:

1. 病毒性疾病:(1)乙肝(功能性治癒):探索以皮下注射PD-L1抗體ASC22及派羅欣®為基石藥物,與其他靶點藥物聯合的治療方案,有望為乙肝功能性治癒帶來重大突破。(2)新冠肺炎藥物管線:目前包括(i)已上市的利托那韋口服片劑(100 mg);(ii)口服聚合酶(RdRp)抑制劑ASC10;(iii)口服蛋白酶(3CLpro)抑制劑ASC11。(3)艾滋病:免疫療法ASC22,用於艾滋病特異性免疫重建,以期實現艾滋病感染者的功能性治癒。(4)丙肝:歌禮成功研發上市由兩個1類新藥戈諾衛®和新力萊®組成的全口服丙肝治療方案。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歌禮旗下全資子公司甘萊專注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領域創新藥的開發和商業化。甘萊有三款分別針對脂肪酸合成酶(FASN)、甲狀腺激素s受體(THRs)及法尼醇X受體(FXR)的處於臨床階段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候選藥物及三種固定劑量復方制劑。針對FXR靶點的新藥同時被開發用於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的治療。

3. 腫瘤(口服腫瘤代謝檢查點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歌禮在腫瘤治療領域佈局創新且具有差異化的管線,專注於在腫瘤脂質代謝中起關鍵作用的脂肪酸合成酶口服抑制劑管線以及新一代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口服PD-L1小分子抑制劑管線。

4. 拓展性適應症:痤瘡:ASC40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實體瘤適應症後,新痤瘡適應症已獲批進入II期臨床。欲瞭解更多信息,敬請登錄網站:www.ascletis.com

新加坡2022年2月10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研究工具和服務提供商GenScript Biotech Corporation (Stock Code: 1548.HK)今天宣布啟動逾3萬平方英尺的制造基地,提供高度自動化蛋白質和基因制備服務。該先進的基地標志著該公司高級蛋白質和基因平台的重大擴展,旨在為新疫苗和生命科學領域的療法開發與創新提供高質量、快速周轉的產品。在新加坡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EDB)的支持下,新的生產基地將為亞太區提供支持,並補充美國和中國的現有生產基地。

自動化液體處理系統,以支持高吞吐量的蛋白質生產
自動化液體處理系統,以支持高吞吐量的蛋白質生產

在線剪彩儀式
在線剪彩儀式

啟動儀式在線舉行,由Ministry of State for Trade and Industry, and Culture, Community and Youth部長Alvin Tan先生主持,新加坡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EDB)醫療高級副總裁、負責人Goh Wan Yee女士陪同。在儀式上,GenScript和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STAR)的國家平台Diagnostics Development (DxD) Hub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MoU),以探索攜手在新加坡建立制造能力。

新的制造基地占地面積超過3萬平方英尺,位於Solaris@Kallang大樓。該尖端制造基地位於新加坡,采用高吞吐量平台和GenScript的專有蛋白質生產技術,提供更高的產量、更短的周轉時間。攜手經驗豐富的科學和商業團隊,GenScript致力於為該地區提供量身定制的一流服務。GenScript還可以進一步擴大新基地的產能,以增強其他業務部門,從而為該地區的細胞和基因療法以及疫苗開發提供支持。

GenScript亞太部門總裁Johnson Wang先生表示:「在我們致力於提升自己在亞太區、新加坡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中的影響力之際,這對我們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新的制造基地將成為亞太區的地區創新和卓越中心,並提高定制蛋白質制造的生產力。憑借新的制造工廠,我們將能夠促進與亞太區合作伙伴、研究機構和生物制藥公司之間更密切的合作。」

GenScript Biotech Corporation生命科學集團總裁Ray Chen博士則說道:「新加坡是GenScript的亞洲總部所在地,也是我們擴大制造能力以支持快速發展的生物技術行業的戰略要地。在EDB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的新制造基地的目標是成為強大地區網絡的中心,以催化更多的合作,最終帶來更多的創新和突破性的生命科學。這證明了GenScript致力於創建和開發世界領先的科學服務平台的承諾。」

EDB醫療高級副總裁、負責人Goh Wan Yee女士則表示:「GenScript決定在新加坡建立新的生產基地和業務中心,證明了我們擁有強大的制造基礎設施、研發和創新生態系統、強大的生物技術人才庫,以及與亞太區密不可分的關系。我們期待與GenScript密切合作,進一步擴大其地區足跡,培養本地人才,同時推動更好的醫療成果。」

關於GenScript Biotech Corporation

GenScript Biotech Corporation(股票代碼:1548.HK)是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研發和制造技術與服務提供商。該公司利用其領先的基因合成技術,開發了四大平台,包括生命科學服務和產品平台、生物制劑合同開發與制造組織(CDMO)平台、全球細胞治療平台和工業合成生物制品平台。

GenScript Biotech於2002年在美國新澤西州成立,並於2015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業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美國、中國大陸、香港、日本、新加坡、荷蘭和愛爾蘭擁有法人實體。公司為超過10萬客戶提供優質、便利且可靠的服務和產品。

截至2021年6月30日,GenScript Biotech在世界各地雇有4500多名員工,其中40%的員工持有碩士和/或博士學位。此外,該公司還擁有眾多知識產權,包括160多項專利、600多項專利申請以及大量交易機密。

GenScript Biotech秉承「用生物技術使人類和自然更健康」的企業使命,致力於成為世界上最值得信賴的生物技術公司。截至2021年6月30日,GenScript Biotech的服務和產品已被全球64700篇同行評議的期刊文章引用。

詳情請訪問GenScript Biotech的官方網站:https://www.genscrip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