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機構

倫敦2017年4月3日電 /美通社/ -- 深度學習現在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這是由於它具有廣泛的應用,越來越多的領域中都有它的「身影」。從醫療到金融,再從自動化到電子商務,RE•WORK深度學習峰會(RE•WORK Deep Learning Summit,4月27日至28日舉行)將展示深度學習的發展藍圖及其對商業和社會的影響。

DeepMind研究工程師、本次峰會演講嘉賓之一Jeffrey De Fauw的發言將會引起廣大與會者的興趣。在加入DeepMind之前,De Fauw開發了幫助在眼底圖像中檢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的深度學習模型,他將在本次峰會上展示這一成果。在發展中國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對其診斷非常耗時。De Fauw的模型專門設計用來縮短診斷時間,準確地發現處於危險的病人,並幫助他們及早獲得治療。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博士生、目前就職於Google Brain的Brian Cheung也將在本次峰會上發表演講。在活動上,他將解釋神經網絡模型如何利用最少的特徵工程手段來從數據中提取關聯度較大的特徵。他的研究主要應用於生理學研究,旨在利用視網膜點陣模型來檢測視網膜圖像。

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 State University)、如今是穀歌安全部門員工的Nicolas Papernot博士將就深度學習應用向隱私和安全領域擴展發表演講。機器智能和深度學習現在讓安全和隱私暴露在新的風險中。他將在演講中描述「攻擊者」如何「巧妙」地利用深度學習模型,讓受攻擊對象做出錯誤的預測。

參加新加坡深度學習峰會,可以從De Fauw、Cheung和Papernot那裡瞭解到更多知識。除了這三位以外,峰會還將讓30位傑出嘉賓發表演講,包括來自Facebook、寶潔(P&G)和Visa的代表。本次峰會話題將覆蓋預測智能、自動駕駛、自然語言理解、深度學習算法、電腦視覺、商業效率方面的人工智能和企業應用深度學習等領域。深度學習峰會期間還將同時舉行深度學習金融峰會(Deep Learning in Finance Summit),屆時來自滙豐銀行(HSBC)、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法國安盛(AXA)、新加坡職總英康(NTUC Income)和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的傑出人士將在會上發表演講。

欲瞭解詳情和註冊參加深度學習峰會,請點擊此處;或點擊此處瞭解深度學習如何應用於金融領域。請點擊此處瀏覽我們完整的宣傳冊。

峰會與會者還能在RE•WORK Video Hub上獲取演示幻燈片、峰會錄音和獨家採訪內容。無法到場參加怎麼辦?RE•WORK將會提供通行證,幫助獲取上述內容。

查詢詳情,請發送電郵至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蘇州2022年3月24日 /美通社/ -- 銳正基因(蘇州)有限公司(簡稱:銳正基因)於今日宣佈,任命劉麗軍博士為銳正基因新藥發現與臨床前研究中心的生物部負責人。劉麗軍博士將負責公司基因編輯產品在臨床前和臨床階段的分析、測試和評估,並參與產品的立項工作。

劉麗軍 博士
劉麗軍 博士

劉麗軍博士是業內鮮有的兼具醫學學位、多年的前沿基礎研究經歷、以及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基因編輯(CRISPR)藥物研發和產業化經驗的資深專家。劉博士曾先後在全球著名的mRNA生物製藥公司Moderna Therapeutics和基因編輯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任職多年,參與和領導了多個mRNA 和基因編輯生物藥物臨床前研發項目,並且負責基因編輯藥物在臨床試驗階段分析和評價方法的開發和驗證。劉麗軍博士本科畢業於白求恩醫科大學,之後獲得了吉林大學免疫學博士學位。在進入工業界之前,劉麗軍博士在美國麻州UMass Medical School博士後工作數年。劉麗軍博士已經在相關領域發表了多篇高影響因子的研究論文。

劉麗軍博士表示:「非常高興加入銳正基因團隊,基因編輯治療具有廣闊的前景,將為患者帶來可能根本性地改變他們生活的創新療法。目前基因編輯治療的開發應用仍局限於極少數的器官靶點,銳正新一代遞送載體技術平台有望將基因編輯治療技術拓展至多個組織靶點。期待和團隊一起致力於新一代基因治療藥物的研發,推動該技術在多個治療領域的應用,惠及更多的病人。」

銳正基因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永忠博士表示:「熱烈歡迎劉麗軍博士加入銳正基因。劉博士在基因編輯產品和核酸產品的開發方面擁有一流的工業界實操經驗,她的加入大大加強了銳正基因的技術能力和產品開發能力。我們與劉博士懷有同樣的初心,都致力於突破已有技術瓶頸,實現基因編輯技術的快速轉化,真正做到從管理疾病』、治癒疾病,早日給患者帶來希望。」

關於銳正基因

銳正基因(蘇州)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7月,主要聚焦於細胞內包括細胞核內靶點,基於新一代安全、高效、靶向性優異的基因編輯、RNA編輯和遞送技術,行業領先算法的脫靶效應分析手段,以及經過行業驗證的CMC工藝開發、GMP生產和商業化經驗和能力,致力於為全球患者提供能夠治療嚴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先天性遺傳疾病和後天獲得性疾病的創新藥物和治療方案。公司已於近期完成數千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正在建設符合國際標準,面積超萬平方米的新一代基因編輯技術與遞送載體技術平台和大規模GMP產業化平台。

銳正基因(蘇州)有限公司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星湖街218號B6-2F-R06
電話:0512-6799 6091
媒體聯絡:Nicole Zhang: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蘇州2018年10月15日電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蘇州)有限公司今日宣佈,公司自主開發的全人源抗 PD-1 單克隆抗體注射液(信迪利單抗,研發代號 IBI308)聯合重組抗 VEGF 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研發代號 IBI305)治療,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擬開展在非小細胞肺癌和肝癌患者身上的臨床研究。

信達生物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俞德超博士表示:「中國惡性腫瘤發病人數居全球第一,其中肺癌和肝癌排在發病率前列。作為中國創新生物製藥企業,信達生物迫切希望能夠通過大家的努力,早日讓老百姓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健康成果。IBI308 和 IBI305 是信達生物目前分別處於 NDA 和臨床III期試驗階段的兩個產品,此次開展兩個單抗聯合治療的臨床研究將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我們將充分利用公司的產品鏈優勢,在腫瘤免疫聯合治療方向繼續探索,爭取早日實現更多的創新突破。」

信達生物首席科學家 Kerry L. Blanchard 博士表示:「最新一些研究文獻表明,腫瘤細胞通過產生 VEGFA 和 ANGPT2 兩種蛋白來刺激新血管生長,保證腫瘤不斷發展的同時阻斷T細胞直通病灶殺死癌細胞,從而限制抗 PD-1/PD-L1抗體等免疫治療藥物的治療作用。通過抗 PD-1 抗體聯合抗血管生成抗體,能夠更好地消滅腫瘤細胞。」

關於非小細胞肺癌

肺癌是國目前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每年新發病例約78.1萬人,死亡約62.6萬人。在所有肺癌病例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大約80%至85%,其中約70%為非鱗NSCLC,EGFR突變率約40%。EGFR 突變的晚期 NSCLC 患者一線推薦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TKI(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或埃克替尼)。TKI 治療後進展,如果存在 T790M 突變,可以使用奧希替尼治療。如果 T790M 突變陰性或者奧希替尼治療後進展,系統治療的選擇只有含鉑雙藥化療。對於此類患者,治療選擇單一,臨床上迫切需要新的治療選擇,存在巨大的未滿足的醫療需求。

關於肝細胞肝癌(HCC

根據2018年發表的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最新資料,肝癌是國第二大癌症相關死因,每年新發肝癌例數約36.5萬人,死亡31.9萬人。全球範圍內肝癌是第四大癌症相關死因。據估算,2018年全球新發肝癌例數達84.1萬,肝癌死亡病例78.2萬。大多數原發性肝癌(70%-90%)是肝細胞肝癌(HCC)。多數 HCC 患者發病時已經是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疾病,不適於接受根治性治療。在支援性治療的情況下,中位元生存時間僅為7.9個月,對於主要為病毒性肝炎引起的亞太地區 HCC 患者,中位生存時間更是縮短為4.2個月。因此,目前需有效的治療手段以滿足國乃至世界範圍內晚期 HCC 患者需求。

關於信迪利單抗(Sintilimab

信迪利單抗是一種全人源細胞程式性死亡-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單克隆抗體,可以與T細胞表面的 PD-1受體結合,阻斷其與配體 PD-L1 之間的結合,使T細胞和自身免疫發揮正常作用,進而將腫瘤細胞消滅。信迪利單抗是由信達生物和禮來製藥集團在中國共同合作開發的 PD-1單克隆抗體。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於2018年4月16日正式受理由信達生物遞交的信迪利單抗上市申請,並於4月23日將其列入優先審評品種,該藥物申請的第一個適應症為復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關於IBI305

IBI305 是全球暢銷藥物貝伐珠單抗的生物類似藥,已進入臨床III期研究。IBI305 以 VEGF 為靶點,其作用機理是能夠特異性結合 VEGF,阻斷 VEGF 與 VEGF 受體的結合,抑制 VEGF 誘導的血管新生和滲透性增加,從而阻止惡性腫瘤生長。臨床研究包括在健康人群中進行的生物等效性研究以及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進行的隨機、雙盲、陽性藥對照的多中心III期研究。

關於單抗聯合治療

腫瘤聯合免疫治療是未來的趨勢。最新的大型III期研究 IMpower150 的結果提示,抗 PD-L1 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和化療對於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治療失敗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的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能夠帶來臨床獲益。Atezolizumab 聯合貝伐珠單抗一線治療晚期肝癌的Ib期試驗(NCT02715531)結果表明:該聯合治療方案安全、有效,確認的有效率達65%(獨立影像評價)。

信達生物將會以信迪利單抗為基礎,配合信達生物豐富的產品研發管線中的多種抗體,形成多樣化的腫瘤免疫聯合療法組合,為更多患者提供用得起的高品質生物藥。

關於信達生物

「始信,達行」,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品質生物藥,是信達生物的理想和目標。信達生物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開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等重大疾病的單克隆抗體新藥。目前,公司已建成貫通生物創新藥開發全週期的高品質技術平台,包括研發、藥學開發及產業化、臨床研究和行銷等平台,已建立起了一條包括17個單克隆抗體新藥品種的產品鏈,覆蓋腫瘤、眼底病、自身免疫疾病、代謝疾病等四大疾病領域,4個品種進入臨床III期研究,1個產品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的上市申請被國家藥監局受理並進入優先審評。

信達生物已組建了一支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高端生物藥開發、產業化人才團隊,包括眾多海歸專家,並與美國禮來製藥集團、Adimab等國際製藥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信達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國生物製藥產業的發展水準,以滿足百姓用藥可及性和人民對生命健康美好願望的追求。

關於信達生物和美國禮來公司的戰略合作

禮來製藥集團與信達生物於2015年3月達成了一項生物技術藥物開發合作,該合作亦是迄今為止中國生物製藥企業與跨國藥企之間最大的合作之一。根據合作條款,在未來的十年中,禮來和信達生物將共同開發和商業化至少三個腫瘤治療抗體。2015年10月,雙方宣佈再次拓展之間的藥物開發合作。這兩次與禮來的合作標誌著信達生物已建立起一個由中國創新藥企與全球製藥巨頭之間的全面戰略合作,其範圍涵蓋新藥研發,生產品質和市場銷售。

如需了解更多資訊,敬請聯繫:

+86 512-69566088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