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機構

針對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申報是基於兩項百悅澤®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全球3期試驗,這兩項研究涵蓋了初治和復發/難治的患者人群

202111月,歐盟委員會批准百悅澤®用於治療華氏巨球蛋白血症

中國北京,美國麻省劍橋和瑞士巴塞爾2022年2月22日 /美通社/ -- 百濟神州(納斯達克代碼:BGNE;香港聯交所代碼:06160;上交所代碼:688235)是一家立足於科學的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開發創新、可負擔的藥物,旨在為全球患者改善治療效果,提高藥物可及性。公司於今日宣佈,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已受理BTK抑制劑百悅澤®(澤布替尼)用於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患者和邊緣區淋巴瘤(MZL)患者的兩項新適應症的上市許可申請。

利茲大學實驗血液學教授、ALPINE試驗主要研究者Peter Hillmen博士(內外全科醫學士)表示:「百悅澤®作為一款BTK抑制劑,其藥物設計旨在最大化BTK靶點佔有率、最小化脫靶效應。在治療復發或難治性CLL患者的ALPINE研究中,百悅澤®與伊布替尼相比,顯示出了總緩解率(ORR)的改善以及在總體心臟安全性方面的優勢。結合SEQUOIA研究中展現的針對一線CLL治療的結果,百悅澤®有潛力成為對於歐盟的CLL和MZL患者的優先治療選擇。

2021年11月,百悅澤®在歐盟(EU)首次獲批,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種治療的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成人患者,或作為不適合化療免疫治療WM患者的一線治療方案。

百濟神州血液學首席醫學官黃蔚娟醫學博士表示:繼最近在歐盟WM適應症獲批後,我們很高興宣佈百悅澤®正在接受針對另外兩種適應症—CLL和MZL的上市許可申請進行審評。我們對百悅澤®通過全球臨床開發專案取得的強有力臨床證據滿懷信心,希望將這款新一代BTK抑制劑帶給歐盟的CLL和MZL患者。

針對CLL的申請是基於2項百悅澤®治療CLL的全球3期試驗數據:在復發或難治性(R/R)患者中對百悅澤®與伊布替尼進行對比的ALPINE試驗(NCT03734016),以及在初治(TN)患者中對百悅澤®與苯達莫司汀聯合利妥昔單抗進行對比的SEQUOIA試驗(NCT03336333)。這兩項研究共入組了來自17個國家的患者,包括美國、中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歐洲的多個國家。

ALPINE試驗和SEQUOIA試驗的結果分別在2021年6月的第26屆歐洲血液學協會(EHA2021)線上年會和2021年12月的第63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報告。

針對MZL的申請是基於兩項單臂臨床試驗的有效性結果:MAGNOLIA(NCT03846427),一項在既往接受至少一種含抗CD20抗體治療方案的R/R MZL患者中進行的全球關鍵性2期試驗,以及一項全球1/2期試驗BGB-3111-AU-003(NCT02343120)。這兩項研究共入組了包括美國、中國、歐洲、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9個國家的臨床研究中心的患者。MAGNOLIA試驗的結果在2020年12月的第62屆ASH年會上報告。

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歐洲商業化負責人Gerwin Winter補充道:"我們為百濟神州過去一年在歐洲取得的進展感到自豪,我們在歐洲的團隊正日漸壯大。此次針對MZL和CLL適應症的申請得到受理,將使我們有望進一步為更多患者提高藥物可及性。"

關於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小淋巴細胞淋巴瘤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是西方國家最常見的一種白血病,約占所有白血病病例的三分之一[1],[2]2020年,歐洲估計有3萬例CLL新發病例[2],[3]CLL始於骨髓中某幾種白細胞(淋巴細胞),這些細胞會從骨髓中進入血液。骨髓中癌細胞(白血病細胞)的增殖,導致細胞抗感染的能力降低,癌細胞擴散到血液中,從而累及身體的其他部位,包括淋巴結、肝臟和脾臟[4],[5],[6]已知BTK通路是惡性B細胞信號傳導的重要介質,能夠通過BCR信號通路影響惡性B細胞,致使CLL的發生[7]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是一種影響免疫系統B淋巴細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它與CLL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其腫瘤細胞多見於淋巴結中[8]

關於邊緣區淋巴瘤

邊緣區淋巴瘤(MZL)是一組始於淋巴組織邊緣區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約占西方國家所有NHL病例的5 ~ 15%[9]MZL存在三種不同的亞型:結外邊緣區B細胞淋巴瘤,主要表現為粘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邊緣區淋巴瘤;淋巴結邊緣區B細胞淋巴瘤,發生在淋巴結內且較為罕見;以及脾臟邊緣區B細胞淋巴瘤,發生在脾臟、骨髓或兩者均有,是該疾病中最罕見的亞型[10]

關於百悅澤®

百悅澤®(澤布替尼)是一款由百濟神州科學家自主研發的布魯頓氏酪氨酸激酶(BTK)小分子抑制劑,目前正在全球進行廣泛的臨床試驗項目,作為單藥和與其他療法進行聯合用藥治療多種B細胞惡性腫瘤。由於新的BTK會在人體內不斷合成,百悅澤®的設計通過優化生物利用度、半衰期和選擇性,實現對BTK蛋白完全、持續的抑制。憑藉與其他獲批BTK抑制劑存在差異化的藥代動力學,百悅澤®能在多個疾病相關組織中抑制惡性B細胞增殖。

百悅澤®開展了廣泛的臨床開發專案,其在28個市場先後開展了35項臨床試驗,共入組3900多例受試者。2021年11月,百悅澤®獲歐盟委員會批准,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種治療的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成人患者,或作為不適合化療免疫治療WM患者的一線治療方案。迄今為止,百悅澤®已在包括美國、中國、歐盟和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其他國際市場的4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得20多項批准。目前,百悅澤®在全球範圍內還有40多項藥政申報正在審評中。

關於百濟神州腫瘤學

百濟神州通過自主研發或與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攜手,不斷推動同類最佳或同類第一的臨床候選藥物研發,致力於為全球患者提供有效、可及且可負擔的藥物。公司全球臨床研究和開發團隊已有約2,900人且仍在不斷壯大,目前正在全球範圍支持100多項正在進行或籌備中的臨床研究的展開,已招募患者和健康受試者超過14,500人。公司產品管線深厚、試驗佈局廣泛,試驗已覆蓋全球超過45 個國家/地區,且均由公司內部團隊牽頭。公司深耕於血液腫瘤和實體腫瘤的靶向治療及腫瘤免疫治療的開發,同時專注于單藥療法和聯合療法的探索。目前,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三款藥物已獲批上市:百悅澤®(BTK抑制劑,已在美國、中國、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及其他國際市場獲批上市)、百澤安®(可有效避免Fc-γ受體結合的抗PD-1抗體,已在中國獲批上市)及百匯澤®(已在中國獲批上市)。

同時,百濟神州還與其他創新公司合作,共同攜手推進創新療法的研發,以滿足全球健康需求。在中國,百濟神州正在銷售多款由安進、百時美施貴寶、EUSA Pharma、百奧泰授權的腫瘤藥物。公司也通過與包括Mirati Therapeutics、Seagen以及Zymeworks在內的多家公司合作,更大程度滿足當前全球範圍尚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

2021年1月,百濟神州和諾華宣佈合作,授予諾華在北美、歐洲和日本共同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百濟神州的抗PD-1抗體百澤安®。基於這一成果豐富的合作,FDA正在對百澤安®的新藥上市許可申請(BLA)進行審評,同時,百濟神州和諾華於2021年12月宣佈了兩項新的協議,授予諾華共同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百濟神州的TIGIT抑制劑ociperlimab(當前處於3期臨床開發階段),並百濟神州的產品組合中授予5款已獲批的諾華腫瘤產品在中國指定區域的權益。

關於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立足於科學的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開發創新、可負擔的藥物,旨在為全球患者改善治療效果,提高藥物可及性。目前公司廣泛的藥物組合包括40多款臨床候選藥物。公司通過加強自主研發能力和合作,加速推進多元、創新的藥物管線開發。我們致力於在2030年前為全球20多億人全面改善藥物可及性。百濟神州在全球五大洲打造了一支超過8,000人的團隊。欲瞭解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www.beigene.com.cn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根據《1995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以及其他聯邦證券法中定義的前瞻性聲明,包括有關百悅澤®在歐盟的商業化、准入計畫,以及在其他市場的進一步開發、遞交藥政申請和獲批的可能性,百悅澤®為患者帶來改善臨床獲益與安全性優勢的潛力,百悅澤®在歐盟成為CLL和MZL患者優選治療方案的潛力,百悅澤®潛在的商業化機會,以及在"關於百濟神州腫瘤學"和"關於百濟神州"副標題下提及的百濟神州計畫、願景、抱負和目標。這些因素包括了以下事項的風險:百濟神州證明其候選藥物功效和安全性的能力;候選藥物的臨床結果可能不支持進一步開發或上市審批;藥政部門的行動可能會影響到臨床試驗的啟動、時間表和進展以及藥物上市審批;百濟神州的上市藥物及候選藥物(如能獲批)獲得商業成功的能力;百濟神州獲得和維護對其藥物和技術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能力;百濟神州依賴協力廠商進行藥物開發、生產和其他服務的情況;百濟神州取得監管審批和商業化醫藥產品的有限經驗,及其獲得進一步的營運資金以完成候選藥物開發和商業化並保持盈利的能力;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對百濟神州的臨床開發、監管、商業化運營以及其他業務帶來的影響;百濟神州在最近季度報告的10-Q表格中"風險因素"章節裡更全面討論的各類風險;以及百濟神州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期後呈報中關於潛在風險、不確定性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討論。本新聞稿中的所有信息僅及於新聞稿發佈之日,除非法律要求,百濟神州並無責任更新該等信息。

參考文獻:

1. Annals of Oncology,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follow-up, October 19, 2020.

2. Wendtner CM, Dreger P, Gregor M, Greil R, Knauf W, Schetelig J, Steurer M, Stilgenbauer S.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Onkopedia guidelines 2012.

3. Globocan 2020. Available at https://gco.iarc.fr/today/data/factsheets/populations/908-europe-fact-sheets.pdf. Accessed February 2022.

4.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Cancer Facts & Figures 2021. Atlanta;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21. Available here: https://www.cancer.org/research/cancer-facts-statistics/all-cancer-facts-figures/cancer-facts-figures-2021.html.

5.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Cancer Collaboration.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Cancer Incidence, Mortality, Years of Life Lost,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and Disability-Adjusted Life-Years for 29 Cancer Groups, 1990 to 2017. JAMA Oncol. 2019;5(12):1749-1768.

6.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Treatment (PDQ®)–Patient Version. Available here: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Treatment (PDQ®)–Patient Version.

7. Haselager MV et al. Proliferative Signals i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What Are We Missing? Front Oncol. 2020; 10: 592205.

8. Cancer Support Community.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supportcommunity.org/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small-lymphocytic-lymphoma.

9. Annals of Oncology, Marginal Zone Lymphomas: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follow-up, January 6, 2020.

10. Leukemia & Lymphoma Society, Marginal Zone Lymphoma. Available at: https://www.lls.org/research/marginal-zone-lymphoma-mzl.

-Cytiva 和 Pall Corporation 在兩年內投資 15 億美元以滿足對生物技術解決方案不斷增長的需求
-- 主要投資是擴大 Cytiva 和 Pall Corporation 13 間工廠的生命科學產品製造能力,幫助滿足客戶需求
-- 在美國和英國開設新工廠以實現區域製造模式。整體而言,兩家公司計劃在未來兩年招聘 2,000 名全職員工。
-- 投資是在這些公司今年進行的五項策略收購後進行,此外 Cytiva 預計到 2022 年的產能投資將達到 5 億美元

英國阿默舍姆2021年7月27日 /美通社/ - Cytiva 和 Pall Corporation(Danaher (NYSE: DHR) Corporation 旗下公司)的一項持續策略增長計劃將為全球生命科學客戶擴展跨地域的製造能力和服務

已經在進行的投資包括新廠房、擴建現有工廠,並且是對先前宣佈的投資之增補。今年迄今為止,這些公司進行了五次收購。

Danaher Group 高級管理人員 Emmanuel Ligner 說:「我們的客戶告訴我們,他們需要獲得敏捷的製造、強大的全球供應鏈和更多區域選擇。這項投資進一步推動我們的擴張計劃,以便快速滿足客戶及最終患者的目前和未來需求。」

Cytiva 和 Pall Corporation 的產能擴張將增加用於生產製造生物藥物的關鍵產品。

這些公司正在投資:

  • 超過 6 億美元的色譜樹脂 - 用於分析或純化生物分子的介質。在美國建立新的生產基地。
  • 超過 4 億美元的細胞培養基 - 以液體或粉末形式,用於在純化細胞之前生長和培養細胞。擴大在美國、英國和奧地利的業務。
  • 超過 3 億美元的一次性技術 - 包括用於培養製造個人化藥物的細胞的生物反應器袋,以及用於科學研究的注射器過濾器。擴大在美國和英國的業務,以及在威爾士加的夫安裝新設施。
  • 超過 2 億美元 供 Cytiva 和 Pall Corporation 在中國和亞太區其他地區、歐洲和美國持續擴張其工廠。

這項投資還解決了全球生物製藥彈性指數強調的一些關鍵挑戰。該指數由《金融時報》旗下的 Longitude 進行,由 Cytiva 於 2021 年 3 月發佈。其中包括招聘和培訓人才、研發合作、供應鏈彈性、製造模式以及政府政策和法例。

關於 Pall
Pall Corporation 是過濾、分離和淨化的領導者,提供解決方案以滿足生命科學和工業領域客戶的關鍵流體管理需求。作為科技創新者 Danaher (NYSE: DHR) 家族的一員,Pall 與客戶合作,推動健康、安全和環保技術的發展。公司的工程產品支援工藝和產品創新,並盡量減少排放和浪費。Pall Corporation 為全球客戶提供服務。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www.pall.com

關於 Cytiva
Cytiva 是全球生命科學領域的領導者,在 40 個國家/地區擁有 8,000 多名員工,致力於推進和加速治療。作為科技創新者 Danaher (NYSE: DHR) 家族的一員,Cytiva 是不同規模及範圍客戶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Cytiva 為研究和製造工作流程帶來速度、效率和能力,使變革性藥物的開發、製造和交付給患者成為可能。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www.cytiva.com

深圳2020年4月13日 /美通社/ -- 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影響范圍不斷擴大。為助力全球抗疫,4月13日,騰訊雲推出國際抗疫」服務包,幫助全球企業、醫療機構、政府等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這是繼設立1億美元全球戰疫基金、上線全球戰疫信息平台後,騰訊助力國際抗疫的又一舉措。

一期上線的產品涉及遠程協作、線上醫療、政府信息觸達等場景。騰訊雲還將給有需要的企業、組織等提供雲資源購買扶持,通過騰訊雲官網即可申請。

疫情爆發期間,保持社交距離、居家辦公已經成為全球多國的新常態。騰訊會議國際版VooV Meeting已經上線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免費向用戶開放,最高可支持300人同時在線,幫助企業遠程辦公、教育機構在線授課、醫療機構遠程問診。

借助騰訊雲的直播方案、實時音視頻(TRTC)、數據庫、全球應用加速(GAAP)、字幕解決⽅案(AI Transfy)等,學校、醫院等機構也可快速接入直播能力,實現遠程問診、授課。

對於政府部門來說,及時傳遞和宣導防疫信息在疫情期間至關重要。騰訊雲提供的短信SMS服務,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家運營商,可以幫助政府部門快速將防疫信息傳遞給民眾。

早前,騰訊還上線了全球戰疫」信息平台,提供了全英文的醫療信息服務」板塊,包含騰訊醫典疫情科普、新冠肺炎AI自篩工具、微醫、丁香園四款工具,主要為全球用戶提供疫情科普、疫情自查、疫情圖跟蹤、問診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務。

此外,騰訊積極向全球輸出抗疫」科技工具。3月27日,騰訊健康」新冠疫情模塊國際版(TH_COVID19_International)已經向世界開源,源代碼已通過Github對外開放,供全球開發者使用。這意味著,全球政府機構、醫療機構、媒體和疫情服務開發者都能免費獲得,快速建立自己的疫情查詢服務。4月3日,騰訊向全球開源新冠肺炎AI自查助手」(COVID-19 self-triage assistant),這項人工智能服務能夠幫助民眾自查新冠肺炎感染風險,並給出防范指引,避免恐慌和不當求醫造成交叉感染風險。

新冠疫情在中國爆發以來,騰訊通過一系列的產品和方案幫助企業、政府抗擊疫情。通過各類疫情服務小程序,幫助民眾更便捷地獲取疫情信息和服務;通過騰訊會議、企業微信、騰訊文檔等產品,幫助企業遠程協作;通過在線教育的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全國超 1億的師生授課、學習;為科研機構提供人工智能和算力支持,加速醫藥研究。

海外疫情形勢嚴峻,騰訊也將持續輸出經驗、技術和產品,馳援全球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