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機構

杭州和紹興2020年8月20日 /美通社/ -- 歌禮製藥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代碼:1672)今日宣佈ASC18完成橋接試驗。ASC18是首個由中國本土企業研發的一日一片固定劑量復方制劑(fixed dose combination,FDC)丙肝完整治療方案。

ASC18 復方制劑由 200 mg拉維達韋(Ravidasvir,RDV)和400 mg索磷布韋(Sofosbuvir ,SOF)組成。該I期橋接試驗為隨機、雙臂(ASC18 復方制劑給藥、RDV 200 mg + SOF 400 mg單方制劑聯合給藥)、兩週期、兩階段(單次給藥階段和多次給藥階段)、兩序列交叉設計。該橋接試驗(入組20名受試者)結果顯示,ASC18復方制劑一日一片給藥同RDV 200 mg + SOF 400 mg單方制劑聯合給藥具有相似的藥代動力學特性、安全性和耐受性。ASC18 復方制劑將進一步提高歌禮在丙肝市場的競爭力。

由Drugs for Neglected Diseases initiative (DNDi)公司開展的一項代號為STORM-C-1的II/III期試驗,入組300名丙肝患者,給藥方式為200mg RDV+400mg SOF單方制劑聯合給藥,非肝硬化患者療程12周,代償期肝硬化患者療程24周。研究結果顯示:總體人群治癒率(持續病毒學應答率,SVR12)為97%,肝硬化患者的治癒率(SVR12)為96%,對於不同基因型均有較高的治癒率(SVR12):基因1a型:99%,基因1b型:100%,基因3a型:96%,基因3b型:100%,基因6型:81%,基因6型入組患者較少;對於HCV/HIV合併感染患者的治癒率(SVR12)為97%;基因3型患者的整體治癒率(SVR12)為97%,其中合併代償期肝硬化患者的治癒率(SVR12)為96%。該試驗數據在2018年4月12日於巴黎舉行的國際肝病大會上亮相展示。

2020年7月29日,歌禮第一個全口服丙肝治療方案(RDV/DNV 治療方案) 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RDV/DNV 治療方案由拉維達韋(新力萊®)聯合達諾瑞韋(戈諾衛®)組成,經過12周治療,RDV/DNV治療方案在基因1型非肝硬化患者中治癒率(SVR12)達99%,且針對基線發生NS5A耐藥突變的患者,100%實現SVR12。

「雖然近年來丙肝的治療方式已經發生了轉變,但在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時,仍有一些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基因型、耐藥突變、肝病嚴重程度和HCV/HIV合併感染等。」歌禮首席科學官何菡萏博士表示,「ASC18復方制劑是首個由中國本土企業研發的一日一片全口服丙肝完整治療方案,是RDV/DNV方案的升級版本。」

關於歌禮

歌禮是一家擁有三個上市產品的創新研發驅動型生物科技公司,已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歌禮製藥,1672.HK)。歌禮致力於開發抗病毒、脂肪性肝炎、腫瘤相關創新藥,滿足國內外患者需求。在具備深厚專業知識及優秀過往成就的管理團隊帶領下,歌禮已發展成為一體化平台型公司,涵蓋了從新藥發現和開發直到生產和商業化的完整價值鏈。歌禮的在研和已上市產品主要聚焦以下三大領域:1、慢性丙型肝炎(HCV):兩個已上市產品[戈諾衛®(達諾瑞韋)是首個由中國本土企業開發的用於丙肝治療的直接抗病毒藥物,戈諾衛®(達諾瑞韋)聯合新力萊®(拉維達韋)組成中國首個原研全口服無干擾素丙肝治癒方案(RDV/DNV治療方案)。]和兩個在研產品。2、慢性乙型肝炎(HBV):一個已上市產品(與羅氏合作的用於乙肝、丙肝治療的具有良好市場基礎的長效干擾素派羅欣®)和三個在研產品。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三個在研產品。欲瞭解更多信息,請登錄網站:www.ascletis.com

澳門2021年12月17日 /美通社/ -- 人工智能軟件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在全球首屆「BEYOND Expo國際科技創新博覽會」上,與澳門鏡湖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基於商湯SenseCare智慧診療平台,圍繞智慧診療、智慧醫院建設、醫療創新前瞻研究等方面展開合作,實現臨床診療的智慧化升級,為市民帶來更優質的就診體驗,助力澳門打造高水平醫療中心。展望未來,商湯希望攜手更多合作夥伴,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智慧醫療的長遠發展。

商湯科技與澳門鏡湖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商湯科技與澳門鏡湖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澳門鏡湖醫院通過使用SenseCare 智慧診療平台大幅提升診療效率和市民就診體驗
澳門鏡湖醫院通過使用SenseCare 智慧診療平台大幅提升診療效率和市民就診體驗

SenseCare賦能鏡湖醫院臨床診療,惠及超過3萬名患者

自2020年以來,商湯SenseCare智慧診療平台的胸部CT、胸部X線、冠脈CTA、頭頸CTA、肝臟CT/MRI、下肢力線、放療等多部位多模態圖像的智能輔助診療解决方案,已在鏡湖醫院多個科室規模化落地。澳門鏡湖醫院成立於1871年,是澳門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慈善綜合醫院。SenseCare智慧診療平台的落地不僅幫助醫生有效提高診療精度和效率,還有效提升了醫院患者接診的通量和能力,目前已惠及超過3萬名患者。

以心血管病為例,此為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在亞洲亦較為常見。心血管CT造影檢查(CTA)是診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環節,醫生需要對CTA圖像進行複雜的冠脈三維後處理,涉及大量人工重建工作,其操作複雜度與處理時長直接限制了冠脈檢查的承接數量。不過,透過SenseCare Cardiac心臟冠脈智能臨床系統,AI技術可以全自動完成冠脈的分割與三維重建,以及高精度的斑塊檢出和狹窄評估,使得鏡湖醫院每例冠脈CTA整體後處理時間從15-20分鐘縮短至僅2-5分鐘。目前此系統在鏡湖醫院中的使用率更達到了100%,同時與往年相比,醫院心臟CTA檢查量提升至以往的1.5-2倍數。全方位提高了醫院對於冠脈疾病的診療效率,顯著減輕醫生負擔。

而在肺癌的早期診斷中,肺結節是重要徵象之一。不過,單靠肉眼識別卻很容易出現漏診的情況。對此,SenseCare Lung CT胸部CT智能臨床系統通過人工智能醫學影像分析能力輔助醫生閱片,能夠自動檢測出微小結節,快速進行病灶大小、分型和位置的多維分析,實現對肺結節的全面診斷,從而大大促進了肺癌的早診早治,亦顯著提升了放射科醫生對肺結節的診斷信心和效率。

秉承「立足醫療大數據、服務臨床診療」理念,商湯科技SenseCare智慧診療平台已發展成為覆蓋10餘個人體部位和器官、支持多病種的高性能輔助診療解決方案。商湯科技與鏡湖醫院還將融合各自優勢,共同推動醫療人工智能領域的前瞻性研究,加速科研與臨床工作的融合,合力打造醫學領域的學術高地。

複製成功經驗,推動大灣區智慧醫療建設

截至今年上半年,商湯智慧健康產品已在全國數十家醫療機構順利落地,包括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深圳大學總醫院、江門市五邑中醫院等粵港澳大灣區三甲醫院等,推動AI+醫療的多場景應用。透過與澳門鏡湖醫院達成戰略合作,商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醫療版圖中再邁進關鍵一步,未來將複製此次成功經驗到整個大灣區,進一步推動大灣區的智慧醫療建設。

此外,商湯將進一步打造區域級智慧醫療賦能平台,透過AI技術推動大灣區醫院之間的互聯互通及遠程協作,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未來,商湯更將持續發揮AI和產業應用優勢,秉承開放合作的理念,攜手推動大灣區智慧醫療的長遠發展。

關於商湯科技

作為人工智能軟件公司,商湯科技以「 堅持原創,讓AI引領人類進步」為使命,「以人工智能實現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連接,促進社會生產力可持續發展,並為人們帶來更好的虛實結合生活體驗」為願景,旨在持續引領人工智能前沿研究,持續打造更具拓展性、更普惠的人工智能軟件平台,推動經濟、社會和人類的發展,並持續吸引及培養頂尖人才,共同塑造未來。

商湯科技擁有深厚的學術積累,並長期投入於原創技術研究,不斷增強行業領先的全棧式人工智能能力,涵蓋感知智能、決策智能、智能內容生成和智能內容增強等關鍵技術領域,同時包含AI芯片、AI傳感器及AI算力基礎設施在內的關鍵能力。此外,商湯前瞻性打造新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SenseCore商湯AI大裝置,打通算力、算法和平台,大幅降低人工智能生產要素價格,實現高效率、低成本、規模化的AI創新和落地,進而打通商業價值閉環,解決長尾應用問題,推動人工智能進入工業化發展階段。

商湯科技業務涵蓋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車四大板塊,相關產品與解決方案深受客戶與合作夥伴讚許。

商湯科技現已在香港、上海、北京、深圳、成都、杭州、南平、青島、三亞、西安、台北、澳門、京都、東京、新加坡、利雅德、阿布扎比、杜拜、吉隆坡、首爾等地設立辦公室。另外,商湯科技在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家均有業務。更多信息,請訪問商湯科技網站LinkedIn, TwitterFacebook專頁。

中國上海、蘇州、美國馬塞諸塞州劍橋、荷蘭鹿特丹2021年3月12日 /美通社/ -- 和鉑醫藥(股票代碼: 02142.HK)今日宣佈,其在研產品特那西普(HBM9036)在中國的三期註冊臨床試驗已完成首位患者給藥。特那西普(HBM9036)是一款針對成年中重度干眼患者的全球創新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的阻斷劑。

該項三期臨床試驗的目的是評價特那西普(HBM9036)滴眼液(0.25%)與安慰劑相對比治療中國中重度干眼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項臨床試驗由亞洲干眼協會主席、廈門大學眼科研究所所長劉祖國教授領導。

「干眼已成為影響我國人口工作效率與生活質量的常見健康問題,但該領域的臨床研究和規範化治療有待進一步發展,有針對性的科學治療更是尤為關鍵,比如抗炎治療。」劉祖國教授表示:「特納西普滴眼液能夠直擊炎症細胞因子,有效阻斷干眼患者的炎性反應,有望成為一個創新的解決方案,使廣大干眼患者獲益。」

和鉑醫藥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勁松博士表示:「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社會老齡化的加劇,我國的干眼患者人數近年來急劇上升,據統計,2020年已達3億。隨著特那西普的三期註冊臨床試驗的開展,我們將進一步加速推進產品的商業化進程,期待早日為中國干眼患者帶來全球創新的療法。」

關於特那西普(HBM9036

特那西普(HBM9036)是一種經過分子工程改造的TNF受體1片段,分子量僅為19kDa,被開發成滴眼液眼科局部用藥,用於緩解干眼症狀,具有眼部滲透性良好、TNF-α中和活性強、穩定性高、副作用小、使用舒適度高等特點。該產品由HanAll公司開發,根據雙方授權許可協議,和鉑醫藥擁有特那西普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和澳門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

關於干眼症

干眼症是多種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可造成視力障礙以及眼表長期損害,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目前我國干眼發病率據估計已達到21%-30%。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加重、智能手機過度使用以及環境變化等因素,干眼症的發病率仍將大幅增長。國內治療干眼症主要依靠人工淚液緩解症狀,存在著巨大的未滿足的臨床需求。

關於和鉑醫藥

和鉑醫藥(股票代碼:02142.HK),是一家處於臨床開發階段的,全球化的創新生物製藥公司,公司專注於腫瘤免疫、免疫性疾病的創新藥物研發,通過自主研發、聯合開發及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快速拓展創新藥研發管線。

和鉑醫藥利用其擁有全球專利的兩個全人源抗體轉基因小鼠平台(H2L2和HCAb)研發全人源單克隆抗體、重鏈抗體,並基於HCAb技術打造了HBICE™技術平台開發免疫細胞銜接器雙特異抗體。同時,公司還向其他企業及學術機構進行技術平台授權。和鉑醫藥在中國、美國、荷蘭等多地開展全球化運營。

更多信息,請訪問:www.harbourbiom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