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機構

深圳2021年7月28日 /美通社/ -- 2021年7月21日,美國圖森市亞利桑那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由先健科技(01302.HK)控股子公司元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元心科技」)自主研發的創新產品可吸收藥物洗脫外周支架系統("IBS Titan™")於美國完成首例植入。該產品通過美國FDA「Compassionate Use」(同情使用)批准,是先健科技第三款獲得此項批准的創新產品。

接受該手術的患者左膕下動脈嚴重閉塞,導致其左腿組織潰瘍壞死,並伴隨嚴重的疼痛、下肢麻木、發冷等症狀。由於受到前期外科手術的影響,該患者已無自體血管可用於搭橋,且患者之前採用的其它常規治療方案均未獲得明顯改善,使其面臨極大的截肢風險。支架植入術或是該患者比較理想的治療方式,目前北美市場適合該患者病變血管直徑的產品只有冠脈支架,其長度難以滿足患者左膕下動脈的病變需求,且永久支架植入可能導致再狹窄後難以對血管進行二次干預等系列問題。

IBS Titan™專為膕下動脈病變開發,用於改善需要支架治療的患者的膕下血管的管腔直徑,是全球首款以鐵基為主體材料的全降解外周血管支架。其基體由高強度的滲氮鐵管加工而成,通過特殊塗層設計相匹配以控制支架降解速率。同時,支架通過聚乳酸塗層載藥(西羅莫司)控制藥物釋放,能夠有效地抑制平滑肌細胞的增生和遷移。

從目前已有相關數據來看,IBS Titan™的各項力學性能、臨床操控性能均可與市面上主流的鈷鉻合金永久支架相當,且具有比目前已上市的膕下外周支架更薄的壁厚和更豐富的規格。支架長度可達118mm,能輕鬆進入病變血管進行血管開通,且可通過支架搭接治療200mm以內的狹窄病變。因此,IBS Titan™可兼顧長段瀰散性鈣化病變的治療,極大的提升血管通暢率,同時可避免使用球囊擴張治療的中遠期血管通暢率不高,以及永久支架規格少,再狹窄後難以進行血管二次干預等弊端。


在充分分析患者的情況,並瞭解到IBS Titan™具有適合該患者目標治療血管的規格尺寸,並具有不劣於永久支架的力學性能和「介入無植入」的全降解特性後,主治醫生向美國FDA申請了「Compassionate Use」(同情使用),並於2021年7月14日獲得正式批准。

當地時間7月21日,手術在美國圖森市亞利桑那大學健康科學中心順利進行,手術成功的將一枚可吸收藥物洗脫外周支架植入患者的左膕下動脈,這是美國第一例採用IBS Titan™進行的膕下動脈支架植入術,目前患者已順利出院。

IBS Titan™是先健科技全球首創的鐵基生物可吸收材料平台上的核心產品之一,亦是繼該技術平台下另一核心產品 -- IBS Angel™鐵基可吸收支架系統後,又一獲批美國FDA「Compassionate Use」(同情使用)的自研首創產品。此次在美國成功植入,體現了北美核心市場臨床專家對該創新產品的技術優勢的充分認可。目前,IBS Titan™正在中國開展註冊臨床相關工作,以獲得更多的循證醫學證據進一步證實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並將在產品成功上市後,讓廣大膕下血管病變患者切實受益。

-用於治療伊波拉病毒病的Opaganib組合的美國專利提供專利保護至2035年
-Opaganib涉及475名患者的嚴重2019冠狀病毒病全球第2/3期研究即將完成,並快將獲得頂線結果
-Opaganib 亦進行了兩項美國腫瘤學第2期研究,以及多項用於發炎和病毒跡象的開發計劃,包括伊波拉
-進行克隆氏症第3期正面研究後有關保護RHB-104的專利版圖持續擴展;公司現正探索獲得批准的開發途徑

以色列特拉維夫和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羅利2021年8月24日 /美通社/ -- RedHill Biopharma Ltd. (Nasdaq: RDHL)(「RedHill」或「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物製藥公司,今天宣佈美國專利及商標局 (USPTO) 已發佈兩項新專利,第一項涵蓋用於治療伊波拉病毒病的 Opaganib ,其專利保護直至 2035 年,第二項涵蓋用於治療細菌感染的 RHB-104,專利保護至 2029 年止。

高級副總裁兼全球知識產權主管 Danielle T. Abramson 博士 說:「Opaganib 對多種單鏈 RNA 病毒的有效活性使它成為許多病毒的潛在治療方法,包括 2019 冠狀病毒病和其他具有破壞性流行病起源的病毒。伊波拉病毒病仍然是最近反覆出現疫情的重大風險。Opaganib 已在伊波拉的非臨床研究中顯示積極成效,而 RedHill 致力繼續發展此藥,作為這種破壞性疾病的潛在治療。 此外,我們將繼續評估潛在開發途徑,批准 RHB-104 用於治療克隆氏症。」

Opaganib 也正被開發用於 2019 冠狀病毒病,其中有 475 名嚴重 2019 冠狀病毒病住院患者進行全球第 2/3 期研究,研究最近剛完成,並快將獲得頂線結果。同時,也在膽管癌和前列腺癌的第 2 期美國研究,以及其他病症的開發計劃中研究 Opaganib。

使用口服 RHB-104 治療克隆氏症的 MAP 美國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第 3 期研究成功滿足其主要終點及其關鍵次要終點,並介紹 RHB-104 作為克隆氏症標準治療(包括抗 TNF)附加療法的廣泛好處。目前正在探索未來獲得批准的發展途徑。

關於 RedHill Biopharma

RedHill Biopharma Ltd. (Nasdaq: RDHL) 是一家專注於腸胃道和傳染病的專業生物製藥公司。RedHill 推廣胃腸道藥物,Movantik® 是治療成人阿片類藥物引起的便秘[1]Talicia®則用於治療成人感染的幽門螺桿菌 (H. pylori)[2],以及 Aemcolo® 用於治療成人的水土不服腹瀉[3]。的主要臨床後期開發計劃包括:(i) RHB-204 正在進行一項針對肺非結核分枝桿菌 (NTM) 疾病的 3 期研究;(ii) Opaganib 是一種針對多種適應症的一流口服 SK2 選擇性抑制劑,目前正在進行針對 2019 冠狀病毒病的第 2/3 期計劃和針對前列腺癌和膽管癌的第 2 期研究;(iii) RHB-107 (Upamostat) 是一種口服絲氨酸蛋白酶抑制劑,在美國第 2/3 期研究中用於治療有症狀的 2019 冠狀病毒病,並針對多種其他癌症和炎症性胃腸疾病;(iv) RHB-104 在克隆氏症 (Crohn's disease) 的第一個第 3 期研究結果呈陽性;(v) RHB-102 在急性胃腸炎和胃炎的第 3 期研究結果為陽性,IBS-D 的第 2 期研究結果為陽性;以及 (vi) RHB-106 為一種封裝的腸道製劑。有關公司的更多資訊,請瀏覽 www.redhillbio.com / https://twitter.com/RedHillBio

備註:為方便起見,本新聞稿是公司以英語發佈的官方新聞稿的翻譯版本。有關英文完整新聞稿,包括前瞻性陳述免責聲明,請瀏覽:https://ir.redhillbio.com/press-releases

公司聯絡人:

Adi Frish

企業及業務發展總監

RedHill Biopharma

+972-54-6543-112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傳媒聯絡人(美國):

Bryan Gibbs

副總裁

Finn Partners

+1 212 529 2236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1] 有關 Movantik® (naloxegol) 的完整處方資訊載於:www.Movantik.com

[2] 有關 Talicia®(omeprazole magnesium、amoxicillin 及 rifabutin)的完整處方資訊載於:www.Talicia.com

[3] 有關 Aemcolo® (rifamycin) 的完整處方資訊載於:www.Aemcolo.com

標誌 - https://mma.prnasia.com/media2/1334141/RedHill_Biopharma_Logo.jpg?p=medium600

-提高業務效率和市場份額是採用全新顛覆性技術的最大優點

香港2020年8月31日 /美通社/ -- 畢馬威年度調查發現,全球大部分(77%)科技行業高管人員對數碼助理、生物識別技術和虛擬實境技術等創新科技可助改善其業務模式並實現業務目標表示樂觀。

年度調查踏入第八年,《2020年畢馬威科技行業創新調查》有來自12個國家共800多名全球科技行業領袖參與,當中包括110名來自中國的受訪者。隨着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為企業創造了新形勢,畢馬威根據調查結果進行最新分析,探討了各種可能有助推動企業轉型的顛覆性技術的使用例子、所需投資和時間,以及可以取得的效益和需要克服的挑戰。

該報告指出,數碼助理有望在行業中擔當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中最先進的可以結合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功能。科技企業領袖就目前至未來三年他們預期可以用來推動業務轉型的科技方面,將數碼助理與物聯網(IoT)、區塊鏈和機器人技術看齊,認為其比5G和邊緣計算高出一線。最多受訪者(26%)認為增加市場份額是採用數碼助理的最大效益。半數受訪者預計,從最初開始投資數碼助理不出3年內,就可以看到可觀的投資回報。

畢馬威中國科技行業主管合夥人吳劍林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創造的新形勢中,企業可以使用數碼助理來提供可快速靈活擴大和與眾不同的客戶體驗,減少人為錯誤,提高效率,並讓員工從繁瑣的工作中釋放出來,專注於更具策略性和創新的工作。」

此外,就目前至未來三年他們預期可以用來推動業務轉型的科技而言,科技企業領袖也將生物識別技術(即採用個人獨一無二、可測量的物理特徵,例如指紋、面部結構和視網膜掃描等來進行自動識別、出入控制和設施/系統保安等的技術),與5G、機器人技術和區塊鏈看齊,認為其比虛擬實境技術和邊緣計算更高出一線。最多受訪者(23%)表示,提升業務效率是採用生物識別技術的最大效益。53%受訪者在生物識別技術方面的投資與去年相比增加了20%或以上,然而最多受訪者(23%)指出採用這項技術的最大挑戰是「重新培訓/提升員工技能所需投入的時間/成本」。

鑒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市場再次將焦點放在虛擬實境技術上,務求提供更加個人化和有如親臨其境的互動體驗。最多受訪者(32%)表示採用虛擬實境技術的最大優點是它能夠提高業務效率。71%受訪者在虛擬實境技術方面的投資較去年相比有所增加,並預計在開始投資的3年內可獲得相對快速的投資回報。然而,受訪的全球科技行業領袖指出採用虛擬實境技術的最大挑戰是「缺乏員工/企業文化的支持」,其中29%受訪者將此視為主要挑戰。

畢馬威中國香港區科技、媒體和電信業主管合夥人利安生Anson Bailey表示:「我們將看到企業通過採用新的虛擬現實工具構建下一代的虛擬辦公室以增加員工的參與度和提高生產力,從而改善未來遙距工作的環境。此外,企業將更專注於與客戶的連繫,特別是在高端零售購物方面會有更多實體店内的深度體驗。相關技術可以協助企業節省商務差旅、培訓、籌辦活動和會議方面的時間、成本和規模。」

關於畢馬威中國

畢馬威中國在24個城市設有26個辦事機構,合夥人及員工約12,000名,分佈在北京、長沙、成都、重慶、佛山、福州、廣州、海口、杭州、濟南、南京、寧波、青島、上海、瀋陽、深圳、蘇州、天津、武漢、廈門、西安、鄭州、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在這些辦事機構的緊密合作下,畢馬威中國能夠高效和迅速地調動各方面的資源,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

畢馬威是一個由專業服務成員所組成的全球網絡。成員所遍佈全球147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專業人員超過219,000名,提供審計、稅務和諮詢等專業服務。畢馬威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與瑞士實體—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畢馬威國際」)相關聯。畢馬威各成員所在法律上均屬獨立及分設的法人。1992年,畢馬威在中國內地成為首家獲准中外合作開業的國際會計師事務所。2012年8月1日,畢馬威成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中,首家從中外合作制轉為特殊普通合夥的事務所。畢馬威香港的成立更早在1945年。率先打入市場的先機及對質量的不懈追求,使我們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中國多家知名企業長期聘請畢馬威提供廣泛領域的專業服務(包括審計、稅務和諮詢),也反映了畢馬威的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