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機構

-推出Scoreflex™ NC滿足心臟病專家通過非順應雙導絲球囊治療更頑固病變的需求

香港2017年1月11日電 /美通社/ -- 專門提供可改變生活的血管解決方案的全球性公司 OrbusNeich 已經推出 Scoreflex NC,Scoreflex NC 是針對更頑固病變的非順應雙導絲球囊。市面上獨一無二的 Scoreflex NC 是聚力雙導絲球囊系統,以較高的力度和準確度使斑塊受控碎裂。為了幫助心臟病專家應對越來越複雜的個案,Scoreflex NC 通過創新設計讓更強大的材料處理頑固的鈣化病變,同時維持聚力切割成形術最小的穿越輪廓。

Scoreflex NC 的其它重要特點包括從針座到尖端的金屬結構,以便實現出色的可推動性;一個 Tri-Zone Tip,以便順利穿越病變;一個光滑的塗層,以便減少摩擦。建議用於病變準備、開口處病變、鈣化病變和纖維化病變、彌漫性病變和支架內再狹窄。

OrbusNeich 董事會主席 David Chien 表示:「我們現有的 Scoreflex 產品是球囊系列中增長最快的產品,反映了市場對於更好病變準備的強烈需求。市場需要非順應版的這款器械,我們很自豪對原設計進行了很多改進來滿足市場需求。我們預計 Scoreflex NC 將成為每位心臟病專家處理複雜的頑固性鈣化病變的重要器械。」

在推出 Scoreflex NC 之前,OrbusNeich 於上個夏季拓展了其治療周邊血管疾病的器械組合。JADE™ 和 Scoreflex™ PTA 球囊是該公司的首個用於下肢和動靜脈瘺介入的入門器械。

作為冠狀動脈疾病治療的領導者,2013年 OrbusNeich 推出了創新的 COMBO 雙療法支架。COMBO 雙療法支架是世界上首個雙療法支架,通過結合經過證實的促癒合技術和可90天內完全降解生物降解聚合物(的靶向西羅莫司藥物塗層,可加速內皮覆蓋和抑制內膜增生。OrbusNeich 11月在部分國家推出了新一代 COMBO Plus 支架。COMBO 得到了在超過26個國家共有6,000多名患者參與了的 REMEDEE 系列和其它幾項研究者主導的臨床研究數據的支持。

OrbusNeich簡介 -- 可改變生活的技術的先鋒

OrbusNeich 是提供可改變生活的血管解決方案的全球先鋒,並且提供為血管介入治療樹立行業標準的廣泛產品組合。目前的產品包括全球首個雙療法支架 COMBO Plus 和 COMBO 雙療法支架,以以下名稱銷售的支架及球囊:包括Azule™、Scoreflex™、Sapphire™ II、Sapphire™ II PRO和Sapphire™ II NC,以及治療外周血管疾病的球囊:Jade™ 和 Scoreflex™ 外周血管球囊。OrbusNeich 總部設在香港,在中國深圳、美國佛羅裡達州勞德代爾堡、荷蘭荷佛拉肯和日本東京均有經營業務。OrbusNeich 向60多個國家的醫生供應醫療器械。詳情請瀏覽 www.OrbusNeich.com

-AGC Biologics收購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設施,提升全球產能,擴大製造規模

西雅圖2020年6月2日 /美通社/ -- 全球性生物製藥合約開發與製造組織(CDMO) AGC Biologics宣佈,該公司收購一座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採用最新技術的商業製造設施。該設施原先歸屬於阿斯利康(AstraZeneca),將能為AGC Biologics帶來更大的產能和大得多的生產規模。這座設施預計將到2021年4月開始全面營運和投產。


科羅拉多州設施是一座大型生物製藥製造設施,含有總體積達到20,000公升的兩個不銹鋼哺乳動物細胞生物反應器。該設施面積超過20英畝,具備在未來進行擴建的多重機會,包括具備最多再建造總體積達到20,000公升的四個生物反應器的空間。這座富有成本效益的自動化設施非常適合進行大批量商業性生產和高效價抗體過程。

AGC Biologics正在迅速擴展其客戶組合,包括提升晚期和商業項目的比重,以及將現有項目推入商業階段。此次為設施網絡增加新成員,將能讓AGC Biologics支持滿足範圍更廣的商業需求。

除了收購科羅拉多州設施以外,AGC Biologics還將於2020年和2021年初在西雅圖、哥本哈根和千葉,完成大型設施擴建項目。AGC Biologics行政總裁Patricio Massera表示:「此次收購科羅拉多州設施能夠為AGC Biologics在全公司層面上的擴展計劃提供支持,而這一擴展計劃表明我們致力於在當前和未來支持我們的客戶開展哺乳動物項目的需求。獲得科羅拉多州設施將讓我們能夠繼續在我們富有動態發展性的全球化公司的內部,推進開發、製造和商業職能部門的發展。」

AGC Biologics簡介
AGC Biologics是領先的全球性合同開發與製造組織,堅定致力於為客戶和合作夥伴提供最高標準的服務。該公司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擁有1000多名員工。該公司的廣泛網絡覆蓋三大洲,在華盛頓州西雅圖、丹麥哥本哈根、德國海德堡和日本千葉設有符合cGMP(動態藥品生產管理規範)的工廠。

AGC Biologics為從臨床前到商業生產的蛋白質療法的大量化生產和cGMP生產(面向哺乳類和微生物),提供豐富的行業專長和獨特的定制服務。該公司廣泛的一體化服務包括質粒(符合GMP標準的質粒DNA)製造、細胞系開發、生物工藝開發、配方、分析測試、抗體藥物開發與結合、細胞銀行與存儲和蛋白質表達——包括該公司專有的用於哺乳動物生產的CHEF1® Expression System。

查詢詳情,請瀏覽www.agcbio.com

圖片 - https://mma.prnewswire.com/media/1174103/AGC_Biologics.jpg
圖標 - https://mma.prnewswire.com/media/624983/AGC_Biologics_logo_Logo.jpg

綠葉製藥Rykindo® 實現歷史突破

上海2023年1月15日 /美通社/ -- 綠葉製藥集團宣佈,其自主研發的新藥Rykindo®(利培酮緩釋微球注射制劑,產品編號LY03004)正式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上市批准,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成人患者、以及作為單藥或作為鋰鹽或丙戊酸鹽的輔助療法用於雙相障礙I型成人患者的維持治療。

微球制劑作為新型高端制劑的代表之一,針對臨床需求設計釋放速度和週期,可持續釋放藥物一周至數月,並達到平穩釋放藥物,提高療效,降低副作用的目的。微球制劑的研發、生產難度大、技術壁壘高。Rykindo®基於綠葉製藥的微球專利技術平台自主研發,該產品每兩周經由肌肉注射一次,通過微球制劑以長效、緩釋的方式遞送有效成分利培酮發揮作用。Rykindo®是首個由中國藥企自主研發並在美國獲批上市的中樞神經系統(以下簡稱CNS)治療領域的新藥,亦是首個根據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案第505 (b) (2)條款獲得FDA批准上市的由中國大陸製藥公司開發的複雜制劑產品。

Rykindo®獲批意味著我國新藥在該領域出海實現「零」的突破。這一歷史性突破表明國際上開始認可中國在CNS治療領域的新藥研發能力,這不僅是綠葉製藥「全球化戰略」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整個中國醫藥行業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

Rykindo®,首個在美獲批的國產抗精神病藥長效針劑

Rykindo®注射後起效迅速,有助於快速控制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狀;Rykindo®在體內的血藥濃度平穩,有助於降低劑量依賴性副作用的發生風險,提升了患者的用藥安全性。其在停藥後快速清除,也利於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此外,作為一種長效針劑,Rykindo®可有效改善患者用藥依從性欠佳的問題,為臨床提供一種新的治療選擇。

對於精神分裂症的治療,國內外權威指南均推薦長效針劑作為改善患者治療依從性、預防復發的重要策略。對於雙相障礙患者而言,維持規律的用藥是保持其情緒穩定、防止復發和住院的關鍵因素。有研究顯示:現有的維持治療中,抗精神病藥物長效針劑可保證治療依從性,並減少口服制劑的日常負擔,可能有效降低雙相障礙受試者的復發頻率[1]

Rykindo®在美獲批,中國醫藥行業國際化重要里程碑

過去十年裡,「走向國際市場」幾乎成為了一些優秀的中國藥企的共識,特別是近年來受產業結構和市場環境等多種因素疊加的影響,更加迫使中國藥企加快尋找國際市場出路和發展空間的步伐。但同時,多個國產新藥在FDA的闖關失敗,也說明了中國醫藥行業國際化之路並非坦途,需要在研發創新價值、臨床試驗設計、臨床數據質量管理上與國際標準全面接軌。Rykindo®之前,獲得FDA上市批准的國產新藥鳳毛麟角,CNS領域更是一片空白。

綠葉製藥一直堅持「創新」與「國際化」的發展戰略,逐漸形成「全球研發」、「全球製造」、「全球市場」的完整運營體系,業務覆蓋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經過多年的佈局和積累,綠葉製藥已形成較有優勢的國際化研發、註冊臨床、供應鏈與商業化能力,這也是Rykindo®得以在美實現獲批的保障和基礎。Rykindo®在美獲批,是對以「綠葉模式」為代表的中國藥企「自主出海」之路的驗證,也是中國醫藥行業國際化重要里程碑。

目前,綠葉製藥正在積極推進Rykindo®在美國的商業化佈局。除了在美國獲批,Rykindo®已於2021年在中國上市。集團亦在歐洲開發Rykindo®,並計劃將其推廣至全球更多市場。基於大量未滿足的患者需求,IQVIA數據顯示:2021年抗精神病藥長效針劑在全球和美國的銷售額分別達到約71億美元和約44億美元[2]

全球領先微球技術,助力中國藥企躋身全球CNS領域第一梯隊

CNS是綠葉製藥的核心戰略領域之一,也是綠葉製藥海外市場聚焦的主要治療領域。長期以來,伴隨著CNS疾病機制複雜、藥物難以到達靶部位、研發風險高等多種原因,該領域的新藥研發進展相對較緩,且當前在全球上市的CNS治療領域新藥中鮮有來自中國的創新力量。

以Rykindo®所依托的微球技術為例,微球制劑作為一種複雜制劑,其研發、生產難度大、技術壁壘高。綠葉製藥打破海外壟斷多年的技術壁壘,最終形成在研發策略、創新體系、工藝設備和工藝系統的設計開發、商業化生產、臨床試驗質量管理以及全球專利保護上的卓越能力和優勢積澱,在微球技術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基於這些技術平台,集團面向海外市場已構建了豐富的產品管線。除了Rykindo®,綠葉製藥另一抗精神病藥長效針劑在研產品 -- 棕櫚酸帕利哌酮緩釋混懸注射液(LY03010)也已分別在美國和中國臨近商業化階段,有望在上市後與Rykindo®形成差異化的產品組合,為廣大患者服務。其他中樞神經系統藥物方面,另有包括在中國和海外市場同步開發的注射用羅替戈汀緩釋微球(LY03003),以及已在中國獲批上市並在美國處於NDA審評階段的一類創新藥若欣林®(鹽酸托魯地文拉法辛緩釋片)等在研產品。

同時,通過思瑞康®、利斯的明透皮貼劑等已上市產品的全球化推廣,綠葉製藥在全球中樞神經治療領域內的學術品牌影響力得以日益提升,為將來即將陸續上市的更多新藥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BARTOLI F, CALLOVINI T, CAVALERI D, et al. Effect of long-acting injectable antipsychotics on 1-year hospitalization in bipolar disorder: a mirror-image study[J]. Eur Arch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2022.

2. IQVIA數據

關於綠葉製藥集團

綠葉製藥集團(綠葉製藥)是致力於創新藥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際化製藥公司。綠葉製藥在中國、美國和歐洲設有研發中心,擁有30多個中國在研藥物和10多個海外在研藥物。綠葉製藥在微球、脂質體、透皮釋藥等先進藥物遞送技術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在生物抗體、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領域進行了積極佈局和開發。

綠葉製藥深度佈局全球供應鏈體系,已在全球建有8大生產基地,超過30條生產線,並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GMP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公司現有30餘個上市產品,產品覆蓋腫瘤、中樞神經、心血管、消化與代謝等治療領域;業務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等全球主要醫藥市場,以及高速增長的各地新興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