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機構

費城2021年4月28日 /美通社/ -- 臨床終點數據解決方案全球領導者 ERT 今天宣佈與臨床成像領域的技術及科學領導者 Bioclinica 完成合併。此合併組成臨床試驗終點技術的全球領導者兼製藥及生物技術公司的領先合作夥伴,將提供一流的技術、科學及治療專業知識,以及數碼創新,並且貫徹專注於客戶服務。

此交易將 Bioclinica 在成像、電子臨床 (eClinical) 軟件及藥物安全解決方案領域的專業知識與 ERT 在電子臨床療效評估 (eCOA)、心臟安全、呼吸及可穿戴裝置領域的專業知識相結合。透過攜手合力,ERT 憑藉跨關鍵終點(包括成像、呼吸、心臟、連接裝置的 eCOA 以及精確運動)的更大規模整合及數碼解決方案,增強業界最全面及最強大的終點數據收集產品組合。

合併後的公司將共同致力加快研發領域的領先市場投資,以帶來更多整合的終點技術,並為更多醫療及科學行業領導者提供服務。這種整合的方法將改善試驗中心、客戶及患者的臨床試驗體驗。

ERT 總裁兼行政總裁 Joe Eazor 表示:「我們很高興歡迎 Bioclinica,並期待透過我們擴展的整合產品及創新路線圖為客戶帶來更多成功的臨床試驗。在一起計劃令人振奮的未來時,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確保繼續現有的服務,不會出現中斷或變化,並認真傾聽客戶意見,以進一步滿足他們的需求。

新組成的組織將繼續致力為當今複雜及快速發展的臨床試驗環境加速創新。這將使我們成為客戶更有實力的合作夥伴,更重要的是,將提升我們協助改善健康及挽救生命的能力。」

Joe Eazor 是合併後新公司的行政總裁,管理團隊將由 ERT 及 Bioclinica 高級主管組成。

如欲了解更多有關 ERT 與 Bioclinica 合併的資訊,請瀏覽合併專頁

關於 ERT
ERT (eResearch Technology) 是一家全球數據及技術公司,致力在最大限度上減少臨床試驗的不確定性及風險,從而使客戶能夠放心繼續進行其計劃。憑藉將近 50 年的臨床及治療經驗,ERT 在可行的知識與未來願景之間取得平衡,因此可在不影響標準的情況下調整。

ERT 的解決方案由公司的 EXPERT® 平台提供技術支援,可改善試驗監督、實現試驗中心優化、增加患者參與度,以及在確保患者安全的同時衡量新臨床治療方法的有效程度。2019 年,所有獲 FDA 批准的藥物中有 75% 來自 ERT 支持的研究。製藥公司、生物技術公司及 CRO 依靠 ERT 的解決方案進行 16,000 項研究,至今涉及超過 500 萬位患者。透過識別尚未演變為問題的試驗風險,ERT 使客戶能夠以自信及迅速的方式將臨床治療方法帶給患者。

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 ert.com 或在 LinkedIn Twitter 上關注我們。

ERT 傳媒聯絡人
Terry Stanulis
公共關係及思想領袖總監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1 (862) 288-0329

建議強化地區持份者對基層醫療工作之溝通和協作

提升市民參與基層醫療服務的動機 強化基層醫療發展 減輕公營醫療負擔

香港2022年9月25日 /美通社/ --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兩年多,不少市民的起居生活模式均有所改變,「三高」、失眠、痛症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在疫情的壓力下更為嚴重,而患者年輕化的趨勢亦更為明顯。香港復康會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於 2020 年起在沙田推行為期三年的「賽馬會健康起步計劃」,計劃迄今已招募逾200人參與三個月健康投資計劃服務。完成計劃的參加者中,超過86%認為計劃能夠幫助他們控制疾病,超過一半亦成功改善了體重、身高體重比例(BMI)、腰圍及血壓等健康指數,改善「三高」、失眠及痛症,重拾身心靈健康生活。

「賽馬會健康起步計劃」項目經理陳美瀅(右二)表示,計劃推出迄今已吸引逾2,300人參加,逾半參加者成功改善多項健康指數。
「賽馬會健康起步計劃」項目經理陳美瀅(右二)表示,計劃推出迄今已吸引逾2,300人參加,逾半參加者成功改善多項健康指數。

下載高解晰度圖片: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3wHeuG6O4MenNpQ49BxQ2wPW88S8uuvw?usp=sharing

香港復康會認為,計劃反映推動地區持份者的合作能有效提升社區的健康意識,建議透過鼓勵及推動社區持份者對基層醫療健康工作的溝通和發展,提升市民關注個人健康的意識,掌握有效方法管理健康,減少患上長期病患或其他嚴重疾病的風險,長遠減輕公營醫療服務的負擔。

超過2,300人受惠 逾半參加者改善多項健康指數
「賽馬會健康起步計劃」推出兩年以來,截至2022年3月底,已有超過2,300人接受了免費健康風險評估,當中的248人在接受評估後,參與了健康投資計劃服務,在三個月的服務期內參與一系列健康課程,包括了解病理知識、飲食營養、運動及情緒管理等,再由個案經理及「健康嚮導」提供個人化健康諮詢及跟進,協助訂立個人生活習慣、飲食、運動等目標,並予以實踐,真正踏出健康生活的第一步。

「賽馬會健康起步計劃」項目經理陳美瀅女士表示,為配合政府於2017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檢視基層醫療服務的規劃,香港復康會於2020年在沙田推出「賽馬會健康起步計劃」,填補該區未有開設地區康健站或地區康健中心的服務空檔,為市民提供一站式身體檢查、飲食、運動課程、健康諮詢及跟進服務。

陳女士說:「很多香港人對『三高』、失眠及痛症不以為意,未有察覺這些潛在的健康問題可能引致嚴重疾病。透過本計劃推出的網上健康風險評估,公眾能了解自己的健康風險水平,計劃迄今已吸引逾2,300人參加,其中71%參加者在『三高』、失眠、痛症屬中度或以上風險,反映出推動基層醫療及關注個人健康的重要性。」

逾八成參加者認同健康嚮導發揮正面作用
陳女士亦表示:「計劃設有『健康嚮導』部分,由義工以同行者的身份,鼓勵參加者反思個人健康狀況,並協助他們訂立及檢視個人健康目標的進展。計劃推行迄今已培訓87位『健康嚮導』,逾八成參加者對『健康嚮導』評價正面,同意能協助他們達成目標並有效管理健康,這反映在提升社區內個人健康意識的工作上,個人化跟進所發揮的作用。因此,我們除了會繼續積極招募義工擔任『健康嚮導』外,亦會與不同地區持份者合作,合辦更多活動、健康檢測、講座、工作坊等,結合社區網絡的力量,鼓勵更多市民關注個人健康,同時找出更多健康高風險人士,及早鼓勵他們改善生活習慣,展開健康生活。」

香港復康會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為152名完成計劃的參加者進行前後測的跟進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參加者在飲食及運動習慣方面均有進步:計劃後養成每星期運動習慣的參加者有明顯增加,由接近八成升至近九成。按衞生署建議每日進食一碗半以上蔬菜的參加者,由五成上升至約六成。

調查結果亦顯示,完成計劃的參加者在體重、身高體重比例(BMI)、腰圍及血壓指數亦有顯著的正面轉變。參加者在課後亦明顯增加對自身健康指數的關注度,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紅素、好及壞膽固醇值、三酸甘油脂值。參加者可在三個月的活動,從「健康嚮導」身上學習健康知識,並培養日常運動的習慣及改善飲食,從而令身體健康指數有明顯改善,以及增加對健康的關注,為患上「三高」的人士打了強心針,參加者亦了解到日日運動和健康飲食便是保持身心健康的不二法門。

個人化諮詢及跟進 健康計劃事半功倍
現年58歲的盧雅然女士,本身患有高膽固醇及抑鬱症,參加「賽馬會健康起步計劃」後,成功建立每星期運動的習慣,體重在三個月內減輕了6公斤,更改善了困擾她多年的膝痛問題。盧女士表示,「健康嚮導」和個案經理為她提供一對一的指導,因應她的情況,在改善個人飲食及運動習慣提供更貼心、更切實可行的方案,讓她的健康計劃事半功倍。

現年67歲的退休護士黃苑興女士,本身是「三高」及抑鬱症患者的照顧者,而她自己亦患有柏金遜症。她參加「賽馬會健康起步計劃」成為「健康嚮導」,至今已協助兩個個案重整個人飲食及運動習慣。黃女士並未因為自己患有柏金遜症而影響對其他參加者的跟進工作,反而利用作為護士的專業知識及經驗為參加者提供協助,亦因為自己也是長期病患者,她更能身同感受地了解其他患者的身心狀況,這份非一般的同理心,讓她得到其他參加者的信任,成功與他們同行,一同踏出健康生活新里程。

計劃舉辦eHealth網上研討會 探討以科技應用於基層醫療
為回顧「賽馬會健康起步計劃」推行以來的中期成果,香港復康會於9月23日舉行「賽馬會健康起步計劃eHealth研討會——基層醫療及社區復康服務發展暨《康程式》(2.0)啟動禮」網上研討會。研討會邀請了多位本地及海外專家,探討如何以科技應用於基層醫療、第一層、二層及三層的疾病預防及管理、以及情緒健康管理的課題,並分享本地及海外的成功項目經驗。演講題目包括人工智能與復康治療、網絡世界平衡生活等,研討會更設公開討論環節,讓演講嘉賓與參加者互動。有興趣人士可瀏覽以下網址,重溫研討會內容:https://www.ehealthseminar2022.com/

如欲了解「賽馬會健康起步計劃」的更多詳情,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s://smarthealth.hksr.org.hk/

有關香港復康會
香港復康會於1959年成立,是本港復康界的先行者,也是本港歷史最悠久以復康為主題的慈善團體。

1950至60年代香港製造業興起,紡織、塑膠、成衣及假髮等半技術工業成為主導,使勞工需求大增,社會上工業意外受傷者亦因而增加。當年「復康」的概念並不普遍,不少因工業意外而受傷的人士沒有得到適切的復康治療。為了幫助香港的殘疾人士謀求福祉,「復康之父」方心讓教授於1959年成立香港復康會。

1962年,香港復康會籌建的全港第一所復康院在藍田落成啟用,除了是第一所全亞洲最現代化的復康中心,亦是香港第一所無障礙建築物。隨著社會對復康需要日增,我們的服務亦擴展至其他層面,例如於1978年開展復康巴士服務,1994年成立社區復康網絡及職業復康及再培訓中心,1997年成立社會企業華康便利店等,到2000年後陸續成立易達旅遊、鄭德炎日間復康護理中心,以及成立深圳首間跨境養老院舍頤康院。

經過多年發展,香港復康會現為有需要使用者提供復康治療、健康管理、無障礙交通及旅遊、職業培訓及長者院舍等一條龍服務,令不少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可以重投社會,活得尊嚴豐盛。本會在香港及內地設有逾30個服務點,每年服務人次超過130萬。

有關「賽馬會健康起步計劃」
香港復康會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於2020年在沙田推出「賽馬會健康起步計劃」,透過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務模式,結合「公、私、社」地區網絡,鼓勵市民掌握有效方法管理健康,實踐健康生活,減少患上長期病患或其他嚴重疾病的風險。截至2022年3月底,計劃聯繫了21個地區合作伙伴,舉行了68個地區合作活動,包括身體檢測、健康講座、工作坊等;11場網上講座錄得逾6,400人次瀏覽;18段網上短片亦錄得超過6,900人次瀏覽。

網址:https://smarthealth.hksr.org.hk/
Facebook: e2Care康程式
辦事處:沙田石門安群街1號京瑞廣場2期7樓E室
查詢電話:2636 1113 / 2636 0666
查詢電郵: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香港2020年2月14日 /美通社/ -- 恒隆地產較早前宣布撥款人民幣一千萬元,成立「恒隆抗疫基金」,以支援香港及內地應對疫情的工作。鑑於現時本港市面抗疫物資短缺,基層人士首當其衝,恒隆地產撥出首筆款項,與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女青)合作,購置二千套防疫及食品包(當中包括口罩、消毒用品、米、食油及乾糧等),並由女青專業社工按需要及實際情況作專業評估,透過轄下各中心,直接將防疫及食品包派發到屯門、元朗、北區、葵青、深水埗等區內最有需要的長者及基層家庭,與他們同行抗疫。而恒隆一心義工隊成員亦於女青個別服務中心協助包裝防疫及食品包工作。

恒隆地產行政總裁盧韋柏表示︰「現時防疫物資以至米糧經常出現短缺,對基層市民帶來不少壓力。因此,我們希望向最有需要的長者及家庭派發防疫用品及食品,以解他們的燃眉之急。我們非常感謝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的支援,並會繼續透過『恒隆抗疫基金』向本港及內地有需要人士伸出援手,一起共渡時艱。」

恒隆一心義工隊協助包裝防疫及食品包
恒隆一心義工隊協助包裝防疫及食品包

恒隆一心義工隊協助包裝防疫及食品包
恒隆一心義工隊協助包裝防疫及食品包

防疫及食品包內包括口罩、消毒用品、米、食油及乾糧等
防疫及食品包內包括口罩、消毒用品、米、食油及乾糧等

關於恒隆地產

恒隆地產有限公司(股票代號:00101)是香港和內地的頂級地產發展商之一,於香港上市並為恒生綜合指數、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動指數、恒生低波幅指數成份股、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系列,及道瓊斯可持續發展亞太指數的成份股之一。恒隆在香港擁有龐大的投資物業組合,並在1990年代起逐步拓展內地市場,公司目前已成功進入上海、瀋陽、濟南、無錫、天津、大連、昆明、武漢及杭州的市場,旗下內地項目均以「恒隆廣場」命名。隨着未來進一步發展,恒隆地產正努力開創前景,矢志發展成為一家備受尊崇的全國性商業地產發展商。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200214/2720953-1-a?lang=2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200214/2720953-1-b?lang=2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200214/2720953-1-c?lan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