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機構

上海2021年9月30日 /美通社/ -- 綠葉制藥集團宣布,其自主研發的1類新藥LY03015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批准進行臨床試驗。LY03015為新一代囊泡單胺轉運蛋白2(VMAT2)抑制劑,為綠葉制藥基於其新分子實體/新治療實體技術平台(NCE/NTE)開發的中樞神經領域創新藥。此前,該藥物已在美國提交臨床試驗申請,即將進入Ⅰ期臨床。

LY03015用於治療遲發性運動障礙(Tardive Dyskinesia, TD)和亨廷頓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 HD)。TD是長期使用抗精神病藥物等多巴胺受體阻滯劑後遲發發作的錐體外系不良反應,該疾病存在不可逆性和致殘性;HD則是一種臨床表現為運動障礙、精神症狀和認知障礙的遺傳性神經系統變性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壽命。

在TD和HD的治療中,VMAT2抑制劑是目前唯一一種在臨床療效和安全性上得到驗證的藥物。然而,已上市的VMAT2抑制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臨床痛點:或半衰期短;或由於脫靶效應有嚴重不良反應隱患,藥物說明書標有導致抑郁自殺風險增加的黑框警告;或心髒安全風險增加。

LY03015作為新一代VMAT2抑制劑,可通過抑制突觸前神經元多巴胺(DA)的釋放,避免DA對超敏D2受體刺激的同時也不阻滯突觸後膜的D2受體,從而減輕TD、HD的症狀。其相關研究已在法國化學學會(French Societe de Chimie Therapeutique)出版的《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結果表明:LY03015表現出較高的VMAT2結合活性和DA攝取抑制活性,在體外代謝穩定性、體內DMPK研究中均展現了很好的成藥性,與現有治療TD和HD的已上市VMAT2抑制劑丁苯那秦、氘代丁苯那秦和纈苯那秦相比,避免了脫靶效應帶來的抑郁及自殺風險;具有更理想的消除半衰期,可減少每日用藥次數;更高的腦組織分布和更低的心髒分布,以及更低的herG毒性,可在臨床使用中保持療效的同時降低給藥劑量並減少心髒QT間期延長的風險。有望成為更安全、更有效的TD和HD治療方法。

未來,基於臨床試驗中對產品特性的進一步驗證,LY03015有望改善市售VMAT2抑制劑藥物在活性、療效、安全性等方面的臨床痛點,具有較為廣闊的市場前景。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已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的三款VMAT2抑制劑原研藥2020年全球銷售額合計約為16.59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37.9%,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

LY03015所在的中樞神經系統治療領域是綠葉制藥長期布局的核心戰略領域之一,圍繞新分子實體/新治療實體技術平台、新型制劑技術平台等創新技術平台,綠葉制藥已擁有一系列差異化的創新藥及創新制劑,潛力品種不斷收獲突破進展。

今年1月,治療精神分裂症的瑞欣妥®(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在中國獲得上市批准,該產品同時也是我國首個自主創新微球制劑。此外,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創新制劑——利斯的明多日透皮貼劑也陸續在歐洲多國獲批上市。公司另有治療精神分裂症和雙相情感障礙的思瑞康®(富馬酸奎硫平片)及其緩釋片也在全球51個國家和地區銷售。

除了已上市產品,綠葉制藥還有多個在研新藥在中國、美國等市場進入臨床後期和新藥上市申請(NDA)階段,涵蓋抑郁症、帕金森病等多種疾病,在中樞神經治療領域形成了豐富的產品組合。

關於綠葉制藥集團

綠葉制藥集團(綠葉制藥)是致力於創新藥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際化制藥公司。綠葉制藥在中國、美國和歐洲設有研發中心,擁有超過30個中國在研藥物和10多個海外在研藥物,在中樞神經和腫瘤領域已有多個創新制劑和創新藥在歐洲、美國、日本開展注冊及臨床研究。綠葉制藥在微球、脂質體、透皮釋藥等先進藥物遞送技術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在生物抗體、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領域進行了積極布局和開發。

綠葉制藥深度布局全球供應鏈體系,已在全球建有8大生產基地,超過30條生產線,並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GMP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公司現有30余個上市產品,產品覆蓋腫瘤、中樞神經、心血管、消化與代謝等治療領域;業務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等全球主要醫藥市場,以及高速增長的各地新興市場。

國際專家小組呼籲大眾關注肉素桿菌素於醫學美容上的抗藥性問題

香港2022年9月29日 /美通社/ -- 今日上午,神經毒素道德使用醫學美容委員會(ASCEND) 中的國際專家小組,在2022年IMCAS(International Master Course on Aging Science)上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 —「A 型肉毒桿菌素的抗藥性新趨勢:國際多學科專家小組的審查及共識指引」(Emerging trends in botulinum neurotoxin A resistance: An 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review and consensus),呼籲美容從業員提高對持續使用A型肉毒桿菌素療程所引發的免疫反應抗藥性風險的認識和關注。


自 1999 年以來,A型肉毒桿菌素注射療程一直是世界上最廣泛應用的美容項目,也是治療頸肌張力障礙和肢體痙攣等疾病的治療首選[1]。在全球各地,由於越來越多的患者尋求肉毒桿菌素的治療需求及應用範圍日趨擴大,特別在亞太地區,隨著年輕美容用家和經濟收入的增長趨勢,療程需求將急速增長。

由於肉毒桿菌素的功效是暫時性及隨時間而減弱,因此用家需要重複注射以維持治療效果。然而,持續注射肉毒桿菌素(外來細菌蛋白)會增加激活免疫反應的風險,引致免疫抗藥性或產生中和抗體而導致的療程失效[2],指療程效果漸漸減退或甚至完全無效。

根據 Merz Aesthetics®與Frost & Sullivan分別在2018年和2021年開展的一項消費者研究調查,結果顯示更多受訪者出現肉毒桿菌素療程效果逐漸減退的情況(2018 年為 69%,而 2021 年為 79%)。患者面對這種療效下降而採取最常見的做法是加大了使用劑量和注射頻率。

有鑑於此,發佈「A 型肉毒桿菌素的抗藥性新趨勢:國際多學科專家小組的審查及共識指引」(Emerging trends in botulinum neurotoxin A resistance: An 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review and consensus)旨在提高大眾對持續使用肉毒桿菌素所產生抗藥性風險的認識,並結合臨床試驗、道德標準、醫學美容及針對產生抗體而引致的療程失效風險等的考量因素,提出最佳建議。由於肉毒桿菌素治療普遍能終生持續地注射,因此所有作者一致認為使用純淨A 型肉毒桿菌素以減低產生抗藥性的機會是一個謹慎的臨床決定。

香港整形外科醫生兼The Specialist: Lasers, Aesthetic & Plastic Surgery, Hong Kong 董事Dr. Wilson Ho何維新醫生,亦是這份共識指引的作者之一在評論抗藥性這一話題分享道:「肉毒桿菌素的抗藥性問題在神經病學領域中,大多數有記錄在報告中的抗藥性病例均與治療神經系統的疾病有關,而當中使用的劑量通常遠高於醫學美容療程上。然而,就目前美容趨勢顯示,肉毒桿菌素的應用範圍正在迅速擴大,除了包括咀嚼肌的瘦臉療程,以及最近應用於身體部位上。 因此,與普遍美容從業者的看法相反,醫美療程接受的總劑量很容易超出治療其他疾病的醫學範圍,因此,患者對肉毒桿菌素產生免疫風險可能會增加。」

雖然目前在醫學美容應用上出現的抗體而導致療程失效的真實情況,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或記錄,但國際專家小組一致認為,當前的醫學文獻可能低估了問題的重要性。隨著此共識指引的發布,何醫生說:「我們敦促醫學美容從業者應主動為患者積極減低肉毒桿菌素療程產生的抗藥性風險,評估患者的治療記錄,包括針對過往曾使用肉毒桿菌素的治療資料,並權衡不同肉毒桿菌素治療選擇的帶來的影響。從臨床角度來看,使用純淨的肉毒桿菌素,並在適當的時間間隔,施用最低的有效治療劑量,可能有助於減低療程後產生抗藥性反應。」

該共識指引的另一個重要建議是提高消費者對潛在抗藥性風險的認識的重要性。這需要從一開始就與患者進行合作、以患者為中心、給予個人化評估和透徹講解肉毒桿菌素治療的潛在風險,包括產生抗藥性及其影響未來神經病學治療的潛在問題。從事醫學美容的專業人員可在支援患者了解肉毒桿菌素治療,對其整體健康的長遠影響,發揮重要作用,而不僅僅只是著重於某特定治療效果。

該共識指引是Merz Aesthetics® 委託在過去五年內發表的關於抗藥性為主題的第三篇論文。雖然前兩篇論文較側重於消費者對肉毒桿菌素治療效果減弱的體驗,但這篇論文是首篇在國際跨領域層面上獲得了強烈的行業共識。(關於共識指引,請參見附件)

Merz Aesthetics®的首席科學官Samantha Kerr醫生說:「我們不僅需要向我們的客戶負責,並且關切患者的需求。這意味著我們必定確保產品標準符合最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時我們正在加強鼓勵醫學美容專業人員能指導患者做出適合他們身心的決定。」

Merz Aesthetics®亞太區行政總裁Lawrence Siow補充:「我們開展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研究調查,例如針對亞太地區消費者的『肉毒桿菌素除皺習慣』調查,以及這篇ASCEND共識指引,旨在加深大眾對肉毒桿菌素抗藥性風險的理解和認識,為醫學美容行業提供專業臨床知識,為患者的安全和福祉作出更大的保證。我們一直致力提高對這方面的關注,以便消費者可以與他們的醫生一起對未來的治療做出明智的選擇。」

完整的報告可在此下載:https://bit.ly/3dYlCN8

[1] Ho WWS, Albrecht P, Calderon PE, et al. Emerging Trends in Botulinum Neurotoxin A Resistance: An 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Review and Consensus.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Global Open. 2022;10(6):e4407. Published 2022 Jun 20. doi:10.1097/GOX.0000000000004407
[2] Based on a consumer market study conducted in 2021 on "Consumer Experience with Toxin Resistance" by Merz Aesthetics in partnership with Frost & Sullivan across 8 Asia Pacific territories (Australia, Hong Kong, Indonesia, Singapore, South Korea, Philippines, Taiwan and Thailand) and included 2,441 Botulinum toxin users from the ages of 21 to 55 years old.

編輯備忘

背景資料
在亞太地區,隨著肉毒桿菌素療程日趨普及,即使在疫情期間,仍無減少接受肉毒桿菌素療程的次數,估計產生肉毒桿菌素抗藥性(中和抗體)的機率可能會日漸增加。由於缺乏診斷性測試和美容患者的「流動性」大,使療程後的跟進和追蹤工作非常困難,因此抗藥性問題仍被低估。

鑑於目前肉毒桿菌素的應用趨勢,醫學美容專業人員必須進行徹底的臨床評估,告知患者治療風險,並制定合適的肉毒桿菌素治療計劃,以盡量減少抗藥性風險,讓你可以持續地體驗肉毒桿菌素治療的良好療效。

關於Merz Aesthetics®
Merz Aesthetics®專注於醫學美容業務發展多年,擁有悠久的歷史,企業願景及目標由心而發,使醫護專業人員、患者和員工能夠自信地活出自我。我們致力讓世界變得更美幫助人們活出他們最美麗的一面 – 但讓他們自我定義美麗。Merz Aesthetics®產品及服務如:注射類、儀器類、及護膚產品等,均經臨床實證,專為不同人士的個別需求而設,安全可靠。Merz Aesthetics®創立於1908年德國法蘭克福,是一家擁有110多年歷史的家族企業,隸屬於德國Merz Group大藥廠,與客戶建立家人般的親近關係,總部設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並於全球52個國家/地區設有辦事處。了解更多: https://www.merzaesthetics.com.hk/

卡塔爾杜哈2018年10月18日電 /美通社/ --

入圍Stars of Science的女性數量創新高

卡塔爾基金會寓教於樂的電視真人秀Stars of Science已完成第10季的海選,比賽剛剛開始。評委會選出了最優秀的九位創新人才,他們現在將飛往卡塔爾科技園參加研討會,將他們的想法變成產品,並爭奪「最佳阿拉伯創新者」的終極稱號。

generated by system

在這九位創新者中,四位是女性。在信息與通訊技術這一集中,兩位創新者通過了海選。Sylia Khecheni憑藉一款精巧的Home Privacy Drone Blocker(家庭隱私無人機攔截器)贏得了進入原型設計階段的入場券,該裝置在不破壞侵入信號源的情況下即可阻止視像傳輸。同時,參賽選手Rooda Al Qebaisi有機會讓她的Dynamic VIP Seating Manager(動態VIP座位管理器)接受考驗。

Anna Malek的商業頭腦激發了她的熱情,確保她的Smart Car Seat(智慧汽車座椅)不僅可以保護新生兒,還能讓父母放心;而科研人員Nour Majbour將研究她的Parkinson's Early Detection Kit(帕金森早期檢測試劑盒),希望尋找一種檢測該疾病症狀的二元方法。

今年,來自生物醫學領域的參賽者最多,共有10位選手入圍,其中5位躋身前九。在即將登場的集數中,神經外科醫生Walid Albanna將研究他的Neurovascular Google Analyzer(神經血管Google分析儀),旨在幫助醫生檢測反復中風的早期症狀。該節目最年輕的創新者Ahmed Zahlan希望他的Contactless Gluten Detector(非接觸式麩質檢測儀)最終將被麩質過敏者使用。此外,熱衷實現可衡量結果的Abdullah Al Sairafi將努力完善他的Sports Performance Patch。

在這幾輪角逐過後,僅剩兩個名額,來自能源與環境這一集的五位選手爭奪在前九位中占得一席的最後機會。藝術家Salim Al Kaabi被選中來研究他的Safe Frankincense Varnish for Artists,該產品在讓畫作歷久彌新的同時,消除了清漆的毒副作用。與此同時,Ghassan Oueidat憑藉其使用乾冰清潔機器人自動清理塔樓的創新想法脫穎而出。觀眾可在10月20日收看精彩紛呈的原型設計節目。

Mariam Diefallah,電話:+974-6683-6932,電郵: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