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機構

  • 一項針對美國、英國、意大利及海灣地區民眾的國際調查顯示,大眾普遍對航空旅遊的健康要求感到困惑,並擔心航空業沒有為另一場全球健康危機做好準備
  • 調查包括的每個國家/地區均有許多受訪者表示,鑒於冠狀病毒相關的要求,他們選擇在 2021 年不乘搭飛機
  • 46% 的美國受訪者、61% 的意大利受訪者、65% 的英國受訪者及 68% 的海灣地區受訪者出於與健康相關的要求而選擇在 2021 年不乘坐飛機
  • 令人該行業復甦擔憂的一個跡象是,三分一的美國受訪者 (32%)、40% 的意大利受訪者、40% 的英國受訪者和近一半 (46%) 的海灣受訪者表示,對健康要求感到疑惑將阻礙他們在 2022 年乘搭飛機。

利雅得2022年4月22日 /美通社/ -- 根據一項國際調查,令人感到疑惑的健康要求和對航空業沒有為另一場公共衛生危機做好準備的擔憂,可能會影響該行業從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中復甦。

Confusing health requirements are stopping passengers from flying
Confusing health requirements are stopping passengers from flying

調查由 YouGov 在「未來航空論壇」(Future Aviation Forum) 開幕前進行,這場全球航空峰會將於 5 月 9 日至 11 日在利雅得舉行。。它在美國、英國、意大利和海灣國家(包括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進行。雖然結果因地而異,但該研究揭示大眾普遍對現有錯綜複雜的航空旅遊健康要求感到困惑。每個接受調查的國家/地區約有三分一的受訪者表示,由於健康要求不明確,他們去年無法乘搭飛機,2022 年亦將無法乘搭飛機。

沙特阿拉伯運輸及物流部長 Saleh bin Nasser Al-Jasser 閣下表示:「各國顯然需要共同努力,協調對乘客的健康要求。為了讓全球航空業全面迅速復甦,我們必須令現時的要求更清晰,並建立大眾對該行業處理未來公共衛生危機能力的信心。

「未來航空論壇」將雲集來自公營和商界的領導人、國際行政總裁和監管機構,共同塑造國際航空旅遊的變化,並在疫情後的世界中推動解決方案。論壇將有 120 多名演講者,預計將有 2,000 多名與會者和來自各大洲的代表參加。各代表獲邀參加 40 場會議,重點關注三個核心主題支柱:乘客體驗、可持續發展及疫情後的業務復甦。

沙特阿拉伯民航總局 (GACA) 總裁 Abdulaziz Al-Duailej 閣下表示,在論壇召開之前,GACA 正在與利益相關者協商制定一項政策,以使該行業免受未來健康危機的影響。

Al-Duailej 閣下稱:「2019 冠狀病毒病嚴重影響了全球的空中交通和旅客旅遊,並對全球航空業的增長前景產生令人不寒而慄的影響。由於客運量預計要到 2024 年才能恢復至 2019 年之前的水平,我們需要設法協調健康資訊協議,加強各國之間的資訊分享和透明度,保護乘客的健康和安全,並恢復乘客的信任,這些是我們將在『未來航空論壇』上解決的一些基本挑戰。」

調查發現,在各國是否共同努力促進疫情期間的旅遊便利方面存在分歧。海灣地區 (73%) 和意大利 (59%) 的大多數受訪者認為他們做了,而美國 (56%) 和英國 (70%) 的大多數受訪者說他們沒有做到。

就航空業是否為另一場公共衛生危機做好準備而言,只有海灣地區的大多數受訪者(64%)對此充滿信心,而其他接受調查的國家的受訪者則存在分歧。超過三分一的英國受訪者以及四分一的美國和意大利受訪者表示,機場和航空公司沒有為下一次公共衛生危機做好準備。

如欲了解更多資訊或聯絡「未來航空論壇」傳媒團隊,請聯絡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關於未來航空論壇:

首屆「未來航空論壇」是一個重要的網絡和交易活動,將全球航空領導者聯絡起來,以塑造國際航空旅遊發展,在疫情後的世界中推動解決方案,並確保該行業在未來幾年蓬勃發展。論壇於 5 月 9 日至 11 日在利雅得舉行,將有 120 多名演講者,預計將有 2,000 多名與會者和來自各大洲的代表參加。各代表將參加 40 場會議,重點關注三個核心主題支柱:乘客體驗、可持續發展及疫情後的業務復甦。

論壇由民航總局 (GACA) 在兩聖寺守護者國王薩勒曼贊助下主辦,將推動沙特阿拉伯成為該地區卓越的航空樞紐。

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 https://www.futureaviationforum.com/

「未來航空論壇」的社交媒體:

Twitter - https://twitter.com/FAF_Saudi

LinkedIn -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futureaviationforum/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16r5UYLzUoWeHJ4yw8QdQ

上海2022年9月13日 /美通社/ -- 2022年8月26日至29日,第七十屆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 Congress 2022)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隆重召開。會上,歐洲心臟病學會(ESC)聯合歐洲呼吸學會(ERS)一起重磅發佈了2022 ESC/ERS 肺高血壓診斷和治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為全球肺高血壓的診療提供了最佳的方案推薦以及最新的證據支持,供醫生專家和病人家庭借鑒與參考。值得關注的是,新版《指南》在針對肺動脈高壓(PAH)的治療策略介紹中,特別新增了關於肺動脈去神經術(PADN技術)的介紹和分析。PADN由全球公認的OTM創新平台帕母醫療專有。PADN技術納入國際指南,不僅展現了PADN在治療PAH方面的重要學術價值和臨床潛力,也體現了這項技術在PAH患者治療和健康管理方面的積極意義。除此之外, PADN技術在國際肺高血壓治療領域還在持續受到更多的關注,包括即將在今年9月召開的2022年美國經導管心血管治療學研討會(TCT 2022)帕母醫療將對全球首次公佈PADN-CFDA註冊臨床研究結果

PAH是一種病理生理綜合征,其症狀表現為肺動脈壓力(PAP)和肺血管阻力升高,嚴重時可能導致心力衰竭和猝死。

PADN是全球一流的創新型射頻消融儀,用於治療PAH。該設備於2021年獲得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PADN是一種血管介入消融技術,利用射頻消融阻斷肺部內膜交感神經,降低肺動脈壓力,從而延緩疾病進展。

基於所提出的理論,陳紹良教授於2012年正式提出PADN技術,其團隊於同年在20隻狗身上進行了首次PADN動物實驗。結果顯示,經過PADN治療,左肺動脈主分叉區的壓力反應已完全消除。

在動物實驗獲得預期結果後,該團隊陸續開展了一系列PADN臨床試驗,包括PADN1一期、PADN1二期和PADN5試驗,以研究PADN在治療WHO一組、二組和四組肺動脈高壓(PH)患者方面的安全性和效果。臨床結果顯示,PADN可用於治療PH。對於使用PADN治療了一年的患者,包括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IPAH患者,該技術不僅顯著改善了他們的血流動力學狀態、心臟功能和運動能力,還減少了PH帶來的肺部事件和死亡率。

陳教授帶領的團隊已完成PADN-CFDA研究。這項單盲、隨機、假手術對照臨床研究旨在評估PADN手術治療PAH的安全性和效果。到目前為止,已公佈的初步臨床數據都是積極的,最終的PADN-CFDA臨床結果有望給醫護人員帶來更多驚喜,滿足未滿足的PAH醫療需求。

迄今為止,陳教授的團隊已多次前往歐洲、美國和亞洲進行理論教學和手術演示,並為訪問期間進行的手術提供現場指導。在訪問期間,陳博士的團隊還受邀發表了20多場國際學術演講,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

如今,由陳紹良教授團隊領銜開展的PADN-CFDA研究已全部完成,PADN-CFDA研究的最新臨床結果將於9月18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1:45至11:55)在2022年美國經導管心血管治療學術會議(TCT) 最新突破性臨床研究專場(LBCS)上公佈。此外,由心血管專家Gregg W. Stone教授擔任主要研究者的國際多中心PADN全球臨床試驗即將啟動,旨在為PADN技術提供更多循證醫學支持,同時為提供新的PAH治療解決方案。

關於帕母醫療

帕母醫療成立於2013年,始於心肺領域,著眼解決更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帕母醫療長期深耕突破性技術的科學探索及國際視野的商業化開拓,致力於打造以臨床價值為源驅動力的OTM(From Operating Table to Market)創新平台,為患者生命復原力而行動。

帕母醫療開發的以高頻消融設備為首的多個產品均為國際首創,成功斬獲國內外超五十項發明專利及方法學保護,並成功進入CFDA創新醫療器械綠色通道,獲得CE質量體系認證。2021年2月,帕母醫療原創的肺動脈高壓射頻消融導管16天快速榮獲FDA突破性器械資質,屬該領域國內首家獲此資質的企業。同年8月,獲得奧博資本、千驥資本、禮來亞洲基金、高榕資本等投資機構逾億元的新一輪投資。2022年,原創PADN(肺動脈去神經術)首次被載入國際ESC指南,為全球肺動脈高壓的臨床診療提供了新的治療希望。

懷揣忠於創新,提升患者健康復原力的匠心,帕母醫療從手術台到市場,始終致力於為患者提供以臨床價值為驅動力的突破性療法,以黑馬姿態迅速領銜肺動脈高壓介入療法,並將持續秉承回歸本源,以不懈的科研研發實力攜手患者邁進新紀元。

蘇州2020年6月3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宣佈在第56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上以在線發表的形式公佈其重組全人源抗細胞毒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CTLA-4)單克隆抗體(研發代號:IBI310)I期臨床研究(NCT03545971研究)的初步結果(online publication,摘要編號 # 302489)。

此次在ASCO年會上公佈的NCT03545971研究是一項旨在評估IBI310單藥及其聯合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治療晚期惡性腫瘤受試者的耐受性、安全性和抗腫瘤活性的開放性研究,分為Ia和Ib期。其中Ia期為IBI310單藥治療,適應症為標準治療失敗的晚期實體腫瘤;Ib期為聯合信迪利單抗治療,適應症為晚期黑色素瘤。主要臨床數據包括:

  • 截至2019年11月12日,Ia期研究共入組10例受試者,Ib期研究共入組17例受試者,Ia和Ib期均未出現劑量限製毒性(DLT),目前正在進行Ib期劑量擴展。Ia和Ib期最常見的治療期間與研究藥物相關的不良事件(TRAE)均為瘙癢,Ia期未出現3級以上的治療期間不良事件(TEAE),Ib期僅1例受試者出現3級以上的TRAE(AST升高),未發生導致死亡的TEAE。
  • Ib期3mg聯合劑量組3例受試者至少進行1次腫瘤評估,其中1例受試者出現客觀緩解。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腎癌黑色素瘤內科主任郭軍教授表示:「近年來,黑色素瘤的臨床治療已取得一些突破性進展,相較於其他惡性腫瘤,治療模式更多。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1年生存率從上世紀90年代的25%~35%延長到了如今的75%,免疫治療是其中最關鍵的突破點之一。Checkmate-067研究結果顯示雙免疫治療用於晚期黑色素瘤一線治療,相比單藥免疫治療,可以顯著改善預後。NCT03545971研究初步結果顯示IBI310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及療效。希望在接下來的研究中看到更多積極的數據。」

信達生物製藥集團醫學科學與戰略腫瘤部副總裁周輝博士表示:「CTLA-4是一個重要的免疫抑制性受體,國內外多個靶向CTLA-4的臨床研究正在開展,目前僅有一個針對CTLA-4靶點的抗體藥物獲批上市。IBI310為國內研發進展最快的抗CTLA-4單克隆抗體。IBI310聯合信迪利單抗前期的臨床研究結果展現出了一定的安全性和抗腫瘤活性,顯示聯合療法可以發揮協同增強作用。目前IBI310聯合信迪利單抗針對多個腫瘤的II期/III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我們希望早日評估IBI310聯合信迪利單抗療效數據,使更多患者獲益。」

關於IBI310(抗CTLA-4單克隆抗體)

IBI310是重組全人源抗細胞毒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CTLA-4)單克隆抗體抗,通過上調人體效應性T細胞介導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和弱化調節性T細胞介導的免疫抑制活性,來抑制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逸,提高機體自身針對腫瘤細胞的免疫應答,從而達到治療多種腫瘤的目的。

關於信達生物

「始於信,達於行」,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是信達生物的理想和目標。信達生物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開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2018年10月31日,信達生物製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1801。

自成立以來,公司憑借創新成果和國際化的運營模式在眾多生物製藥公司中脫穎而出。建立起了一條包括23個新藥品種的產品鏈,覆蓋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多個疾病領域,其中6個品種入選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17個品種進入臨床研究,5個品種進入臨床III期或關鍵性臨床研究,4個單抗產品上市申請被NMPA受理,其中3個被納入優先審評,1個產品(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舒®,英文商標:TYVYT ®)獲得NMPA批准上市,獲批的第一個適應症是復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並於2019年11月成為唯一一個進入新版國家醫保目錄的PD-1抑制劑。

信達生物已組建了一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生物藥開發、產業化人才團隊,包括眾多海歸專家,並與美國禮來製藥、Adimab、Incyte、MD Anderson癌症中心和韓國Hanmi等國際合作方達成戰略合作。信達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國生物製藥產業的發展水平,以滿足百姓用藥可及性和人民對生命健康美好願望的追求。詳情請訪問公司網站:www.innoventbi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