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機構

-MSIG 亞洲致力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並與保護國際基金會 - 亞太區分部(CIAP)合作,爭取在三年內實現切實的保護目標
-這項為期三年的合作將有助於促進亞洲六個核心市場以及兩個太平洋國家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MSIG 亞洲推出知識庫,以提高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

新加坡2020年11月2日 /美通社/ -- MSIG亞洲於10 月30 日宣布與保護國際基金會 - 亞太區分部(CIAP)建立為期三年的合作夥伴關係,以倡導保護生物多樣性並推動於亞太區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MSIG 亞洲致力建設豐盛的社會,為全球建立穩健未來。為此,MSIG 亞洲將支持在亞太區進行一系列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行動,透過保護生態系統提供的食水、食物、燃料、藥物和氣候調節,守護着數百萬人的福祉。

MSIG 亞洲了解到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賴於各企業對保護自然資本[1]的商業模式。因此,這夥伴關係將支持MSIG 亞洲在亞太區的六個核心市場進行保護生物多樣性行動 -- 包括香港、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越南,以及兩個太平洋國家斐濟和新喀里多尼亞,這兩個國家被認為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CIAP亦在這些地區持續進行保護工作。

通過此夥伴關係,MSIG 亞洲的目標是保育約9,500公頃的森林(面積相當於約1.3萬個足球場)以及72,500公頃的海洋(面積略大於新加坡)。預計這些行動能避免或消除約470萬噸碳排放,相當於在一年內減少約100萬輛在路上面行駛的汽車,或約1,080萬桶石油的使用量。

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株式會社國際業務部副部長Alan J. Wlson先生表示:「這一夥伴關係標誌着我們朝着對生物多樣性的關注轉化為實際行動邁出了踏實的一步。我們與全球領先的非弁利組織合作,其於創造積極自然經濟的專業知識將鞏固我們在亞洲的當地活動、保育和溝通工作,以保護和加強我們的自然資本。」

在亞洲,迅速的人口增長、經濟發展、不可持續的做法、管理不善的漁業和濫伐森林正不斷蠶食生態系統的健康。這加劇了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危機[2],並威脅到100萬種動植物的滅絕,繼而威脅到人類的生計。

20多年來,CIAP一直致力透過科學、研究、資助以及與政府、私營企業、學術界、非政府組織和社區合作,保護亞太區最重要的自然區域,以造福人類。

「顯而易見,繁榮的經濟和健康的社區需要健康的自然系統。為了下一代,現在是投資於大自然的最佳時機。」保護國際基金會亞太區分部高級副總裁Richard Jeo博士說。「我們很榮幸能與MSIG 亞洲合作,在科學和創新解決方案的支持下,建設一個有韌性的、以自然為本的社會。」

MSIG 亞洲和CIAP將合作舉辦多個活動,包括生物多樣性保護講座、義工活動,以及當地社區活動,旨在讓MSIG的持分者包括員工、中介人和客戶都能參與保護生物多樣性。

為了進一步支持保護生物多樣性,MSIG 亞洲推出了一個知識庫以宣傳及推廣保護生物多樣性。該知識庫將提供豐富的資源訊息,包括由保護國際基金會設計的碳足跡計算器,以及解釋生物多樣性、其對人類的價值以及如何維護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教育內容。公眾可登入知識庫查閱:www.msig-asia.com/biodiversity

註腳:

  1. 自然資本指能為人類提供利益的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的存量(例如:植物、動物、空氣、水、土壤和礦物)。
  2. 政府間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科學政策平台(IPBES)在其2019年發表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評估報告》中指出,有100萬種動植物物種面臨滅絕威脅。

關於MSIG 亞洲

MSIG 亞洲是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株式會社的子公司,也是MS&AD Insurance Group旗下成員,是亞洲領先的一般保險品牌,業務遍及全球46個國家。按總收入計算,集團是全球十大非人壽保險集團之一。它是日本排名第一的保險公司,信用評級為A+展望穩定。MSIG在全球擁有超過4萬名員工,遍布東盟所有市場,以及澳洲、新西蘭、香港、中國、韓國、印度和台灣。
www.msig-asia.com/

-方便香港居民北上求醫 減低醫療成本

香港2018年12月20日電 /美通社/ -- 粵港澳大灣區首個醫療健康服務融合創新平台「微醫大灣區協作平台」(「平台」)今天宣佈以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互聯網醫院為深圳基地,並於同日在醫院舉行開幕儀式。微醫大灣區的服務基地陣列短時間內迅速擴大據點,促進大灣區內先進醫療科技、優質醫療資源的融合,全面提升大灣區整體醫療健康服務水平。該平台同時宣佈全新網站h.gov.cn正式投入服務;網站與微醫手機應用程式及電話專線+8620-95169-888可讓大灣區居民從多個渠道享用平台服務。

微醫大灣區協作平台主席胡定旭先生認為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互聯網醫院作為深圳基地,加入微醫大灣區協作平台,是把握改革開放勢頭、堅持創新引領的重要一步
微醫大灣區協作平台主席胡定旭先生認為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互聯網醫院作為深圳基地,加入微醫大灣區協作平台,是把握改革開放勢頭、堅持創新引領的重要一步

開幕儀式當日有香港市民利用微醫大灣區協作平台預約到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進行體檢,並親身北上深圳基地,體驗平台帶來的優勢
開幕儀式當日有香港市民利用微醫大灣區協作平台預約到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進行體檢,並親身北上深圳基地,體驗平台帶來的優勢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開業短短三年已擁有頂尖的醫療團隊及創新技術,亦是深圳「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先驅,通過互聯網技術創新診療模式,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為市民提供門診和住院全流程支援、線上覆診處方、線下配送藥物等等。微醫大灣區協作平台以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互聯網醫院作為深圳市基地,將進一步強化平台的醫療網絡,讓大灣區居民可隨時隨地透過微醫網站、手機應用程式和電話專線享用深圳頂級醫院提供覆蓋「診前、診中、診後」、線上線下的一體化醫療服務。

微醫大灣區協作平台主席胡定旭先生表示:「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互聯網醫院作為深圳基地,加入微醫大灣區協作平台,是把握改革開放勢頭、堅持創新引領的重要一步。本人對於深圳基地啟動感到非常鼓舞,未來協作平台將持續整合粵港澳三地醫療、醫藥、醫保服務能力,引入更多醫、藥、保險等產業服務合作夥伴,加快推進粵港澳在醫療健康資訊的互聯互通,提升區內醫療協作效率」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院長廖四照先生表示:「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與微醫大灣區協作平台的深度融合,將有助醫院透過平台深圳基地的戰略地位,讓粵港澳居民享受『線上90秒鐘、線下90分鐘』的便捷醫療服務。」

開幕儀式當日有香港市民利用微醫大灣區協作平台預約到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進行體檢,並親身北上深圳基地,體驗平台帶來的優勢。香港的彭先生、曾先生過往沒有做過詳細的體檢,加上彭先生最近發現血糖偏高,眼見身邊很多朋友都開始有「年紀大,機器壞」的情況,所以這次決定通過微醫大灣區的平預約到內地做健康體檢。「在香港做頸動脈彩超大概需要1,000港幣,心臟彩超要2,000港幣,再加上醫生診金,僅兩個項目在香港的花費就貴10倍,現在到深圳這家大醫院整套體檢做下來才1,000多元人民幣,交通成本也不高。」彭先生說,他會向更多家人、朋友推薦這些服務。

微醫大灣區(香港)首席運營官鄭宇淩女士表示:「香港居民回港後,可以隨時隨地透過微醫手機應用程式查看電子體檢報告,與醫生溝通體檢報告情況 ,而且不用舟車勞動,節約就醫成本。此外,平台計劃明年在香港設立免費熱線電話,方便香港居民北上求醫。」

微醫大灣區協作平台是一個綜合性協作平台,現已上線互聯網診療、醫聯體遠程會診、家庭健康管理、嵌入式醫療基地等功能。嵌入式醫療基地是微醫推出的一個重要服務模式,利用微醫平台成熟的互聯網醫療服務體系和實體醫院全面的醫療服務內容,實現線上和線下的聯動服務。平台成立短短近兩個月已為大灣區城市的居民帶來創新的醫療體驗。

關於微醫

微醫控股有限公司(「微醫」)是中國領先的醫療健康科技平台,提供全面的線上及線下、全科及專科結合的醫療健康服務。微醫於二零一零年由廖杰遠及其團隊創立,主要經營微醫療、微醫雲、微醫保、微醫藥四大業務領域。

微醫聯合政府、醫院、醫生、藥企及金融機構,構建面向未來的新型醫療服務體系。微醫平台現有超過2,700間醫院、26萬名醫生、20,000家藥房和1.8億實名註冊用戶。

自建立中國最大的預約掛號平台 -- 掛號網以來,微醫不斷創新,先後開創了團隊醫療模式,創建了全國首家互聯網醫院 -- 烏鎮互聯網醫院,並在業界率先推出智能健康終端「微醫通」,在智能醫療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推出了分別面向中、西醫的兩大智能醫療產品體系。

關於微醫大灣區協作平台

微醫大灣區協作平台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資訊科技驅動,平台搭建連接與融合粵、港、澳三地醫療、醫藥、醫保服務的橋樑,目前已連接79間醫院、一萬多名醫生,建立了32個互聯網醫聯體、數十個專科協作聯盟以及500家藥診店網點。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81220/2333243-1-a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81220/2333243-1-b

上海2020年12月16日 /美通社/ -- 綠葉製藥集團宣佈,旗下子公司山東博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博安生物)開發的Xgeva®的生物類似藥 -- 地舒單抗注射液(LY01011)已在中國進入臨床比對試驗(Ⅲ期臨床)。該藥物在歐洲和美國開展的臨床試驗也在順利進行中。

地舒單抗注射液(LY01011)是 Xgeva®(中文商品名:安加維®)的生物類似藥,獲批上市後將用於預防多發性骨髓瘤和實體瘤骨轉移患者骨相關事件;治療不可手術切除或者手術切除可能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骨鉅細胞瘤,包括成人和骨骼發育成熟的青少年患者;以及治療雙膦酸鹽難治性惡性腫瘤引發的高鈣血症(HCM)。

LY01011的市場前景廣闊,需求潛力大。Xgeva®於2010年11月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2011年7月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批准上市,2019年5月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進口。公開財務數據顯示:Xgeva®在2019年的全球銷售額達到19.4億美元,同比增長8.3%。

博安生物憑借高效協同的創新能力,目前已開發出十多個擁有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的創新抗體,其中某創新抗體項目正在中國開展Ⅰ期臨床研究。在生物類似藥方面,除了LY01011以外,LY01008(Avastin®的生物類似藥)的上市申請已於2020年4月獲得中國藥品審評中心的受理,LY06006(Prolia®的生物類似藥)在中國進入臨床比對試驗並在歐美進入Ⅰ期臨床,LY09004(Eylea®的生物類似藥)也已在中國進入臨床比對試驗階段。

作為集團發展的業務重心之一,綠葉製藥正在持續加大對於生物藥的研發投入,通過博安生物加速推進生物藥的全球佈局,希望盡快將優質創新產品推向中國及全球市場。目前,博安生物已建立起一系列處於不同階段的創新抗體和生物類似藥產品管線,同時在抗體生物藥領域發展成為具備研發、規模化生產、商業化的完整產業鏈的生物製藥公司。

綠葉製藥集團管理層表示:「公司正在積極進行技術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大投入、拓寬生物藥產品組合,並加速推進管線中各產品的上市進度。我們期待通過提供高品質、可負擔的生物抗體產品,造福中國乃至全球更多有需要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