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機構

-與ELPIS BIOPHARM合作開發CAR-T療法

上海2018年6月7日電 /美通社/ -- 綠葉製藥集團已與美國生物技術公司Elpis Biopharmaceuticals Corp達成合作,共同探索和開發雙靶點療法以幫助那些對當前治療無響應的癌症患者。雙方的合作於去年開始,近期,兩家公司簽署授權協議,共同探索和開發雙靶點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CAR-T)及生物候選藥物,用於下一代腫瘤免疫治療。「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合作, 綠葉製藥將負責中國範圍內有關該項合作產生的所有候選療法的開發和商業化,並對雙方共同開發的產品擁有在中國市場的獨家權利」,綠葉製藥集團戰略發展及業務拓展副總裁姜華告訴BioWorld記者。

「同時,Elpis將負責海外市場的開發和商業化並對雙方合作的產品擁有在海外市場的獨家權利,但綠葉製藥仍有權分享雙方共同開發的產品在海外市場的利潤」,姜華補充道。

綠葉製藥和Elpis將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通過Elpis的自有技術平台探索和開發包括抗體和CAR-T療法在內的候選藥物和療法。

Elpis公司的自有技術平台擁有巨大潛力,這是綠葉製藥決定與這家總部位於波士頓的生物技術公司合作的原因之一。「Elpis的創始人在開發免疫腫瘤藥物和CAR-T療法方面擁有多年的經驗。」綠葉波士頓研發中心生物新藥研發負責人、高級總監趙克浩博士表示。

「Elpis獨有的抗體發現平台可快速篩選和開發全人源抗體。我們與Elpis達成合作,看中其在免疫腫瘤領域的專長、特別是在CAR-T療法和生物抗體發現等方面的強大實力,我們雙方將共同開發候選藥物,用於新型腫瘤免疫治療」,趙克浩博士補充道。

目前雙方合作已初見成果,其共同開發的藥物正處於臨床前研究申請階段。

「我們與Elpis共同開發的第一個CAR-T療法是雙靶點的CAR-T,與單靶點CAR-T相比,在開發技術上更具挑戰性,但其可應用於更廣泛的疾病領域,擁有更大的潛力,」趙克浩博士說道。

針對腫瘤的特異靶點激活T細胞已被證明是一種強大的癌症療法,但仍有一半以上的癌症患者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沒有響應。儘管當前獲批的單一腫瘤特異性抗原識別的CAR-T對血液癌治療具有較高的應答率,但仍有許多患者出現不應答或產生耐受。兩家公司希望通過開發雙靶點療法提高腫瘤病人的有效應答率和對治療的耐受性。 趙克浩博士表示:「除了在雙靶點CAR-T療法上的合作,雙方還將共同開發下一代創新型治療性抗體來治療血液瘤和實體瘤。 該項目目前處於概念驗證的階段,我們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動物試驗,然後在明年推進下一步工作。」

綠葉在美佈局不斷深化

趙克浩博士於去年加入綠葉波士頓研發中心團隊,主要負責將波士頓地區的前沿新技術和進展,與綠葉製藥在生物藥的創新研發相結合。

「一方面,我們在波士頓組建自己的研發團隊;另一方面我們也在外部尋找擁有先進技術的合作夥伴」,趙克浩博士提到:「在創新藥的開發方面,我們希望自主開發與外部合作齊頭並進,以此增強我們在生物藥領域的創新研發能力,拓展和豐富後續的產品管線,為綠葉製藥全球市場的快速拓展奠定堅實基礎。」

目前,綠葉製藥正在迅速推進其生物藥的開發工作。「我們在三年前已開始著手於生物藥的佈局。」綠葉製藥集團戰略發展及業務拓展副總裁姜華告訴記者。

「我們不僅僅關注CAR-T療法,而是希望對整個腫瘤免疫治療領域進行整體戰略佈局,包括小分子藥物、生物抗體等。我們也在探索與其它開發CAR-T療法的歐洲公司開展類似合作的可能性。」

將業務擴展至歐洲市場之前,綠葉製藥一直在深化其在美國的佈局。 「五年前我們在新澤西設立了辦事處,負責公司的臨床試驗和新藥註冊。目前,我們在美國已有四個在研藥物在不同的臨床試驗階段」,姜華說道。

目前,綠葉製藥已在中國、美國和歐洲設有研發中心,並擁有包括長效及緩釋技術、脂質體與靶向給藥、透皮釋藥、新型化合物和生物抗體技術在內的5個研發平台。

「我們一直在積極開拓全球範圍內的合作夥伴關係」,姜華補充道:「我們的產品已在80多個國家上市,通過綠葉製藥自己的團隊或者當地合作夥伴進行市場推廣。」

多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功能性治癒聯合研究的2期頂線數據預計將於2023年上半年公佈

計劃於2023年初啟動產後抑鬱症(PPD)的2期研究,以推出潛在首創療法

美國FDA已解除針對BRII-732的臨床試驗暫停,允許公司重新啟動臨床試驗,以針對HIV感染的治療和預防開展每週一次較低口服劑量的研究

北京和北卡羅萊納州達勒姆市2022年12月27日 /美通社/ -- 騰盛博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rii Biosciences(以下簡稱「騰盛博藥」或「公司」,股票代碼:2137.HK),一家致力於針對患者需求未被滿足的疾病開發治療方案,以改善患者健康狀況和治療選擇的生物技術公司,今日宣佈,其戰略性臨床開發重點項目取得進展,其中包括傳染性疾病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候選藥物管線的多項更新。

騰盛博藥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洪志博士表示:「我們正繼續推進兩個首要管線項目的臨床開發,包括我們在中國用於治療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新型功能性治癒方案,以及在美國用於治療產後抑鬱症(PPD)的潛在首創治療方案。這些近期在HBV和PPD方面取得的進展,為我們中國和美國的團隊樹立了更明確的工作重點,並進一步體現了我們在兩個大型和重要的疾病領域尋求治癒或單一治療方案的差異化方法。我們期待繼續促進戰略合作,並利用我們經過驗證的開發能力,為患者推進我們候選治療藥物管線的研發。」

騰盛博藥主要臨床項目更新

乙型肝炎病毒(HBV)

騰盛博藥正在與戰略合作夥伴一起構建全新的一流HBV臨床藥物組合,這些候選藥物可基於各種組合形式使用,以提高中國每個HBV患者亞群體達到高水平功能治癒率的可能性。HBV是世界上最嚴重的傳染病威脅之一,而中國是世界上HBV感染率最高的國家,有8,700萬人受到該疾病的影響。

  • 在騰盛博藥正在進行的BRII-179(VBI-2601)和BRII-835(VIR-2218)的2期多區域臨床試驗(MRCT)聯合研究中,患者已完成治療。有關該研究的中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數據的摘要,已被接受在2023年2月15日-19日在台灣台北舉行的亞太肝臟研究協會(APASL)第32屆會議上以口頭形式進行報告。
  • 12月,公司完成了一項2期聯合試驗第一部分的患者入組,該試驗旨在對已接受聚乙二醇干擾素α(PEG-IFN-α)和核甘酸/核甘逆轉錄酶抑制劑(NRTI)治療的慢性HBV患者中增加BRII-179(VBI-2601)的給藥進行評估。預計將在2023年第三季度取得頂線結果。
  • 騰盛博藥的戰略開發合作夥伴Vir Biotechnology分享了正在進行的BRII-835(VIR-2218)與PEG-IFN-α聯合用藥的2期試驗的初步數據,表明約30%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在治療結束時達到HBsAg血清清除伴抗HBs血清轉換,且無新的安全性信號。結果已在美國肝病研究協會(AASLD)肝臟年會®的口頭會議上公佈。
  • Vir正在進行的2期MARCH試驗B部分的初始數據預計將在2023年下半年獲得,該試驗部分將對BRII-835(VIR-2218)和BRII-877(VIR-3434)與PEG-IFN-α三聯用藥進行評估,包括確定劑量和治療持續時間。

產後抑鬱症(PPD)

騰盛博藥正在開發BRII-296,作為首創一次性注射治療候選藥物,該療法有可能改善美國患者的PPD治療前景,在美國,每7位新媽媽中就有1位受到該疾病的影響。

  • 騰盛博藥在最近與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舉行的C類會議上,收到了關於公司BRII-296試驗性新藥(IND)申請的有效反饋和指導。在會議的討論後,騰盛博藥正著手準備在2023年初啟動BRII-296治療PPD的2期研究。
  • 9月,騰盛博藥宣佈了其BRII-296新藥1期研究的積極頂線結果。數據表明,單次給予600 mg試驗性治療具有良好的藥代動力學特徵,在健康受試者中安全且耐受性良好。此外,醫生和患者群體的早期反饋非常正向積極,這增強了PPD首創單次注射治療方案的潛力。

其他臨床前和臨床開發更新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 基於一項已完成的1期研究的藥代動力學(PK)數據,騰盛博藥已決定停止BRII-778的開發,該藥物正在作為潛在長效HIV感染聯合療法的一部分進行評估。公司正在探索合作機會,以繼續開發BRII-732作為HIV-1患者潛在的每週一次的口服長效聯合治療方案。
  • 10月,騰盛博藥公佈了1期研究的積極數據,顯示BRII-732表現出可接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特徵,以及在健康志願者中達到治療目標的良好的線性藥代動力學特徵,這加強了BRII-732作為每週一次口服療法治療和預防HIV感染的潛力。
  • 騰盛博藥最近收到通知,美國FDA已解除針對公司BRII-732的1期研究的臨床試驗暫停,以開展BRII-732每週一次較低口服劑量的研究。

多重耐藥(MDR)/廣泛耐藥(XDR)革蘭氏陰性菌感染

  • BRII-672有潛力成為首個針對碳青霉烯類耐藥革蘭氏陰性菌的複雜性尿路感染(cUTI)的口服治療方案。2022年12月,公司向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提交了首個新藥臨床試驗(IND)前申請,尋求關於BRII-672在中國開發計劃的註冊監管指導。
  • BRII-693具有高度差異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徵,可用於治療對碳青霉烯類耐藥的最難治療的鮑曼不動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感染。騰盛博藥計劃在2023年第一季度向NMPA遞交IND前申請。
  • BRII-636、BRII-672和BRII-693的臨床前數據和中期1期臨床結果已在2022年10月舉辦的美國感染性疾病周(IDWeek)上公佈。

非結核分枝桿菌(NTM)肺病

  • 騰盛博藥的戰略合作夥伴AN2 Therapeutics預計將在2023年中旬完成評估BRII-658(epetraborole)治療由鳥分枝桿菌復合體(MAC)引起的治療難治性肺病的關鍵2/3期臨床試驗的2期部分的入組,並計劃此後立即開始該試驗的3期部分入組。

COVID-19

  • 繼公司的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在中國商業化上市後,這一長效新冠中和抗體療法正在中國患者中應用,醫生的早期反饋良好。
  • 基於正在進行的臨床前檢測,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對中國目前主要流行的SARS-CoV-2亞型變異株保持中和活性,進一步表明該抗體聯合療法是中國高危患者的重要治療選擇。

關於騰盛博藥

騰盛博藥是一家生物技術公司,致力於針對存在巨大未被滿足的患者需求、治療手段有限,以及給患者帶來嚴重社會恥感的世界最常見的疾病開發創新療法。公司專注於傳染性疾病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正在推進一條涵蓋多種獨特候選藥物的產品管線,並通過領先的項目開發針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新型功能性治癒方案,和針對產後抑鬱症(PPD)的首創治療方案。公司由一支富有遠見卓識和經驗豐富的領導團隊領導,在位於羅利-達勒姆、舊金山灣區、北京和上海的主要生物技術中心開展業務。欲瞭解更多信息,請訪問www.briibio.com

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2020年8月26日 /美通社/ -- 總部位於羅德島州的公司、計算疫苗學領域的公認領導者EpiVax, Inc.(簡稱「EpiVax」)今天宣佈,該公司已經將其COVID-19候選疫苗EPV-CoV-19對外授權給EpiVax Therapeutics(簡稱「EVT」)使用,EVT是一家總部位於紐約州的公司,之前名為「EpiVax Oncology」。

EpiVax的科學家利用他們經過驗證的計算工具包(iVAX),設計了抗原表位驅動型肽疫苗EPV-CoV-19,這支持選擇能夠代表所有傳播的SARS-CoV-2基因組的序列,這樣做將會推動T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目標是為接種疫苗者帶來免疫系統「護甲」,減少他們罹患嚴重的COVID-19疾病的風險。

憑藉COVID-19疫苗項目的引進授權,EVT正在拓寬其研發管道,並將該公司平臺的應用範圍,擴大到其處於臨床階段的個性化癌症疫苗項目之外。這家由創投資本支持的公司,將會為EPV-CoV-19的融資和開發提供理想的環境。該公司近期進行了高管團隊的重組,為擴展研發管道做準備,並且為支持新項目進行了300萬美元的融資。

EVT已經從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那裏,獲得了積極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前回應,現在向進行臨床試驗邁進。該公司已經開始進行符合藥品生產品質管理規範(GMP)的肽類生產,並且準備同步提交IND申請。

EVT科學總監Michael Princiotta表示:「EVT很高興能夠歡迎將COVID-19疫苗項目加入我們的研發管道。我們盼望能夠利用我們的疫苗平台和融資經驗,來推動EPV-CoV-19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EpiVax行政總裁/科學總監、聯合創辦人Annie De Groot則表示:「EpiVax團隊在臨床前研究階段開展了很棒的工作。我們滿懷信心地認為,對一線醫療工作者來說,EPV-CoV-19將會是安全有效的。我們希望能夠和EVT進行合作,一起加速推動EPV-CoV-19邁向一期試驗以及之後的階段。」

EpiVax簡介
EpiVax開創性地將電子免疫原性篩查工具包用於治療藥劑和疫苗。這些工具包ISPRI和iVAX,被用來推進全球眾多企業的產品開發。想要瞭解EpiVax電子疫苗設計和蛋白質治療免疫原性評估工具的最新應用的詳情,請在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immu.2020.00442/full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immu.2020.01301/full上面,瀏覽最新的同行評審論文。

EVT簡介
EVT於2017年成立,利用由EpiVax在超過22年的時間裏所開發的全球領先技術,來設計疫苗,以便啟動人體的T細胞,從而主動治癒/預防疾病。EVT的研發管線包含一種COVID-19疫苗,以及一種個性化膀胱癌疫苗。

傳媒聯繫人:
EpiVax行政總裁/科學總監Annie De Groot醫學博士
電話:401-272-2123
電郵: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圖示 - https://mma.prnasia.com/media2/542055/EpiVax_Logo.jpg?p=medium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