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機構

美國三藩市和中國蘇州2021年9月17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集團(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宣佈,在2021年歐洲臨床腫瘤線上年會(ESMO 2021)以壁報發表的形式公佈Pemigatinib在中國晚期膽管癌人群中的2期研究結果(壁報編號:50P)。

本研究是一項II期、開放、單臂、多中心、評價pemigatinib在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種系統性治療失敗、成纖維細胞生長因數受體2(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陽性的中國晚期膽管癌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的研究,為FIGHT-202研究(INCB 54828-202, NCT02924376)的國內橋接試驗。 截至2021年1月29日,第一部分為在中國人群中的PK研究,共納入3例膽管癌受試者,第二部分共納入31例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陽性的膽管癌受試者,按照每3週一個治療週期(服藥兩周,停藥一周)口服9mg(第一部分)或13.5mg(第二部分)的pemigatinib,直到疾病進展、不可耐受的毒性或撤回知情同意書等。臨床試驗主要終點為研究第二部分納入的31例受試者達到獨立影像評估委員會(IRRC)依據RECIST v1.1標準評估的客觀緩解率(ORR)。在研究第二部分30例療效可評價人群中(1例受試者入組後因中心實驗室發現FGFR基因變異豐度不符合入選標準而被排除出療效可評價人群),15例患者達到IRRC確認的疾病緩解,主要終點指標ORR達到50% (95%CI: 31.3%,68.7%)。中位隨訪5.13個月時,12例患者仍處於病情緩解中,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尚未達到(95%CI: 3.4,NR),至資料截止日期,無進展生存期(PFS)資料尚未成熟,僅有6例發生PFS事件,疾病控制率(DCR)為100% (95%CI: 88.4%,100%)。安全性分析納入所有34例患者,至資料截止日期,每例受試者均報告至少一項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其中最常發生的TRAE為高磷酸血症(73.5%)、口腔乾燥(55.9%)和脫髮(50.0%),≥3級的 TRAE發生率為14.7%。3例受試者報告了嚴重不良事件(SAE),分別為直腸息肉、肝功能異常和膽管炎。試驗期間未發生導致死亡和治療終止的不良事件。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周儉教授表示:肝內膽管癌是第二常見的原發性肝癌,對於晚期肝內膽管癌患者而言,一線治療優選方案是吉西他濱聯合順鉑等,ORR為26%,中位總生存期(OS)約11.7個月,治療效果有限。目前國內一線治療失敗的患者推薦積極症狀控制+mFOLFOX方案進行治療, 中位OS僅為5-6個月,亟待可以提高患者生活品質和療效的藥物出現。FGFR2基因易位形成融合基因是肝內膽管癌中最常見的FGFR變異。Pemigatinib是FGFR亞型1/2/3的強效選擇性抑制劑,對於存在FGFR2融合或重排的患者,國外研究已證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Pemigatinib在國內晚期膽管癌患者二線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的橋接性研究也證實了pemigatinib在國內膽管癌患者中同樣有效且安全性良好,這為國內膽管癌患者的治療提供新的診療方案和選擇。」

信達生物高級副總裁周輝博士表示:信達生物的pemigatinib在國內開展了多項臨床試驗,適應症涵蓋膽管癌及其它腫瘤。目前我們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遞交的國內新藥上市申請(NDA)已經被接收,此外已於今年6月在臺灣市場獲得上市批准。此次我們在ESMO年會上公佈pemigatinib在攜帶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的中國晚期膽管癌患者二線治療中的療效和安全性資料,我們在中國人群中同樣觀察到了令人滿意的療效,pemigatinib在中國膽管患者中總體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增強了我們深入探索和拓寬產品鏈的信心。未來我們將圍繞pemigatinib進行深度的臨床開發,積極探索其他適應症,相信將為更多的癌症患者將帶來臨床獲益。」

關於晚期膽管癌和FGFR2基因融合/重排

膽管癌是一種起源于膽管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按所發生的部位可分為肝內膽管癌和肝外膽管癌兩大類。近年來膽管癌的發病率逐年升高,手術是唯一具有治癒潛力的治療方式。但是大部分膽管癌患者在初診時即為不可切除性腫瘤或存在轉移,失去了手術根治的機會。對於不可切除、存在轉移的或手術後復發的膽管癌患者,一線標準治療為吉西他濱聯合順鉑,其療效差強人意,總生存期小於1年。

FGFR基因變異存在於多種類型的人類腫瘤中,主要通過FGFR基因擴增、突變、染色體易位以及配體依賴性活化引起的FGFR信號異常。成纖維細胞生長因數受體信號通過促進腫瘤細胞增殖、存活、遷移和血管生成來促進惡性腫瘤的發展。包括達伯坦®內的選擇性FGFR抑制劑的早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該類藥物具有可耐受的安全性,在存在FGF/FGFR變異受試者中具有臨床獲益的初步跡象。

關於達伯坦®pemigatinib

Pemigatinib是一種針對FGFR亞型1/2/3的強效選擇性口服抑制劑。2020年4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Incyte公司Pemazyre®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治療的成人晚期/轉移性或不可切除的FGFR2基因融合/重排型膽管癌(通過FDA批准的檢測方法確認)。該適應症的繼續批准可能取決於確認性試驗中對臨床益處的驗證和描述。

在日本,Pemazyre被批准用於治療具有FGFR2融合基因的不可切除的膽道癌(BTC)並在化療後惡化的患者。在歐洲,Pemazyre被批准用於治療FGFR2融合或重排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膽管癌並已在至少一項先前的全身性治療後疾病進展的成人患者。Pemazyre由Incyte在美國,歐洲和日本銷售。

2018年12月,信達生物與Incyte就pemigatinib等三個Incyte發現並研發的處於臨床試驗階段候選藥物達成戰略合作。根據協定條款,信達生物擁有pemigatinib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的開發和商業化權利。2020年3月,信達生物在中國開展的一項針對晚期膽管癌患者的關鍵性試驗已完成首例患者給藥。2021年6月,達伯坦®(pemigatinib)獲得臺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批准用於治療成人接受過全身性藥物治療、腫瘤具有成纖維細胞生長因數受體2(FGFR2)融合或重排、不可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膽管癌。

Pemazyre是Incyte Corporation的商標。

關於信達生物

始于信,達于行」,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品質生物藥,是信達生物的理想和目標。信達生物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開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2018年10月31日,信達生物製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機板上市,股票代碼:01801。

自成立以來,公司憑藉創新成果和國際化的運營模式在眾多生物製藥公司中脫穎而出。建立起了一條包括26個新藥品種的產品鏈,覆蓋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多個疾病領域,其中6個品種入選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公司已有5個產品(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舒®,英文商標:TYVYT®;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達攸同®,英文商標:BYVASDA ®;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蘇立信®,英文商標:SULINNO ®;利妥昔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達伯華®,英文商標:HALPRYZA®;pemigatinib口服抑制劑,商品名:達伯坦®,英文商標:PEMAZYRE®)獲得NMPA批准上市, 1個產品上市申請被NMPA受理,信迪利單抗在美國的上市申請(BLA)獲FDA受理,5個品種進入III期或關鍵性臨床研究,另外還有15個產品已進入臨床研究。

信達生物已組建了一支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高端生物藥開發、產業化人才團隊,包括眾多海歸專家,並與美國禮來製藥、Adimab、Incyte、MD Anderson 癌症中心和韓國Hanmi等國際合作方達成戰略合作。信達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國生物製藥產業的發展水準,以滿足百姓用藥可及性和人民對生命健康美好願望的追求。詳情請訪問公司網站:www.innoventbio.com或公司領英帳號www.linkedin.com/company/innovent-biologics/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佈的資訊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這些表述本質上具有相當風險和不確定性。在使用「預期」、「相信」、「預測」、「期望」、「打算」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時,凡與本公司有關的,目的均是要指明其屬前瞻性表述。本公司並無義務不斷地更新這些預測性陳述。

這些前瞻性表述乃基於本公司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未來事務的現有看法、假設、期望、估計、預測和理解。這些表述並非對未來發展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範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

本公司、本公司董事及雇員代理概不承擔 (a) 更正或更新本網站所載前瞻性表述的任何義務;及 (b) 若因任何前瞻性表述不能實現或變成不正確而引致的任何責任。

聲明:

1. 該適應症為研究中的藥品用法,尚未在中國獲批;
2. 信達不推薦任何未獲批的藥品/適應症使用;
3. 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交流使用。

上海2020年3月10日 /美通社/ -- 2020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的爆發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自疫情爆發以來,已有超過60家啟明創投投資企業投入到抗擊疫情的行動中。

其中包括過去的幾周裡,投資企業對相關的醫院和機構進行了資金及各類物資的捐贈,其中物資捐贈包括醫療設備、技術系統、醫療用品(口罩、防護服、消毒液等),一些投資企業,包括小米、今日頭條、美團點評等所設立的專項基金,也持續幫助解決醫護人員、其他抗擊疫情的重點行業從業人員保障健康、安全等後顧之憂。

除此之外,因啟明創投致力於投資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技術與創新型企業,長期看好中國經濟,精於投資,通過投資為社會帶來長期價值。因此,啟明創投投資企業持續以「硬核創新」、科技「戰疫」,為抗擊疫情工作提供有力支持,造福社會和人民。

以下是疫情期間,啟明創投投資企業的「硬核」抗擊疫情行動摘要。

醫療健康企業

在新藥研發領域,啟明創投投資企業致力於藥物和疫苗的研發。康希諾生物受天津市專項委託,牽頭實施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發工作;義翹神州全球首發2019-nCoV Spike-RBD 重組蛋白,可用於支持病毒相關研究和治療性抗體開發,已有超過500個課題組應用;Insilico Medicine設計了六個可以阻止病毒複製的新分子,該公司還免費向全球製藥公司開放了其部分藥物化合物數據庫,希望能夠迅速找到治療新冠病毒肺炎的方法。

在診斷領域,啟明創投投資企業提供了各種診斷方法以支持臨床診斷、治療。推想科技推出了新冠病毒AI解決方案,以提高肺炎診斷和流行病監測的效率。世界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在2月20日報道推想科技時稱,「從肺部CT掃瞄來看,人腦讀片需要15分鐘,而AI只需要10秒」。其他診斷領域的投資企業,包括天深醫療、博奧賽斯、艾德生物(300685.SZ)、仁度生物等,也迅速、及時開發出多種病毒檢測試劑盒,助力疫情診斷。

在醫療服務領域,線上醫療服務既可以減輕線下醫院的工作負荷,減少交叉感染,也能最大程度地滿足人們遠程獲得專業醫療服務、建議的需求。

多家投資企業在疫情爆發初期就開始提供創新的在線健康服務,包括微醫、妙手醫生、曜影醫療、瑞爾齒科、強森醫療、善診、梅斯醫學等。其中微醫作為在線救援模式的開創者,組織4萬多名專家遠程馳援,累計提供服務案例近150萬例,接入600多個第三方平台,發現可疑病例1500餘例,助力各地疫情防控。

此外,啟明創投投資企業也為各地提供專業的服務和支持。樹蘭醫療的創始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率醫療隊深入武漢抗擊疫情前線;千麥醫療承擔了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項目檢測工作,並為多地提供復工病毒核酸檢測服務;貝瑞基因承擔福建省福州市復工核酸檢測工作。

TMT 企業

啟明創投投資企業利用技術優勢幫助地方政府及相關機構提升了防控疫情的效率。

在人工智能領域,優必選是一家開發人形機器人的人工智能公司。以AI機器視覺算法、熱成像測溫、U-SLAM立體導航等AI技術為支撐,以室內測溫巡檢機器人AIMBOT(智巡士)、室外智能防疫機器人ATRIS(安巡士)和醫療咨詢機器人Cruzr(克魯澤)為載體,優必選科技衛生防疫智能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能夠精準賦能防控排查工作。

人工智能語音識別公司雲知聲已先後推出「智能防疫機器人」、「智能語音電子病歷」、「智能送貨機器人」、「遠程在線會議系統」、「在線口語評測」、「無接觸智能電梯」、「疫情防護助手」等涵蓋疫情「管-控-服」全場景的人工智能防疫產品,迅速投入各級政府單位、醫療機構、街道社區、辦公樓宇等場景。

曠視科技推出AI測溫系統,利用「雙光測溫+抓拍標溫+按圖索驥」的技術手段,有針對性地解決目前人流量大的公共場所遠距離體溫檢測問題,每分鐘可精準測試300人。

企業服務、大數據、雲計算平台等也受到關注。同盾科技推出企業員工疫情防控知識圖譜,巨杉數據庫為衛生、防疫等部門和廣大市民提供海量醫保、社保相關數據支持,探跡推出針對疫情的智能呼叫及信息收集系統,APUS推出疫情防控智慧統計系統。各投資企業多方位、多角度推動疫情防控的精準、高效。

同樣受到關注的還有在線教育行業。K12分級閱讀APP考拉閱讀向湖北所有小學生免費贈送價值1000元3年考拉閱讀VIP;國內領先的在線一對一輔導品牌學霸君向湖北醫護人員子女免費捐贈價值1000萬元春季校內同步直播小班課程,同時面向湖北地區兩萬名學生免費提供春季校內同步直播大班課程;在線少兒美術平台畫啦啦推出在線公益課程向少兒普及疫情常識。

-與南安普頓大學和Tiani Spirit共同合作

維也納2018年8月1日電 /美通社/ --

Grapevine World 是一個分散的生態系統,以一種標準化、安全的方式無縫交換和利用健康數據。通過與南安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和 Tiani Spirit 合作,一個新的基於區塊鏈的平臺被開發出來,使用受信任的微軟 Azure 雲平臺來跟蹤醫療數據來源,打破數據障礙,簡化專業人員對健康數據的訪問和使用。

醫學數據的重要性、來源和品質在臨床研究中一直受到重視。數據來源是數據品質的基礎,通常通過跨越空間和時間自動捕獲數據操作痕跡來實現。

該試點旨在證明結合健康數據交換(IHE)和區塊鏈技術(Hyperledger Fabric)領域經過市場驗證的互操作性標準來跟蹤和評估健康數據來源的價值。該試點將作為一次初步試驗,以評估臨床試驗匹配方案對於 Grapevine 早期採用者之一的潛力,這是一家富比世100強制藥公司(要求在發佈時保持匿名)。

Grapevine World 業務開發總監、聯合創辦人 Wernhard Berger 強調說:「在與我們的早期使用者成功進行試點後,我們很高興看到有多個健康和生命科學組織表達出了強烈的興趣,並在隨後採納了我們的解決方案。得益於微軟的全球影響力和互操作性領域的大力支持,我們滿足了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並將共同克服當前實現真正連接的醫療保健社區面臨的局限性。」

「臨床試驗匹配」用例僅作為 Grapevine 平臺的初始啟動平臺,該平臺旨在為需要大規模健康數據的各類組織(大學、醫學和生物技術公司等)提供經過許可的數據訪問。

借助 Azure,Grapevine 可以更輕鬆克服隱私、安全性、性能和可升級性方面的挑戰,這些挑戰會妨礙許多基於區塊鏈的專案進入生產階段,以及限制在醫療保健領域實際採用新興技術。

CISSP CIPP(信息系統安全認證專家和信息隱私認證專家)、微軟 Azure 醫療事務主要負責人 David Houlding 表示:「區塊鏈對於醫療聯合圖來說具有巨大的合作潛力,可以提高醫療品質、降低成本、提升患者和醫療工作者的體驗。借助微軟 Azure 的支持,Grapevine 可以克服許多挑戰,這些挑戰會妨礙許多基於區塊鏈的專案進入生產階段,以及限制在醫療領域實際採用這種新興技術。Azure 提供了業界領先的基於雲的安全性和合規能力,從而使醫療聯合體能夠充分利用區塊鏈,幫助改善醫療保健。」

欲進一步瞭解有關該聯合解決方案如何使您的組織受益,請瀏覽 http://www.grapevineworldtoken.io/clinical-trial-pilot

聯繫人:Kate Alippa,電郵: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電話:+357-9654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