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機構

-將惠及 900 萬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及家屬

上海2021年1月30日 /美通社/ -- 綠葉製藥集團於1月30日舉行「歲月留金、明日記憶」金斯明®中國上市會,宣佈用於治療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藥物——利斯的明透皮貼劑(註冊商標:金斯明®)正式在中國上市。金斯明®經皮膚每日給藥一次,由綠葉製藥德國子公司Luye Pharma AG的透皮釋藥技術平台開發和生產。Luye Pharma AG開發的利斯的明透皮貼劑已在美國、歐洲11國、泰國等國家和地區上市。

綠葉製藥金斯明在華上市
綠葉製藥金斯明在華上市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群體龐大,照護壓力大

阿爾茨海默病已成為當下乃至未來人類所面臨的最大的全球公共健康和社會保健挑戰之一。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以及主要心血管疾病及相關因素流行趨勢增加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率和患者數量也呈逐年遞增的趨勢。據預測,2020年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約有900萬,2050年將達到2100萬[i]

面對日益龐大的患者群體,一方面,阿爾茨海默病造成的記憶障礙、認知異常等問題給老人的生活、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另一方面,由於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老人需要長期、全天候的家庭照護和社會保健服務,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和照護負擔。國內一項調查顯示:照護者中約57%為全天陪同,將近2/3的照護者表示感到輕度及以上的負擔[ii]

「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不可逆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及早干預對於改善或延緩病情發展至關重要。」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病診治中心主任肖世富指出:「但在臨床診療實踐中,由於認識不足、病恥感、患者失智、失能等原因,導致就診晚、治療率低、停藥率高,治療依從性差,往往無法獲得最佳療效。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能夠明顯改善病情,減輕照料負擔,提高患者和家屬的生活質量,從而減輕疾病負擔。」

金斯明®提升阿爾茨海默病治療安全性、依從性

利斯的明是目前治療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的一線用藥,獲得多國權威指南推薦。金斯明®改變給藥途徑,經皮膚給藥,使藥物透過表皮由真皮內的血管吸收進入全身血液循環,達到有效血藥濃度,可明顯改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功能和總體功能,且與利斯的明口服制劑療效相當。

與口服制劑相比,金斯明®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依從性。在安全性方面,利斯的明透皮貼劑既不經肝臟CYP450酶代謝,也不加重腎臟負擔;並可減少全身不良反應事件、尤其是胃腸道相關的不良反應。耐受性方面,利斯的明透皮貼劑提供平穩、連續的給藥和持久的治療性血漿藥物濃度,更容易滴定至目標劑量,可使患者盡早開始高劑量用藥治療,有助於延緩病程發展。與此同時,一天一次的貼劑給藥形式,便利性更好,不僅能夠改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也能減少照料者的用藥管理時間。

中日醫院神經科主任、老年醫學中心執行主任彭丹濤表示:「相較口服制劑,透皮貼劑的載藥量更大,有助於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的疾病發展、減輕症狀。透皮貼劑使用方便,胃腸道不良反應小,對肝臟和腎臟的保護更好,能夠更好的幫助到那些吞嚥困難、口服藥物不耐受、肝腎損傷以及有合併疾病、有消化道病史、出現精神症狀不配合吃藥的患者、以及需要使用大劑量的患者群體。」

德國子公司專注透皮釋藥技術逾20年,後續產品迭代更新

作為金斯明®的上市許可持有人,綠葉製藥集團德國子公司Luye Pharma AG超過20年專注於透皮貼劑的開發和生產,也是歐洲最大的獨立透皮系統製造商之一。憑借在透皮釋藥領域領先的研發實力、一流的製造技術,Luye Pharma AG長期為全球客戶提供透皮貼劑的一站式服務平台。Luye Pharma AG開發的利斯的明透皮貼劑已於2013年開始,相繼在美國、歐洲11國、泰國等國家和地區上市。

除了一日一貼的金斯明®,Luye Pharma AG還進一步開發了一周給藥兩次的利斯的明透皮貼劑(多日貼),該在研產品在歐洲的上市申請已獲得歐盟主管部門受理,並在國內進入臨床階段,有望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帶來更多的治療選擇。

綠葉製藥聚焦中樞神經治療領域,全球佈局一系列新藥

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在內的中樞神經治療領域是綠葉製藥集團長期聚焦的核心戰略領域之一。圍繞這一領域,公司已有一系列創新藥和創新制劑同步在中國和海外市場開發,涵蓋抑鬱症、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等多個病種。

今年1月,治療精神分裂症的創新制劑瑞欣妥®已在中國獲得上市批准,這也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開展全球註冊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微球制劑。另外,多個新藥已在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進入臨床後期或新藥上市申請階段。

「中樞神經領域相關疾病不僅嚴重困擾患者的身心健康,也給患者的家庭乃至社會造成沉重負擔。」綠葉製藥(中國)總裁謝文敏表示:「中樞神經領域是我們當下及未來的戰略重點,經過多年的佈局,我們希望充分發揮在這一領域的優勢力量,為深受疾病困擾的患者帶來高品質的治療新選擇,為人類健康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不再靠天吃飯 跨領域技術帶旺農漁畜商機
-超過600種技術商品加持農業產值

臺北2019年10月4日 /美通社/ -- 現代生物技術與科技服務已大幅運用在農漁畜領域,這些省工、省時、省成本的產品和設備研發,不僅造福無數農業職人們,也加速供應鏈建構在地化的貿易活動,持續刺激市場需求。為了推廣農業技術並帶動地方農事轉型,亞洲博聞以Informa Markets作為新品牌出發,將於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舉行第三屆「亞太區農業技術展覽暨會議」。展會與「臺灣養殖漁業展覽暨會議」、 「臺灣畜牧產業展覽暨會議」聯合舉行,盼能啟發更多有志業者參與,也促進各項農業均衡發展。

Asia Agri-Tech Expo & Forum
Asia Agri-Tech Expo & Forum

「臺灣種苗館」今年再度重磅回歸亞太區農業技術展覽暨會議。
「臺灣種苗館」今年再度重磅回歸亞太區農業技術展覽暨會議。

台灣海博特將展示全球第一台環控型植物活體3D多光譜影像分析儀「Phenotron」。
台灣海博特將展示全球第一台環控型植物活體3D多光譜影像分析儀「Phenotron」。

為了提升溫室作物的生長效能,參展商瑞嘉國際推出的「抗高濕二氧化碳傳感器」
為了提升溫室作物的生長效能,參展商瑞嘉國際推出的「抗高濕二氧化碳傳感器」

室內種植效益穩溫室淘金技術增

隨著消費者提升食安意識,有機食物的需求瞬間激增,也帶動溫室種植行情看俏。亞洲博聞台灣分公司劉櫻惠總經理表示:「溫室種植有『三速、四季』之優勢:速熟、速達、速銷、及四季皆可出貨,完全不怕惡劣氣候攪局,並方便追溯生產來源。而這些有利條件皆有賴於跨產業的技術輔助,提供從生產製程、收穫運輸、到市場銷售的各種解決方案。」她強調:「未來農業發展將不斷地與跨業技術緊密結合,除了可精準運用土地、水資源,改變農業生產模式、提升經營管理成效,增加農產附加價值,也為永續農業帶來新希望。」

為了提升溫室作物的生長效能,參展商瑞嘉國際推出的「抗高濕二氧化碳傳感器」,可在極度潮濕的環境下操作,有效偵測溫室大棚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變化,避免過高或過低的濃度影響作物品質和產量,特別適用在花卉溫室、菌類養殖場、釀酒廠等。而台灣海博特則將展示全球第一台環控型植物活體3D多光譜影像分析儀「Phenotron」,能透過植物脅迫生理反應、葉面色彩、表型分析,精準鑑別物種及病蟲害,協助農事研究單位或從業人員精闢剖析植物病理,以提供對應的解決方法。

氣候威脅高一尺 農業技術高一丈

除了現代化科技加持農業,營造業者也為溫室農業帶來新變革。烏山頭能源牧場看好綠能商機,推出可減省建築材料成本的太陽能板作為阻水層,適用於溫室屋頂及帷幕外牆;支架則採用6005T5型鋁合金,不僅抗銹蝕,且強度厚度皆高於一般料的一倍。同樣強調結構高堅固性的花王農業器具,以鋼骨加強型溫室作為展示重點,再搭配環控電腦,可設定自動化控制溫室設備及灑水系統等,協助管理者隨時隨地監控溫室狀態,有效提高作物產能。

想要維持農業永續,抗逆境產品絕不可少,但最重要的關鍵,仍在種原的保存與取得。「臺灣種苗館」今年再度重磅回歸亞太區農業技術展覽暨會議,由農糧署、台灣種苗改進協會與台灣蘭花育種者協會共同推廣「耐逆境優良蔬果品種」和「優良蘭花商業品種」作為展覽主軸,多項新開發品種備受期待。此外,「世界蔬菜中心」也將首次進駐「臺灣種苗館」並發表演說,盼新型種子能為環境、糧食、食安提供永續農業的解決方案。

2019「亞太區農業技術展覽暨會議」以精準農業為主題,展期三天也舉辦高達50場會議及研討會,共計至少80家廠商發表超過200項智慧農漁畜器具、設備、整場諮詢和服務,包括花王農業器具、錦程電機、中和製漆、宸訊科技、台灣高導、敦樸企業、中華電信、生禾禾科技、台灣香蕉研究所、磐磬實業、喬福材料科技、銓寶工業等。線上報名參觀已開放登記,有興趣的業者可上網:http://bit.ly/2Lz3vwk,或洽博聞台灣-周佳瑩小姐索取會議報名表。(電話: 02-27383898,Email: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 完 –

關於亞洲博聞

「亞太區農業技術展覽暨會議」由博聞(UBM)主辦。由2018年6月起,博聞(UBM)與英富曼集團(Informa PLC)正式成為合資公司,共同打造成為世界領先的B2B資訊服務集團及全球最大的展會主辦單位。欲了解我們在亞洲區的業務,請瀏覽www.ubm.com/asia 了解詳情。

【新聞聯絡人】

周佳瑩 小姐

【參展/觀展聯絡人】

參展聯絡人:

盧珊珊 小姐 / 郭玉霖 先生

觀展聯絡人:

盧珊珊 小姐 / 林佑亮 先生

香港商亞洲博聞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電話:+886-2-2738-3898

傳真:+886-2-2738-4886

電郵: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m

網址:https://www.agritechtaiwan.com/zh-tw/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91004/2601236-1-a?lang=2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91004/2601236-1-b?lang=2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91004/2601236-1-c?lang=2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91004/2601236-1-d?lang=2

上海2020年9月1日 /美通社/ -- 根據MSCI(明晟)最新公佈的評級顯示:三生製藥MSCI ESG被評定為A級(2020年8月26日評級結果),該等級超過78%的全球生物科技行業公司

MSCI ESG評級關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層面對行業有實質性影響的ESG議題,衡量公司的風險暴露程度與管理水平。更高的ESG評級反映了公司ESG管理制度和措施更加完善,ESG風險較低,是上市公司穩健經營、規範治理的體現。MSCI此次上調三生製藥ESG評級,是對三生製藥ESG管理水平的認可,更是對其長期投資價值的肯定。

2020年度三生製藥評級提升得益於公司治理的改善。公司董事會現在已提前響應聯交所要求,成立ESG委員會並通過相關管理制度。此外,三生製藥在產品質量與安全、人力資本發展、促進健康可及性等方面也不斷提升管理,追求卓越。

圖片來源:2020年8月MSCI在官網公開的ESG評級結果
圖片來源:2020年8月MSCI在官網公開的ESG評級結果

(THE USE BY 3SBIO OF ANY MSCI ESG RESEARCH LLC OR ITS AFFILIATES ("MSCI") DATA, AND THE USE OF MSCI LOGOS, TRADEMARKS, SERVICE MARKS OR INDEX NAMES HEREIN, DO NOT CONSTITUTE ASPONSORSHIP, ENDORSEMENT, RECOMMENDATION, OR PROMOTION OF 3SBIO BY MSCI. MSCI SERVICES AND DATA ARE THE PROPERTY OF MSCI OR ITS INFORMATION PROVIDERS, AND ARE PROVIDED 'AS-IS' AND WITHOUT WARRANTY. MSCI NAMES AND LOGOS ARE TRADEMARKSOR SERVICE MARKS OF MSCI.)

從2016年的B級,到2017、2018年的BB級,到2019年的BBB級,再到2020年的A級,三生製藥在完善ESG管理中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三生製藥董事會秘書表示:「三生製藥一直非常重視ESG管理工作,已將ESG管理整合到公司治理層面,每年董事會上均針對ESG管理進展和績效作專項報告,並明確下一年度工作目標和行動計劃。從董事會ESG委員會到ESG工作小組、再到各個部門,三生製藥自上而下並持之以恆地的推進各項工作落實。三生製藥將持續為投資者負責,致力於科學創新,創造更多經濟價值與社會效益,用行動踐行企業使命。」

MSCI(明晟),即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是一家提供全球指數及相關衍生金融產品的國際公司,MSCI指數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最多採用的投資標的。

ESG,是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的首字母,代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香港稱公司管治)三大影響投資決策的非財務因素。MSCI關注ESG因素對機構投資組合的長期風險和回報的影響,因此對全球主要上市公司進行ESG評級,評級結果從高到低分為AAA、AA、A、BBB、BB、B、CCC七個等級。由於MSCI ESG評級的獨立性、一致性和公開性,其評級結果已然成為全球各大投資機構決策的重要依據。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200901/2905025-1-b?lan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