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心血管疾病

alt
心臟病已成為人類的第一大殺手,因動脈粥樣硬化引致的冠狀脈疾病,最近的發病率在全翃都告增加,尤其是在原本的發展中國家,因在飲食習慣方面,漸漸趨向西化,故患冠心病者大增...

日前一名49歲林先生,因缺鐵性貧血做進一步健康檢查,發現竟罹大腸癌第二期;醫師提醒,貧血是一個症狀或症候群,就如頭痛一樣,必須追根究柢找出原因,否則會反覆發生;男性或已停經婦女,更該提高警覺。 林先生最近發現爬樓梯及運動時體力不濟,易氣喘吁吁,經健康檢查後發現血紅素降至5.4g/dL,是正常人12.3g/dL的一半,確定為「缺鐵性貧血」。

但因此年齡層男性貧血並不常見,因此醫師立即安排內視鏡檢查,一查發現升結腸處有大腸腫瘤,切片證實為大腸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血液腫瘤科林哲斌醫師解釋,假設將大腸由脾臟彎處區分成左、右大腸,升結腸屬右大腸,其中的糞便尚未成型,所以在此處形成的大腸腫瘤不易早期發現,較常像林先生的狀況,等到貧血了才被發現,腫瘤也長大到7.4公分。

男性或已停經的婦女,若出現週期性生理失血,就必須要提高警覺,應赴院進行檢查,找出失血位置與原因,千萬不可輕忽而自行補鐵,導致疏忽身體內的重大危機。 根據2011年癌症數據顯示,大腸直腸癌為癌症發生率第二名。

提醒,台灣國民健康署有提供50歲以上,未滿75歲者,每兩年一次的免費大腸糞便潛血檢查,以利及早檢出大腸癌。

 

當一個人出現缺鐵性貧血,不只體內鐵含量不足,紅血球細胞也過少,美國最新研究更發現,缺鐵性貧血患者很容易出現聽力喪失問題。

缺鐵性貧血患者 特別容易出現聽力損傷

研究顯示,缺鐵性貧血患者出現聽力喪失比率是沒有貧血患者的兩倍以上,且缺鐵性貧血患者特別容易產生感覺神經性聽力損傷,以及感覺神經性、傳導性綜合型聽力損傷。

根據美國說話-語言-聽力協會(ASHA)資訊,所謂感覺神經性聽力損失是指內耳傳遞聲音訊號至大腦的神經受到損害。而傳導性聽力損傷是指聲音無法有效從外耳傳至中耳,綜合型聽力損傷是兩種聽力損傷結合在一起。

研究作者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研究生凱瑟琳‧史伽佛表示,雖然研究發現缺血性貧血與聽力損傷有關聯,但目前並沒有證實兩者因果關係,也沒有研究證據顯示治療缺鐵性貧血可以改善聽力。

血氧不足 聽覺神經遭殃

研究作者認為,內耳對於血流供應非常敏感,可能是因為缺鐵性貧血患者的血液氧氣不足,因而影響內耳功能。內耳只有一條動脈供應血流,一旦氧氣濃度偏低,可能就會造成神經受損,患者便產生感覺神經性聽力受損。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醫學會-耳鼻喉科-頭頸外科期刊〉(JAMA Otolaryngology-Head & Neck Surgery)。

研究團隊分析2011年至2015年間約30萬名美國聽力損傷患者資訊,這些患者年齡介於21歲至90歲,平均年齡50歲,以女性患者居多。研究顯示,一般人口中,聽力受損比率約1.6%,但缺鐵性貧血族群中,聽力受損比率為3.4%。

健康飲食 有助維持聽力健康

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聽力受損種類,結果發現,缺鐵性貧血患者出現感覺神經性聽力受損風險比沒有缺鐵性貧血者增加82%。貧血患者出現綜合型聽力受損風險更比沒有貧血者上升2.4倍。

國外醫學專家認為,健康飲食,均衡攝取各種維生素、營養素,不但對整體健康有好處,或許也能幫助維持聽力健康。

 

一名男性感覺身體疲勞、一動就喘,雖然診出貧血,但服藥半年後效果仍不佳。轉診到血液科門診,終於查出貧血是左側腎臟腫瘤引起,開刀切除腫瘤後才改善。另一名高中女生,入學健康檢查時發現中度貧血,測量血鐵蛋白後診斷為缺鐵性貧血。疑似生理期出血量多、偏食、未適當補充鐵劑造成貧血。補充鐵劑治療後,體能變好,也連帶促進課業進步。

貧血症狀眾多、不特異 驗血才發現

烏日林新醫院血液科主任林增熙說明,一般人以為貧血只是一種疾病,這種認知不正確且危險。其實貧血是一群疾病的總稱,並非給予補血藥或輸血就可以治療。處理貧血最重要的是找出背後原因,然而大部分貧血的人不知道自己貧血而未去檢查。貧血引起的症狀五花八門、沒有特異性,甚至有些人無任何不適,直到驗血發現血紅素偏低才知道貧血。

血紅素的高低可代表貧血的嚴重性嗎?不盡然。有些疾病進展緩慢,直到感覺疲倦、頭暈、頭痛、心悸或活動性喘息才就醫。需注意貧血背後的原因,不一定只有一種。例如遺傳海洋性貧血(地中海貧血)合併缺鐵性貧血時,有些醫師認為遺傳性貧血的患者不能服用鐵劑,其實這種患者如果合併缺鐵性貧血還是可服用鐵劑,直到血鐵蛋白回復正常。

初步需先排除惡性腫瘤 再找出可治療的疾病

林增熙主任提醒,尋找貧血背後的原因很重要,但不一定很簡單,初步需先排除惡性腫瘤所造成的貧血。例如大腸癌、骨髓瘤等;其次再找出可治療的疾病,例如缺鐵性貧血、維他命B12缺乏貧血等等。

對於貧血除了要有高度警覺心,還要追根究底,找出貧血背後的原因。目前血液常規相當普及,查出有貧血並不困難,但千萬不宜自行研判貧血原因,亦不能自行服用補鐵藥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如果有貧血問題,建議掛血液科門診,由血液科醫師提供專業檢查及諮詢。(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