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心血管疾病

alt
心臟病已成為人類的第一大殺手,因動脈粥樣硬化引致的冠狀脈疾病,最近的發病率在全翃都告增加,尤其是在原本的發展中國家,因在飲食習慣方面,漸漸趨向西化,故患冠心病者大增...

2歲大曾小妹生長曲線正常,靈動雙眼加上異常白皙的臉蛋,總讓人忍不住想捏捏臉頰,但最近相較於幼兒園其他健康寶寶,顯得有食慾不振、病懨懨的狀況,家人見狀十分焦急,赴醫檢查後確診為「缺鐵性貧血」,給予連續口服鐵劑治療半年後終恢復正常。醫師提醒,「一白遮三醜」觀念落伍,健康才是王道!

嬰幼兒缺鐵性貧血 3因素最常見

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理事長、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部顧問醫師彭慶添表示,鐵是製造血紅素的必要元素,也是很多內皮系統組織酶反應的媒介,因此缺鐵的小孩易有感冒或懶散等症狀,尤其會影響兒童的學習力。

嬰幼兒缺鐵性貧血常見的原因包括懷孕週數不足、飲食因素或腸胃道因素,針對曾小妹的狀況,研判應是飲食因素造成,如鐵質攝取不足、在6個月後未適時給予副食品、1歲後喝過多牛奶等。

口服鐵劑治療 半年即可看見成效

治療方面,確診缺鐵性貧血的小孩靠調整飲食已緩不濟急,會建議給予足夠劑量的口服鐵劑治療,搭配果汁服用,都可促進鐵質的吸收,但應避免與牛奶同時服用,但可飯前服用,以免減少鐵質吸收,通常會持續治療半年,前三個月能有效矯正貧血狀況,後三個月則為儲存日後所需的鐵質。

4個月大篩檢 及早發現治療效果佳

彭慶添醫師建議,一般母乳哺育的小孩至少四個月就要補充鐵劑,6個月大後的嬰幼兒對鐵質需求大增,須從食物補充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而1到5歲的孩童每天飲用牛奶量不得超過600毫升,因缺鐵性貧血不容易於初期發現,建議家長於孩子一歲大時,可接受缺鐵性貧血篩檢,若是早產兒,則建議於四個月大時即做篩檢。

臉色蒼白、手腳冰冷的症狀常被認為是貧血造成,所以只要有類似狀況,民眾往往會認為自己可能貧血了,便想要藉由多吃鐵質含量豐富的食物改善。傳言吃富含鐵質的葡萄、葡萄乾可以改善臉色蒼白和手腳冰冷,這是真的嗎?

造成貧血的原因有很多種,例如蛋白質營養不良、葉酸與維生素E缺乏等營養性貧血,還有地中海型貧血等遺傳性貧血,缺鐵僅是眾多貧血形態中的其中一項原因,所以補充鐵未必能改善貧血,而且葡萄及葡萄乾的鐵質含量其實不高。

豬肝牛肉富含鐵質 可適度攝取

雖然貧血可能會有臉色蒼白、手腳冰冷的問題,但並不代表有這些症狀就是貧血導致,民眾若是有疑慮,應先諮詢醫師並進行相關檢查,先確認身體不適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如果經過診斷,確定是缺鐵性貧血造成的症狀,可以吃葡萄和葡萄乾來補充鐵質嗎?實際上,葡萄與葡萄乾不屬於鐵質含量豐富的食物,根據食品成分資料庫顯示,每百克的葡萄與葡萄乾僅含鐵0.1與1.5毫克,若要以這兩種食物做為鐵質的來源,可能會有水果類攝取過量的問題,而且植物性的鐵質吸收率較低。

建議民眾補充鐵質,可以優先選擇含鐵量豐富且吸收率又高的食物,例如豬血,鴨血、豬肝或牛肉、鴨肉等顏色較深的紅肉,這類食物所含的鐵質較高,而且是人體較容易吸收的形式。

素食者可吃紅鳳菜、紅莧菜補充

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攝取紅肉來補充鐵質的效果較佳,但攝取過多紅肉可能會提高膽固醇、肥胖或大腸癌的風險,因此建議依照「我的餐盤」,每餐攝取1掌心的豆魚蛋肉類,且不過度依賴單一種食物,才能攝取到均衡營養。吃素的民眾,可以選擇鐵含量較高的深色蔬菜,例如紅鳳菜或紅莧菜,避免缺鐵問題。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一名男性感覺身體疲勞、一動就喘,雖然診出貧血,但服藥半年後效果仍不佳。轉診到血液科門診,終於查出貧血是左側腎臟腫瘤引起,開刀切除腫瘤後才改善。另一名高中女生,入學健康檢查時發現中度貧血,測量血鐵蛋白後診斷為缺鐵性貧血。疑似生理期出血量多、偏食、未適當補充鐵劑造成貧血。補充鐵劑治療後,體能變好,也連帶促進課業進步。

貧血症狀眾多、不特異 驗血才發現

烏日林新醫院血液科主任林增熙說明,一般人以為貧血只是一種疾病,這種認知不正確且危險。其實貧血是一群疾病的總稱,並非給予補血藥或輸血就可以治療。處理貧血最重要的是找出背後原因,然而大部分貧血的人不知道自己貧血而未去檢查。貧血引起的症狀五花八門、沒有特異性,甚至有些人無任何不適,直到驗血發現血紅素偏低才知道貧血。

血紅素的高低可代表貧血的嚴重性嗎?不盡然。有些疾病進展緩慢,直到感覺疲倦、頭暈、頭痛、心悸或活動性喘息才就醫。需注意貧血背後的原因,不一定只有一種。例如遺傳海洋性貧血(地中海貧血)合併缺鐵性貧血時,有些醫師認為遺傳性貧血的患者不能服用鐵劑,其實這種患者如果合併缺鐵性貧血還是可服用鐵劑,直到血鐵蛋白回復正常。

初步需先排除惡性腫瘤 再找出可治療的疾病

林增熙主任提醒,尋找貧血背後的原因很重要,但不一定很簡單,初步需先排除惡性腫瘤所造成的貧血。例如大腸癌、骨髓瘤等;其次再找出可治療的疾病,例如缺鐵性貧血、維他命B12缺乏貧血等等。

對於貧血除了要有高度警覺心,還要追根究底,找出貧血背後的原因。目前血液常規相當普及,查出有貧血並不困難,但千萬不宜自行研判貧血原因,亦不能自行服用補鐵藥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如果有貧血問題,建議掛血液科門診,由血液科醫師提供專業檢查及諮詢。(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