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心血管疾病

alt
心臟病已成為人類的第一大殺手,因動脈粥樣硬化引致的冠狀脈疾病,最近的發病率在全翃都告增加,尤其是在原本的發展中國家,因在飲食習慣方面,漸漸趨向西化,故患冠心病者大增...

民眾出現關節痛,又發現尿酸高,不見得都是痛風。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指出,根據門診觀察,不少乾癬患者的尿酸值偏高,還沒出現乾癬病灶就先關節痛,因此往往誤認是痛風,患者用盡方法還是無法改善疼痛症狀,甚至延誤治療時機,最後才發現是乾癬性關節炎作怪。

乾癬、乾癬性關節炎環環相扣 台大醫院內科部免疫風濕過敏科主任謝松洲表示,乾癬患者中,約有四到五成會出現乾癬性關節炎,當發炎惡化,關節炎症狀加重,便可能產生組織沾黏,而乾癬問題越嚴重,乾癬性關節炎也會加劇,此時不只患者生活品質大受影響,治療也更棘手。

乾癬病灶 容易遭輕忽 蔡長祐主任分析,乾癬患者在平常陽光照不到的部位,較容易產生乾癬,且部分患者的乾癬症狀並不明顯,有些長在肚臍、腹股溝、耳後等部位,患者可能將乾癬當成濕疹、感染,或者羞於啟齒,診斷就更困難。另外,約有三分之一的乾癬性關節炎患者先出現皮膚乾癬病灶,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先出現乾癬關節炎症狀,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是兩種症狀同時出現,若先出現關節痛,醫師不見得在第一時間就能確診是乾癬性關節炎,有時也會被當成類風溼性關節炎。

乾癬性關節炎vs.痛風 乾癬性關節炎與痛風不同之處在於,乾癬性關節炎所產生的疼痛症狀常持續一段時間,不像痛風來得快、去得快,可能痛一、兩天,疼痛就消失。乾癬性關節炎所造成的疼痛很少短時間消失,此外,乾癬性關節炎很少對稱出現。蔡長祐主任提醒,民眾出現關節疼痛症狀,若持續一個月未見好轉,最好盡快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以找出病因。

乾癬性關節炎治療選項增多 目前治療乾癬關節炎藥物包括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與生物製劑。醫師表示,乾癬性關節炎患者使用口服藥物後,若效果不好,對於生物製劑,現在健保採有條件給付。對於乾癬關節炎患者來說,及早接受治療,才能避免關節結構受到破壞、病情一再惡化。

如果你有痛風,可得要積極治療,以免身體長期慢性發炎,恐導致心血管疾病上身!臨床上,就有一名五十歲左右男子,有痛風病史,但卻沒有積極治療,只在急性發作時吃藥;沒想到,冠狀動脈塞了二條,所幸經由血管繞道手術,才救回一命。

冠狀動脈阻塞血管繞道手術救命

這名中年男子愛喝酒,又喜歡吃肉,痛風病史已長達十年,每年都會因為痛風急性發作而痛的哇哇叫,但是吃了藥好了,就又忘了痛風對身體的影響。根據研究顯示,痛風緩慢而持續的發炎狀態,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他也就因此導致冠狀動脈阻塞,竟然連裝支架都無法完成,而必須以血管繞道手術才能治療。

痛風急性發作 清熱利濕止痛

痛風病人往往不喜歡長期吃西藥;其實,中醫也能治療痛風。中醫師姜智釗表示,痛風是尿酸鈉鹽結晶沉積於關節、滑液囊、軟骨、肌腱等處而導致的發炎性疾病,中年男性和停經後女性是痛風的好發族群;而痛風屬於「痺症」,急性發作期在於清熱利濕止痛,並可以針灸或按摩太白、水泉、命門等穴位輔助治療。

玄參、雞香藤、丹參、金銀花可降尿酸

姜智釗中醫師指出,痛風慢性不發作的間歇期,玄參、雞香藤、丹參、金銀花等中藥不但可調補脾腎,還能降低血中尿酸,並且預防發作;此外,改變生活型態很重要,肥胖者要減重,並且要多喝水、少喝酒和含糖飲料、避免過度勞累,除了可減緩痛風石、腎臟炎等併發症發生,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開計程車的姜姓中年男子,季節變化時關節時常酸痛,天冷時還會有尖銳刺痛感,觸碰時會有壓痛感,原以為是長期坐在車裡,肢體久未伸展導致機能退化,發作之後,大約1星期內會痊癒,但是下次又會突然發作,頻率越高,伴隨而來的疼痛指數也越來越高,肢體關節還腫脹如小球,夜晚無法入眠,就醫後確診為痛風關節炎。

關節腫脹、移動困難、睡不著

姜姓男子平日開計程車,偶爾會喝點小酒,某次夜晚突如其來的痛感造成他無法入睡,緊急吃了止痛藥延緩疼痛,卻在隔日又發生同樣的狀況,且吹到風後疼痛感更加劇,皮膚表面紅腫,關節腫脹、移動困難,整夜翻來覆去。

吃食物非食品 多喝水不憋尿

痛風性關節炎與飲食有關,攝取過油、過鹹的食物會造成尿酸值太高,形成結晶堆機在關節,好發於中年男性,現代人飲食無肉不歡,有痛風症狀的民眾,應該避免大魚大肉、多吃食物而非食品、大量喝水並不要憋尿對於慢性疾病的患者,含糖尿病、高血壓、痛風、腎臟疾病等,在食用火鍋時,應盡量避免喝湯,要拿一碗清湯或開水,食用前將煮熟的食物先過水、湯鍋中的油脂先撈掉後再食用,這樣可減少鈉、過多油脂的攝取,另外,火鍋含有高普林,患有慢性病的民眾應盡量避免食用。

內臟、魚、豆芽 含高普林

普林是一種細胞核中的物質,DNA、RNA的原料,也是造成尿酸結晶的主要成份,許多食物都含有高普林,動物內臟、魚類、豆芽菜等,食用過多會導致身體的負擔,1/5的普林來自食物,4/5的普林來自代謝後的產物,因此,代謝功能差的民眾,應該要避免攝取,並且在飲食方面,作好自我調整,避免落入慢性關節炎風險。(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