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人罹患大腸癌人數日漸攀升,許多醫生都呼籲四、五十歲以上有大腸癌家族史的民眾要定期做大腸鏡,但一般人一聽到前一晚要喝清腸藥拉乾淨,或是在做檢查時必須忍受儀器穿腸的痛楚,就怯步選擇僅需灌腸,較簡易的乙狀結腸鏡,雖然乙狀結腸是大腸癌變發生率最高的部位,醫師仍建議怕痛的民眾,不妨選擇無痛的大腸鏡檢驗。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國人罹患大腸癌人數日漸攀升,許多醫生都呼籲四、五十歲以上有大腸癌家族史的民眾要定期做大腸鏡,但一般人一聽到前一晚要喝清腸藥拉乾淨,或是在做檢查時必須忍受儀器穿腸的痛楚,就怯步選擇僅需灌腸,較簡易的乙狀結腸鏡,雖然乙狀結腸是大腸癌變發生率最高的部位,醫師仍建議怕痛的民眾,不妨選擇無痛的大腸鏡檢驗。
你的精神健康嗎?精神健康基金會推出「腦力壓力紅綠燈APP」,只要3分鐘就能檢測精神健康,包括精神健康狀況、心身壓力、腦力、思覺功能等4大檢測功能,方便民眾了解自我精神健康警訊。
身心壓力察覺不及 容易危害健康
根據2016年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統計,超過3成國人自覺有記憶困難或睡眠障礙,2成自述曾有憂鬱、焦躁、動力低落的狀況。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強調,沒有及早察覺身心壓力及精神困擾,容易導致腦力不足的現象,引發憂鬱症、焦慮症,嚴重可能危害生命,造成家庭及社會的重大負擔。
腦力壓力紅綠燈APP 檢測精神健康
胡海國董事長表示,為幫助民眾輕鬆了解精神健康的概念,開發出一套針對國人精神健康的測量工具「腦力壓力紅綠燈APP」,整合精神健康指數量表、身心壓力反應量表、腦保養操練量表、思覺功能自我檢測等4大檢測功能,只要3分鐘就能檢測自我精神健康。
自動紀錄檢測結果 每3個月時主動提醒
胡海國董事長進一步說明,此APP的檢測結果以圖表呈現,且自動紀錄每次檢測結果,將近10次紀錄製作精神健康日記,並在每3個月時主動提醒,進行精神健康檢測,也可建立多位使用者,協助了解家中長輩或青少年兒童的精神狀況,定期提供教育推廣活動資訊,讓民眾隨時掌握最新訊息。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一名70歲謝先生,血便3天,到埔心鄉彰化醫院腸胃科門診,經大腸鏡檢查發現有一處扁平瘜肉以及一處惡性腫瘤,即時安排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切除扁平瘜肉與外科腹腔鏡手術,將惡性腫瘤全切除,目前只需門診追蹤。
內視鏡黏膜下層切開術恢復快
該院腸胃科楊智超主任說,個案謝先生血便3天,安排大腸鏡檢查,竟然發現在大腸30公分處有3.7公分大的惡性腫瘤,另外,在大腸70公分處有3公分癌前病變的瘜肉。這兩處病灶若直接用外科手術切除,病患就只會剩下少許的大腸,手術後的生活品質將大受影響,會診外科討論後,癌前病變的瘜肉,先安排內視鏡黏膜下層剝離術,利用內視鏡將病灶完整切除,保留原病灶處的大腸;另1處3.7公分大的惡性腫瘤,則立即安排腹腔鏡手術切除。
楊智超主任指出,大腸惡性腫瘤是由黏膜生長出來,慢慢往下侵犯,近年來內視鏡的進步,已經可以利用放大內視鏡以及特殊的內視鏡光線評估惡性腫瘤侵犯的狀況,如果腫瘤還侷限在黏膜範圍,就可以用內視鏡黏膜下層切開術進行切除腫瘤;內視鏡黏膜下層切開術是利用內視鏡使用特殊電刀,將侷限在黏膜的病灶,由病灶下方的黏膜下層慢慢切開,像蘋果去皮一般,把病灶完整切下來。這項技術可以治療侷限在黏膜層的早期腸胃道腫瘤切除,優點是免開刀、出血少、恢復快,而且病患的生活品質會跟原本的情形一樣,不受影響。
糞便潛血篩檢 有助及早發現腸癌
國民健康署建議,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及高油脂食物,養成每天運動習慣,定期篩檢,以預防大腸癌的發生。而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50歲以上民眾應每1~2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但是有個人或家族瘜肉症或大腸癌病史的民眾,建議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檢查年齡也要提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