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疾病與醫療

嬰幼兒究竟該何時開始檢查牙齒呢?根據美國兒童牙科醫學會兒童家庭牙醫觀念,當第一顆乳牙長出後,最慢在一歲前,家長就可帶嬰幼兒接受口腔檢查;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兒童牙科醫師鄧伊婷指出,透過專業醫師協助,給予適合的潔牙衛教以及嬰幼兒飲食習慣等建議,讓家長們可以確保嬰幼兒的口腔健康。

從小開始看牙醫 和醫師建立互信基礎

讓嬰幼兒從小開始熟悉牙科環境,並和兒童牙科醫師建立良好的互信基礎;鄧伊婷醫師指出,若等到嬰幼兒蛀牙疼痛等症狀出現時,才至牙科治療,恐讓嬰幼兒容易把疼痛和牙醫連結,造成不良看牙經驗,要預防兒童齲齒,當第一顆乳牙長出後,最慢在一歲前,家長就可帶嬰幼兒接受口腔檢查。

適時補充氟化物 有效抑制齲齒細菌生長

鄧伊婷醫師指出,,其實家長們可從三大方向著手,第一步要確實清潔牙齒,第二得從小建立嬰幼兒的正確飲食習慣,最後一點則要記得合宜使用補充氟化物;透過氟化物可增加牙齒對酸的抵抗力,幫助初期齲齒再礦化,並抑制齲齒細菌生長,降低齲齒發生率,但家長要注意,塗氟並不能取代日常刷牙及牙線使用,仍得定期帶小朋友檢查牙齒。

出現有初期齲齒 應盡快接受治療

目前國健局補助六歲以下兒童每半年補助一次塗氟,未滿十二歲的低收入戶、身心障礙、偏遠及離島地區兒童等,每三個月補助一次塗氟,相關塗氟和疫苗接種時程都已列入兒童健康手冊中;鄧伊婷醫師提醒,小朋友擁有健康乳齒,能有效率咀嚼幫助攝取均衡營養,並可幫助建立正確發音,減低矯正需求,若發現孩子有初期齲齒時,應盡快接受治療,讓孩子遠離飽受牙痛之苦。

即將迎來炎熱夏日,隨著氣溫一路飆高,民眾習慣來杯清涼的飲料消暑解渴,但卻鮮少認知飲料裡的「糖」,不論是蔗糖或是高果糖玉米糖漿,會導致肥胖以及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一名61歲男性,平時很喜歡喝含糖飲料,因肛門附近傷口化膿,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糖尿病,醣化血色素高達11.3 %。

胰島素救援療法 控糖且提升胰臟功能

收治這名患者的台南市立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黃聖德醫師建議該其接受胰島素治療1至2個月,使得胰臟功能提升,往後用藥也比較有效。該患者接受建議,在施打胰島素一個半月後,就無需施打,只留下原本簡單早晚一顆單方的藥,血糖也控制良好。黃聖德醫師表示,這就是所謂的胰島素「救援療法」,讓患者在初期施打胰島素,短期內控制住血糖,還能有效提升胰臟功能。

遠離糖尿病 撇除舊迷思

黃聖德醫師強調,糖尿病治療,有所謂的「遺贈效應」,便是越早將血糖控制,就會遺留給身體越好的體質,減少腎病變、眼病變、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等,大小血管併發症的機率。另外,民眾對於胰島素有「傷腎、很痛、罪惡、上癮」四種迷思,黃聖德醫師解釋,高血糖才是傷腎元兇,使用胰島素將血糖控制好,反而保護腎臟,而且打胰島素是注射在皮下,針管也有改良,疼痛感也隨之降低。

當民眾發現罹患糖尿病時,及早前往醫院診斷,使用胰島素,將有助於快速使得血糖達到標準,而不傷身體,往往也可以爭取更多「遺贈效應」的時間與好處。

50多歲的王女士是家庭主婦,頭痛加劇情況已2個多禮拜了。每次頭痛就在藥局買成藥來吃,有時候頭痛到受不了,就到診所打止痛針。臺南市立安南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李建欣指出,王女士的頭痛是屬於單側眼睛旁疼痛,伴隨噁心嘔吐;經檢查發現眼睛明顯充血,合併搏動性耳鳴,診斷是「動靜脈血管畸形」,施以「血管栓塞術」後,頭痛就完全不見了。

多數頭痛屬於原發性

九成頭痛皆為「原發性頭痛」,包括緊縮性頭痛、偏頭痛、叢發性頭痛,其中又以緊縮性頭痛佔大多數。少數人是屬於次發性頭痛,包括腦出血、腦瘤、腦膜炎、高血壓、發燒、自體免疫性疾病等等。另外一種頭痛也很常見,就是偏頭痛,經常在女性病患身上看到,只要適當的治療,就可以免於頭痛之苦。

喝咖啡治不了頭痛反而成依賴

有些人則是常常喝咖啡來治療頭痛。不過,咖啡因的止痛作用不是每個人都有效。對於每天咖啡不離手的人,反而可能是飽受頭痛之苦的主因,稱為「咖啡因依賴症候群」,一旦缺少咖啡,就會出現頭痛、疲倦、沮喪等症候群。衛生福利部建議國人成人每日的咖啡因攝取量應控制在300毫克以內。若偶爾才發作一次偏頭痛,限量內的咖啡或許可當作止痛藥的取代品,但習慣性偏頭痛的患者,李建欣醫師建議還是慢慢戒掉咖啡為宜。

危險性頭痛症狀須特別注意!

李建欣醫師強調,有一些危險性頭痛症狀需要特別注意的,例如突發性的嚴重頭痛、頭痛型態突然改變、50歲以上的老人第一次發生頭痛、睡眠中突然痛醒及伴隨有神經學症狀的頭痛等,萬一有以上頭痛症狀,還是趕緊到大醫院尋求協助才是上策。

下級分類